職場上,為什麼我那麼討厭帶「新人」:不懂的事不是這樣請教前輩

2020-12-15 五穩職場

一、 一個看似無奈的故事

昨天跟一位朋友小鷗聊天,他說這幾天,帶新人,帶的有點吐血。

我逗他,「不錯嘛,都開始帶新人了,看來加薪升職,指日可待。」

事情是這樣的:

小鷗的公司前陣子招了一個海歸的大學生,安排在小鷗的部門進行試用期實習。由於,時處行業旺季,小鷗所在的部門又是核心業務部,每年這個時候大家忙得兵荒馬亂的。所以,帶試用期新人的任務自然而然就丟給了部門中資歷最淺的小鷗,與其說「帶」,倒不如說是合作搭檔一起完成任務。

小鷗說,儘管他自認為是一個謙遜、隨和、大度的人,但和這位海歸在一起搭檔完成工作時,他時常有千萬頭草泥馬在咆哮。

這位海歸剛剛畢業,一開始對整個行業一無所知,小鷗說他能理解。

然而,讓小鷗抓狂的是:他太愛問問題了!

更讓小料抓狂的是,他的問題,只要百度一下,絕對可以科普得明明白白。這位海歸經常在小鷗忙得飛起抑或是絞盡腦汁的時候,慢悠悠得走過來,拋出一個「XXX是什麼」這樣解釋名詞的問題。

小鷗腦子裡立刻蹦出字幕:「又來又來?這不是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問題嗎!」

打斷別人工作思路不說,基礎問題自己能不能先百度?

你的搭檔、師父是帶著你完成工作的,而不是你的人肉搜尋引擎。

關於某項工作具體的流程、細節不懂,的確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但名詞概念不懂請自己先弄清楚好嗎!

二、 新人不懂要多請教,可是請教\提問的誤區在哪?

不管是職場新人還是職場老人,我們在工作中都會遇見一些問題需要跟別人請教學習,可能是跟自己部門的大佬請教也有可能是跟別的部門的高手請教,但不管跟誰請教問題,本著不恥下問的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去請教問題本沒有錯,但這其中,還是要避免一些常見的誤區。

【誤區一】伸手黨,把請教當第一手段

剛入職場的新人常常會犯一種共性的錯誤 —— 學生思維,他們遇到問題,第一反應就是請教。

學生在學校裡遇到了問題,首先是找老師,所以我們養成了一個習慣:不懂,就問。

剛剛進入職場,我很理解,你們的腦子裡裝的全都是急於求解的問號。但參加了工作,就要迅速從學生狀態切換過來——你是來做事的,學習部分是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

從來不會自己去百度一下,不管什麼問題,簡單的、難的,全部一股腦的丟給同事或者是領導,沒有自己的思考,把求助當成了第一獲取答案的手段。這種人,真的挺煩人的。

【誤區二】隨意打斷同事的思維,問題沒有細化

很多人還會犯一種錯,就遇到問題,立馬跑到同事跟前,在沒有任何鋪墊的情況下,說一句,「喂,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啊?」

這種提問,不會為你贏得人脈,反而會讓同事對你敬而遠之,這個問題意味著,你的同事需要從頭到尾梳理你問題的來龍去脈,如果恰好此時,他還很忙。你就是變相的對他進行時間上的虐待。

【誤區三】沒有觀察下被請教者的情緒狀態,沒找到時機

如果你的問題好複雜,好重要,最好再觀察下對方的情緒。也許對方剛被領導訓斥了一頓,在罷工呢?也有可能剛和愛人因為某些事爭執完正心煩意亂呢?我們每天都會遇見一些不可預知的煩惱,不要在對方忙或者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去請教問題,否則,不但問題沒得到解決,或許還會被莫名的白眼或嘲笑,因為他的狀態不佳,自己可能會成為其發洩的對象。

三、 提問的正確打開方式

1.判斷對方是否合適的求助對象

職場上,有一句叫常用語做「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來問」。

但你要千萬記著,那個一般都是對客戶或者老闆來說的。在職場上,每個人首要的事情就是完成自己的工作,而非去教人或者學習,這是與學校非常不一樣的。大部分來說,回應新人的求助並不是直接寫在所有人工作範圍內的,也就是說對方很可能沒有因此拿到額外的好處。

如何準備定位你的請教對象呢?

有幾個基本的定位方法:首先,你得確定他會;第二,如果你不會,可能他就得分擔你的工作,這種人一般巴不得趕快教會你;第三,如果有兩個人,其中一個覺得沒必要做任何工作範圍之外的事情,覺得只有比自己職位更高的人才值得花時間,那你趕緊找願意的那個;第四,一家公司內部,有時候也難免利益衝突,你的求助不要給對方和自己添堵。

2.找準備時機,態度謙遜,就算你看到對方不在忙,開口之前也要先問對方是不是方便

不能在別人繁忙工作時詢問,當然也不能在別人已經下班休息了詢問,你可以在別人工作間休息時以聊天的方式詢問,或者提前預約好,讓別人可以有充分的時間解答你的困惑。

哪怕對方現在手頭沒有任何工作,你都瞄到他電腦屏幕上在刷頭條,也請一定先問一句:你現在有沒有時間,我有點事情想請教你。千萬不要理直氣壯覺得「回答我的工作相關問題總比你刷頭條重要」,除非你是他的上司。

3.思考和整理問題

其一,問別人之前自己一定要先去認真思。考自己思考過的問題,求知求解的欲望也會更強,可能別人點一下自己就明白了,這樣的印象非常深刻,下次遇見同樣或類似的問題,自己就能解決了。

其二,你的問題越有邏輯有具體,解答人會更易回答。否則,別人可能還要和自己一起從頭到尾把問題的邏輯梳理一次,甚至是多次,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一來二去的次數多了,別人可能見到你就得躲了,浪費別人的時間,是對他人最大的不尊重。

4.寫在最後,一點關於情商上的小技巧

職場不是學校,我們也沒有交學費,別人沒有義務回答你的問題。所謂請教問題,簡單的去看字面意思就是請別人教授問題的解決辦法,注意這裡面的請字。在職場中請教別人問題的時候注意自己的態度,不要把別人的指教當成理所當的。相反,在請教別人問題時,知道欠了別人的人情,在合適的時候幫助對方或者請別人吃個飯、喝下午茶什麼的,看似功利了,但這是對別人付出的尊重,適當的回饋談更是對對方的認可和尊重。

【五穩職場】:白茶清風無別事,我在等風也等你,歡迎關注「五穩職場「

相關焦點

  • 職場新人熱捧「黑話」 前輩表示僅供參考
    「我不知道這樣是不是能夠執行?」的真實意思是「這根本行不通」;「真的嗎?」這句話,其潛臺詞是「胡說八道」……最近,隨著職場菜鳥的紛紛入職,一篇網上流行的「職場黑話大全」又被重新挖出來,成為新人的入職寶典。有人指出,職場如戰場,如果讀不懂這些黑話,很有可能處處受挫。
  • 剛入職場,如果向前輩請教,你最想向前輩請教的問題是什麼
    看到有人問,剛入職場,你最想向前輩請教的問題是什麼?不禁想起自己剛入職場的時候。剛入職場的時候,我在一家韓資企業,做最簡單的生產助理工作,我記得那時候公司用的是韓文的電腦鍵盤,我當時最想請教的問題,應該就是這個韓文鍵盤到底怎麼用了。
  • 新人入職怎麼稱呼前輩 新人剛入職的注意事項
    可除了清流之外,總有人會遇到一些讓人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的「泥石流」——比如,只比你小一歲的姑娘,打招呼都稱呼你一聲「姐姐」。「我是1992年生的。今年,辦公室裡來了個1993年出生的姑娘。這姑娘開口就喊我姐姐,快一個月了都不改口,搞得我比她大了七八歲一樣。」來吐槽的吳姑娘很是鬱悶——按辦公室約定俗成的規矩,新人一般稱呼老員工為「老師」。
  • 職場新人:初入職場需謹慎 八種表現惹人厭
    新人要適應全新職場環境,周遭也在觀察和評判著新人的素質和價值。新人的哪些行為、哪些素質在前輩眼中很不得人心呢?在很多畢業生為工作焦頭爛額時,已有些幸運兒作為新人進入職場。新人要適應全新職場環境,周遭也在觀察和評判著新人的素質和價值。新人的哪些行為、哪些素質在前輩眼中很不得人心呢?今朝我們要盤點一下職場新人最不受歡迎的8個地方。
  • 一個問題問三遍,還專挑我忙的時候,職場新人哪些行為讓你反感呢
    小馬:領導,我最近在忙項目的事,可能比較忙,沒有時間兼顧新人,可不可以換個人做入職引導人呀?老劉:小馬,你是不是不喜歡帶新人呀?小馬:也不是,主要吧,我平常工作真的很忙,然後有些新人,經常無腦的喜歡問我問題,而且還是同一個問題要問三遍,明明百度就能出來答案,也來問我。
  • 職場新人應如何提升工作能力
    ,又希望能夠儘快了解公司,大多人都會經常請教職場前輩。 很多新人都容易有這樣的認知錯誤,覺得自己是新人,不懂是很正常的事情,然後指望前輩手把手帶領教導。 然而,職場不同於學校,職場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事情要處理,新人想要請教問題時要優先考慮前輩是否有空。
  • 細數職場新人需遠離的20個壞習慣,你有嗎?職場新人:有這麼多嗎
    職場中,職場新人經常會犯的一個習慣就是沒有時間觀念,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壞習慣,需要遠離。芒格說,如果我知道我會死在哪裡,那我就永遠不會去那個地方。其實你只是因為早上出門的時候,因為天氣要下雨,叫你男友帶上傘,他沒聽,你就生氣了,然後被同事看到,以為你在針對他。
  • 職場新人這6種無腦的工作表現,只會惹人煩!
    新人要適應全新職場環境,周遭也在觀察和評判著新人的素質和價值。新人的哪些行為、哪些素質在前輩眼中很不得人心呢?在很多畢業生為工作焦頭爛額時,已有些幸運兒作為新人進入職場。新人要適應全新職場環境,周遭也在觀察和評判著新人的素質和價值。
  • 「這麼簡單都不會,有沒有腦子」,職場中,新人受到委屈怎麼辦?
    小美搞不懂,大家都是同事,向你請教,不說也就罷了,為什麼還要對自己惡語相向呢?貌似只有這樣做,才能夠將自己之前受過的氣全都撒出來,於是也就形成了一個怪圈,那就是老人一直在欺負新人,當新人變成老人之後,他又會在欺負下一屆新人。
  • 職場新人最重要的5件事,新員工學了不入坑,老員工看了直呼好!
    剛入職的新員工初入職場,不僅需要不斷磨練自己的工作能力,更需要上公司同事處理好人際關係,很多時候職場的一個小小決定可能也可以造成不一樣的局面,因此,對於新人入職這件事,有5個最重要的點一定要牢牢記住!1.
  • 職場新人,怎樣快速融入集體?
    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疑惑,今天跟大家分享幾個快速融入集體的方法。一、自信第一天到辦公室肯定是向周圍的同事打招呼,介紹自己,那麼在自我介紹的時候一定要有自信,不要唯唯諾諾,吞吞吐吐。用簡短明了的話介紹自己,帶著自信的微笑。一個陽光自信的人,往往能讓人印象深刻。
  • 職場帶新人:如何帶好新人的16個方法和步驟!
    只會單幹,不懂帶人,就永遠無法把手頭一部分工作放心的託付出去,只能自己默默地「幹到死」!作為職場老人或者技能大咖,怎樣帶新人,才能讓其快速上手,讓優秀人才長久地留下來,同時,還能讓老闆放心,又能給自己職場晉升加分呢?下面給出幾個步驟和建議。一、首先要和對方建立親近感。新人要進入一個陌生環境,各種找不著北。
  • 一個服裝店長的感悟:職場新人傻點,挺好!
    三年過去,回想起自己剛上班時候,真是傻乎乎的啥也不懂。很多人都說職場上,新人要這樣機靈,那樣靈活,就是不能傻。我卻不這麼認為,我覺得職場新人其實傻點挺好!我剛開始的時候,顧客來的一多,我既不知道上前去詢問顧客的需求,我也不清楚店裡產品的特性、衣服庫存的型號、以及貨架擺放的位置。但是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最先要做的就是——穩住心神。工作不同於課堂的學習,職場也不是安靜沉穩的校園,職業生涯直接涉及你的生存,所以這件事情,一定要嚴肅對待。
  • 75.9%受訪者初入職場時困擾於不知該如何稱呼前輩,你怎麼稱呼前輩?
    有很多種方法,每日職場就來分享一下。1、如果是受人引薦那介紹你們的人自然就會告訴你怎麼稱呼職場前輩。或者他在介紹的時候就會告訴你:「這是咱們公司的大牛XXX,你叫他XX就行了」2、也沒人介紹,怎麼辦進入職場,如果說一個公司人很多的話,也每個人帶你一個一個去認識,而你們產生了交集,當然在產生交集之前會有一個起因。比如說,因為工作關係你需要找一個職場前輩去請教或協調。你可以在別人向別人詢問該找誰請教、協調的時候。直接就問一下該怎麼稱呼對方。
  • 職場上如果遇到老是請教你問題的人,該怎麼辦?
    話說,職場上老是愛請教問題的人大致有以下三種:1、職場新人2、職場上愛學習的人3、職場上能動性很差的人首先,我們說說第一種。一來,老是向你請教問題,說明你在對方的心裡地位很高,不管你的職業技能還是個人魅力都特別吸引對方,這是一件特別感到驕傲和自豪的事情。你教會了他,他進步了,很大原因是因為你幫助了他,我相信如果對方是一個知恩圖報的有心人的話,那麼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的。
  • 三條新人必須知道的職場法則,畢業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跑點
    一、職場新人必知職場禮儀1、找準自己的角色剛進入職場,對公司的特點和運營模式不熟悉,工作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要督促自己快速進入角色,可以詢問上司和身邊的同事,但這並不意味著要求每件事都要詳細。做這些瑣碎的事情並不是大材小用,它們往往還會給人最好的印象。另一方面,我們應該虛心請教他人,以便儘早開始正常工作。3、虛心求教當你進入一個陌生的工作環境,會有很多你不懂的地方。這時候你要虛心請教,先觀察周圍的現象再提問,動動腦子。諮詢問別人的時候,要採取謙虛的態度。因為你提問的時候,也是在和同事交流,增進友誼。
  • 給職場新人的5個建議
    我本人自畢業到現在也不過六年,嚴格來說,還算是職場新人的一份子,相比很多在職場中打拼了十幾年、幾十年的人,在很多方面我還是差了很多。 那麼,怎樣的人才算是職場新人呢?不只是剛工作的人,還有在職場中沒有太多收穫的人,這個收穫不只是薪資,還包括個人成長相關的東西。
  • 「畢業第一年,好想辭職」丨95後職場生存報告
    當然也不是所有新人都無法接受這樣的名詞,跟小王同期的實習生就有樣學樣,沒一周就能每句話都帶一個新概念。小王遇上這樣同事就想躲,「他們演得好一手職場小油條。」 「他會『截胡』我的工作成果,還會用對『我工作細節很了解』的前人姿態,私下跟給我打績效的主管點評我。」 這樣不公平的事情時有發生。交接後第一個月的時候,有次因為前輩的有意隱瞞,葉子工作上栽了坑。
  • 職場新人的困惑,「我是來工作的,為什麼總讓我打雜?」
    前幾天有個小夥伴向我抱怨,他說剛參加工作,但是公司裡帶他的同事天天讓他做表格、複印資料、錄材料...做著各種各樣打雜的工作,他覺得不應該這樣,為什麼不能安排一些正事給他做。我問他,那什麼是正事呢?他說,「就像以前跟你一起工作時的那樣,能夠讓我獨立工作,最後要工作結果就行了。」
  • 給職場新人的建議,試用期一定不要踩這些坑!做到很容易順利轉正
    作為一名職場新人,我們首先要樹立自己的形象,看起來自信陽光,不能畏首畏尾,因為很多初來乍到的,都只是實習生,領導還要暗中觀察一段時間,覺得你的能力足夠勝任這份工作時才會將你轉正。那麼作為一名職場新人,我們應如何去做才能順利轉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