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對了嗎?祇園 or 祗園?心齋橋 or 心齊橋?

2021-02-16 遊譜旅行

對於我這個年紀的人,小學時候,男生之間最流行的恐怕要數「街頭霸王」跟「拳皇」,尤其是「拳皇97」版,風靡程度更是一時無兩,那時候偷偷摸摸地跑去地下遊戲廳,在街機上鬥他幾個來回更是放學時分男孩子們的不二選擇。於是整個遊戲廳裡面就會充斥著各類小學生的喊叫,一邊喊著用「陳國漢」,一邊叫囂著說來「草zhì京」,於是「草zhì京」這個名字就深深地印在了那時候還是小學生的我的腦海裡。等到我看到「拳皇」漫畫的時候,因為「草zhì京」是主角,所以他的名字會經常出現,那個長得 像「雉」的「薙」字,就被我想當然地以為念zhì是正確的。結果某一天,小學幾個朋友出去街機的時候,有個朋友突然喊出「草tì京」的時候,我就還糾正對方說,那個念zhì。於是一場論戰開始了,這個字到底念zhì還是tì,籌碼是一個遊戲幣,對方堅稱自己查過字典,肯定沒錯,而我呢,想當然地以為其他那麼多人都念zhì,所以不可能大家多錯了吧,一個人沒去查字典,一百個人裡面還有一個人查麼?結果是顯而易見的,那一百個人都沒查字典,或者說查了字典的人都不在那一百個把這個字念zhì的人裡面了。

97拳皇之 草薙(tì)京 vs 陳國漢


輸得心服口服,而且也讓小小年紀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考據這個事情,是可以提升逼格的。當一堆小朋友看著我說「哇,你認識這麼多字」的時候,「小孩」得志這個詞彙就可以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那時候也促使我對中國地名人名等各種各樣的奇形怪狀的說法產生了興趣,並且願意去考據一下。

 

轉眼間十五年過去,我來到了東方瀛洲一個叫洛的地方(其實就是日本京都,嘿嘿),這裡也個是充斥著漢字的世界。剛剛來到,很自然地要一起去這個城市最熱鬧的地方觀賞一番,而在洛,最熱鬧的地方叫做「ぎおん」(Gion),漢字是「祇園」。一開始我認為這個字念qí,所以一直說是qí園,旁邊的人完全聽不懂我說的是哪裡,而另一個人說zhǐ園的時候,大家恍然大悟,原來是那裡。

京都祇園所在的四條通

京都祇園社:八坂神社

於是我自己就開始懷疑自己了,難道是zhǐ園?我又念錯了?

於是不懂就百度之,回去百度了一下,上面寫的是zhǐ園,京都有名的花街,又怕百度坑爹,於是又谷歌了一下,也還是zhǐ園。於是我就覺得那應該就是念zhǐ了。可是細心如我的發現,如果念zhǐ,那個字應該是這樣的「祗」,如果念qí,那是沒有那一點的,是這樣「祇」,於是我仔細查閱了一下,京都祇園祭和祇園介紹的日語版,確定了裡面是沒有點的「祇」,那麼這個翻譯成漢語會不會就帶點了呢?因為確實見過類似的翻譯,例如日本著名大城市「橫浜」,如果完全是漢字直翻的話,應該是「héngbāng」,但是它卻被翻譯成「橫濱」,因為日語漢字的「浜」就是中國漢字的「濱」,解釋是海岸邊,而中國漢字的「浜」,意思是小河流小水泊,比如「沙家浜」,但是這個意思在日語裡是用「クリーク」的,即英語的「creek」,日語的「浜」雖然也有這個意思,但是幾乎是用不到的。於是我自己就猜想了,有可能,日語的「祇」翻譯到中文就是「祗」。

就這樣,一直念zhǐ園的我,兩年後遇到了一個朋友,跟我聊到了一個佛教詞彙,叫做「祇園精舍」,是「祇樹給孤獨園」的簡稱,是一個佛教聖地。而這個詞彙裡也出現了這個沒有點的「祇」,但是念做qí園,於是又百度了一下,果然跟京都的祇園不在一個詞條裡,於是想當然地認為,一個是佛教聖地,一個是著名花街,完全挨不上啊,肯定是不一樣的。

不過還是有點不甘心的我,去用日本的weblio的翻譯神器,去翻譯一下這個沒有點的「祇」,果不其然,上面寫的是,這是一個多音字,又念zhǐ又念qí,念zhǐ的時候是「只」這個字的繁體,念qí的時候是指大地之神,神明的意思,於是問題迎刃而解,京都的祇園是zhǐ園,佛教的祇園是qí園,百度也終於靠譜一回,這是兩個不同的詞條,皆大歡喜。於是本以為這次考據即將完成而幸災樂禍的時候,問題又出現了,京都祇園坐落在京都著名的八坂神社附近,某一天興致突來,就去搜索了一下八坂神社的相關信息,然後發現了它祭祀的神明是「須佐之男」,我去,這不就是《火影》裡面歐豆豆的無敵外殼麼!

動漫《火影忍者》中,佐助發動「須左之男」技能,斬斷大蛇丸召喚的八歧大蛇


須左之男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於是又點開了維基百科「須佐之男」的詞條,看得津津有味地時候,在詞條的最下方,一條詞彙讓我震驚了,

摘自維基百科日語詞條「須佐之男」

 

「後に、仏教における祇園精舎の守護神である牛頭天王と習合した」

 

也就是說,神佛合一以後,日本神話裡的須佐之男,跟佛教中守護祇園精舍的牛頭天王合併成一個神了。然後默默點開了「祇園精舍」這個詞條。拉到最下面,赫然發現這個句話:

 

「出自不明の習合神「牛頭天王」は、祇園精舎の守護神とされる。そのため、牛頭天王は別名「祇園天神」と稱す。祇園天神を祀る神社を祇園神社(八坂神社が一般的。天王神社などとも)という。八坂神社の祭禮を祇園祭という。総本社の京都八坂神社の門前町祇園は、花街として有名である。」

 

意思是,來源不明的合併神牛頭天王是祇園精舍的守護神,所以,牛頭天王又稱為「祇園天神」。祭祀祇園天神的神社被稱為祇園神社(八坂神社的一般稱呼)。八坂神社的祭祀被稱為祇園祭,作為總本社的京都八坂神社前的街道「祇園」,是有名的花街。

 

摔!!!

也就是說京都的祇園跟佛教的祇園完完全全就是一回事啊,也就是應該叫做qí園啊,也就是說這麼多年來,中國人都把京都的「祇園」念成了「祗園」,而且還是將錯就錯,大家一致認可了,而且像我這樣念qí園的,完全沒人聽得懂啊!那麼在weblio上「祇」的多音字又是怎麼回事,畢竟「只」字的繁體字是「隻」這樣的啊。

於是追根溯源,我把這兩個易混字拿了出來,去查漢語釋義,結果發現了另外兩個長得很像的字,「袛」跟「衹」,我的內心當時是崩潰的。百度釋義裡面,示字旁一個「氏」,只有一個讀音,念qí,意思是大地之神,神祇。示字旁一個「氐」,只有一個讀音zhǐ,是表示敬意的意思,衣補旁一個「氏」,念zhǐ,是「只」的繁體字之一,現在基本不使用,衣補旁一個「氐」,念dī,是短衣汗衫的意思。現在終於搞清楚了所有的意思,所以基本可以推定,weblio的解釋是錯誤的,把示字旁的「祇」跟衣補旁的「衹」搞混了,百度裡面也有部分把示字旁的「祗」錯當成的衣補旁的「衹」,錯誤認定為是「只」字的另一個繁體字。

綜上所屬,京都祇園應該是qí,但是因為現在說qí園幾乎沒人聽懂,所以約定俗成,就叫做zhǐ園了。人民力量是偉大的。


除了中國人犯這樣的錯誤,日本人也會犯,大阪著名景點「心齋橋」的日語是「心斎橋」,中國人一直都念zhaī。有一天我跟一個姓「齋藤」的人聊天,他在北大留過學,所以中文還不錯,我就跟他聊中文,當我喊他是zhaī藤桑的時候,他反駁了我說,他姓齊藤,然後說中國人都把大阪的「心斎橋」念成了「心齋橋」是錯的,應該是「心齊橋」,當時我就震驚了,擦嘞,原來竟如此。

大阪心齋橋的某牛郎店招牌

於是又是像知道了一個不得了的小知識一樣,覺得可以炫耀一番了。結果某一天,在實驗室換燈管的時候,要把換下來的廢舊燈管做上標記,要在燈管上註明「使用済み」,偶然間注意到了「済」這個字,翻譯成漢語應該是「濟」字,也就是說日語的齊字應該是這樣的「斉」,完全跟「心斎橋」的「斎」是不一樣的啊,但是為了保險起見,因為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一個漢字,在日語有古體跟現代體兩種,在1920年以後,日本也進行了一些漢字簡化工作,說不定「斎」字是簡化前的日語的「齊」字,於是我把「斎」字直接去搜索,發現維基百科有一下的釋義:

 

仏教寺院における食事。また、仏事の際に寺院で出される料理、斎食。

 

意思是佛教寺院裡的飯菜。或者在做佛事的時候由寺院拿出來的料理,俗稱齋食。

 

摔!!被日本人騙了,明明就是漢語的「齋」啊,「心斎橋」就是「心齋橋」啊,那他叫「齊藤」又是怎麼回事,畢竟新選組裡面有個叫「齋藤一」的人,戰國時期也有「美濃之蛇」的「齋藤道三」,難道他們其實都叫「齊藤」?我去,「齊藤一」?「齊藤道三」?瞬間感覺變逗逼了啊。於是不甘心的我直接搜了一下「saitou」這個音,結果驚訝的發現,「斉藤」和「斎藤」兩個都有啊,摔!!於是趕緊去搜了一下「齋藤一」的主頁,果不其然,「斎藤一」就是「齋藤一」,跟「齊」一毛二分錢都沒有,而「斎藤道三」大人呢,也有寫作「齊藤」的時候,也就是說,大多數時候是「齋藤」,時不時的是「齊藤」。於是這場考據也結束了。

動漫與現實中的「齋藤一」

經過了這兩次考據,真心發現中日兩國語裡面有很多門道,比如因為我專業的原因,所以覺察到了一個中國人經常用錯,但是日本人也覺得沒錯的錯誤。中國有個姓氏是「沈」,也有個城市叫做「瀋陽」,而日語裡呢,也恰好有這個「沈」字,於是來日本的「沈」姓朋友,或者「瀋陽」來的朋友自然而然地就用這個字了,日本人也沒有覺得有任何的「違和感」。我一開始也是這樣想的,後來一次實驗中,要觀察一個現象,就是「沉澱」,當時他們說「ちんでん」(chin den)的時候,我沒理解是什麼意思,於是讓日本人幫我寫一下漢字,於是漢字出來是這樣的「沈殿」,我嗯了一下,這個不應該是「shin den」麼,因為瀋陽的日語發音是「shin yo」啊,所以難道是多音字?於是不查明白會死星人決定回去查一下,當我搜索「しんよう」(shin yo)的時候,竟然出現的是「瀋陽」,當時我就不好了。。。於是立即又搜索了「沈」字,發現組詞為「沈下」、「沈殿」、「沈痛」等等,天啊,原來是漢語中的「沉」,所以漢語的「沉」對應日語的「沈」,而漢語的「沈」對應的是日語的「瀋」,同時發音也不一樣,日語的「沈」發音為「ちん」(chin),而日語的「瀋」發音為「しん」(shin),是完全不同的漢字。所以以後沈姓朋友或者來自瀋陽的朋友,可要注意一下了~~

相關焦點

  • 這些日語漢字你都讀對了嗎?
    後來佛教傳入日本以後,日本人將佛教中守護「祇園」(「祇樹給孤獨園」的簡稱)的「牛頭天王」與「素戔鳴尊」合併成為一個神,所以八坂神社又名「祇園社」,由於參拜的人非常多,參拜完神社就要吃飯,所以在神社附近興起了大量的餐館,形成了一個大的街區,有了餐廳,就需要有陪酒的服務人員,於是「藝妓」,「歌舞伎」等工作也逐漸加入到了這個地方,久而久之,這個街區就被稱為了「祇園」,成為了京都三大花街之一。
  • 《西遊記》中,黃金鋪滿地的祇樹給孤獨園是怎麼建成的?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吉祥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祗陀園給孤獨精舍。博覽群書的朋友往往對這個祗陀園給孤獨精舍很是熟悉,因為有許多部經書中都在開篇中提及這個地方。給孤獨精舍位於古印度拘薩羅國(又叫舍衛國)王都舍衛城城南門外五裡,內有浮圖十二,講堂七十二,房屋三千六百,樓閣五百。始建於釋迦牟尼佛成佛後第六年,是給獨孤長者和祇陀太子共同發心建造的,故稱為「祇樹給孤獨園」,和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一道並稱於佛教最早的兩大精舍。
  • 京都祇園祭,大阪花火大會,奈良餵小鹿,夏日的關西可以這樣玩
    有人覺得過了櫻花季,關西的景色顯得有些無聊,可其實夏季的關西除了美景,還有不能錯過的祇園祭和煙火大會,奈良萌萌噠小鹿也會熱情的迎接你。衹園Gion如果你漫步在衹園的街道上,突然撞上一名身著華服的舞伎或藝伎,千萬不要太過激動,因為很多時候都是遊客裝扮的。在京都,穿一身和服或打扮成舞伎、藝伎是這裡的一種遊客體驗。
  • 容易弄混的「祇、祗、衹、袛」,怎麼有效記住它們的不同之處?
    「祇、祗、衹、袛」算不了很冷僻的字,但在使用頻率上,除「祇」字在民俗文化中使用較多外,其它三個字使用得比較少。即便是這樣,在使用「祇」字時,很多人也容易與另三個字混淆起來,很有必要區分清楚。要辨別和有效地記住四個字的不同處,我習慣用小學時,語文老師教的識字方法,一輩子都受用。
  • 去九州看一場質樸純粹的祇園祭
    比如,去體驗一下201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九州大分縣日田市的祇園祭。提起祇園祭,可能對日本文化稍微熟悉的人都會想到京都有祇園祭。其實日本很多地方都有祇園祭,京都祇園祭的規模和歷史都首屈一指,並且是各地祇園祭的模板,日田市祇園祭也源自於此。日田市祇園祭於每年7月20日後的第一個周末舉行。
  • 映話|祇園的醍醐味
    在讀《喜樂京都》時,看到插畫家澤田重隆的一幅關於祇園屋頂的畫,突然間有悸動之感。澤田重隆先生也是出生在大正年代(1918年)的老畫家,風格老派、精細、唯美,他已在2004年去世了。壽嶽章子女士的「京都三部曲」的大量配圖都出自澤田重隆之手,兩人氣息融洽,文與圖互為生輝。
  • 祇園服務式公寓排號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祇園,作為海南首個全服務住宅生活模式的地產項目,祇園文化體驗月的火熱開展,使全服務的概念已被眾多消費者所熟悉並且深入人心。祇園,不僅是區域位置、產品品質、景觀環境等是高端消費者購房的首選樓盤,更是將全服務的服務理念演繹得淋漓盡致。「以為人中心」的關懷理念貫穿於項目始終,從人的居住感受來精細造園,以達到人居舒適化的效果。
  • 漢字裡最容易弄混的四胞胎字「祇、祗、衹、袛」,用這招定能識別
    #創作有你·4月寫作大賽#我們中國的漢字裡有很多字形相似的字,很難區別。比如祇、祗、衹、袛是分別由示字旁、衣字旁和氏、氐通過排列組合形成的四個字,像四胞胎一樣,要仔細辨認才分得清它們的「長相」。祇、祗、衹、袛四個字為了讓我們能更好地識別祇、祗、衹、袛這四個字,我做了個思維導圖。我們先分別弄懂這四個部件的意思更有利於區別它們。
  • 觀光地不見中國人身影 京都·祇園也「冷清得令人吃驚」
    京都市東山區的花街·祇園的花見小路上,觀光客大幅減少。 騎著自行車恰好路過的左京區的打工者·村井致尚(67歲)說:「不知道是不是好事,只是最近沒有見過像這樣沒有人的情形」。
  • 京都「祇園祭」的8大看點、交通、日程全攻略
    每到7月,整個京都會被「祇園祭」的熱鬧氣氛所渲染,「鏗鏗鏘鏘(Konkonchikichin、Konchikichin)」由祇園囃子(日本祭典時的吹奏樂隊)以「鉦」等樂器敲奏成的曲調響徹耳畔。祇園祭以每年7月1日的「吉符入」儀式起頭,展開為期一個月的祭典活動。其中,又以17日(前祭宵山)與24日(後祭山鉾巡行)為最大亮點。
  • 日本關西遊,拜訪大阪、京都、神戶的和風之心
    難波·心齋橋交通:JR難波站、私鐵地鐵各線なんば站出站即達。與日本橋、道頓堀、心齋橋等地只隔地鐵站一站,可串在一起順遊大阪南區的難波、心齋橋一帶是許多交通動線的會集中心,包括多條地鐵與私鐵系統,也是前往關西場、和歌山、奈良的交通樞紐。
  • 日本京都祇園祭「花傘巡遊」首次因酷暑取消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楊子晴】由於日本京都連日酷暑,京都祇園祭傳統項目之一、原定於7月24日舉行的「花傘巡遊」將被取消。這也是花傘巡遊自1966年舉行以來首次因酷暑而取消。據日本NHK電視臺7月22日報導,花傘巡遊是京都祇園祭一大傳統項目,參與者人數預計在1000人左右。然而,由於京都市持續酷暑,多日最高氣溫高達38度左右,氣象臺也發布了高溫預警警報。加之參與花傘巡遊的人群中,約有300人為兒童或老年人,還將有不少女生身穿和服參與其中。在高溫狀況下有可能引發中暑。
  • 婦聯喊你享民宿⑩丨【歸園橋居】 山間築歸園,獨享田園夢
    婦聯喊你享民宿⑩丨【歸園橋居】 山間築歸園,獨享田園夢 2020-05-01 02: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佛典故事:祇樹給孤獨園,須達起精舍、天宮已成就.
    若你能以黃金鋪地,遍滿其上,令園地無空間者,便當相與。」須達也很豪爽地答應願以黃金鋪地。太子祇陀見須達長者是玩真的,便反悔道:「我是跟你開玩笑的,之前的約定不算數,你不要當真。」須達很嚴肅地對太子說:「身為一名太子,不應妄語。若妄語欺詐,將來如何紹繼王位?撫恤人民?」
  • 攝影大賽作品賞析:步入橋園
    原標題:攝影大賽作品賞析:步入橋園   天津北方網訊:迎接2014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由市委宣傳部、市網信辦主辦,北方網承辦,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獨家冠名贊助的第二屆「美麗天津」攝影大賽自5月21日啟動以來,得到廣大網友的熱情響應,大家積極尋找天津的「最美瞬間」
  • 歷史最悠久的神社之一,每年7月神社都會舉行熱鬧的祇園祭
    神社的例行祭祀活動叫袛園祭,與東京的神田祭, 大阪的天神祭並稱為日本的三大祭,是關西地區最知名且歷史最悠久的神社之一。 神社大殿被稱為「衹園造」,是日本獨特的神社建築,而舞殿上無數的提燈,讓夜晚甚是美麗。八坂神社與圓山公園相連,出了公園就可以進入神社之中。相比氣質高貴的平安神宮,這座神社與伏見稻荷大社一樣,給人的感覺都是多了幾分人間的煙火之氣。
  • 橋香園過橋米線,一份地道的雲南美味!
    橋香園過橋米線,一份地道的雲南美味!如今,米線的品類眾多、口味、做法、工藝五花八門,各式各樣,但大家記憶更深的品牌,還是橋香園。▲橋香園芒市店裝修效果楊先生正是其中之一:「作為我們這一代人,對橋香園過橋米線的留戀與懷念,是深深印在心靈深處的。」
  • 聽法祇法師講六祖壇經
    今天聽法祗法師講六組壇經。法祇法師,講話風趣,簡潔,利落,思維縝密。法祇法師對六組的那種虔誠恭敬,溢於言表。法祗法師前天法師講的「曹溪巡禮」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六祖大師之所以頓悟,是因為有一顆乾乾淨淨的心。今天法祇法師講六祖壇經,以及修持禪宗的方法妙用中又提到,頓漸教修法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