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2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最近
很多人每到半夜三更
就開始懷疑人生——
家裡不是進蚊子
而是蚊子家進了人!
對全年約有一半時間
處於夏季的深圳來說
免受蚊蟲的滋擾
就是一件幸福感很強的事
你有哪些防蚊秘籍呢?
羅湖區下水道暗藏的「秘密」
就成為蚊蟲無法逾越的屏障
走進深圳市羅湖區錦田小學
綠樹成蔭、碧波魚趣
一塵不染的地面上貼著不同顏色的路線圖,操場邊是一排新安裝的洗手池,圍牆上張貼的「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不串班」12個大字表明,這裡已經為學生開學做了充足準備。
教室內,幾位老師在整理給孩子們準備的口罩等防護用品;教室外,來自專業消殺公司的員工正忙著對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進行消毒。
關於校園防蚊
學校還有不少「妙招」
↓↓
據錦田小學副校長劉向陽介紹,每周對校園進行一次全面消殺是幾年前就開始的慣例,別看錦田小學綠植不少,校園中央還有一個水池,但師生們並不會受到蚊蟲的困擾。
原因是——
除了室內外定期的全面消殺,劉向陽表示學校還有兩個訣竅:水池裡的錦鯉會消滅前去棲息和產卵的蚊蟲,就連下水道也暗藏玄機,雨水箅子下面交錯的防蚊閘也成為防蚊利器。
別看只是小小的蚊蟲
背後卻折射出城市的文明
↓↓
城市文明典範和民生幸福標杆,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重要戰略定位。為實現這一目標,深圳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面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市容衛生環境是一個城市的「臉面」,深圳主動對標國內外一流城市,出實招、抓細節,全面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集中力量消除髒亂差問題,全力打造「全國最乾淨城市」。
今年4月是深圳市第33個「清潔深圳月」,也是全國第32個「愛國衛生月」,羅湖區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 每月對街道病媒生物防制情況進行監管與評估,並出具《病媒生物防制監督檢查月報》,將結果排名進行通報,嚴密防控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疫情。
✔ 羅湖尤其重視對建築工地和中小學校園等重點場所的蚊媒密度檢查,一旦發現存在陽性積水蚊蟲滋生地或下水井未安裝防蚊閘等問題,就立即責成整改並督促相關單位聘請有資質的消殺公司進行消殺。
看了學校
我們再去城中村看看
提起城中村
人們的印象往往是喧囂、擁擠
以及衛生環境髒亂差
那麼,羅湖情況如何呢?
水庫新村
這裡是深圳市羅湖區一個比較典型的城中村,是1956年建設深圳水庫時,黎圍村、草塘圍村等6個自然村遷移至此而成。如今,在這不到0.2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容納著近3萬常住人口,600多家大小商鋪沿街林立。
5月9日下午,在翠竹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新村社區第一書記梁柱紅的帶領下,記者走進水庫新村,景象是這樣的——
縱橫的巷道清潔乾淨,錯落的樓宇整潔有序,戶外標識清晰規範,各種廣告都集中張貼在便民宣傳欄中。眼前的一切讓人驚訝,城中村也是可以乾淨整潔的。
「環境衛生歷來是城中村治理的短板,近年來,我們在水庫新村人居環境質量提升上創新方式方法,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投入了不少精力。」梁柱紅介紹,經過連年愛國衛生運動及深圳市城中村綜合治理行動計劃(2018—2020)的開展,村容村貌有了徹底改觀。
2019年年底
在深圳市城中村環境衛生指數得分排名中
水庫新村名次上升57位
躍居全市第一
水庫新村防控檢疫點
據介紹,為保障城中村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作順利開展,翠竹街道創新城中村治理模式,2019年3月掛牌成立水庫新村城區綜合治理辦公室,通過整合街道、社區工作站及新村股份公司的人員力量,組建城中村環境衛生整治專職隊伍,形成環境衛生整治合力。
近年來,針對城中村存在的露天燒烤、違規封閉兩米巷、亂搭建、亂堆放、亂設架空管線等亂象,水庫新村集中力量,分階段有步驟地開展系列「黑點」專項整治行動,環境品質明顯提檔升級。
攝影 張燕方,賴雅君
此外,為了向居民廣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樹立「人人為健康、健康為人人」的核心健康觀,增強居民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深圳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健康深圳行動計劃(2017—2020年)》提出了實施健康場所細胞工程,開展健康社區和健康家庭的創建工作。
羅湖區頒布了健康素養促進行動文件,發布了創建健康社區和健康家庭的配套文件,並將「健康細胞」的建設任務分解到轄區單位。截至2019年年底,羅湖區創建健康社區和(戶籍人口)健康家庭比例達到18%,為健康羅湖的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美好的城區環境
也需要我們共同守護哦
信息來源:光明日報 嚴聖禾
部分圖片來源讀特、讀創、晶報
編輯整理:新時代新羅湖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往期精彩回顧
1、
2、
3、
4、
5、
6、
原標題:《光明日報:下水道裡藏著防蚊小「秘密」,羅湖衛生精細化管理出實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