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提醒 ▍5個以工資薪金總額為基數的限額扣除項目

2021-02-25 安平泰道

工資薪金總額規定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第二條規定,《實施條例》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條所稱的「工資薪金總額」,是指企業按照本通知第一條規定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總和,不包括企業的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以及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屬於國有性質的企業,其工資薪金,不得超過政府有關部門給予的限定數額;超過部分,不得計入企業工資薪金總額,也不得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以工薪總額為基數的限額扣除項目

1、職工福利費扣除限額=工資薪金總額*14%(永久性差異)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條規定,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2、工會經費扣除限額=工資薪金總額*2%(永久性差異)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一條規定,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準予扣除。

3、職工教育經費扣除限額=工資薪金總額*2.5%或8%(時間性差異)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高新技術企業: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高新技術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63號)的規定,2015年1月1日起,註冊在中國境內、實行查帳徵收、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 商務部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將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所得稅政策推廣至全國實施的通知》(財稅〔2017〕79號規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4、補充養老保險扣除限額=工資薪金總額*5%(永久性差異)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27號)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企業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為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僱的全體員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分別在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標準內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予扣除。

5、補充醫療保險扣除限額=工資薪金總額*5%(永久性差異)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27號)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企業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為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僱的全體員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分別在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標準內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予扣除。

來源:中稅答疑新媒體智庫

相關焦點

  • 【熱難問答】哪些是以工資薪金總額為基數的限額扣除項目?
    以工薪總額為基數的限額扣除項目1、職工福利費扣除限額=工資薪金總額*14%(永久性差異)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條規定,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2、工會經費扣除限額=工資薪金總額*2%(永久性差異)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一條規定,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準予扣除。
  • 5個案例弄清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
    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的問題,讓很多財務的小夥伴疑惑,今天我們就整理了5個案例為大家區分清楚。一起來看看吧。 案例一 支付退休返聘人員的報酬屬於「工資薪金」還是「勞務報酬」?
  • 企業經營活動中哪些項目可以稅前扣除?扣除標準是什麼?
    (2)企業接受外部勞務派遣用工所實際發生的費用,其中,直接支付給勞務派遣公司的屬於勞務費用,這部分作為正常的經營費用,與工資薪金總額及福利費無關;屬於直接支付給員工個人的,應當作為工資薪金和職工福利費支出,其中屬於工資薪金的部分計入企業工資薪金總額,作為三項經費扣除的依據,屬於職工福利費的按照福利費的扣除標準處理;(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34號)【注
  • 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等綜合所得個稅扣除項目列舉
    我們大多數人取得收入的方式最常見的就是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了。簡單講,工資薪金是受僱後所得,勞務報酬是從事非僱傭勞務所得。
  • 「工資、薪金」與「勞務報酬」區別!一文看懂
    企業所得稅處理: (1)「工資薪金支出」稅前扣除:按工資薪金支出稅前扣除,稅前扣除憑證為自製工資單和成本費用分配表,計入企業工資薪金總額基數,作為計算其他各項相關費用扣除依據。
  • 支付臨時工、退休返聘等人員的報酬屬於「工資薪金」還是「勞務...
    參考:1、《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兼職和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收入如何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覆》(國稅函[2005]382號)規定: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準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 【浩瑞恆泰】我們是一家動漫企業,請問職工培訓費是按工資總額8%扣除還是全額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網上答疑38)
    董紅巖/原創整理浩瑞恆泰解析:首先梳理一下,職工教育經費企業所得稅前扣除政策:1、工資薪金總額2.5%及8%扣除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
  • 企業所得稅12項費用稅前扣除比例大全
    12項費用扣除的比例整理如下:★ 費用一項目名稱: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扣除比例:100%也就是: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 費用二項目名稱:職工福利費支出扣除比例:14%也就是:企業發生職工福利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 工資薪金:企業所得稅匯繳中的易錯點
    ,建築業21大稅務稽查熱點應對、節稅的用工關係策劃、6大稅企爭議化解之策》 工資薪金不僅可以直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還將決定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等費用的扣除限額,是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中值得關注的重點事項。
  • 關於工資薪金的25個答疑!
    工資薪金問題一直是大家關注的重要內容,今天我們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工資薪金的25個答疑,都是稅務總局最新口徑,各位財務的小夥伴趕快來看看吧: 01 答疑1~15 1.什麼是工資薪金所得?
  • 個稅籌劃5:工資薪金與勞務報酬,哪個更合適?
    工資薪金等於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僱傭關係,勞動關係用人單位有義務為員工繳納社保,受《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保護。勞務報酬等於和用人單位或個人建立勞務關係,勞務關係用人單位或個人沒有義務為提供勞務者繳納社保,受《合同法》約束。
  • 緊急提醒!職工福利費處理不慎,將給企業帶來致命的稅收風險!
    屬於國有性質的企業,其工資薪金,不得超過政府有關部門給予的限定數額;超過部分,不得計入企業工資薪金總額,也不得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也就是說,計算職工福利費的工資薪金總額不包括福利費,單位內設職工食堂工作人員的工資薪金屬於福利費範圍,所以不作為計算職工福利費的工資薪金總額的基數。3.是否必須是國稅函〔2009〕3號列舉的職工福利費項目才能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 扣除類納稅調整項目填報詳解
    說明:因為視同銷售收入是作為納稅調增項目出現的,所以與之相對應的視同銷售成本就應該作為納稅調減項目處理。   2.工資、薪金支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準予扣除。由此可見,實際發生併合理是工資、薪金稅前扣除的條件。
  • 整理收集:工資薪金及特殊情況如何算稅
    小陳稅務根據江蘇地稅網站的宣傳資料整理,特別提醒個別政策需要查詢當地稅務政策相關規定什麼是工資、薪金所得?
  • 【答疑解惑】單位為員工實報實銷或限額實報實銷部分因公產生的通訊費如所在省沒有扣除標準的是否應全額併入工資薪金所得計徵個人所得稅?
    【答疑解惑】單位為員工實報實銷或限額實報實銷部分因公產生的通訊費如所在省沒有扣除標準的是否應全額併入工資薪金所得計徵個人所得稅
  • 關於企業所得稅成本費用等扣除項目的趨勢探討
    一、我國現行內外兩套稅制的差異比較  (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成本、費用扣除的共同原則  我國內、外資企業所得稅以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準予扣除項目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據以作為計算應納所得稅額的基數。其中準予扣除的項目,是指與納稅人取得收入有關的成本、費用和損失。
  • 企業所得稅計算中的扣除項:工資、薪金支出
    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準予扣除。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僱的員工的所有現金或者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任職或者受僱有關的其他支出。  本條的規定,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1)必須是實際發生的工資薪金支出。
  • 這些「工資薪金所得」免稅,您清楚嗎?
    這裡所稱非獨立個人勞動,是指個人所從事的是由他人安排或指定並接受管理的勞動,工作或服務於公司、工廠、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個體私營企業主除外)均為非獨立勞動者。除工資、薪金外,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也被確定為工資、薪金範疇。其中,年終加薪、勞動分紅不分種類和取得情況,一律按工資、薪金所得課稅。獎金是指所有具有工資性質的獎金,免稅獎金的範圍在稅法中有單獨的規定。
  • 2012注稅考試稅法二預習:應納稅所得額扣除原則和範圍
    「合理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按照股東大會、董事會、薪酬委員會或相關管理機構制訂的工資薪金制度規定實際發放給員工的工資薪金。標準為:  (1)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2)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準予扣除。
  • 個體工商所得稅扣除項目標準及計算方法如何選擇?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其他支出-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收入總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貨幣和非貨幣形式的各項收入,為收入總額。具體包括銷售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轉讓財產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其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