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
目前
雲南129個縣
全部實現通高等級公路啦
到今年底
全省16個州(市)將全部通高速公路
圖源:央視新聞
都說蜀道難
殊不知
滇道更比蜀道難
雲南山高箐深的特殊地質地貌
導致雲南綜合交通建設成本和難度高
加上歷史原因和一些其它因素
雲南交通基礎設施滯後明顯
圖為豆沙關古驛道 圖源:雲報
「十三五」以來,雲南全力推動交通運輸破瓶頸、補短板、惠民生、提品質,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實現了從「基本緩解」到「基本適應」的重大轉變,成為近年來雲南變化最大、群眾感受最深、成效最為明顯的行業之一。
綜合交通投資實現跨越式增長
「十三五」以來,全省交通運輸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1.14萬億元、是「十二五」的2.4倍,其中,公路水路固定資產投資2018-2020年連續3年位居全國第一。特別是2020年,全省綜合交通運輸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3000億元以上,為全省經濟平穩運行提供了堅實支撐。
交通基礎設施補短板成效顯著
到「十三五」末,全省公路總裡程預計超過26.5萬公裡,其中,高速公路建成通車裡程達9000公裡以上;鐵路運營裡程預計增加1573公裡、達4233公裡,高鐵從無到有、運營裡程達1105公裡;民用運輸機場新增2個、達15個,旅客吞吐量百萬級機場7個;航道裡程新增855公裡、達5108公裡;郵政快遞網點達到11457個。
交通運輸覆蓋範圍不斷擴大
129個縣全部通高等級公路,今年預計新增20個以上縣通高速公路,通高速公路縣將達到110個以上;列車通達26個省(區、市)、高鐵直達17個省(區、市),9個州(市)通鐵路、8個州(市)通高鐵;客貨航線達466條,國內外通航城市達185個,基本實現南亞東南亞首都航線全覆蓋。郵政企業網點鄉鎮、建制村100%通郵,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9.7%。
交通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
累計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0.5萬公裡,所有鄉鎮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00%通郵,具備條件的建制村100%通客車;特別是2.5萬公裡「直過民族」及沿邊地區2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設任務全面完成,惠及346個鄉鎮、1487個建制村、9049個自然村,強力助推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整族脫貧。
綜合運輸服務品質持續提升
大力推動客運轉型升級、貨運降本增效。五年新增等級客運站41個、農村客運站991個,場站配套功能更加完善,旅客換乘更加便捷。城市公交體系不斷完善,網約車、定製客運等新模式不斷湧現;昆楚大麗、崑曲宣、昆玉蒙河等動車開行,城際快速客運體系加快形成。
大力建設最美交通,美麗公路、美麗鐵路建設成效顯著,271個服務區完成提升改造;「公轉鐵」「公轉水」加快推進,運輸結構持續優化,生鮮物資鐵路冷鏈破冰,有力助推「雲菜」「雲果」「雲花」出滇。
行業治理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
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動下,雲南在全國率先形成了鐵路、公路、民航、水運、郵政「大交通」管理體制。
交通運輸行政許可事項持續精簡,全部上線「一網通辦」,創新實施公路超限運輸許可「指尖辦」「智能辦」,在2020年全國大件運輸企業滿意度調查名列前茅。
大力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在西部省份中率先進入「信用交通省」建設典型省份行列。
交通本質安全水平明顯提升,監管體系不斷完善,監管平臺全面推廣,建成約10萬公裡的國省幹線、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改造923座危橋,「兩客一危」安全閉環管理目標超額完成。
圖為江召高速 圖源:雲報
除了以上取得的成績外
近年來
雲南將綠色發展理念
全面融入公路建設規劃
施工、運營及養護全過程
積極創建「綠色公路」
打造高速公路美麗「新名片」
2019年,雲南提出,將全力打造昆明至大理至麗江、昆明至西雙版納景洪至磨憨、昆明長水機場3條最美麗高速公路,對公路沿線採取淨化、綠化、美化等綜合整治措施,進一步提升周邊人居環境質量,打造展示中國最美麗省份建設的景觀帶和風景線。
一起和新聞君來看看
這3條美麗公路上的亮麗風景線吧
1、昆明至大理至麗江高速
昆明至大理至麗江高速公路沿著青山探秘一路向西,一條綠色生態走廊、景觀大道、文化之路、智慧之路顯現雛形。
昆明至大理至麗江高速公路綠化美化設計全長484公裡,涉及昆明、玉溪、楚雄、大理、麗江5個州市、12個縣市區。
綠化美化工程以「一條玉帶銜明珠 一路青山探秘境」為主題,規劃定位為一條綠色生態走廊道、一條景觀大道、一條文化之路、一條智慧之路。
2、昆明至西雙版納至磨憨高速
一條綠色生態景觀廊道,門戶大道、茶馬文化之路、智慧之路即將改造完成,盡展滇南門戶風採。
昆明至西雙版納景洪至磨憨高速公路全長677公裡,涉及昆明、玉溪、紅河、普洱、西雙版納5個州市、13個縣市區。
綠化美化工程以「展滇南門戶風採 覽雲嶺鍾靈毓秀」為主題,規劃為一條綠色生態景觀廊道、一條門戶大道、一條茶馬文化之路、一條智慧之路。
3、昆明長水機場高速
今年國慶期間,改造升級後的昆明主城區至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美麗公路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遊客紛紛感嘆:「從機場出發,一路繁花相送,長途的疲憊都一掃而光。」
很多公路在建設過程中都遵循了綠色發展理念。如小磨高速,為了給亞洲野象群的過往預留通道,小磨高速公路項目在勐臘—尚勇段採用下穿建設方式,避讓了亞洲象遷徙通道,並將曼納莊等4處隧道上方的橡膠林恢復為天然林。
又如大麗高速公路對環境保護工作實施全方位控制,做到不隨意砍伐一棵樹木、損失一寸土地、汙染一片水源。
首開全省之先河,對公路途經區域內的原生植物進行移植,用於大麗高速公路沿線綠化,並在局部有古樹的地段通過調整線路,為古樹「讓路」。
華坪至麗江高速公路大理連接線(大理段)「大營綠色低碳服務區」示範創建;呈澄高速無人化智慧運營項目分別入選2017年、2018年省級低碳示範項目;麻昭、香麗、小磨、武易4條高速公路入選部級綠色公路試點建設示範工程;怒江美麗公路主道已於2019年年底建成通車,成功打造了「路在江邊走、車在畫裡行、人在景中遊」的怒江大峽谷最美公路......
圖為:穿越油菜花海(江召高速)
「要實現公路建設與環境保護雙贏,必須牢固樹立『最大限度保護、最大限度恢復』的和諧共生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2017年6月21日,全省加快高速公路建設推進會議要求綠色公路這樣建:
嚴守生態功能保護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三大紅線」,做到生態選線、環保設計;
集約利用資源,努力提高土地等要素資源的利用效率,謀求高速公路建設進度與品質的最大成效;
大力引進新技術、新工藝,積極推廣新能源、新材料,建設綠色高速公路,實現綠色發展方式與高速公路建設的深度融合。
雲南省交通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部長呂敬富介紹,結合沿途自然環境現狀、氣候條件、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等因素,雲南省對高速公路實施了景觀提升工程,力爭打造成具有多層次、多樹種、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四季常綠、季相分明,四季有花、特色鮮明,景觀質量效果全面提升,駕乘體驗顯著改善的綠色廊道。
圖為:武易高速
隨著雲南交通建設的不斷推進
公路建設也向著
低碳節能環保的發展方向不斷邁進
如今
一條條美麗公路
正逐步擦亮雲南交通發展的生態底色
(來源:雲南新聞網綜合自掌上春城、
雲南日報、央視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