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市場:積蓄與迸發

2020-12-17 央視網

  外部變量增多、經濟基本面仍然穩健、創業板即將推出……

  

  

  3月19日,股民在重慶一家證券營業部關注股市行情。 當日,滬深股市雙雙反彈,上證綜指報收於3761.61點,上漲92.71點;深證成指報收於13044.20點,上漲555.18點。 新華社記者周衡義攝

  也許會有一種新的力量出現,成為2008年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一抹亮色。這就是轉型中的中國資本市場。

  中國資本市場執著地成長和壯大,這或許不需要太多的論證。但股市的漲落常常會糾結人們繼續向前的信心,

  近期中國股市的大跌就是如此。在兩會閉幕當天的總理記者招待會上,溫家寶在混亂的人群中回頭,嚴肅、篤定,「政府密切關注(股市)。」

  這是一個溫暖而堅定的聲音。中國資本市場與中國宏觀經濟一樣,或許正面臨新一輪的調整和提升。但我們相信,就象一場華麗交響樂的中場,中國資本市場在積蓄力量,在短暫的消化和沉澱之後,終將演奏更華彩的樂章,與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相應而和。

  外部變量增多:A股能否獨善其身

  今年以來,中國股市市值縮水近8萬億元,滬指跌幅居亞太股市之首。從去年最高點的6100點到現在的3700點,中國股市基本面真的發生轉折性變化了嗎?

  從國民經濟「晴雨表」的角度來說,與之息息相關的經濟發展是首先要考量的因素。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將「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平穩快速發展」放在著重要抓好的九項工作的首位,清晰地傳遞了政府防止經濟過熱的調控意圖,從而為資本市場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近五年來,我國GDP增速一直在10%以上,2007年更是達到了11.4%的水平。在新興市場經濟發展進程中,工業化、國際化以及產業和消費結構升級始終相伴而生。五年前,作為「三駕馬車」的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70%左右,隨著產業調整的迫切性加劇,以及「三駕馬車」中的消費出現逐漸增強之勢,在不確定性加大的同時,中國經濟有望在今年實現軟著陸,2008年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轉軌之年。

  其次源於國際經濟金融環境的複雜性。目前最熱的話題莫過於美國次貸危機。在兩會召開前夕,國際機構不斷調高次貸危機造成的損失預期,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被不停問及:美國經濟出現滯脹的風險有多高?這樣的擔憂迅速傳遞到了與美國經濟關聯度或高或低的其他國家。

  世界經濟可能出現增長放緩甚至衰退,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成為兩會關注的話題之一。不過不難看到,中國經濟發展偏重單一要素、單一國家或地區的現狀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中國經濟與他國保持距離的意識正越來越強。在這樣的理念下,中國資本市場將擁有越來越多的話語權。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家宏觀經濟調控中,金融手段和財政手段的選擇運用,可能會對股市產生更直接、迅猛的刺激。兩會期間,央行行長周小川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衝流動性仍將是今年從緊貨幣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話音甫落,央行在18日晚即全國人大會議閉幕的當天,再次上調了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另外,更加靈活的匯率政策對海外「熱錢」的吸引,呼聲漸高的加息,以及財政政策的指向,對股市的影響瞬息萬變。

  「今年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總理在前日的記者招待會上如此表示,但總體來看,經濟運行的基本面仍然穩健。在上述種種影響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外部因素日益龐大和複雜時,市場發展的主基調依然清晰可見。

  內生力量:基本面不斷向好

  中國股市在熱鬧之後,似乎讓人覬覦但也讓人懷疑。其實,只要看到市場發展的根基,股指一時的起落說明不了太多問題,尤其是對於還將長期處於「新興加轉軌」階段的中國資本市場。

  近幾年,改革開放、正本清源、夯實市場基礎性制度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主旋律。股權分置改革解除了資本市場的頑疾,實現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同股同權,基本與國際制度接軌。歷時兩年多的證券公司綜合治理,處置了30餘家高風險公司,完成了20餘家公司的重大重組,全行業扭虧,發展後勁明顯增強。通過優化公司治理結構,堅決「清欠」,上市公司質量得以大大提高,並在經濟效益增強的同時持續加大投資者分紅力度。機構投資者得到了跨越式發展,目前各類機構投資者持有A股市值佔已流通市值的比重接近50%,資本市場財富管理效應顯現。

  「當前我國資本市場正處在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的關鍵時期,中國資本市場正處在一個新的起點。」年初,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的表態奠定了今年乃至更長時間市場發展的方向。在剛剛過去的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對資本市場的關注高度契合了這一主基調。

  優化市場結構得到了最廣泛的關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建立創業板市場,無疑,通常意義上以主板市場、創業板市場和場外OTC市場為基本架構的多層次市場體系將得以進一步完善。其次,債券市場發展滯後,已成為直接融資的短板。大力發展公司債,豐富股票、債券以及衍生品在內的多層次市場體系,得到了更多來自業界的代表委員的支持。第三,穩妥發展期貨市場,在豐富商品期貨品種的同時積極準備金融期貨,實現兩者的有效銜接。

  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優化市場結構還包括優化投資者結構、上市公司結構等。這樣「專業」的呼聲即使在兩會這個大舞臺上也不鮮見。

  可以看出,在資本市場基本面不斷改善的情況下,代表委員們關注的事情與決策部門越來越一致,這或許是更加值得欣喜的事情。

  改革開放:琴瑟相和

  改革開放是時代的主題,也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主題。這或許是在中國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大變遷中,唯一堅持不變的東西,這一理念所彰顯的生命力、創造力已為無數的歷史經驗所證明。

  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的一系列改革夯實了市場發展的基礎,上市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市場主體競爭力大大提升。在苦練內功的同時擴大開放程度,境內境外兩個市場及不同的競爭主體,都可以有自己的施展空間。此前視開放為猛虎的觀點變成了杞人憂天的笑談。

  目前,中國資本市場已有30餘家合資證券公司、基金公司,50餘家外資機構獲得QFII牌照,按照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有關協議,QFII投資總額度擴大至300億元。同時,與之對應的QDII制度也破冰,目前已有20餘家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獲得經營資格。兩會期間,不少來自香港的代表委員都表達了贊同的觀點,這樣的合作共榮應該持續、深入地推行下去。

  當然,中國資本市場的廣度和深度還需要進一步拓展,改革開放的速度和節奏還需要進一步的調試,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有最權威的解釋。他們認為,改革必須堅持市場化方向,注重培育和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逐步構建以市場為主導的創新機制,充分調動市場各參與主體的積極性。同時,在改革過程中,須注重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市場承受度的協調統一,使得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得到最廣泛的認同和支持。而開放則必須堅持「積極穩妥、循序漸進,兼收並蓄、為我所用,公平競爭、互利共贏」的基本原則,穩步推進。這樣的認識正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

  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的一個重要機遇期。中國資本市場正在積蓄力量,等待下一次迸發。(記者 夏麗華)

責編:李賢

相關焦點

  •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而立
    中國資本市場迎來而立之年。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在黃浦江畔敲響開市鑼聲,中國資本市場啟航。30年來,伴隨著改革開放,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取得了階段性成就。從一個只有8隻股票的「迷你」市場,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
  • 中國資本市場的「三十而立」
    資本市場上建設和完善失信約束機制、投資者集體訴訟制度等強化信用的制度是完善社會信用體系的核心環節。資本市場作為信用市場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推動社會經濟信用治理水平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資本市場正在成為中國金融國際化的開放平臺。中國資本市場從1992年開始對外實行有限開放,境外投資者可以用美元和港幣計價進行B股投資。
  • 國際資本市場的迸發——美聯英語與老虎證券達成戰略合作
    美聯國際教育集團作為中國領先的英語教學服務提供商,多年來深耕國內高端英語培訓服務行業,為學員提供高質量的體驗式教育,積累了龐大的高淨值客戶群體。戰略合作達成之後,老虎證券作為美聯英語的戰略合作夥伴,將會以其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優勢,幫助美聯英語更好的與投資者進行雙向溝通,進一步打開國際資本市場,讓世界了解美聯英語,讓美聯英語的「體驗式」教育理念更進一步地幫助到全球各地的學員,成為超一流國際領先的教育先鋒。
  • 等待了30年的註冊制 究竟對中國資本市場意味著什麼?|中國資本力量...
    編者按:中國資本市場三個十年,跨越全球資本市場百年。從零而始成長為全球第二大證券市場,中國資本市場以無以倫比的發展速度,助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國民經濟發展,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完善社會資源配置與分配方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下一個三十年,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 | 中國資本市場30...
    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銀行業在資本市場助力下不斷成長,而銀行股也成為資本市場「壓艙石」,二者相輔相成。下一個三十年,有更多新政策值得期待,商業銀行將攜手資本市場創造更多「奇蹟」。三十而立,中國資本市場進入盛年。從1990年到2020年,我國資本市場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三十年 ,從無資本概念到資本意識深入人心,從無資本市場到多層次資本市場初步建立,這背後離不開銀行業的支持。
  • 下一個三十年,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中國資本市場30...
    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銀行業在資本市場助力下不斷成長,而銀行股也成為資本市場「壓艙石」,二者相輔相成。下一個三十年,有更多新政策值得期待,商業銀行將攜手資本市場創造更多「奇蹟」。三十而立,中國資本市場進入盛年。
  • 中國資本市場光明前景來自改革
    大批A股優質上市公司承受住疫情壓力,交出不俗成績,資本市場活躍賺錢效應提升,網際網路等新經濟企業不斷上市促使股市格局改善,在各種利好因素吸引下,新增投資者不斷進入股市。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最新發布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今年已累計新增1487萬境內股票市場投資者,超過去年全年新增的1324萬。從今年3月份開始,每月新增投資者數量連續8個月突破100萬。
  • 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 國內首個高校證券本科專業應運而生
    1990年12月份,滬深交易所先後開始交易,猶如暖風拂面吹過大江南北,宣告中國資本市場這艘"巨輪"揚帆起航。1992年10月份,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證監會")成立,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授權,統一監督管理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維護證券期貨市場秩序,保障其合法運行。隨後不久,國內首個高校證券本科專業應運而生。
  • 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十大新聞
    本次證券法修訂進一步完善了證券市場基礎制度,體現了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是我國證券法實施20年來最重要的一次修訂,也開啟了中國資本市場改革與發展的新徵程。註冊制是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一種證券發行制度,新證券法直擊資本市場焦點問題,在證券發行制度、投資者保護、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了重大修訂。此前,A股投資者保護更多地依賴單一行政手段,維權成本高等問題較為突出,導致中小投資者維權難。
  • 宏觀| 註冊制開啟中國資本市場新時代
    中國創業板註冊制真的來到了,或者說,中國資本市場一個新時代開始了。8月中下旬就能見到首批創業板註冊制掛牌上市,屆時存量股票漲跌幅限制也將從目前10%調整為20%。資本市場正在加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如果我們想要在市場上長期生存,就必須與時俱進。包括學習新系統和交易規則等等。
  • 中國資本市場再設計:企業家還是資本家?
    本文作者為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和王亞南經濟研究院「雙聘」教授 趙燕菁、周穎剛    皮凱蒂(2014)的《21世紀資本論》揭示了資本在社會財富分配中的巨大作用,即資本報酬率系統性高於經濟增長率,只要資本所有權的分配越不均,經濟增長的好處和社會財富的分配就會越發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貧富差距就越發嚴重。這是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巨大考驗。
  • ...30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取得最大的成就是基本建成了多層次資本...
    【北京大學曹鳳岐:中國資本市場將改變「牛短熊長」的局面】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榮譽主任曹鳳岐表示,30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取得最大的成就是基本建成了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證券市場有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等,形成了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 第四節 資本市場與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
    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得益於中國經濟和金融體系的改革,隨著資本市場各項功能逐步健全,它也推動了經濟和金融體制的改革引領了一系列經濟和企業制度的變革,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增長,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日益增強。
  • 首任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尉文淵:一個更加神奇的資本市場將在我們...
    資本市場地位的提升,基礎制度體系的優化安排,會激發市場迸發出更大的活力。我相信未來10年、20年、30年後,中國資本市場會有一個更加嶄新、更加神奇的面目展現出來。 那個時候國家在發展,改革在進行,我們總覺得,早就應該投入到火熱的事業中去!
  • CMC Markets:中國資本市場規模尚未在全球市場中得到體現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CMC Markets大中華區總裁程必逸近日就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問題接受上證報專訪時表示,中國資本市場規模尚未在全球市場中得到體現。  回顧中國股市這30年發展取得的成就,CMC Markets大中華區總裁程必逸在接受上證報專訪時表示,中國股市在過去近30年裡經歷了不少風雨,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目前各個領域的發展趨於成熟。  「近年來,中國股市更是走向深層次、多元化的發展模式,創業板、新三板、科創板的誕生無不體現了中國在資本市場改革的決心和創新。
  • 河南資本市場如何「乘風破浪」?聽聽專家大咖們怎麼說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裴熔熔 徐兵 文 朱哲 攝影)「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之下,資本市場如何「乘風破浪」?面對前所未有的變革,河南資本市場應如何抓住機遇突圍?10月9日,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更是將上市公司的經營和治理提到了新的高度,為資本市場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河南資本市場如何適應趨勢、修煉「內功」、實現高質量發展,就是本次論壇聚焦的重點。與發達地區甚至是中部其他五省相比,河南資本市場發展比較薄弱是嘉賓們的共識。
  • 竺稼:貝恩資本中國市場進入與退出
    儘管國美股權之爭曾給貝恩資本在中國業務帶來了不小的困擾與挑戰,但是這家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之一仍然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貝恩投資(亞洲)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竺稼近日(1月14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專訪時透露,貝恩(亞洲)在亞洲的現有約10億美元募資之中,過半數以上投在了中國市場,只有不足一半投向了日本市場。
  • 南京雨花臺區: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凸顯專業資本市場優勢
    雨花臺區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充分凸顯專業資本金融市場的優勢,不斷放大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成果,以靈活的政策、精準的服務推動經濟與金融良性循環。2018年,上海證券交易所為雨花臺區授牌,雨花臺區成為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服務南京基地,今年4月,雨花臺區設立了15億元的政府產業引導母基金——雨花臺區雙創投資引導基金。
  • 市場的力量|專訪王波明:聯辦籌建中國資本市場的那些人和事
    【編者按】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為起點,2020年12月19日,中國資本市場正式建立已滿30年。30年來,中國資本市場不斷改革創新,發展壯大,今日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市場之一。在此特別的歷史節點,澎湃新聞推出《市場的力量》專題,專訪30位中國資本市場的標誌性人物,回望30年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史上的重大歷史時刻,展望下一個30年的發展前景和方向。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聯辦)總幹事、《財經》雜誌總編輯王波明,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的一批留學生之一。
  • 中國資本市場30年 市值位居全球第二
    「30年間,資本市場沿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發展道路,取得顯著成就。」在日前舉行的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0年會上,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理事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尚福林表示,「一方面,市場化改革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