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錫進:CNN記者被中國網上公知帶進了溝裡

2020-12-11 環球時報

華春瑩回答CNN記者提問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老胡看了,我覺得,那個CNN記者看樣子是受了中國網上「公知」對39人慘死英國噴法的誤導。你們不是說新中國70年取得成就了嗎,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要偷渡往外國跑而且死得那麼慘呢?他們覺得用這樣的詰問打中國政府的臉,很有力。

胡錫進微博截圖

想必CNN記者大受啟發,以為這是大多數中國網民的態度,也是中國社會的普遍民意,於是這樣發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心想大大得了一分。看看這段視頻播出後的效果吧。絕大部分都是給華春瑩點讚的。CNN記者露了個大怯。我相信他在西方記者中也不會因此受到額外的尊敬。因為這個問題的確太沒水平了。老胡注意到,一段時間以來不斷有西方媒體記者學著中國網上公知的腔調提問。我有時搞不清楚,究竟是西方影響了中國網上公知,還是後者影響了西方駐華記者呢?感覺是他們互相這麼一串,相互拉低了水平,不顧及最基本的質量。老胡想提醒西方駐華記者,別光盯著中國的幾個異見人士和在網上咋呼的少數公知。請多接觸中國社會的廣大群眾。不要光聽自己愛聽的話,否則一些公知甚至連公知都算不上的網絡噴子吆喝幾聲,就很容易被忽悠,跟著他們跑了,把他們抬槓的牢騷話拿到記者會上正兒八經問中國外交部的發言人。

華春瑩回答CNN記者提問的視頻在這裡↓

視頻來源:中國日報

此前報導:華春瑩吊打CNN!

10月25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召開例行記者會,部分內容如下。

記者:關於在英國發生的悲劇,我們理解目前詳細信息有限,但希望你提供些背景。你之前提到,為慶祝中國過去7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進步,本月初中方舉行了國慶相關活動。但中國公民卻通過這種極端危險的方式離開中國,他們是出於何種動機?外界應該如何理解?

華春瑩(資料圖)

華春瑩:你是CNN的吧?我覺得你提這個問題很不合時宜。而且你提這個問題其實對CNN沒有得分多少。

首先,我剛才已經說了。我們正在與英國警方保持密切聯繫,英國警方表示仍然在核實遇難者份,目前尚無法確認是否為中國公民。

我覺得在目前情況下,我們每個人都為這39個逝去的生命感到悲哀。我們也在想,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希望世界各國能夠加強合作,打擊非法偷渡或者非法移民問題,對不對?我覺得當務之急是要查清事實真相,要想辦法解決此類問題。

你剛才先入為主,你設定為就是中國,而且把這個案件和中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聯繫在一起,這個出發點是很有問題的,反映出你思想深處的一些問題,你到底希望得到什麼樣的答案呢?

我告訴你,我剛才也講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滿足感前所未有,全中國14億人民都為我們取得的成就、巨大的進步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環顧世界,有嚴重非法移民問題的不是中國。相反,我知道有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希望到中國來學習,來旅遊,來工作,甚至希望在中國永久定居,我覺得這本身就很能說明問題。

所以我覺得你提這個問題真的是很不合時宜。

來源:@胡錫進

相關焦點

  • 胡錫進為什麼總挨罵?
    Part1胡錫進這個人就不多介紹了,《環球時報》總編,正廳級,微博粉絲2400萬,可以說是中國時政大V中影響力最大的人。胡錫進在民間有幾個外號,分別是胡叼盤、胡公公、胡總管、胡大師。作為官媒領導、正能量的愛國人士,胡錫進為啥在民間口碑這麼臭?這是一個跟輿論相關的專業問題。首先我要肯定一點,胡錫進很愛國,這個愛國不是裝出來的,也不是在其位謀其政,而是發自內心的,比如去波赫戰地採訪,在香港暴亂時期親赴前線,都冒著巨大的生命危險。
  • 為「公知」一詞正名的時候到了,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稱作公知
    這些年以來,有不少販賣西方價值觀的一群有點知識的人也被稱為公知,甚至有些人還佔據一定的社會地位,影響力還比較大,他們也站在一定的立場上發表言論,但總的思路是說起西方眉飛色舞,說起我國眉頭緊皺,西方的月亮比中國圓,西方的空氣比中國香甜。中國的制度也不好,環境也不好,人也不好,而西方呢?正好相反,自由民主博愛發達,制度好,環境好,人也好,什麼都好。
  • 胡錫進:民粹主義在中國得到控制
    【環球時報-環球網綜合報導】「有觀點認為中國存在民粹主義,而且可能會一定程度影響中國和平崛起與國際形象。」12月16日,在環球時報2018年年會上,主持人楊銳提到這樣的現象,並就此向環球時報社總編輯胡錫進發問。胡錫進回應稱,中國確實存在民粹主義,而且在網際網路上表現得很激烈。
  • 胡錫進精彩時評,若進課堂入考卷,將有助學生「有創意的表達」!
    教學爭鳴丨方方日記進課堂、進考卷,你是支持、還是反對?最好是找某位大家公認的「意見領袖」「公知代表」的精彩時評來作材料,作論點、論據、論證參考,作為學生學習的範文,才能達到既不「觸雷」又事半功倍之效。(@胡錫進,03.31,全文)「這是一場超級戰爭,捍衛中國的整體衛生安全,保護幫助每一個個體、包括身居海外的留學生們,都是國家的責任。」這就是本文的「理論論據」,甚至是「公理」一一公理,就是約定俗成的、有普世價值的道理,無容置疑的。
  • 中國文藝界為何容易出公知?看中國公知的高光與末路
    最古老的公知在中國了解過中國歷史的朋友應該很清楚,中國不僅朝代眾多,並且服裝業各種各樣,最近幾年也開始流行漢服復興,網上也對這種行為也是持兩種態度的。無非就是支持與反對,支持的人認為這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也是向世界展現中華文化的一種方式,另一種文化傳播的行為;反對的人也是各持己見。
  • 中國疫苗阿聯上市!澳駐華大使邀胡錫進共進午餐
    >預計明年一月底前提前接種與此同時中國疫苗也已在阿聯上市數據顯示有效率達86%另一方面澳駐華大使傅關漢邀胡錫進共進午餐探討兩國關係傅關漢強調「澳大利亞希望改善同中國的關係」但他同時也表示,「澳大利亞是美國的盟友,這一點不可改變。」
  • 【地評線】潮評丨公知在網上組建了116國聯軍包圍中國,川普卻怒...
    【地評線】潮評丨公知在網上組建了116國聯軍包圍中國,川普卻怒得要退群 2020-05-20 10:52:41 浙江在線 徐記觀察   1  昨天晚上,  中國公知的狂歡節讓人現在回想起來冷俊不禁。
  • 胡錫進:我是河南人,我就是一顆玉米粒
    談到如何一步步成為網絡大V,胡錫進坦言「沒有設計」。「大學時,我學的是俄語,從沒想到會成為輿論場上的一員。糊裡糊塗走到了今天,不知道怎麼著就成了大家說的輿論領袖。」多重身份之下,胡錫進說:「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媒體人。」
  • 胡錫進:《環球時報》是怎樣煉成的
    大陸網上有個廣泛流傳的說法,頗能代表《環球時報》在中國社會日益多元的聲音中扮演的角色:「管理這個國家的人讀《人民日報》;自以為管理這個國家的人讀《環球時報》;認為自己應該管理這個國家的人讀《南方周末》;認為國家已經被外國人管理的人看『烏有之鄉』。」
  • 胡錫進:老胡納悶,美國的「公知」都跑哪裡去了?
    如果在今天的中國發生一場自然災害,死亡300多人,公眾會不會開罵呢?但事情發生在美國,人們的反應居然是對政府實施了救援感激涕零。歐巴馬新出了本回憶錄,書名叫《應許之地》(A Promised Land),其中寫到一個細節。
  • 胡錫進:穩健是中國處理國際關係最重要的關鍵詞
    胡錫進作主題演講。 王遠 攝中新網義烏1月28日電(嚴格 王逸飛)27日,「2018第二屆中國義烏幸福湖論壇」在浙江義烏舉行。會議期間,《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穩健」將成為中國在2018年乃至今後更長一個時期內,處理國際關係的最重要關鍵詞。「2018第二屆中國義烏幸福湖論壇」以「觀天下,知未來」為主題,攜「重量級」專家學者總結回顧過去一年,再探新一年度全球格局和秩序的變與不變及中國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共話應對之策。
  • 熱門叔叔:醜陋的中國「公知」漢奸真面目!
    如今中國「公知」用「普世價值」一下子就徹底顛倒了一切——根本不存在侵略,只存在「先進文明擴展」,根本不存在賣國救國問題,只存在「接受先  進文明」與「用野蠻抗拒先進文明」的問題。如此一來,賣國一下子變成了正義,愛國一下子變成了罪行,漢奸賣國賊一下子變成了「先進文明代表」,愛國者一下子變成了「愛國賊」,是非曲直一下子就倒了個個兒。
  • 澳駐華大使會晤胡錫進:中國對澳大利亞是「惡意報復」
    在中澳關係如此緊張的情況下,關於澳大利亞方面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外界的強烈關注,12月9日《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受邀前往澳大利亞使館與駐華大使傅關漢共進午餐,因為作為《環球時報》總編的胡錫進在中國輿論界擁有很強的影響力,這一會晤被外界認為澳大利亞希冀於在中國輿論層面爭取同情。
  • 胡錫進論複雜中國:如果愛惜言論自由,就要表現理性
    [胡錫進]:不能絕對這麼說,有的時候具體一件事情報導的時候,這個事情不對就是很尖銳地批評,這完全沒錯,我們也經常這麼做,有時候一件事情做的不對,就堅決批評,這裡面是有很大的平衡,這個大平衡怎麼掌握,可能不是這個記者要把握的,但是作為總編輯,作為宏觀的把控者,他就應該有一種平衡,使得大家看到這個國家不僅是好的一面,或者不僅是差的一面,而是看到這個國家的全面性。
  • 知名大學教授要求胡錫進公布子女國籍,胡錫進:我挺想有個兒子
    胡錫進,《環球時報》總編輯,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擅長國際關係研究。關於胡錫進的風格,有網友這麼總結:在大是大非面前一貫正確,永遠正確,從來正確;但在文風上又四處買好,八面玲瓏,左右逢源。正因為這樣,胡錫進深受網友們喜愛,也因此得罪了一批人。近期,胡錫進批方方,懟美國,提出發展核武器的主張,讓有些人頗為緊張和不滿。
  • 中國遊客反覆搭訕朝鮮導遊,把「小白」帶溝裡了
    女導遊本來是心地純潔的「小白」,但架不住中國遊客多啊,一來二去,就被帶溝裡了,什麼大膽的話題也敢說朝鮮旅遊,中國小夥每每驚豔於朝鮮女導遊,於是變著法子搭訕。很多中國遊客購物不是目的,目的是和售貨員聊天,搭訕,聽人家好聽的聲音。
  • 把不同意見說成是「恨國黨」,「公知」,金燦榮目的何在?
    中國人民大學「傑出學者A崗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外交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其實,一個人什麼職務,什麼崗位,什麼身份不是那麼重要,比如金燦榮這個名字,韓國就有位歌星,也叫金燦榮。但是,一個靈魂是有趣,還是骯髒,取決於這個人,這個實體,做了什麼,說了什麼。
  • 從群捧到群嘲,「公知」到底經歷了什麼?
    相信對於經常在網際網路上衝浪的人來說,"公知"這兩個字一定不會很陌生,現在我們經常可以在各大涉及政治的新聞媒體的評論欄裡看到有關公知的評論,而且其中99%的內容都是在辱罵和批評,好像一提起公知就各種負面情緒湧上心頭。
  • 胡錫進:說換個體制中國也能成功,這屬於抬槓
    他曾在一篇文章裡寫道:「往未來看,到了考驗中共(中國共產黨,下同)領導的中國體制的時候了。中國所有人的命運其實都系在中共的這場大考上,我們必須支持中共創造歷史,得一個高分。」黨的堅強領導,對於今天和今後的中國,到底意味著什麼?自信君就此採訪了胡錫進。
  • 美軍宣稱有能力摧毀中國「人工島」?胡錫進:中國不怕威脅,解放軍...
    【環球網報導】美軍聯合參謀部主任、海軍陸戰隊中將肯尼思·麥肯齊5月31日在回答美國記者提問時稱,美軍有在西太平洋摧毀小島的豐富經驗,被媒體解讀為,他宣稱美軍有能力摧毀中國造的「人工島」。6月1日,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微博上評論此事時稱,中國不怕威脅,解放軍也有自己的核心能力。以下是胡錫進微博全文:在回答美國是否有能力摧毀中國造的「人工島」的問題時說:「我只想說,美國軍隊在西太平洋有豐富的摧毀小島的經驗。這是美軍的一個核心能力。」不過他又說,中國「不應過分解讀這句話,這只是陳述歷史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