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鮑伊留下的不朽作品和夢幻宇宙,將如何影響後來的探索者?

2020-12-12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賽。

也許他是一個外星過客,在地球以人類樣貌短暫停留,用他無與倫比的作品把人類引向了無邊深空

太空旅行是鮑伊的音樂最重要的主題。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音樂家的一生,讓我們探尋科幻小說 對未知的追尋 對我們在宇宙中這方寸之地 之間的聯繫,以及它們將如何影響未來的太空旅行。

作為一個在男性主導的高科技領域工作的女性 ,我一直把他當作那些被看作怪人或被認為不屬於這個世界的傢伙的守護神。他將科幻小說與華麗搖滾和而為一,向人們證明這兩者多麼相得益彰,哪怕它們看上去完全處於兩個不同的領域。

他所傳達的「轉身面對未知」的思想對於那些從事科學研究的人來說是另一個熟悉的主題,噹噹前的研究把我們從公認的真理中引開時,新的結果可能比傳統的知識更受青睞。然而,更直接地說,科幻小說的主題,特別是太空旅行,在鮑威的作品中非常突出。為了向他對宇宙的欣賞表達敬意,人們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顆靜靜運行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

鮑伊的第一首熱門歌曲《太空怪人》(the career-making Space Oddity)表達了「湯姆少校」(Major Tom)的孤獨,儘管他已經旅行了「十萬英裡」,但感覺「非常平靜」。1969年,阿波羅11號帶著美國宇航局的太空人離開地球到達了月球的寧靜海。加拿大太空人克裡斯·哈德菲爾德在國際空間站上錄製了自己版本的《Space Oddity》,當時他坐在自己的「俯視世界的鐵皮罐頭(tin can far above the world)」裡。在這段視頻中,你可以看到他在彈奏著名的和弦之前,在微重力的情況下跟著吉他漂浮。

哈德菲爾德今天在推特上寫道:「塵歸塵,土歸星。你的才華鼓舞了我們所有人。再見追星人。目前在國際空間站的英國太空人蒂姆·皮克今天也在社交上說,他「聽到大衛·鮑伊與癌症鬥爭失敗的消息很難過——他的音樂鼓舞了很多人。」

鮑伊的第五張專輯《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於1972年發行,講述了一位外星搖滾明星來到地球安慰人類度過生命的最後五年的故事。《Ziggy Stardust》被《滾石》雜誌評為史上最佳專輯第35位。

1976年,鮑威出演了他的第一部電影,他在片中飾演一個外星人,來到地球為他極度乾旱的星球尋找水源。在《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墜入地球的人》中,鮑伊飾演的角色必須利用自己先進的科技知識的來獲得所需的資金,來建造他返程用的太空梭,同時要避免地球上的貪婪和上癮的誘惑來阻擋他。儘管這部電影顯然不是基於真實的故事,但有關開採其他行星或小行星以獲取地球上稀有的物質,以及在太陽系其他地方尋找水源的說法,已經遠遠超出了科幻小說的範疇。

為什麼太空旅行很重要?

我認為,鮑威反覆探索我們與宇宙之間的聯繫,以獲取對我們自己生活的看法,反映了人類追求探索太空背後的一個主要原因。有人認為:既然我們連自己星球上的問題都還沒有解決,為什麼還要去探索遙遠的世界呢?NASA還把開發自己的太空探索工具的任務交給了私人公司。

那麼為什麼探索我們周圍的太空很重要呢?我相信這裡面的原因有很多,這裡談一談讓我繼續追求未知的四大原因。

1. 太空探索是艱難的。人類天生就有競爭意識,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有競爭意識,這說明我們喜歡接受挑戰。我們最近的行星鄰居,火星,哪怕在它最接近的時候,也在遙不可及的3600萬英裡之外。這個距離大約是3光分(可能沒有這種說法),這意味著即使以光速旅行,也需要3分鐘才能到達。截至2016年1月,人類送入太空的最遠的探測器是旅行者1號宇宙飛船,它目前正以每小時38000英裡的速度,在距離地球超過120億英裡(相當於18個光時)的地方逃離太陽系。然而,人類迄今為止旅行最遠的地方是距離地球240,000英裡(1.3光秒)的月球。距離是遙遠的,這個任何涉及人員和物資的太空旅行提供了技術挑戰。

2. 太空探索激勵著下一代科學家。許多科技發達的國家,包括美國在內,在為學生提供科學教育的水平上已經落後了。重返月球或計劃中的火星任務肯定會激勵未來幾代太空人、火箭科學家和工程師,而這些人反過來又會要求更好的科學教育。對太空的探索,必將進一步激發新的發明。正如鮑伊在他的專輯《Heroes英雄》中引用的口號:「明天屬於那些能聽到它到來的人。」

3. 太空探索幫助我們了解和保護我們的地球。除了直接朝向外太空的任務,NASA還在向內探索我們的母星。NASA的任務研究了空氣品質、全球溫度變化和替代能源,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由NASA和ESA(歐洲航天局)領導的任務同時也集中於對彗星和小行星的探索,這些研究至關重要,因為未來這些天體的運行軌跡可能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存。

4. 太空探索有一個更崇高而且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保持我們與宇宙的聯繫,並通過這種聯繫,獲得對我們自己星球的認知。克卜勒衛星發現的行星越多,對火星土壤和天氣條件的研究越多,我們就越能清楚地認識到,使我們的星球宜居的各種特徵的狹窄交集是多麼重要。而如果我們不去探索和獲得這些認知,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我們正在失去什麼。歷史學家史蒂芬·派恩(Stephen Pyne)曾指出,「探索……不是所有人類社會的普遍屬性。」並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探索過,甚至遊歷過很多地方。有些人滿足於生活在排外的孤立中。有關這個話題的更多內容,請查看NASA首席歷史學家史蒂文·j·迪克(Steven J. Dick)的《我們為什麼探索》(Why We Explore)系列文章。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聯邦預算對NASA的貢獻約為每年170 - 180億美元。這還不到3萬億預算總額的1%。這甚至比我們每年花在披薩(約270億美元)、菸草(約890億美元)或賭博(5860億美元)上的還要少。

我們這些仍然在地球上活著,欣賞著鮑伊留下的世界的人啊,讓我們記住他說過的一句話,這句話常常被用來鼓舞我們去追求未知:「我不知道我將去往何方,但是我保證它不會無聊。」

相關知識閱讀

太空遊客指非以執行任務(例如進行實驗或工作)為目的,而搭乘太空飛行器參與太空飛行的人。在蘇聯解體後,由於太空飛行器的操作成本極大,同時要付給哈薩克拜科努爾航天中心地租與使用場地費,俄國為籌措經費,開放了民間金錢贊助,報酬即為可讓贊助者搭乘太空飛行器進入太空,因此大多數太空遊客為支付大筆費用的億萬富翁。由於NASA的太空任務僅供國際專門科研之用,故現今太空旅遊仍以俄國為主。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Sabrina Stierwalt-瓶子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英國能產生華麗搖滾教父大衛·鮑伊
    從1971年底起,Marc Bolan和大衛·鮑伊的成功開始捲起一片華麗搖滾的風潮。有明顯模仿Marc Bolan的Slade、The Sweet、Gary Glitter,有充滿優雅頹廢藝術派的Roxy Music。
  • 大衛·鮑伊遺作銷量飆升 有望奪全球專輯銷量冠軍
    大衛·鮑伊新專輯《黯黑秘星》  中新網1月13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大衛·鮑伊去世前兩天發行的新專輯《黯黑秘星》銷量大漲  法新社報導,英國傳奇歌手大衛·鮑伊的《黯黑秘星》(Blackstar)有望在美國拿下生涯首張冠軍專輯。儘管大衛·鮑伊在紐約度過人生中最後幾年的時光,但在家鄉英國主流音樂圈獲得巨大的成功。  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Official Charts Company)表示,《黯黑秘星》朝排行榜冠軍邁進,且預測大衛·鮑伊其他13張專輯會重新進入百大排行榜中。
  • 大衛鮑伊身邊的男人:基吉星團吉他手的偉大傳說
    米克·龍森,火星蜘蛛(Spiders From Mars)樂隊創造力之源,他對樂隊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鮑伊說,龍森的魄力與氣場會燃燒一切。大衛沒做錯過什麼,他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樂隊管理啊,唱片公司問題啊,還有錢的問題,這些他都得考慮。」紀錄片在鮑伊和龍森這兩位偉人去世之後才開拍,所以影片中沒有任何有關他倆的新視頻資料。同時,樂隊的貝斯手特雷弗·博爾德(Trevor Bolder)與鼓手米克·伍德曼西(Mick Woodmansey)也並未參與影片的製作。
  • 你不知道明星大衛鮑伊的兒子
    他告訴Wired,它被認為是對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科幻電影的一種倒退,而那時他正活著一個可以想像的最不合常規的童年時代。瓊斯從成為音樂界最具傳奇色彩的人之一到為自己樹立了自己的名字,肯定走過了自己的許多陌生世界。幾乎令人驚訝的是,私底下,我們不知道大衛·鮑伊的著名兒子。
  • 搖滾巨星大衛鮑伊的女兒長大了!低調另類的氣質太像她爸爸!
    17年前,偉大的大衛·鮑伊和他的妻子伊曼通過為某家雜誌拍攝的一張照片,把他們的女兒: Alexandria Zahra "Lexi" Jones介紹給了全世界。現在,Lexi已經長大了不少。 Alexandria Zahra "Lexi" Jones雖然大衛去世的早,但是大衛鮑伊的遺孀,伊曼(Iman)真的是個好媽媽,在Lexi出生後分出很多精力照顧她的學校生活
  • 搖滾冬奧會:當滑冰遇到Pink Floyd、酷玩、大衛鮑伊、夢龍和權力的...
    在上周進行的平昌冬奧會男子自由滑冰比賽中,參賽選手的曲目單包括了Pink Floyd、大衛鮑伊、夢龍等等。同樣的,喬治亞花樣滑冰運動員莫裡斯·克維特拉什維利也沒有完美的完成動作,但是他的音樂選擇給他加了一分——夢龍(Imagine Dragons)樂隊的《Radioactive》、《Dream》和《Believer》,都是激動人心的曲子。
  • 紀念大衛·鮑伊,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寫完了「鮑伊三部曲」
    大衛·鮑伊、菲利普·格拉斯,一位是英國搖滾歌手,一位是美國作曲家,兩人相隔一個大西洋,卻有一段漂洋過海、橫跨數十年的友誼。2016年1月11日,鮑伊因肝癌逝世,享年69歲。為紀念這位老友,菲利普·格拉斯近日宣布,2019年5月將在英國南岸藝術中心首演《房客交響曲》(Lodger symphony),一部以鮑伊1979年專輯《房客》為基礎而作的新曲。這部作品由倫敦南安藝術中心、洛杉磯愛樂樂團、德勒斯登愛樂樂團共同委約,將在洛杉磯進行全球首映。
  • 跟隨插畫師們的圖案,走進插畫宇宙的世界
    雖然我們現在沒有能力去確切說出宇宙究竟是什麼樣子,但是在藝術家和插畫家的畫筆下,想像力卻可以解釋一切不可知之事,並將其轉化為形象的圖案。今天,就請和小印一起跟隨插畫師們的圖案,走進插畫宇宙的世界吧。NO.1燦爛的宇宙星河JAMES R.
  • 《銀河護衛隊》中宇宙混蛋們的光榮之歌是如何誕生的
    美國《Vulture》雜誌為這些勁歌金曲給詹姆斯·古恩作了一次專訪,聽他講這些歌是怎麼被他重新拾起,伴隨「宇宙混蛋聯盟」的旅途再次煥發青春的。有時候先有歌再有場景,有時候反過來       為什麼這些歌和電影中的場景如此契合?
  • 《海賊王:世界探索者》將成為一部讓玩家失望的作品
    《海賊王:世界探索者》為萬代南夢宮發行的開放世界動作冒險大作,講由玩家們操作路飛前往漫畫迷們所知悉的《海賊王》世界裡。但在3月13號,IGN公布了對《海賊王:世界探索者》評測,給出了4.8分,表示它整體看著可以、劇情也還不錯,缺點是長達20幾個小時重複的戰鬥且極其單調,和非常容易出現誤導的任務讓玩家遊戲體驗差。
  • 影響了涅槃、曼森、麥當娜的華麗搖滾王者
    2016年1月10日,英國音樂人、詞曲創作者、唱片製作人、演員 David Robert Jones(David Bowie,藝名大衛·鮑伊)病逝,享年69歲。歷經18個月,與癌症病魔抗爭,鮑伊在家人陪伴中安然離去。至此,有一顆搖滾巨星隕落,令全世界譁然。
  • 大衛·香農經典繪本作品推薦(詳細)
    之後到紐約發展,1989年,香農開始創作兒童圖畫書,大衛·香農從小就喜歡棒球和畫畫,獲得帕薩迪納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的美術藝術學位,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開始為兒童書配插圖,多次獲得各種獎項。 不過真正讓他一舉成名的還是暢銷至今的《大衛,不可以》。
  • 擊中大衛·鮑伊&賈伯斯審美,日本服裝設計「四大天王」魔力何在?
    山本寬齋以傳統和現代交織的華麗設計風格,將日本的服裝設計帶到歐洲的先行者。 01 山本寬齋靠什麼打動了大衛·鮑伊? 1944 年出生的山本寬齋並非設計科班出身,設計以其日本元素和誇張的輪廓而聞名。
  • 白天畫畫,法國新古典主義的開創者雅克-路易·大衛油畫作品欣賞
    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是法國著名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雅克·路易·大衛,又譯:雅克-路易·達維德,畫風嚴謹,技法精工。大衛和之前的畫家們並不一樣,他不是天才。他沉默寡言,不擅交際,但是他就是以驚人的毅力,認真臨摹前輩的作品,才有了後來的好成績。
  • 暗黑系列全新作品《暗黑破壞神:不朽》試玩視頻曝光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建議在WiFi下觀看)開發者表示:「《暗黑破壞神:不朽》將帶來角色扮演動作類時代經典作品這些職業都是《暗黑破壞神》遊戲宇宙中的人氣經典職業,開發團隊也耗費了許多時間與心力改良手機遊戲的控制功能,針對每個職業新增全新的絕招技能。這些絕招是玩家前所未見的全新內容,將幫助玩家阻止恐懼使者司卡恩把恐懼之王重新召喚回人世間。
  • 腦洞大開的繪本大家——大衛威斯納(David Wiesner)
    大衛威斯納大衛威斯納(David Wiesner)是美國頂尖插畫家和傑出的童書創作者,其作品獲獎無數,曾三次獲得凱迪克金獎,三次獲得凱迪克銀獎。大衛威斯納特別熱衷於無字書創作,他喜歡用純粹的圖畫元素營造出豐富的視覺空間。
  • 《大衛·科波菲爾》:走過大衛苦難的一生
    《大衛·科波菲爾》是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創作的長篇小說。作者在序言裡說:在我所有的作品中,我最愛的是這部。它敘述了大衛從幼年到中年的生活歷程。他經歷了雙親的失去,友情的背叛與欺詐,愛情的曲折。最終和自己的愛人,親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全書由很多章節組成。第一章:來到人間;第二章:初識世事;第三章:生活有了變化;第四章:蒙羞受辱;第五章:遣送離家;第六章:相識增多……第六十四章:最後的回顧。大衛是個遺腹子,他的出生仿佛就是個錯誤。從他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不受姨婆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