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的繪本故事活動,每期主播是孩子。或許我們早已習慣了由家長或者老師來講故事給孩子聽,孩子是閱讀活動中的傾聽者,我們何不進行一次轉變,讓我們的孩子從閱讀中的傾聽者轉變為分享者、閱讀者呢?我們的有聲繪本由此而生。
本期主播:大一班 朱尚延
《媽媽買綠豆》是第一屆「信誼幼兒文學獎」佳作、入選臺灣教育部101閱讀專案。故事講的是阿寶和媽媽上街買綠豆,一連串奇妙的情節就此展開……
從阿寶和媽媽買綠豆、煮綠豆湯、吃綠豆到種綠豆,作者把整個過程處理得十分生活化和趣味化,與母子濃鬱的親情相互映照,插畫唯妙唯肖,細膩寫實,牽動每個人的童心。
這是一本將生活常識、安全知識和故事情節完美結合的繪本。下面,就跟著繪本君一起看看這個暖心的故事吧!
阿寶喜歡和媽媽一起去買菜。他每一次都說:「媽媽,買綠豆」。畫面中鮮豔豐富的色彩描繪出了琳琅滿目的商品和一個應有盡有的雜貨鋪。頭髮斑白的店主老爺爺在給阿寶心愛的綠豆稱重。胖胖的媽媽手裡拎著一個菜籃,正向他比劃著什麼。這個畫面讓繪本君想起老媽上街買菜時跟老闆你來我往地砍價的場景。
買好綠豆,阿寶又和媽媽一起買了糕點。母子倆一邊品嘗美味的糕點一邊愉快地回家了。走過熱鬧的零食店和伯伯的皮鞋店,媽媽對著阿寶喊道:「阿寶,到家了,別玩了!」
到了家門口,阿寶剛換下拖鞋,就迫不及待地央求媽媽:「媽媽,快點!煮綠豆。」讀到這裡,可以告訴孩子,要養成進門先換拖鞋的生活習慣哦。
「我來洗綠豆!」進了家門,阿寶主動承擔起了洗綠豆的任務。找來鍋,放綠豆,阿寶端著鍋去洗綠豆了。水龍頭的水濺得阿寶睜不開眼啦~阿寶真是懂事勤勞,寶寶們也要多幫爸爸媽媽分擔家務。
阿寶手裡玩著積木火車,眼睛卻直勾勾地盯著鍋裡的綠豆。焦急地問媽媽:「媽媽,怎麼還不煮呀?」媽媽耐心地回答:「要泡大了才能煮呀。」
媽媽在一旁做飯,阿寶依舊在玩積木火車,眼睛卻還時不時盯著桌上的綠豆。突然,阿寶跑到桌子旁,指著鍋裡的綠豆興奮地喊道:「媽媽,你看,綠豆變大了!」這裡可以提醒孩子要善於觀察生活中細節的變化。
媽媽把裝好水和綠豆的鍋放在爐子上,阿寶高興地叫著:「哇!萬歲,煮綠豆了。」
媽媽和阿寶在飯桌吃飯,竟然忘了火上的綠豆,等到媽媽意識到時,綠豆湯已經溢鍋了。繪本中的媽媽給大家做了一個錯誤的示例,爸爸媽媽們讀到這裡要給孩子進行安全意識教育。
綠豆煮好了,阿寶遞上糖罐:「媽媽,放糖。」
阿寶嘗了嘗綠豆湯:「好甜哦!」
綠豆湯還冒著熱氣,要怎麼才能儘快喝上綠豆湯呢?媽媽把鍋放在盛滿水的水池裡,這樣可以讓綠豆湯降溫。阿寶摸了摸鍋:「不燙了耶!」這個降溫的生活小常識可以給寶寶普及哦。
阿寶搬來板凳,拿著勺子品嘗了綠豆湯,一臉幸福。
媽媽拿來了碗和勺子,盛了兩碗。微風徐來,吹起了晾衣繩上掛著的衣服。「吸溜!」媽媽和阿寶坐在門前愜意地喝起了綠豆湯。繪本君隔著書本仿佛也能聞到夏天的味道呢。看著這裡母子倆並肩坐著喝綠豆的畫面,告訴孩子,好吃的東西要樂於分享。
喝不完的綠豆湯怎麼處理呢?只見媽媽找來模具,原來是要做綠豆冰!阿寶幫忙把牙籤放進模具,媽媽盛入綠豆湯。這時可以問問寶寶,這裡面都有什麼形狀的模具呢?
阿寶正幫媽媽收拾碗筷,突然發現了一顆掉在角落的綠豆。想一想,一顆綠豆,怎麼辦?
「啊!有了!」媽媽靈機一動,拉著阿寶往客廳裡走。
媽媽從柜子裡找出了一個瓶子和一把鏟子,這是要幹什麼呢?原來,媽媽是要把這顆綠豆「種在瓶子裡」。
阿寶正在仔細觀察瓶子裡的綠豆呢。
一天,兩天,三天.哇!綠豆發芽了。
阿寶小心翼翼地給長出的綠豆嫩芽澆水。仔細觀察,窗臺上還有阿寶歪歪扭扭的畫作,幾隻小螞蟻也跑來湊熱鬧呢~
媽媽拿來了綠豆冰。「阿寶,要不要吃綠豆冰啊?」
最後一頁是全書中最簡單的畫面,只有瓶子裡茁壯成長的綠豆,和吃著綠豆冰臉上洋溢著笑容的母子倆,可是繪本君卻仿佛也置身其樂融融的幸福氛圍之中……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