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胡厚崑:工業數位化是CT、IT和OT的融合

2020-12-10 虎嗅APP

虎嗅注

作為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同時也是極為複雜多樣的技術落地場景,工業究竟如何與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融合共生?這不僅僅是工業界、網際網路界面臨的課題,更是整個中國經濟通往降本增效的轉型道路上必須思考的問題。作為全球ICT產業的老兵,華為深入複雜的工業場景之中,積累了關於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的豐富經驗。這些經驗不僅僅是屬於華為公司的寶貴財富,也能為中國「新基建」高效開展、傳統企業數位化順利轉型提供有力借鑑。是為虎嗅推薦本文之由。

在寧波港,依託5G網絡,龍門吊得以被遠程控制,龍門吊司機們再也不用像過去一樣,坐在離地30多米高的操作室裡,三班倒地連續作業,就像「從桑拿房進到了空調房」。而且港口的裝卸效率提升了20%,人工成本更是有望下降50%。

在電力行業,有了5G+AI的無人機巡檢,過去人工巡檢需要辛辛苦苦兩個月才能忙完的工作,現在只要2個小時就能搞定。

在新元煤礦,距離地面534米的井下採煤作業區,因為開通了世界首個煤礦井下5G網絡,所以礦井無人化、自動化、可視化運行也成了現實……

這些場景都是5G在工業領域應用所帶來的新體驗,5G+工業網際網路正在推動工業企業加速數位化轉型。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還有哪些難點待解?未來5G+工業網際網路將向何處去呢?

11月20日,在「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的演講對針對這些問題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胡厚崑提出了5G+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三個關鍵:持續創新、安全保障、行業融合。這三點都值得行業深思。

全鏈條的持續創新

胡厚崑認為,5G+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需要持續創新,尤其是圍繞基礎網絡能力、行業終端和行業應用這幾個關鍵領域的創新

技術的發展是一方面,但在場景中的應用更為重要,尤其是工業領域涉及到的場景五花八門,5G需要針對不同的場景進行有針對性的持續創新。

這一點在開頭提到的新元煤礦「5G+煤礦」的應用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作為國內第一個5G與煤礦的結合應用,這個項目克服了很多「未知」的困難,也為5G在具體場景下的創新探索出了道路。例如,針對設備安全問題,由陽煤集團、中國移動和華為成立的5G通信煤炭產業應用創新聯盟對5G基站做了特殊防爆改造,成功研發出了首款礦用5G基站。又如,在井下500多米無法接收衛星信號,導致「精準授時」的難點,創新聯盟專門研發了井下5G基站網絡同步授時,解決了這一技術難題,將精度提升到100納秒以下,保證了網絡的高可靠性、高可控性、超高安全性。

在終端的創新上,胡厚崑指出,雖然目前業界已經有了60多款5G模組,但相比4G模組的1400多款的種類和價格,5G模組的種類還偏少、價格還偏高,行業終端種類還不足匹配各行各業的市場需求。在這方面,還需要業界有更多種類、更低價格的5G模組推出。

應用創新,尤其是超越聯接的應用創新,對5G+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也非常重要。這就要求5G、雲、邊緣計算等不同技術走向融合,要求不同領域的廠商能協同創新。在這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辦的「綻放杯」5G應用大賽就是一個縮影,兩個數字對比特別能說明問題:參賽項目在2018年有300多個,而到了今年便增長到4000多個。2年間,翻了十幾倍。這足以說明應用協同創新已經進入到一個新階段。

所以,5G+工業網際網路的創新不僅需要持續性,更是需要涵蓋網絡、終端、應用的全鏈條。

與時俱進的「新安全觀」

「5G+工業網際網路,在加速產業數位化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安全挑戰。」 胡厚崑指出,他認為新的挑戰主要有三類:虛擬化、雲化、邊緣計算等新技術的引入,海量的工業設備接入,更複雜的安全場景。

所以,5G+工業網際網路,打破了傳統工業相對封閉可信的安全環境,病毒、木馬、高級可持續性攻擊等安全風險對工業領域的威脅日益加劇。由於工業在國家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一旦發生安全問題,很容易導致嚴重的後果。

在這方面,國外的教訓已經屢見不鮮:2019年3月,挪威鋁業公司Norsk Hydro遭到勒索軟體攻擊,導致主機死機,使得多個工廠被迫關閉,生產業務中斷;2018年8月,臺積電營運總部和新竹園區的電腦遭到病毒入侵,生產線全數停擺,這一事件直接影響其三季度3%的營業收入……

新的安全形勢必然需要與時俱進的「新安全觀」。胡厚崑建議,從構建安全體系,加速行業安全架構升級兩個方面,通過全產業鏈的密切協作、明確邊界、打通壁壘,來打造安全保障體系

近期,由中國南方電網、中國移動、華為三方合作的聯合項目5G智能電網端到端安全解決方案,榮獲由中國信通院主辦的第三屆「綻放杯」5G應用徵集大賽5G應用安全專題決賽一等獎。這個項目就很好地體現出「新安全觀」。

一方面,是全產業鏈的密切協作。安全解決方案匯聚了南方電網、中國移動、華為三方之力,也體現出ICT(信息通信技術)和OT(操作技術)的融合;另一方面,是全棧、端到端的安全防護。該方案基於全棧軟硬體架構,提供端到端完整性保護能力,並在物理安全、平臺安全、雲化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業務安全、行業終端安全等方面提供數十種安全防護能力。

總而言之,5G+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讓ICT和OT走向深度融合,也使得5G+工業網際網路的安全比起傳統的工控安全和網際網路安全來更加複雜、更具挑戰,這個時候就需要轉變思路,與時俱進,用體系化的方式實現安全解決方案的升級。

摸需求、建標準、搭平臺

針對「行業協作」,胡厚崑提出了三個關鍵:摸需求,建標準,搭平臺

工業網際網路的本質是什麼?本質上就是工業和信息技術的結合,它的溯本來源就是工業,本質上是通過工業知識再生產,通過工具再生產,最後注入到工業主作業流程實現效率的提升。這就決定了ICT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過程中需要俯下身來,將需求摸準,然後通過持續的創新來滿足需求。

例如,湘鋼、中國移動和華為共同打造的智慧湘鋼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天車是鋼鐵生產的重要設備,其經常運行在廠房內的高空,過去需要靠人工操作,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工作環境惡劣而危險,無人天車遠程操控是一個很好的方向,但是需要將多路多視野的超高清視頻實時傳送到伺服器端,並且需要以超低時延的動作反饋對遠端的天車進行遠程駕駛,這對網絡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需要低至20ms的網絡時延和高至1Gbps的速率,正是基於這樣的具體場景對5G網絡進行創新和應用,才造就了讓機器自主運行的「5G+智慧天車」。

如果說摸需求是場景化創新的前提,那麼建標準就是將5G在不同行業、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標準化,更好、更快地進行複製和推廣,而搭平臺則是讓行業協作有了可以承載的平臺,不僅能促進創新,還能孵化、培養更多的跨界型人才

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地區部總裁魯勇在此前接受採訪時,曾經系統闡述過5G to B的創新推廣路徑:「0-1」、「1-3」和「3-N」。具體來說,就是首先是「0-1」,瞄準先發行業的「有的放矢」地突破式聯合創新;然後是「1-3」,識別出哪些是單一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哪些是行業共性的場景需求,基於這個過程提煉出滿足共性需求的行業解決方案,之後經過驗證;最後是「3-N」,進行大規模的複製。

無論是摸需求,還是建標準,或是搭平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行業協作」,這也是此次「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上大家的共識。中國有41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的工業企業,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而每類工業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工業Know-how,沒有一個公司,也不可能有哪家公司能懂所有的門類,只有行業協作,每個公司發揮自己最擅長的方面,聚合起來才能實現共贏。

後記:數位化轉型的深水區

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在此前的發布會上曾經透露,我國的5G和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步入快車道。5G商用方面,累計開通5G基站超過69萬個,連接用戶數超過1.6億,均處於全球領先位置。產業界積極探索「5G+工業網際網路」,行業應用的基站數量超過3.2萬個,已經湧現出數據採集和感知、高清視頻、機器視覺、精準遠程操控、現場輔助、數字孿生等六類典型應用場景。

5G+工業網際網路,本質上是IT、CT、OT的融合,涉及三個不同領域的技術、企業,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可以說,5G+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也代表行業數位化轉型步入深水區。這個時候,如何做是業界關注的話題。

胡厚崑在「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上提出的三點建議:持續創新、安全保障和行業融合,可以說是恰逢其時,它來自華為在5G+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思考和實踐。可以預計,全行業在網絡、終端、應用上的持續創新,走協作、融合之路,再加上安全的升級、進化,5G+工業網際網路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一定會為行業數位化轉型按下加速鍵。

相關焦點

  • 胡厚崑當值華為輪值董事長 胡厚崑個人資料簡歷介紹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胡厚崑最新資訊 > 正文 胡厚崑當值華為輪值董事長 胡厚崑個人資料簡歷介紹
  • 企業IT、OT與CT的融合,加快數位化製造轉型
    有人說,工業網際網路時代開啟了IT與OT的融合,此話可謂正確,但仍有欠完整,如果把融合範圍再加上通訊技術(Communication Technology;CT),便可謂是完美的詮釋。CT包含各種有線通訊、無線通信、長距離通訊與短距離通訊等相關技術,如Wi-Fi、Bluetooth、Zigbee、4/5G等無線通信技術,以及工業通訊與總線技術範疇。在此前提下,許多以信息物理網絡融合生產系統(CPPS)為核心的工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在架構設計方面,都不會脫離IT、OT與CT三者融合的主軸。
  • 華為胡厚崑:美國若允許華為參與市場競爭,可省200億美元成本
    12月18日下午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在東莞新園區與來自14家Top國際媒體的記者舉行了媒體圓桌。在採訪中,胡厚崑表示,對於安全指控,最好是讓事實說話。事實是:華為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網絡安全記錄,30年來沒有發生過嚴重的網絡安全事件。同時,胡厚崑也強調了華為在5G領域技術創新和市場領先。
  • 北京協和與華為戰略合作,共建研究型智慧醫院標杆
    12月2日,北京協和醫院與華為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在戰略合作協議框架下,雙方將聚焦醫工融合、協同創新,在轉化醫學研究平臺建設,信息、醫學、管理跨領域融合人才培養,醫院數位化轉型探索等方面展開深層次合作。
  • 如何理解IT、OT、CT?
    通信業的企業又分為運營商、通信製造業、通信服務支持,一些通信業的施工單位等,通信業的運營商在國內我們比較熟悉的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現在又多了一個中國廣電,通信製造業中國比較有名氣的是三個:華為、中興、信科。全球範圍內,通信業製造業還剩的比較強大的也就是諾基亞、愛立信、華為、中興這四家了。目前IT業和CT業經過互相融合,目前也被合併稱為ICT業。
  • 宏電榮獲華為行業生態貢獻獎,賦能5G行業應用
    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好的 5G 網絡論壇上,華為副董事長胡厚崑表示,國內目前已經擁有 60 萬個 5G 基站,5G 部署覆蓋超過 300 個城市,5G 連接數達到 1.6 億 。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好的 5G 網絡。「5G行業應用已經從技術驗證走向商用階段。截至9月,中國三大運營商在5G行業的創新項目合計超過5000個,商用籤單超過1000個。」胡厚崑說。
  • 華為副董事長:美封堵欲破壞華為運營,數字世界不能豎柏林圍牆
    5月23日,華為副董事長胡厚崑在德國波茨坦召開的國家網絡安全大會上發表主旨演講,闡述了對近期美國針對華為一系列事件的看法。胡厚崑表示,近期,華為遭受了毫無依據的指控及由此帶來的限制,這一行為意欲破壞華為的業務運營,是完全不合理的。胡厚崑表示,在歐洲,近四分之三的用戶使用安卓手機,其中華為約有20%的市場份額。
  • 首個華為5G+數位化人才產教融合基地落戶深職院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鮑文娟 通訊員黃冠蘭)昨日,在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工信局的大力支持下,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與浙江華為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全國首個「華為5G+數位化人才產教融合基地」(以下簡稱「深職院-華為5G基地」)在深職院留仙洞校區揭牌成立。
  • 將it和ot結合起來就等於IOT了?
    打開APP 將it和ot結合起來就等於IOT了?Gartner給出了一個簡潔的定義:「通過直接監視和控制企業中的物理設備、流程和事件來檢測或觸發變化所需要的硬體和軟體」。因此,OT特別與工業和製造環境相關:工廠車間、發電站等等。
  • 全國首個華為5G+數位化人才產教融合基地落戶深職院
    來源:讀特9月8日,全國首個華為5G+數位化人才產教融合基地——「深職院-華為5G基地」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揭牌成立。深圳是全國ICT產業和技術發展的前沿,擁有華為、騰訊等一大批ICT行業領先企業。深職院與華為的合作是全國產教融合的典範,成效顯著。希望深職院借深圳5G獨立組網全覆蓋的東風,依託深職院-華為5G基地,發揚職業教育的優勢,為深圳5G網絡建設、5G技術應用,培養更多的ICT技術技能人才。華為GTS培訓服務部技術培訓部部長周進軍表示,人才是行業數位化轉型的新引擎。
  • 錯過了這些領域,你將會失去十年【工業4.0篇】
    這是一個泛概念,也就說幾乎所有的產業都有可能在工業4.0時代升級。而這一概念起源於德國,旨在提升製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在智能製造的基礎上,最終用戶和生產者直接關聯,構建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位化的智能製造模式。
  • 全國首個華為5G+數位化人才產教融合基地落戶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華為5G+數位化人才產教融合基地」(以下簡稱「深職院-華為5G基地」)在我校揭牌成立。此次深職院-華為5G基地的落地,是深職院與華為十餘年攜手踐行產教融合的又一成果,依託華為的5G相關技術,滿足院校對5G+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全方位需求,將助力5G+應用型人才規模化、高質量培養,促進職教改革。
  • 華為洪方明: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迫在眉睫,加速發展製造服務業是...
    今天,10月28日,在「智美蓉城·進而有為 華為成都城市峰會2020」上,華為雲中國區總裁洪方明指出,當前,「5機」協同正促進數位化轉型走向智能升級,政府和企業智能升級重點關注云邊端融合、行業知識、生態協同三大重點,在製造領域,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已迫在眉睫,加速發展製造服務業是關鍵。
  • 中科院瀋陽所與華為5G+工業網絡聯合創新中心成立
    12/23/2020,光纖在線訊, 近日,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與華為5G+工業網絡聯合創新中心籤約暨揭牌儀式在瀋陽舉行。雙方將依託聯合創新中心,聚合產學研優勢資源,優選產業夥伴,在5G+工業網絡場景探索、技術研究、標準定義、原型驗證和應用推廣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深度合作,推動5G+工業網絡及工業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
  • 華為雲: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賦能產業集群式創新
    11月24日,在2020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大會現場,華為攜東莞松山湖「電子信息」、「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兩大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成果亮相。首個由華為牽頭的東莞松山湖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入選2020廣東特色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試點。
  • 【演講實錄】華為雲全球基礎設施規劃部薛琴:華為數位化轉型和內部...
    本次CIO年會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暢享網主辦,上海市國有資產信息中心、上海市計算機用戶協會、美數思享會協辦,以"跨界融合 數領未來"為主題,吸引近300位來自全國中大型企   業的CIO與高層管理者共話跨界、融合創新思維與實現路徑,展望新時代下的企業數位化轉型發展和CIO新的使命。
  • 華為雲TechWave工業網際網路專題日,邀你一同探索「智能製造」新路徑
    隨著我國加快推進5G、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市場主體數位化轉型升級的步伐逐步加快,傳統企業正呈現出「以數位化技術為驅動力」「全面提高自身管控水平和運營方式」的數位化、智慧化發展態勢。
  • 2020華為臨沂工業網際網路創新論壇順利舉行 塑造臨沂競爭新優勢
    希望華為公司進一步加大對臨沂工業企業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優勢,深入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為臨沂市實現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在會議上,華為雲工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總監孔純成表示:「基於華為豐富的ICT技術,華為構建了FusionPlont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致力於做工業企業數位化智能化升級的黑土地,助力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數位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
  • 引領能源數位化,華為首次展開數字能源日本路演
    此次路演已經覆蓋大阪,福岡,廣島,名古屋,福島和東京,並在線上展開,以最新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吸引了行業人士和媒體的關注,華為期待與日本的客戶共同探討能源數位化的趨勢與挑戰,一起共贏數字能源未來。,「全球社會都在目睹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快速發展,社會向數字經濟加快轉型。
  • 華為雲全球基礎設施規劃部薛琴:華為數位化轉型和內部企業上雲實踐
    本次CIO年會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暢享網主辦,上海市國有資產信息中心、上海市計算機用戶協會、美數思享會協辦,以"跨界融合 數領未來"為主題,吸引近300位來自全國中大型企 業的CIO與高層管理者共話跨界、融合創新思維與實現路徑,展望新時代下的企業數位化轉型發展和CIO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