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未入佛門,不明佛理的人來說,每當見到身邊的親朋遇到不順,最常見的勸人方法就是,風水輪流轉,一時的失意不要緊。很多人也熱衷於看「風水」,認為它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是在佛家看來,最好的風水,其實就是我們自身!
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這世間任何一塊所謂的「風水寶地」,都是有「福氣」的人住進去,福氣才隨之而聚集起來的。那麼,有福氣的人,都有哪些特徵呢?實際上他們身上有許多明顯的「標誌」,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到他的福相。下面這四種有福氣的人,看看是你嗎?
第一種,知福惜福之人。
世人都說路不齊,別人騎馬我騎驢;回頭看看推車漢,比上不足下有餘。衣食無憂,家庭和睦,本來是莫大的福氣,但世間最難的就是把心放平,有太多的人是「心無厭足,惟求多得」。所以,追名逐利、趨炎附勢者,不可勝計,把原來的安穩日子,也過得惶惶不安。
佛家將周遭一切稱作「緣」,心沉溺在俗世的五欲六塵,就叫做「攀緣」。此心被塵緣染著,難得片刻清淨,即使有福氣,也無暇消受。所以,真正有福氣的人,是那些知福惜福之人,非是閒人閒不住,能閒非是等閒人。
第二種,廣結善緣之人。
佛經中有種說法,叫做「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何謂結緣呢?實際就是與世間一切眾生,建立起融洽、和諧的關係。因無緣,果不生,善因就像種子,把它埋進土中,若沒有雨露、陽光這些助緣,種子也不會發芽。故而,「福氣」離不開善緣,人若想生活過得自在安樂,廣結善緣是不可或缺的。
實際上,廣結善緣並不一定要做多大的善事,只要心存善念,善緣自然處處都在。學佛人應當有這樣的知見,一句良言,一個微笑,都是在與眾生結緣。昔日,虛雲老和尚外出遊化,口中不停誦念「三皈依」。隨行弟子不解,問老和尚其中緣由,虛雲老和尚答曰,這是在與眾生結緣。
第三種,隨喜讚嘆之人。
與很多人一樣,未入佛門前,我也自視頗高,看到別人的成就,雖然嘴上不說什麼,心中卻在不屑地說:「沒什麼了不起,不過是瞎貓撞上死耗子。」見到他人做功德,也常常心懷不悅,若別人請我幫忙,則百般推脫,心想:「你既然這麼精進,功德你一人做就好。」
然而,真正有福氣的人,樂於助成別人,見到他人行善,內心會由衷地歡喜,口中也會真誠讚美。因為,隨喜讚嘆,助人成事,看似得到利益的是別人,實際也是在自我修行。試想,我們身陷困境,又何嘗不希望別人施以援手。推己及人,隨喜讚嘆他人,何嘗不是在成就自己,累積福氣。
第四種,樂善好施之人。
布施,位列「六度」之首,所謂六度,即大乘菩薩行者,自度度他的六種法門,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在很多人眼中,布施就是施捨財物,甚至有人覺得自己本來就不富裕,還要去布施他人,因而對其心生厭煩,結果離福氣也越來越遠了。
覺得「出錢」才是樂善好施,其實是對佛法很大的誤解。行善的範圍很廣,這其中當然包括消耗財物的善事,比如接濟窮苦、修橋補路、捐印善書、買物放生等等。然而,不用出錢,卻同樣功德無量的善事,也不在少數。比如精進持戒、敬老愛幼、導人向善等等。佛經中講,這些善行義舉,有些雖然不起眼,但都是消業滅罪、積累福德的方便之法。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有的人天生有「福氣」,事業順利,家庭圓滿。然而,命由己造,福由己求。別人的福氣羨慕不來,我們卻可以通過後天的補救,讓自己成為一個福氣深厚的人。文中四種有福之人,即為我們師法的對象,祈願大眾都能從善如流,福報綿長。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