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彭小東)武昌南望山麓,中國(武漢)地質大學北校區背面,武漢高校一群在校生和剛出校門一兩年的畢業生租住在農房裡,整日背誦撲克和白紙上成千上萬的數字,過著閉門不出的日子。
昨日,記者穿越東湖磨山,沿南望山北一條密林覆蓋的鄉村水泥路,找到這群年輕人的「訓練村」——一棟3層農房3樓的幾個單間。
31.02秒記憶一副撲克牌
袁文魁身材修長、文質彬彬。作為湖北參賽選手的總教練,他是「訓練村」的靈魂人物。他指著桌上的撲克和印有數字的紙張說,掌握特殊的記憶方法確實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2007年5月,正準備考研的他在武漢大學聽了廣東一家記憶培訓機構的講座,演講者現場幾分鐘能記住108個數字;5000多字的《道德經》,不論臺下學生點哪一頁哪一行,演講者都能倒背如流。隨後,他隻身去廣東,成為這家機構的學員。一周後,他背會了《道德經》。
袁文魁說,他們記憶數字最常用的方法是轉化圖像法,首先把「0—9」10個數字每兩個一組,編成100個編碼,每個編碼轉化為形象。如「4、5」諧音師傅,聯想為唐僧;「5、3」諧音烏紗,聯想為官員的烏紗帽;「1、1」直接聯想為筷子;「3、8」為婦女。每個編碼對應確定的圖像,將這些編碼記下來。背數字時,把數字拆成兩個數字組成的編碼,一連串圖像就呈現在眼前,然後連接成故事,或想像成一個空間裡按順序存在的事物。
畢業前,袁文魁創辦了武漢大學記憶協會,許多學生追隨他學記憶方法。「堅持下來的是少數,卻是最優秀的。他們中的王峰,去年一小時記憶1984個數字,打破世界紀錄,能以31.02秒記憶一副撲克牌,能在一小時內記憶620張撲克牌。今年的世界腦力錦標賽,他有可能衝擊好成績。」袁文魁說。
辭去工作租房訓練
「訓練營」所在的農房,此前是胡小玲一個人的訓練兼生活場所。胡小玲去年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藝術設計專業,作為武大記憶協會的一員和袁文魁的弟子,她的記憶力迅速提高。隨後,她辭去一家教育培訓公司的工作,租房專職訓練記憶力。去年10月,她參加中國區選拔總決賽,獲得「中國記憶大師」稱號。在今年的中國區選拔總決賽中,她獲得總分第六名的好成績。
「寢室人多,難以靜心;在圖書館背撲克,會引來圍觀;大家陸續聚到胡小玲所住的南望山腳下,10月15日基本到齊。他們多數入圍今年廣州世界腦力錦標賽,分別來自武大、華中農大、華中科大、湖北經濟學院、武漢職院。」袁文魁說,「此前,我一直租住在漢口。」
昨日,袁文魁計時,來自華中科大管理學院的大三學生常國輝記憶數字。常國輝此次也入圍今年廣州世界腦力錦標賽。他說,封閉訓練對學習有一點影響,但不會影響畢業。他認為訓練記憶有好處。
吃飯時才能開手機
「訓練村」的訓練時間為上午8時30分至11時30分、下午2時至5時30分,基本不出門。袁文魁說,過一段時間,晚上也要訓練,只有吃飯時才能開手機,「去年參賽前也是這麼過來的」。現在,大家開始自己做飯,訓練以外的時間跑跑步,到中國地質大學校區聽講座,上網看電影,「這些都是訓練之外的文娛活動」。
「除贏得榮譽、挑戰自我,希望更多人接觸記憶方法、發掘潛能,這些也是我的夢想。」在記者追問下,袁文魁坦承,記憶培訓機構從北京到鄭州到廣州都有,許多人曾找他開培訓班,他都回絕了。「目前自己的演講能力、記憶方法的課程轉化、開培訓班的經驗都不足,需要積累」。今年5月,他已加盟廣東一家記憶培訓機構在武漢的分部,給中小學生和大學生講課,也到全國巡迴講演,希望幫助更多的人。
「一起訓練的年輕人都懷揣夢想,希望用成績證明自己。只有痴迷者才能成功。」袁文魁說。
作者:萬建輝 彭小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