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推出國際基礎教育戰略

2020-12-14 中國教育新聞網

為進一步滿足美國國際基礎教育網絡內各成員國學生有效獲得社會經濟發展所需的優質教育和技能培養,美國出臺了《美國政府國際基礎教育戰略2019—2023》(以下簡稱《戰略》),明確了美國國際基礎教育未來發展的三大目標——進一步加強國際基礎教育的透明度和問責制;確保所有國際基礎教育項目都能提供世界一流的基礎教育;加強各部門協調關係,強化「一個美國政府」的國際基礎教育發展模式。

多部門協同,推進國際基礎教育援助

美國國會在2017年通過的《加強發展中的教育問責製法案》中指出,美國政府需要通過強化國內外各利益相關部門協同關係提高國際基礎教育效能。根據該法案,美國政府需要與全球夥伴國家、多邊組織、私營部門、非政府組織深度協同,滿足從幼兒教育到普通中小學教育再到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國際基礎教育全譜系和全方位需求。

近年來,美國政府在推動國際基礎教育發展中取得了突出成效。據美國勞工部統計,2011年以來,美國為國際基礎教育夥伴國家提供了約200萬名童工再教育機會,為近7億名學齡兒童提供早期閱讀指導項目,為適齡學童創建了790多所新式教育和培訓機構,涵蓋了21.6萬名國際學生。

此外,美國每年約26萬名和平志願隊成員為夥伴國家學童講授英語、數學和讀寫等課程。2017年,美國各相關部門共為國際基礎教育事業提供援助資金超過10億美元,涵蓋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美國政府還發揮國內利益相關部門獨特優勢資源,以深度協同工作機制為全球夥伴成員國提供國際基礎教育援助。

《戰略》顯示,未來五年,美國政府將根據夥伴國家不同國情,與美國境內國際基礎教育利益相關部門和機構通力協同,開展重點工作。例如,支持國家營養和健康項目有效實施,確保夥伴國家弱勢群體適齡兒童能夠有效學習;為受戰爭和貧困衝擊的國家和地區基礎教育機構提供安全學習環境;消除童工勞動力,確保所有適齡兒童享有接受教育基本權利;與夥伴國合作進行全納基礎教育政策改革,優化課程結構,加強教師培訓,開發優質教學資源;提供繼續教育、職業教育和終身學習的機會。

為確保國際基礎教育援助有效推進,美國政府將進一步增強國際基礎教育援助機制的透明度和問責效能性,美國國際開發署的國際基礎教育援助高級協調員在充分考慮各教育機構間優勢資源基礎上,引導各國際基礎教育機構建立高度協同工作機制,高級協調員負責協調政府部門、多邊教育機構、私人部門、非政府組織、社會團體之間的協同關係。

多邊資源共享,確保國際基礎教育項目有效實施

為使可利用資源最大化,美國政府將加強與夥伴國家、各援助方、多邊組織、社會團體和私營部門的全面協同,最大限度地實現各方技術和財政資源共享,尋求新的智能技術解決方案,以有效推動夥伴國家基礎教育快速發展。

首先,美國政府將與受援國政府分擔財源成本,共同資助受援國基礎教育,增強受援國對基礎教育可持續發展的主導性和責任感,充分調動夥伴國內部資源合理流動和聯合籌資。

其次,美國政府將通過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和教育項目推進其國際基礎教育發展戰略,如全球教育夥伴關係、多邊開發銀行以及其他國際組織;通過外交工具影響這些國際組織和項目的教育資源分配和戰略決策導向,確保國際組織在國際基礎教育援助中的多邊資源共享;最大限度地發揮國際組織的積極影響和夥伴國家的自身優勢,並與其他援助國共同確保受援國優質全納基礎教育發展,為所有適齡兒童提供終身學習機會。

再其次,各利益相關組織在資金投入、數據信息、調查研究和解決方案等方面進行體制機制創新,激勵私營部門在夥伴國家解決教育挑戰問題中的方法創新,包括開辦新型學校、提供技術援助等,建立與夥伴國基礎教育研究協同聯盟,為夥伴國基礎教育新發展提供決策依據,充分發揮美國和夥伴國高等教育機構聯盟在基礎教育教師專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勵國際和夥伴國相關組織、技術專家、研究人員與美國政府深度合作,使其在美國國際基礎教育援助項目實施中發揮積極作用,確保美國政府國際基礎教育援助項目有效實施;充分利用科技創新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效率,擴大優質教育範圍,提升學習績效,為家庭和社區提供有效參與國際基礎教育的機會,大幅提高夥伴國教師工資待遇,增強教師培訓的影響力、透明度和問責效能。

倡導全納教育,試圖消解國際基礎教育危機

《戰略》明確提出需要重點關注的受教育群體和地區為,受戰爭衝突或危機影響地區的弱勢群體,特別是婦女和兒童;通過教育援助能夠對適齡兒童產生潛在顯著影響的地區;通過教育援助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兒童和青少年涉足暴力極端主義的地區。針對這些地區的教育合作,《戰略》指出,最大限度地擴大夥伴國家接受基礎教育的範圍,重點關注邊緣人群和弱勢群體,讓這些群體學生能夠在安全、公平、優質的學習環境中接受良好教育,促進夥伴國家貧困地區基礎教育質量提升。

目前,全球仍有7500萬兒童和青少年受戰爭衝突和人道主義危機影響。對於這類群體,美國政府將其長期國際基礎教育援助項目改為短期教育項目,以應對社會動亂帶來的教育變數;同時,與夥伴國家利益相關方合作,基於對當地教育動態需求和有效機會的分析,適應多變的社會環境,積極開展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增強個人、社區和組織的適應能力。例如,及時開展教育需求與風險的綜合評估;對人道主義危機群體給予及時教育服務,重點關注難民和流離失所的人群;加強多方合作,為危機群體提供有效優質教育和培訓;為學生和教師提供安全、適宜的學習和工作環境;培訓教師具備滿足受影響地區學生獨特教育需求的技能和素養。

此外,受性別、地區、貧困、種族或殘疾等方面社會歧視影響,許多欠發達夥伴國家大量適齡兒童難以接受正常的優質教育。對此,美國政府將與夥伴國家合作,配置當地教育資源,支持當地基礎教育改革,克服各種體制障礙;直接參與當地教育決策,為邊緣化和弱勢群體接受高質量教育提供充足機會;設計具有包容性和文化敏感性的優質教育項目,減少歧視和不平等現象,不斷開發當地土著社區和少數民族語言作為教學語言的教育項目;實施多樣、靈活、包容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緩解受歧視和邊緣化現象。

美國政府認識到,將最弱勢群體排除在教育之外,可能會助長貧困、未來的暴力、極端主義意識形態,並將兒童和青少年招募到有組織犯罪網絡中。因此,美國政府計劃在全球範圍內與夥伴國家和利益相關方合作,共同解決這些兒童和青少年面臨的教育障礙,例如幫助夥伴國家制定和執行相關法律與政策,對童工和校園暴力事件採取零容忍,並提供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作者單位:河南理工大學應急管理學院)

《中國教育報》2019年09月20日第5版 

相關焦點

  • 美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現狀及對中國的啟示
    基礎教育的成敗事關每名兒童及其家庭的未來,更令歐巴馬政府不安的是,在2009年的國際學生評估計劃(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測試中,美國學生的數學、科學和閱讀成績較不理想,2012年的PISA測試結果顯示,他們的各項排名也毫無進展。
  • 雄安新區基礎教育戰略規劃之道
    天津師範大學與長江教育研究院近日邀約部分專家及基礎教育界代表,圍繞「雄安新區發展戰略和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規劃雄安新區基礎教育戰略需要釐清歷史經驗和時代挑戰梁福成:鑑往可知來。您認為百年基礎教育發展歷程中有哪些經驗值得我們今天規劃基礎教育發展戰略時借鑑?周洪宇:五四運動以來,我國基礎教育取得了五大成功經驗:一是在制約中服務。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既受到教育內外部因素的制約和影響,隨著這些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又始終以服務這些制約因素為目的。
  • 芬蘭政府推出基礎教育改革方案
    新華網赫爾辛基2月28日電(徐謙)芬蘭教育部2月28日宣布,針對芬蘭在2012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成績大幅下滑現象,推出一項基礎教育改革方案,設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落實該方案,芬蘭教育部成立了兩個工作小組,分別從「社會中的能力與學習」和「學習動機、學校滿意度以及教學方式和方法」兩方面著手,改進芬蘭基礎教育。在「社會中的能力與學習」方面,改革目標是尋找有效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同時,努力縮小不同性別、區域、種族和學校間的社會和經濟差異。
  • 朋友把孩子轉出了國際學校:美國的基礎教育是不是真的一塌糊塗?
    她最近把二年級的兒子從純粹的國際學校(美國)轉到上海一所著名公辦小學了。她覺得,孩子在國際學校「快樂教育」,心理總覺得不踏實 --- 學得這麼慢、這麼少,基礎會不會太不紮實?她跟我提起這件事,看來心裡還是有猶疑。我跟她說:學都轉了,那就不再糾結了;根子上說,適應環境、成就自我,在哪兒都一樣!
  • 近距離看美國基礎教育
    從北京到波士頓快三年了,經常有朋友問我,美國的基礎教育到底怎麼樣。我想說,上述的情形是一個真實的片斷。美國的基礎教育,像個多面體。有時候看上去很美,換個角度,可能又沒那麼美了。焦慮與壓力:另一個版本的「應試教育」?
  • 一起作業與劍橋大學出版社達成戰略合作,推出K12英語學習教材
    鯨媒體訊 (文/琴不白)近日,一起作業與劍橋大學出版社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合作推出與劍橋英語考試適配的教材《POWER UP》,通過一起作業平臺面向K12階段學生獨家全球首發,發力國內K12英語教學走向國際化。
  • 美國基礎教育的四個趨勢
    美國基礎教育的四個趨勢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是一個國家軟實力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歷任美國總統關心的政治問題。六十年代,為了應對蘇聯的航天挑戰,美國曾推進教育改革;九十年代,應對中印的崛起,有國家競爭力計劃。
  • 共助基礎教育發展 湖南日報報業集團與作業幫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0月30日上午,湖南日報報業集團與作業幫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在湖南日報報業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緊密合作,立足AI時代需求,更新教育理念,共同助力湖南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當今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新時代迫切需要高素質的、具有創造能力,並全面發展的人才。今天的湖南基礎教育,迫切需要聚合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助力學生全面發展。湖南日報全媒體有著新時代新媒體技術,相信在湖南日報全媒體矩陣的助力下,雙方將努力為湖南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師生訪問基礎教育集團
    尊敬的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的師生們:大家上午好!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裡,歡迎大家來到四川師範大學基礎教育集團。在此,我僅代表集團全體員工及旗下學校師生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四川師範大學基礎教育集團是四川師範大學在基礎教育領域發展與管理「四川師範大學」品牌的專門機構,是中國西南第一大基礎教育集團。集團旗下有省內外學校近20所。
  •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出席中美基礎教育信息技術應用...
    10月28日,2020中國國際教育研討會—中美基礎教育信息技術應用研討會以 「線上+線下」雙線融合的形式成功舉辦。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出席會議並致辭。我國多年來重視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為疫情期間提供大規模在線教育奠定了堅實基礎,希望中美兩國教育界以此次疫情防控「大考」為契機,提高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教育教學的能力,實現教育公平,最終以信息化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培養更多具有全球視野的國際人才。希望協會與美國學區教育長協會繼續加強兩國基礎教育交流,定期舉辦活動,為促進全世界基礎教育發展、提升信息化應用獻計獻策,共創美好未來。
  • 美國學生成績20年停滯不前,基礎教育改革何去何從
    號稱世界霸主的美國在此次測試中卻表現平平,美國學生的數學和閱讀成績均令人堪憂。新加坡、愛沙尼亞、加拿大、芬蘭和愛爾蘭的表現也都優於美國。令美國發愁的是,不僅僅是這次考試,在此前的PISA和其他幾項國際測試中,美國學生的表現似乎都不盡如人意。
  • 白雲區政府與廣東第二師範學院籤訂基礎教育戰略合作協議
    9月4日,區政府與廣東第二師範學院籤訂了基礎教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鍾落潭鎮成立廣州市首個鄉村教育集團——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實驗教育集團,並按照「一校一案」的思路,對鍾落潭鎮中小學進行整體打造提升,廣州市第八十一中學將更名為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實驗中學,鍾落潭小學將更名為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實驗小學,鍾落潭鎮中心幼兒園將更名為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實驗幼兒園。區領導蘇小澎、劉國華出席籤約儀式。
  • 走近美國基礎教育的深度學習
    美國基礎教育領域出現深度學習運動,加強學生在知識、技能、批判性思維以及獲得學習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深度學習。本期,我們一起走近美國基礎教育的深度學習實踐。深度學習的概念源於人們對人工神經網絡的研究,率先在機器學習和計算機人工智慧領域得到飛速發展。簡而言之,深度學習即如何制定出科學的機制,優化複雜的工作系統。
  • 國際標準化輿情速遞 | ​ISO戰略2030、CEN-CENELEC戰略2030正式發布
    日期:2021年1月26日ISO即將推出一系列COVID-19相關標準,這些標準可以幫助制定正確的應對COVID-19的行動方案,提高恢復能力,增強抵禦能力,並挽救更多生命。ISO正在制定的COVID-19標準包括:ISO和ISO/IEC JTC1 獲得了技術與工程艾美獎。該獎項由美國國家電視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獎勵電視藝術、教育和技術方面的傑出成就。
  • 基礎教育——以色列民族中興的基石
    教育立國是以色列建國以來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標之一,尤其重視基礎教育。以色列開國總理古裡安說,「猶太歷史經驗就一條:沒有教育就沒有未來。」為此,以色列政府從自身的國情出發,制定了「教育是以色列的主要產業,人才是以色列的主要資源」的國家長期發展戰略。
  • 中國教育+STEAM教育=美國教育?從國際背景到融合教育
    美國制裁華為,斷供晶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繼華為後,國內第一晶片巨頭中芯國際又收到噩耗,白宮正在考慮是否要將該企業加入制裁名單,引起股市一片恐慌。人們不禁疑惑美國斷供晶片到底對我國有多大影響?我們在晶片生產上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到底有多大差距?
  • 外媒:滴滴國際業務戰略與Uber截然相反,但……
    在海外戰略選擇和企業文化上,滴滴都幾乎是優步的反面。近日,美國知名科技雜誌《石英》(QUARTZ)就滴滴和優步的海外戰略進行了專文分析。   Uber首次開拓美國以外市場時,該公司的策略很簡單:找到新市場,然後閉著眼睛衝進去。   在收購Uber中國業務一年多之後,總部位於北京的網約車巨頭滴滴出行也啟動了海外擴張。與Uber相比,滴滴採取了更加謹慎、不那麼咄咄逼人的方式。
  • 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啟蒙教育
    因此,對學習者早期——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啟蒙成為了重中之重。想做好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就需要了解兒童認知發展規律,為其創設合適的學習環境,通過科學啟蒙教育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在這方面,腦科學的研究可以為科學教育工作者們帶來很多啟示。
  • 從「不掉隊」到「都成功」:美國基礎教育改革走向
    美國的基礎教育規模龐大,涵蓋了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即所謂的「K-12」教育制度。在美國的基礎教育體系中,公立學校佔據主導地位,但公立學校在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方面卻不能令人滿意,多年來美國的家長和學者們為此執拗地進行口誅筆伐,批判之聲不絕於耳。
  • 美國「信息高速公路」戰略20年述評(一)
    1993年9月,柯林頓就任美國總統後不久,便正式推出跨世紀的「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工程計劃。該計劃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極為廣泛的影響,同時,也造就了美國信息經濟日後的輝煌。  「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英文全稱是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acture,簡稱N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