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悄然到來,意味著又有一批萌新即將入駐皇家寶地。
從懵懂進校到不舍告別,每當變化時,便知歲月去。這小小的地方,不過方寸,卻串起了無數學子對高中最初和最終的記憶。
風雲變幻的考場,細水長流的故事,三年青春在這裡呼嘯而過,關於高中,你還記得多少?
烤腸、烤豆皮卷、烤雞皮……今天你要吃哪串?這是一個一中學子也無法統一答案的送命題。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當然是……全都要!
即使是暑假,賣烤串的阿姨也守著攤子,為留校的學生們帶來一絲慰藉。
烤制好的豆皮、素雞、土豆、年糕,一大束握在手裡只要十幾塊錢。個個都烤的外脆內軟,撒上孜然辣椒,分分鐘讓人垂涎欲滴。
⊙ 炸年糕&肉夾饃 ⊙
再往前走的炸年糕店,在一中校門口可以說是「扛把子」一樣的存在,每天上學放學的時間點就會排起長龍。
他家的肉夾饃連餅都是炸至金黃的,裡面的料更是不得了,雞肉條、青椒肉、玉米粒,再加上蘸醬……承包了多少一中同學的早餐和宵夜!
炸火腿腸、炸年糕,你想要焦一點還是軟一點都可以直接說,老闆會通過控制時間和油溫炸到你想要的效果。甜、鹹、辣三種蘸醬口味,可以任意組合搭配。
即使是畢業多年的一中人,比如我,一提起校門口的小攤,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絕對是這家開了10年的油炸年糕小攤。
樹蔭遮天,一中校門口的一條路非常短。少年單車,陽光無限好。
這些美味近在咫尺,煙火瀰漫,溫柔的滋養著十八歲的青春,讓你愛的深沉。
⊙ 奶茶店 ⊙
奶茶,是無論什麼季節都適合的飲料。夏天來一杯冰奶茶,清甜入口可以消解暑氣;冬天來一杯熱奶茶,捧在手心裡暖手,喝進嘴裡也暖心。
女生在下午上學路上會買一杯奶茶或水果茶放在課桌上小嘬著一喝就是一下午;男生會買杯全糖的經典口味奶茶送給鄰座的女生,還要裝作「我就是順手給你買了一杯 」的若無其事的樣子……
放學路上這些小店是最強力的「攔路虎」,也是最值得留戀的地方,買一根烤腸吃著回家刷題,來一杯奶茶再加份布丁,等一份燒餅夾裡脊炸好夾起,趁著熱氣往嘴裡塞……
⊙ 炸雞飯 ⊙
家住得遠的學生、或是住校生,總會吃膩了學校食堂裡千篇一律的飯菜,跑到校門口買上一份家長口中的「不健康的」——炸雞飯~
只是一個裝修得簡簡單單的小窗口,一到飯點擠擠挨挨地站滿了學生。你一份炸雞飯,我一份奧爾良烤雞飯……補充完能量回到教室小憩後又要開始下午的緊張學習了。
青春就這樣浸泡在吃吃喝喝裡,變成一部百科全書。和熟悉的小店店主像往常一樣打個照面,然後在「今天還是老樣子」中結束一天的校園生活。
(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
學生們斜挎著書包,把自行車騎得好像要飛起來一樣,趕在最前面衝出校門,滿臉的青春飛揚。
⊙ 燒餅夾裡脊 ⊙
頂著「蚌埠小吃中的戰鬥機」、「中國版漢堡包」這樣響噹噹的title,幾乎在每個校門口,你都能找到燒餅夾裡脊的影子。
一中的學子最心心念念的自然是這家「小好鞋底燒餅」。燒餅如其名,真的像個鞋底般,薄而長。依個人口味夾上炸物,滿口留香。
直到現在,還總有畢業生會為了它,擠著一如既往的公交,跨越半個城市,回來記憶中的母校,買上一份陪伴自己高中生活的燒餅夾裡脊。
⊙ 冰糖葫蘆 ⊙
再往前走,就到了這家冰糖葫蘆。記憶中它總是窗明几淨的,山楂的、水果的、糯米夾心的……酸甜的冰糖葫蘆總能給學生們寒冷的秋冬添上絲絲甜蜜。
因冰糖葫蘆這種美食,受季節性限制,所以趁著假期,店主正在火熱裝修,開學來大家差不多就能買到開胃好吃的冰糖葫蘆啦。
雖然它不是一年四季每天都在,但它始終是屬於一中學子的獨家記憶。
⊙ 關於青春…… ⊙
現在的一中人,可能不會知道。學校旁邊開過一家雞肉卷餅店。
「死麵餅」卷上橘紅的雞肉條,裹上生菜、黃瓜等搭配解膩,飽腹又滿足!
現在的一中人,可能不會知道:
從前的上學路,早上和傍晚兩邊都是各式小攤,空氣裡總有粥香、菜香、飯香;
雜糧煎餅從來沒有不排隊的時候,攤餅的阿姨手速如飛,也還是跟不上學生匯聚過來的速度;
傍晚的公交站擠滿了穿著白色夏季校服的學生,等待著回家的102、103路;
而路過一中的人,總會在校門口附近走走,在留存的熟悉場景中重疊著腦海深處的記憶;
曾經覺得道路擁堵,曾經覺得攤販叫賣聲嘈雜,曾經看到食堂的飯菜就想吐……
曾經吐槽到飛起的地方,一回頭變成了只剩懷念的詩和遠方。
一中和其他高中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在一中的校對面,是教輔書店的集中地,一個讓老師天天掛在嘴上安利,學生們在又愛又恨中不斷拉扯的地方。
我們的高中不像青春電影,有暗戀有表白有曠考為了追夢有肆意的瘋狂,我們的18歲往往是埋在這一排排的「精講」、「必考」、「絕密」的試卷中抬不起頭來……
看看這熟悉的紫皮,這紮實的厚度,同學你好,我是「五三」,愛我你怕了嗎?
開學的頭幾天總是教輔書店的「客流高峰期」。人手一本的工具書「速記手冊」我要買;歷年高考真題和今年出題預測我要買;手把手教你做閱讀題?我必須得買啊!
買買買之後才發現,老師要求買的那幾本都已經讓我們做不過來,別說自己瞎買的一堆了,用班主任的話來說,就是「書乾淨得都能傳給下一屆」!
當然除了教輔我們還要為開學購置文具 。拿著「孔廟祈福」的中性筆上考場,看著就多了份心安;書上寫不下的筆記需要五顏六色的便利貼補充;重點的必考的知識點用螢光筆劃出來……
現在很多人和我一樣,畢業了工作了,不需要學習的時候就有些閒得慌了,開始懷念書包裡背著教材、抽屜裡塞著一沓沓寫不完的空白卷子的時光。
桌子上堆的課本比坐下的人還高;總是用得很快的水筆筆芯;被各色的筆畫得亂七八糟、「傷痕累累」的課桌等等等等。
——在那些細碎的嘈雜聲之間,流淌著一屆屆一中人最樸實無華的校園生活。
每一個在這裡待過的人,心中都有一本影像集。
在這片會永遠青春的土地上,總有年輕的人們在這裡書寫自己未來的模樣。
工作了幾年,再次來到一中,回憶起這場《開學》災難大片,雖已是不折不扣的吃瓜群眾,卻依然懷念。
17歲的那一年,是我們忘不掉的黃金時代。以前我們總是嫌棄校服顏色太土、款式太low, 但它卻承載著我們青春的記憶。
我們每天都是三點一線——宿舍、食堂(或家)、教室。生活中最大的主題,就是考試成績、年級排名。早操前、課間、午休都用來讀書,生怕比別人落後了一丁點。
高中裡,最要好的就是同桌了。上課聊八卦傳的紙條,下課手牽手相約去WC,「作業借我抄一下」「我還等著抄你的呢!」……真的很懷念。
高三的那一年,作業越來越多,老師的一句「再耽誤大家2分鐘」,讓我們很憋屈,老師啊,你的表是不是壞了……
一中的幾棟教學樓,米黃色的外牆,微微褪了色。外觀沒什麼改變,也平平無奇。畢業的學生回憶起來也許還沒有體育老師教廣播操時,誇張的動作有趣。再往附近走遠一些,回到這片熟悉的地方。我們總會感嘆:哪家哪家店搬走了,學校一畢業就裝修,宿舍樓下的貓又胖了……似乎這裡與我們記憶中的總是有點對不上。
慶幸的是,這片溫潤的土地承載過只屬於你的回憶,如此厚重,又如此輕盈。
——從一端到另一端,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全部濃縮於此。
從勝利路走到蚌埠一中,我把青春留在這裡。
蚌埠吃貨群拉新啦~
①不定期群紅包!
②不定期霸王餐抽獎福利!
③吃喝玩樂特惠精選第一時間獲取!
識別二維碼添加吃貨YOYO進群享福利▼
蚌埠吃貨商務合作電話:18705524030
✍️ 內容編輯、攝影 / 養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