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母親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選擇成為全職媽媽

2020-08-27 懂女士K

全職媽媽,這四個字或許對於女人來說是一個痛點,沒有工作,沒有收入,沒有價值,沒有自我,生活的重心都圍繞著孩子轉,洗衣,做飯,拖地,帶娃,收拾熊孩子製造的殘局......

去年底,我有幸成為了一名母親,可以說,這也是我生命中讓我覺得最幸福的角色,從前一看到孩子哭鬧就覺得招架不住,無法想像今後也要經歷這個階段會是什麼樣子。

這一轉變讓我自己都感到驚訝不已。是的,很多聲音都在勸誡女人不要做家庭主婦,女人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家庭關係是無法長久的。

深以為然。然而成為母親後,我卻心甘情願地成為了全職媽媽。我想大家做出這樣的選擇,大概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隔代撫育的巨大鴻溝


很幸運,孩子他奶奶是位還算思想前衛,跟得上潮流的年輕奶奶,並且願意幫忙帶孩子。說來慚愧,她把微信,抖音玩得比我還溜,尤其是抖音,粉絲1W+,點讚數10W+,手機上各種微信群幾十個,常常紅包一天都要搶好幾十塊。原以為跟這樣新潮的婆婆帶孩子會容易很多,然而我還是太傻太天真。雖然大多數時候相安無事,然而還是有很多時候讓人覺得未免太難了。我們這一代帶孩子照書養,上一輩帶孩子的方式全憑上上代經驗的口口相傳以及她們自己帶孩子的經驗積累,甚至是迷信。

然而,每個人都是固執的,總是認為自己的是對的,包括我自己。


男主外女主內思想的根深蒂固


那麼你可能問題來了,既然有那麼多原因,既然女人不能失去獨立的經濟能力,為什麼不讓爸爸來照顧家庭?

當然可以。雖然現在不乏全職爸爸的例子,但是事實上據我了解,遠遠只是少數。就我個人而言,孩子他爸表示願意在家帶孩子,只要我願意可以我賺錢養家,他貌美如花,只要能做得比他好,雖說帶有幾分玩笑,也總是不現實的,因為我自己認為男人是拿來仰望的,這在維持夫妻關係中很重要,而且,對於帶孩子,男人總是缺少天賦。


事必躬親的性格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有的家庭因為各種原因婆婆或者媽媽沒辦法給帶孩子,而人與人之間就是如此不同,有的人甘心做甩手掌柜不亦樂乎,有的人卻無法改變事事親力親為的個性,何況是在照顧自己的孩子這件事情上。總覺得,別人,不論是誰,帶孩子這裡沒做好,那裡不放心,完全無法置身事外,這種情況下,媽媽一般會選擇主動來承擔。


想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俗話說,「三歲看到老。」都說三歲前是孩子性格形成最重要的階段,如果不能花時間花心思去培養,那麼接下來的幾十年都會深受其所累。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作為父母也是格外緊張,還未到起跑線就在開始各種規劃,出生後對於孩子的教育更是小心謹慎,而家庭教育也是孩子教育中可謂是最重要的。因此,雖然辛苦,但是長遠看來成為全職媽媽,仍然不失為是一筆回報頗豐的投資。


工作家庭難以平衡


女性的產假名義上是6個月,其實大多數只有3個月,甚至更短,很多公司就會通過各種方法讓員工早日回歸工作,這時候很多人可能都還沒有適應媽媽的角色,無法兼顧。

有孩子之前,工作就會更專注,加班不算什麼事;有孩子之後,母乳媽媽需要餵奶,背奶,早早下班回家帶孩子,孩子難免又家長會或者發燒感冒之類,也需要時常請假。人性化的公司還好,然而對於許多公司而言還是難免會覺得影響了工作,女性的晉升空間可能會大打折扣。


難以避免的婆媳矛盾


婆媳矛盾恐怕是這個世界上永遠無法避免的矛盾之一。就我來講,我認為自己夠通情達理,孝順懂事了,婆婆也很善解人意,然而畢竟是兩個從未生活在一起的女人,生活習慣,思想等等總是有些需要磨合的地方,而女人天生又容易計較,那麼一起帶孩子總是會出現些矛盾,所以很多媽媽都乾脆選擇自己帶好了,在自己的小家過自己的小日子,各自安好。


職業規劃瓶頸


都說世界上只有一少部分人在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喜歡做什麼,以至於工作沒有什麼起色,一個月工資就幾千塊錢,還不夠一家人生活開銷或者請月嫂的費用,有的人甚至是出於一種逃避,而成為了全職媽媽。


對於月嫂的不信任


月嫂這個行業,說真的比一般的白領收入都高,但是經常有新聞出現,月嫂給小孩吃安眠藥,打孩子等等,所以很多家庭不到萬不得已,都不太願意請月嫂,因為難以找到自己放心的,畢竟,很多媽媽總是無法把自己的寶貝交付給一個陌生人。


不同情況的經濟原因


有的人因為經濟不寬裕,又沒人可以幫忙帶孩子,所以只有犧牲自己;有的人家庭富裕,壓根不需要上班,所以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全職太太。


單純的母性爆發


就比如現在,孩子已經睡熟了,聽著他均勻的呼吸聲,看著他熟睡的樣子,覺得無比幸福。高興的時候,會對你相視一笑,會主動逗你開心,來回報你一天的疲憊。上天賜給了這樣可愛的禮物,讓你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捨不得離開他去工作,心甘情願選擇留下了陪他。


儘管如此,我卻並不喜歡把辭掉收入還不錯的工作,成為全職媽媽,當做是一種犧牲,任何自我標榜的犧牲都是危險的。雖然有時候看著別的媽媽事業有成難掩失落,但也有時候覺得很慶幸選擇了陪伴,這樣才能不錯過他每一個成長的瞬間,才能享受到個中的快樂和幸福。


如此種種,其實,只是一個媽媽,關於愛的一種選擇。

相關焦點

  • 成為母親後,做全職媽媽你後悔了嗎?
    成為母親,是一場體力與精力的較量,也是一場心胸與智慧的遠行。央視網特別策劃《成為母親》系列原創深度報導,旨在探討當下女性所面臨的角色轉換以及不同階段的認知和感悟,探尋身份背後,各種人生標籤的可能性。 ——題記 央視網消息:今年四月,阿颯在短視頻平臺分享了自己做全職媽媽的經歷和感受,一周內她收穫了10萬多粉絲,很多人在評論中重複著她短視頻中的文字:「孩子誰都拴不住,唯獨拴住了媽媽。」
  • 全職媽媽那麼容易當啊?
    感動中國的校長張桂梅說反對女人當全職太太,又引發了好大的討論。張桂梅老師的理由不難理解,女性應該始終要在經濟上保持獨立,老話說得好,經濟獨立才有人格獨立,靠任何人都不如靠自己。張老師也指出了全職媽媽的另一個比較突出的隱患,長期不工作容易與社會脫節,復工要面臨巨大的挑戰,很難。
  • 在大山裡做全職母親,22歲女孩素素的三次選擇
    她很快發現,成為母親、成為全職母親、成為大山裡的全職母親,是完全不同的三件事。在大山裡做全職母親,最難熬的是精神上的隔絕感。今年八月,電視劇《三十而已》熱播,素素有個抖音帳號,被人找了出來,有人寫文章介紹她:「農村的22歲全職太太,顧佳的反面」。似乎在有參照系的時候,人們才發現,原來全職媽媽並不只是一個城市裡的概念。這個22歲的姑娘生活在廣西梧州,是一個3歲孩子的母親。19歲那年,素素嫁給初中同學,同年產下一女,之後就在大山深處的婆家生活,做著一份沒有工資、24小時待命的工作——全職媽媽。
  • 做全職媽媽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有了孩子後,很多媽媽都會想兼顧好自己的同時給孩子好的家庭教育與親子陪伴,但如果真正上班是無法兼顧孩子的,於是媽媽們就會考慮為了孩子往全職媽媽發展,有的媽媽家裡沒有老人,只能自己全職帶娃。為了更好地撫養和教育孩子,選擇當「全職媽媽」的女性越來越多。當全職媽媽不是一個對或錯的問題,但是如果有選擇,我不建議大家去當全職媽媽。
  • 我是為了成就自己,才選擇成為母親
    在她們身上,我看到很多和我、和很多媽媽們不一樣的一面。雖然我經常和你們聊關於孩子、關於教育的事情,但是我覺得這些的基礎,首先是我們是我們自己。正好網上關於《女人30+》邀請馬伊琍的討論比較多,今天就暫時不談養育這個話題,只談談我們女性。馬伊琍,兩個孩子的單親媽媽,事業有成的女性。
  • 全職媽媽=無所事事?堅定信念,讓全職陪伴成為不悔的選擇
    皮皮和我家寶寶年齡相仿,一直都是跟著奶奶生活,他的媽媽在還沒有歇完產假的時候,被人事一個電話緊急召回公司。從此,皮皮就像留守兒童一般,每天過著期盼見到媽媽的日子。我們剛搬到新家的時候,鄰居阿姨很熱情的同我聊天,當得知我選擇做了全職媽媽時,她很是驚訝。一邊說著「女人不能不賺錢,會被人瞧不起」,一邊感嘆「帶孫子好累,無時無刻不能休息」。
  • 是什麼讓你決心做全職媽媽?做全職媽媽後,你後悔了嗎?
    為什麼會做全職媽媽呢?因為自己的孩子要自己帶。我父母一直都覺得於我有些虧欠,小學二年級到四年級,我是在老家讀的,父母帶著弟弟來了這個城市,我和爺爺奶奶在家。我應該算不聰明也健忘的人,但還是記得,他們走的那個春天,我就曬著太陽磕著瓜子看著向日葵,整個人是懵的。96,97年的時候,沒有手機,沒有電腦,現在都不敢想,那兩年是怎麼過來的。
  • 明明經濟條件不好,孩子也不是沒人帶,你為什麼還要做全職媽媽?
    不得不說,現在的全職媽媽真的越來越多了,總結起來無非就是三大原因:第一,孩子沒人幫忙帶,自己不得不帶;第二,不需賺錢養家,去工作不如留在家帶娃;第三,生娃後工作不好找,寶媽的時間不好安排,被迫留在家裡帶娃。如果你不需要考慮這些因素,還會選擇做全職媽媽嗎?我想大部分寶媽的回答是不會。
  • 越來越多95後選擇在家帶娃,過來人:再苦再累也別當全職媽媽
    1、全職媽媽的比例:全職媽媽越來越多,當前我國全職媽媽的比例在61%,其中95後的年輕媽媽比例可達82%。2、對於全職媽媽的態度:在一份街頭調查中顯示,41%的人願意成為全職媽媽,34%的人不願意。而在18—40歲的城鎮女性中,目前有32%的人沒有工作,其中98%是為了照顧孩子。
  • 無奈的母親:中國全職媽媽調查
    然而,當我們真正走近這個群體,了解到她們的喜怒哀樂之後才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全社會能在工作環境、市場服務、社區建設等方面充分保障女性做出「全職媽媽」的自由選擇時,才意味著真正的社會進步。半月談記者在京、滬、浙、皖、蘇等地採訪了多位「全職媽媽」,他們不約而同地說,自己從職場轉型,首要原因就是為了孩子。做「全職媽媽」已13年的胡微(化名)告訴記者:「現在的家庭,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只要經濟收入等條件允許,母親『全職』的機率就高。」胡微在杭州一個人數過百的「全職媽媽」QQ群裡屬於「老前輩」,「當時我懷孕後決定全職,在同齡人中很少見。而這幾年,人數成倍地增加」。
  • 「全職媽媽」,正成為出軌率最高的職業
    離婚的數量持續上升,出軌成為最主要的離婚原因而在出軌率最高的職業調查中,「IT」男和「全職媽媽」成為概率最高的職業。誰才是中國「全職媽媽」?十年後,長春工業大學研究生薑丹在2010年發表的論文《知識女性對「全職太太」角色認同意向研究》中,長春市高校隨機抽樣調查的283名知識女性,有67.8%的人有做全職太太的意向。
  • 全職媽媽的現實困境
    確實是因為遇到了各種實際困難,比如說,找不到合適的人看孩子、僱育兒嫂費用太高等等。所以為了減輕家庭負擔,這些女性選擇成為了全職媽媽。 那麼您個人對全職媽媽這個群體怎麼看?在咱天津,養育一個孩子大約需要多少錢呢?其餘一些一線、二線城市的育兒成本也是這麼高嗎?
  • 女孩子們,讀那麼多書不是讓你去當全職媽媽的!全職這麼不堪嗎?
    然後她繼續分享了一段在家的舒適安逸,但是卻沒有想到被很多人追著在底下質疑:你是瘋了嗎?當全職媽媽還覺得安逸?笑吧笑吧,遲早有一天要為你今天這個決定哭的!真不知道你讀這麼多書,讀到了哪裡,當全職媽媽對得起你自己讀的那麼多書嗎?
  • 別輕易選擇當全職媽媽
    文/ 和雨似女性朋友生了孩子以後,不管是自願還是迫不得已,選擇暫時或徹底不工作,成為全職媽媽。據權威調查顯示,中國年輕父母全職在家的比例逐漸上升,而95後全職媽媽佔比已達到82%。對孩子來說,媽媽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從長遠來看,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好處的。對沒人幫忙帶孩子的家庭來說,可以省下一筆請保姆費用,少一份工資,換來孩子的成長是划算的。但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價的。
  • 全職媽媽到底是有多心酸?
    說大實話身邊全職媽媽的朋友沒有一個跟我說過很享受全職媽媽的身份,所以當我看到說養育孩子成長是件多幸福的事情時,我想除非這位媽媽身邊有非常三觀正又堅硬的後盾(孩子的爸),否則全職媽媽的心酸多的是。到底全職媽媽有多心酸?
  • 做全職媽媽好嗎?
    這樣的家庭,在物質條件基本OK的前提下,個人認為是可以選擇全職媽媽的。眾所周知,孩子0-3歲特別關鍵,有媽媽親自陪伴和教育,能給到他們一個有安全感,有愛陪伴的幼年時期是相當重要的!無論從近期還是從長遠來看,這都是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
  • 孩子上幼兒園,媽媽還在做「全職媽媽」?過來人:別無選擇
    朋友小張在懷孕之後因為胎位不穩就選擇了辭職安心養胎,而在生完寶寶之後,小張是想要重返職場的,但是發現婆婆在帶孩子方面和自己存在著一定的分歧,小張就選擇了自己全職帶孩子,這一帶就是3年的時間,轉眼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小張原本興致很高地想要送孩子,去了幼兒園之後就重返職場,但是在一段時間之後還是磨磨蹭蹭的沒有去找工作。
  • 「全職媽媽」的三個誤區,幾個建議,做優秀媽媽,媽媽應該早知道
    報告裡其中一個數據顯示,1995年後的年輕媽媽中,有82%的媽媽選擇全職帶孩子。其實「全職媽媽」這個詞也不是近年才進入我們視野的。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很多媽媽選擇回到家全職帶孩子,把自己所有的時間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家庭正常的收入支出交給孩子的爸爸去負責。
  • 我很開心我是媽媽,但我不想做全職媽媽
    事情是這樣的:華坪女高的張桂梅校長因為她其中的一個學生做了全職媽媽,在捐款的時候拒絕接受該學生的捐款。不知道大家對這件事情是怎麼看的?那麼針對這個事件,我想就這件事發表一下個人的看法 。,這是一份神聖且艱難的職業全職媽媽是很神聖且艱難的職業,為什麼這麼說呢?
  • 麻省理工畢業的全職媽媽蔣佩蓉,因為活得通透,才是人生的大贏家
    這段時間看到很多網友都說女性不該做全職太太,一下子就把閨蜜那麼玻璃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但作為一位母親,她的內疚和遺憾也一直跟隨著她,哈佛心理學家吉爾博特說:「十年以後,你不會因為少做了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個小時而遺憾。其實,不管是職場媽媽還是兼職媽媽,內心都有糾結和遺憾。那麼,我站在哪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