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川:不希望電影院在我們這一代消亡丨中國導演戰疫訪談

2020-12-16 新京報

陸川導演代表作:電影:《尋槍》2002年、《可可西裡》2004年、《南京!南京!》2009年、《王的盛宴》2012年、《我們誕生在中國》2016年

待映影片:《749局》

陸川最近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他執導的動作電影《749局》的後期工作中,因為疫情原因,國外的特效團隊和中方團隊正在努力線上溝通加快趕工。「結尾由五六個動作段落構成,是殊死之戰,後期工作量巨大,也非常難。」

正在做新片後期,故事橋段不存在影射

疫情期間,陸川每天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動作電影《749局》的後期工作中。該片由陸川自編自導,王俊凱、苗苗、鄭愷、任敏、辛柏青等主演,影片靈感源於導演陸川軍校畢業後在749部隊工作的一段經歷,講述了一個少年成長冒險的故事,有導演自己的青春記憶和成長印記。

陸川透露,這次疫情對《749局》的後期製作影響相當大,「疫情暴發的時候,正是後期工作尤其是特效鏡頭要全面鋪開製作的階段。」因為影片的特效團隊不僅有中方團隊,還有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外團隊,疫情在國內外爆發使得很多供應商都停工了。

不過,《749局》的後期製作沒有停工,「我們一直在反覆打磨剪輯。中方團隊接替了一大部分後期預覽工作,他們在大年初五就復工了,部分核心團隊千方百計回到了北京,還有一大部分工作人員在各地家中異地辦公,小夥伴們進步非常快;我們的美方視效總監也是在洛杉磯家中和我們視頻溝通工作。這段時間澳大利亞等一些國家的供應商也在逐步復工,希望可以把因為疫情損失的進度逐步彌補回來。」陸川對新京報記者說。

陸川和王俊凱在《749局》拍攝現場。

《749局》中有大量動作、冒險元素,需要大量特效支撐。導演陸川說,「特別是結尾那組戲由五六個動作段落構成,是殊死之戰,是全片的戲劇和情感高潮,拍的時候全組上下確實都拼了全力。後期工作量巨大,也非常難。」

據悉,《749局》中有關於「封城」、「大撤離」等場景,與之前疫情下的環境有些相似。對此巧合,導演陸川表示,《749局》的劇本是三年前完成的,2018年10月開機,2019年7月殺青,拍了9個月。在疫情發生前,全片就已經完成拍攝了。「剛好有一些非常類似的災難場景,真的是巧合,完全沒有任何影射的想法。可能有個主題是相近的,就是面對災難的抗爭和對同胞的拯救。」

親子時光輔導孩子學習,崩潰是常態

對陸川來說,這次疫情帶來的最大變化是生活突然變得非常規律,有了很多時間陪父母吃飯,陪孩子玩,挺享受的。

因為疫情原因,學校一直延期開學,陸川就給4歲半的兒子小葫蘆充當起了代課老師,在家教學。他在微博上說:「已經把小學三年級之前的語文數學英語課都備好了……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幾個月的「教學」工作下來,陸川也深有感觸:「輔導孩子學習絕對是一件傷害父子感情的工作,崩潰是常態。我經常提醒自己不要變成魔鬼,要努力控制音量和語氣。」不過,陸川也感受到小葫蘆在學習上的巨大進步,「現在想騙他已經有點難度了,比如用酸奶來代替冰激凌就已經不行了,『這明明寫著酸奶』,小葫蘆竟然會指著包裝盒上的酸奶字樣來戳穿我們。」

這段時間是陸川和兒子相處最長的時間,陸川很珍惜這段親子時光,「你目睹著他爭分奪秒地長大,無可奈何,知道他終究會走出這個家庭,像當年自己一樣,去擁抱自己的生活,所以只能拼命去記住和他相處的每個瞬間。」

電影院對我而言,算是一種信仰

《囧媽》《肥龍過江》《大贏家》《我們永不言棄》……自春節檔開始,已經陸續有多部原本在院線上映的電影轉線上平臺播放,對於此現象,陸川顯示出一種包容的態度,他認為作為電影人似乎應該去擁抱和接納不同形式的觀影方式,任何一種發行手段的存在背後可能都有市場的邏輯和需求。不過,對他而言,還是「不希望看到電影院在我們這一代消亡,因為電影院對我而言,算是一種信仰。我真心覺得在電影院的大銀幕上看電影,是特別幸福的,特別有儀式感的。」

陸川在《749局》拍攝現場。

陸川現在正在緊張忙碌的《749局》的後期工作,他表示,團隊之所以執著於每一個細節,可能確實是因為心心念念想的都是在為大銀幕上的那部電影在工作。「疫情不會永遠不結束,我作為電影導演,我希望等到銀幕重新點亮的時候。」而對於不久之後影院復工,陸川希望影院可以系統地復映一遍中國電影史上那些經典之作。

【感悟】

疫情給我個人的感受是,表面上是個人可以隨意行走的空間被局限了,生活似乎變得侷促緩慢起來,但是卻讓思緒更為沉靜,有了更廣大的空間去遨遊。

我自己也惡補了大批的電影以及英劇美劇,印象比較深的是《傑出公民》(上圖)《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下圖)《冷戰》。——陸川談近期觀影

新京報記者 滕朝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危卓

詳見專題>>>中國導演戰疫系列訪談錄

相關焦點

  • 導演陸川牽扯留學生包機回國引發熱議,你怎麼看?
    中軍喜歡這個戲,聽說姜文願意演,又問了何平導演跟馮小剛導演,他們都說ok,這戲就決定拍了。」品質電影必須追求細節成為導演後的陸川,被人所熟知。我們知道他以努力、虔誠打動了姜文,接拍他的處女座《尋槍》。陸川說:「姜文是我的啟蒙老師,也是我在人生道路上一個很重要的夥伴。我在跟他合作過程中,學了很多東西。我們倆的電影觀不太一樣,非常不一樣,電影的敘事技巧有特別大的差別,但我從他身上學到了兩個東西特別重要:一個是創作者對電影的執著,第二就是對細節的追求。我以前是馬大哈,但姜文在拍電影前對細節的追求讓我覺得這個可能是想做有品質電影的導演必須要去做的事情。
  • 《火星救援》揭秘任務詳情 陸川等導演發聲力薦
    陸川導演力薦火星救援  這部電影由一代電影大師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主演。雷德利-斯科特曾經創作出《異形》、《銀翼殺手》、《角鬥士》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電影,這一次的《火星救援》同樣收穫如潮水般的好評。許多中國電影導演也是雷德利-斯科特的忠實粉絲,他們紛紛發聲支持這部電影。
  • 劉家成:拍沒人再看的作品是資源浪費丨中國導演戰疫訪談
    他希望未來有一天能夠把這段經歷,這些故事,這些人,通過文藝作品的方式記錄下來,「這個劇本我或許會打磨兩到三年,但我也不需要去搶得一時。我想做一部能夠留得住、傳得開,有保存價值的作品,把抗疫的故事讓更多人銘記。」《正陽門下》劇照。
  • 捧紅過李小璐,主演過奧斯卡最佳影片,陸川沒拍成的電影她拍了
    其實這部電影能夠拍出來就很不容易,但從原著本身來說,涉及到的人物眾多,故事層次也更加豐富,2004年小說剛出版的時候,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因為小說講述的是特殊時期的故事,有許多導演都想把這本小說變成電影,陳衝不是第一位,陸川才是。
  • 陸川否認曾被姜文欺負:他是中國最棒的導演(圖)
    陸川否認曾被姜文欺負:他是中國最棒的導演(圖) 2014-06-19 16:09:18來源:信息時報作者:責任編輯:耿慶源   關於陸川被姜文
  • 迪士尼《我們誕生在中國》北美海報中國地圖不完整 陸川:非官方製作
    【文/觀察者網 高雪瀅】由陸川導演執導、迪士尼出品的《我們誕生在中國》,最近正在北美上映。 上映半個月,票房就超過了中國大陸,還在北美自然類紀錄片中影史票房排名第8,大熊貓功不可沒。 乍一看,這是一張很有創意的海報,大熊貓的黑眼圈被製作成了中國地圖的形狀,完美地切合了「我們誕生在中國」的主題。 但細一看,就會發現,在這張中國地圖上,臺灣不見了。
  • 陸川回應《妖塔》質疑:這是爛片?你錯了!
    這不叫續集吧,當時我們準備的就是一、二、三,三部曲劇本。  網友:太好看了。  陸川:我們確實希望這次能在觀賞性上有所突破,謝謝你的肯定。  網友:三部曲的故事是連貫的?  陸川:對呀,我們這三部電影的故事希望是連貫的。我們當時也一直在研究《指環王》的故事。
  • 導演波蘭斯基受寵若驚 未想在中國能大受歡迎
    中國影迷對于波蘭斯基的名字應該都不陌生。他的代表作《苔絲》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進入中國的電影院。而他的《霧都孤兒》也在2006年6月於內地公映。當時,波蘭斯基就有意來華宣傳,但因身體原因取消了行程。此番波蘭斯基來華是為了10月24日到10月28日在北京舉行的波蘭電影展揭幕。
  • 艾美獎導演範立欣:攜手BBC挑戰中國紀錄片票房紀錄丨品途專訪
    但隨著中國觀眾審美趣味的提升,這個市場正在悄悄的發生著變化,最直接的體現是票房數字:2011年,創下紀錄片史上最高票房紀錄的《海洋》在中國的票房僅有530萬;2016年,由陸川執導、迪士尼製作的《我們誕生在中國》則收穫了6657萬票房;即將到來的8月,由BBC製作的《地球,神奇的一天》將向這一類型片的中國票房紀錄發起新一輪的挑戰。
  • 參加首屆冰雪電影展專題研討會 陸川:希望哈爾濱成為北方「電影之...
    此次研討會分為產業、影視後期以及中國電影新力量三大板塊,邀請到了行業內頂尖的導演、編劇、學者共同探討未來影像的定義,以及黑龍江冰雪影視的發展。作為本次電影展的推廣大使,著名編劇、導演陸川表示:「目前,我們已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電影大國,未來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是每一位中國電影人的責任。
  • 陸川《749局》歸來,王俊凱說:導演我想改變,所以我願意跟你賭
    我們的少年和「749局」第三小隊的戰士們勇敢面對了這次災難。其中,並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英雄,甚至拒絕參與這件事情的少年完成了一次真正的成長。「所以,簡單來說,這是一個少年曆險成長的故事」,陸川補充道。王俊凱拿到劇本的時候,陸川跟他說,其實這部戲沒有特別大的一定贏的可能,但是王俊凱自己說到希望能嘗試一個新的東西,所以,他便跟陸川導演說了一句話,「導演我想改變,所以我願意跟你賭。」他想改變什麼呢?
  • 「我們歡樂時光」導演訪談
    年輕一代避免字幕,因為它附加了整個故事的副標題帶給了電影院,雖然顧客把錢花在製作上,顧客卻沒有進入。當我絕望時,我遇到了這本書,我想起了電影。指南:導演過去常常將淺田次郎的小說「情書」作為原創作品「情書來自Pylan」。
  • 南京牛首山打造藍星球科幻谷,導演陸川攜新作落戶
    現代快報記者獲悉,牛首山文化旅遊區著力打造中國首個「科幻谷」——藍星球科幻生態谷項目,導演陸川的科幻電影《749局》成為首個落戶「科幻谷」的電影項目。  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榮譽空間站站長、著名科幻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韓松等大咖集聚,分享交流,展望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
  • 導演陸川與央視主持人胡蝶二胎得女,再次選擇禧月閣月子中心
    ——導演陸川本期人物:央視主持人胡蝶入住地點:北京禧月閣關於他們——陸川與胡蝶剛剛結束的2020年,雖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但生活裡還是有很多令人感到幸福的瞬間,比如2020年11月底,導演陸川微博分享了與妻子胡蝶喜得愛女的消息
  • 陸川表示不敢說這是科幻電影,喊話觀眾寬容點
    《749局》導演陸川在參加第二屆星球科幻電影周榮譽空間站的時候透露了電影的新進展。 「《749局》還在路上,然後我們也在堅持在製作,從現在完成的這個製作的部分來說,我相信它是一個有品質的電影,是青年電影演員對科幻的一次敬禮」,陸川透露到。
  • 陸川:想用 《南京!南京!》徵服世界
    前不久在法國剛做了一場試片會,原本那些發行商一聽說是中國送來的,講「南京大屠殺」的片子,就覺得這片子是在怎樣的控訴,會帶著怎樣的政府意味。但看了以後,他們的評價只有一個:客觀,令人信服。   早報:那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南京!南京!》不是拍給中國觀眾看的一部電影?   陸川:我只能說我們這個團隊是希望為國家做點事。
  • 鬼吹燈中的749局真實存在,超自然研究所,導演陸川竟在此工作過
    要說這幾年最火的盜墓IP就是《鬼吹燈》和《盜墓筆記》,在這之中評價比較差的應該就是陸川導演的《鬼吹燈之九層妖塔》,影片改編自小說《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略去盜墓內容,放大了探險、打怪元素,被原著粉批得一無是處。
  • 陸川揭金鵬獎評獎內幕 暗批某電影節不尊重評委
    中國短片導演的作品還存在哪些不足?金鵬獎對比其他電影節有什麼不同?作為本屆金鵬獎的評委會主席,陸川對以上問題逐一予以回答。評委為心儀作品灑淚掀桌子本屆金鵬獎共收到來自全球五大洲94個國家和地區的3萬餘部參賽作品,丹麥導演約翰攠汀格的《在華沙猶太人區的七分鐘》是如何脫穎而出奪得「金鵬獎最佳短片」的?
  • 送票丨《水形物語》圓導演46年的夢
    在陀螺看來,預算不夠就慢慢來,《水形物語》是和他情感聯繫最緊密的一部電影,在開拍之初他甚至在訪談中公開表示,如果這部電影不成功就退出導演界。吉爾莫·德爾·託羅:別人的意見就是意見,我認為在影視史上不可能找到一個能把音樂劇、喜劇等不同題材結合在一起,述說不會說話的女人和一個怪獸相愛的電影,另外我們的女主角也有自己性方面的需求,這非常獨特。
  • 正是乘風破浪時——海歸青年導演鄧楚煒訪談
    這個沒有答案的考題困擾著許多電影人……認識80後海歸導演鄧楚煒,解讀他的三部電影作品《一代女魂唐群英》《夢想花正開》和《跳水吧少年》,一起暢談電影夢想和中國新一代電影人的文化自信,採訪下來忽然豁然開朗,從他的作品中和他的身上似乎就有一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