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解析
班主任工作內容及方法在教師招聘中考察時多以客觀題和簡答題來進行,大多為是識記類,考察時會涉及內容與地位的對應,部分內容還會考察分類特點。所以要多維度的準確識記。
班主任的工作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類,常規工作和個別教育工作。整體這部分需要作為簡答進行備考,簡述班主任工作內容、協調各種教育影響、班主任常規工作內容、個別教育工作等。常規工作主要涉及七個方面:了解學生、組織和培養班集體、建立學生檔案、組織班會活動和課外活動、協調各種教育影響、操行評定、寫好班主任工作計劃與總結。個別教育工作主要是對優等生、中等生、後進生的個別教育。
此外,每個方面還會涉及到個別的考察。
首先,先關注班主任的常規工作的具體內容。
1.了解和研究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考察角度:地位、了解研究學生的方法、最基本的方法。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包括對學生個體的了解和對學生群體的了解兩個方面。這一塊需要作為考點備考。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點,方法有:觀察法、談話法、書面材料和學生作品分析法、調查訪問。其中觀察法是了解學生的最基本方法。
2.組織和培養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
考察角度:地位。組織培養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
3.建立學生成長檔案
考察角度:環節和分類。
建立學生成長檔案一般分為四個環節:收集——整理——鑑定——保管。
學生成長檔案有兩種:集體檔案和個體檔案。
4.組織班會活動和課外活動
考察角度:特點和分類。
(1)班會是班主任向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和重要陣地,是培養優良班集體的重要方法,也是養成學生活動能力的基本途徑,所以它成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
班會活動的特點:集體性、自主性和針對性。
班會的種類:常規班會、生活班會和主題班會。
(2)課外活動是培養發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徑,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是豐富學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課外活動的特點:課外活動具有很高的自主性;課外活動的形式具有很大的靈活性;課外活動的內容具有很強的實踐性。
5.協調各種教育影響
考察角度:各種教育影響的內容。
第一,協調任課教師的教育影響;第二,協調學校領導的教育影響;第三,協調班委會的教育影響;第四,協調少先隊或共青團的影響;第五,協調學生家庭的教育影響;第六,協調社會教育影響。
6.操行評定
考察角度:概念、原則、意義、要求。
操行評定是以教育目的為指導思想,以"學生守則"為基本依據,對學生一個學期內在學習、勞動、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結與評價。概念需要能夠作為單選判斷來進行備考。
在進行操行評定時需要遵守的原則是:體現素質教育思想;公平客觀;促進學生發展。原則需要進行識記,用於客觀題的備考。
操行評定步驟有四個,分別是:學生自評;小組評議;班主任評價;信息反饋。
操行評定的意義:
①有利於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
②有利於學生家長了解子女的綜合表現;
③有利於科任教師了解學生
在進行操行評定時,需要注意:
①操行評語要實事求是,抓住主要問題,有針對性,能反映學生思想品德的表現和發展趨向;
②要充分肯定學生進步,適當指出他們的主要缺點,指明努力方向,不可羅列現象,主次不分;
③文字要簡明、具體、貼切,避免傷害學生情感,造成家長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