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壓力大怎樣疏導?

2021-01-10 騰訊網

當前,壓力不斷增加,心理問題越來越多,「鬱悶」、「煩死了」等抱怨的話成了很多人的口頭禪。中國零點研究諮詢集團調查發現,三成城市人壓力感非常強,朋友(46.4%)是人們遇到煩心事時的首選傾訴對象,家人(32.7%)和同事(12.1%)緊隨其後。可見,有壓力時人們更願意與親近的人一倒苦水。

傾訴本無可厚非,但「中國式傾訴」大多是抱怨、倒苦水。領導批評自己,很難受,回家抱怨;老公有外遇,極其憤怒,找朋友抱怨;項目進度慢,異常焦慮,找同事抱怨……

一代人都不會表達

有這樣一個段子:美國孩子摔倒後哭了,母親會讓他自己站起來,說:「你長大後要保護媽媽的,這樣不是男子漢。」日本孩子摔倒後哭了,母親會告訴他摔倒的原因。中國孩子摔倒後哭了,母親會使勁「痛打」地面,告訴孩子:「乖,不哭了,是地不對,媽媽幫你打它了。」

「這個段子反映我們從小就沒學會表達。」復旦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孫時進說。有壓力,人的基本反應是尋找合理的解決方法,這需要表達和溝通。溝通不好,事情就無法解決,情緒得不到宣洩,就會產生抱怨。

我們父輩的成長年代講究整齊劃一,導致他們整體缺乏安全感,更不會表達內心的意見。久而久之,那代人不會建設性地表達,卻學會了讚頌和批判,並成為集體潛意識。

他們生兒育女,有意無意地將這一「心理基因」傳遞給下一代。許多父母容不得批評,不懂得合理聽取孩子的意見,對老師盲目相信或完全不信任,都反映出他們有效溝通的集體缺失,也是抱怨聲越來越大的原因之一。

心理問題大都自己扛

壓力不斷增加,國人又不擅表達,憂慮、焦躁越積越多,就可能產生心理疾病。教育部調查發現,62.7%的大學生有心理問題;民政部發現,81%的離婚夫妻有心理問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現,61%的幹部心理異常。

有了心理困擾,國人往往不尋求專業幫助。一項調查顯示,26.1%的心理障礙者明確表示「不會看心理醫生」;32.3%的人認為,找心理醫生是宣洩情緒的渠道,解決問題還得靠自己;甚至有32.9%的人認為,心理醫生就是江湖騙子。

有調查顯示,中國自殺者生前尋求過專業幫助的不足7%。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江光榮說,中國人比西方人更不願意尋求心理幫助,原因有3點:一是怕丟臉,二是覺得自己能搞定,三是擔心諮詢師幫不到自己。他還發現,女性更願尋求心理幫助,70%以上的心理諮詢來訪者是女性。中國文化將女性定義為「柔弱的」,男性被定義為「剛強的」,家長也往往教育男孩子「不準哭,別像個女人」。儒家文化又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可見國人自古就提倡有心病自己扛。

遇到問題理性表達

許多來訪者心裡難受卻只能自己扛,又不懂得該如何解決,很無助。如此現狀讓他很難過。「要包容,不要縱容。」心理諮詢師說,「這些現象是社會發展和前進的必然過程。讓一個社會重新學會表達和傾訴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要有耐心,允許這個還不太成熟的社會犯一些錯誤。」

心理諮詢師呼籲,對身邊的小問題不要聽之任之,要學會用理性的方式說出自己的看法,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案。解決問題的方法多了,抱怨肯定會少一點。父母要理解和包容下一代的表達方式,不要再讓自己不善表達的缺點傳遞給孩子。

心理諮詢師建議,培養心理求助意識,需要記住兩句話:

1.人吃五穀雜糧會得病,同樣也會有心理困擾,心理疾病並不丟人;

2.有了心理困擾不一定非要自己扛。

小感冒硬扛可能會扛成肺炎,心理困擾也一樣,實在扛不下去時,還是需要專業心理諮詢與治療。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去哪裡能獲得正規的心理幫助。現在不少面向社會的心理諮詢中心、綜合性醫院的心理科、精神病專科醫院的臨床心理科等都可以治療心理障礙。

相關焦點

  • 高三學生心理壓力的來源及疏導措施
    疏導高三學生的心理壓力,已經是一個十分關切的問題。因此,我選擇了這個主題進行調研,旨在通過中學生心理壓力問卷調查,來充分了解學習壓力帶來的種種影響,並探求疏導壓力、提高學習效果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塑造一個心理健康、樂觀豁達、富有愛心、懂得感恩的優秀畢業生。
  • 高三學生心理壓力來源及疏導措施
    隨著高考倒計時的逐漸臨近,很多學生會出現焦躁、失眠、身體疲乏、高度緊張、心理壓力太大等現象。    這段時間如何做好學生的考前心理輔導,緩解迎考壓力顯得至關重要。      下面提供一些緩解壓力的方法,希望能為即將走入考場的學生有所幫助。      疏導學生的心理壓力,首先弄清學生心理壓力的來源。
  • 孩子心理壓力大怎麼辦,家長千萬別忽視,做好疏導作用最重要
    在我們中國家庭中,大部分家長只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卻從沒有關注過孩子的心理需求,不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建設。往往孩子出事以後,也從來不往自己身上找原因。那麼,孩子心理壓力大怎麼辦?事實上,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他們會有許多的心理壓力,但是家長總認為孩子在鬧彆扭或者是耍性子而不予理睬,甚至指責孩子。其實,家長的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如果不能夠及時的對孩子進行疏導,孩子很可能就會出現心理問題。世界健康組織(WHO)研究表明:50%的心理健康問題,都產生於14歲之前。
  • 心理疏導小妙招
    在演訓過程中生活節奏快、條件艱苦,官兵易產生壓力和急躁情緒,影響部隊戰鬥力。那麼怎樣才能消除疲勞、緩解壓力、調節情緒呢?78集團軍某合成旅在野外駐訓過程中通過採用自助式心理服務、團體訓練、心理疏導等方式,有效緩解官兵心理壓力,保障戰鬥力生成。
  • 教師進行考前教育和心理疏導,心理暗示和制定目標可緩解壓力
    老師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我們學校今年中考比往年推遲了一個月,隨著中考日子越來越近,學生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他們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導致失眠,焦慮煩躁不安,食欲不振,不自信,厭學等。這些不良心理都是因為中考前心理太緊張造成的,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備考。為了緩解學生考前緊張的心理,做最後的衝刺,學校特意安排本校的心理老師對九年級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讓他們能去掉心理包袱,輕裝上陣,全身心地投入到中考備考中。
  • 考後心理壓力更大了?考生可以這樣疏導
    考試期間各地頻發的意外讓我們痛心疾首,發生在考場上的狀況同樣讓人忍不住扼腕嘆息,有考生在考試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起身將身邊人的答題卡撕毀,雖然遭到了及時的制止,但是其行為對自身和他人造成的影響難以挽回,從側面也可以反映出考生巨大的心理壓力。
  • 孩子可能正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及時疏導,幫孩子遠離焦慮
    我們總說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壓力大時都會及時的尋找排壓方案,釋放壓力。而大多數的人卻認為孩子的世界是簡單且單純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並沒有什麼壓力可言。、同學的嘲笑等,都會讓孩子受到很大的影響,加上孩子承受能力的差,我們做家長的要及時給孩子心理疏導。
  • 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 幫助青少年疏導心理壓力
    為了幫助青少年疏導心理壓力,提高青少年自主學習能力,引導青少年樹立積極向上、陽光健康的心態,世紀明德於近期重磅推出了「青少年成長大課堂」系列產品,其中,「學習成長100問」作為首發產品,在試點學校的使用中得到了一致好評,今日正式全網推廣。
  • 許燕:疫情防控科學化的心理疏導與幹預方式至關重要
    應該怎樣建立心理危機幹預預警機制,防範和降低社會風險?同時,三大學會(協會)聯合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網絡心理援助服務指南》,文件中強調了在疫情期間通過網絡對不同人群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導、危機幹預等服務,幫助求助者預防和減輕疫情所致的心理困頓,預防心理應激所致的各種應激障礙,連接社會支持資源,維護心理健康和社會穩定,防範由於心理壓力引發的極端事件。再次突出了民眾個體的心理健康維護和社會穩定兩大主體功能的結合。
  • 論基層執行法官壓力的來源及疏導
    法官壓力大,基層法院的執行法官壓力更大,那麼執行法官的壓力到底來源何處?如何疏導?筆者從自己所處的基層法院環境談談感受。一、壓力的來源。(一)案多人少的現實狀況。近三年,筆者所在法院平均每年均超多4000件,而執行法官人數正常在7-8人,根據目前員額法官負責制的要求,平均每人每年超過500件,相當一部分案件執行難度大,白加黑,五加二工作制是常態化,長期以來,法官體力、精力不能承受,導致執行法官壓力增大。(二)申請人迫切的執行結果訴求和被執行人消極的履行之間矛盾。
  • 「我快要崩潰了,不知怎麼辦」…疫情期間,心理疏導志願者幫你邁過...
    「大災大難面前,人們會擔驚受怕,會疑神疑鬼,甚至會情緒崩潰。心理疏導能引導人們正確看待疫情防控工作,提升心理防護能力。」楊曉萍說。心理陰影不散,災難就並未結束楊曉萍的經歷很豐富。她當過小學語文老師,做過學校的德育主任,在2000年左右開始專注於未成年人心理輔導工作,陸續拿到了心理諮詢方面的相關專業證書,目前在崇明區教育局從事心理輔導工作。楊曉萍告訴記者,大災大難時、大災大難後的心理疏導,非常重要。「受難者會因災難而產生一些身心反應,如果這種反應過於強烈或持續存在,就可能導致精神疾患。
  • 心理疏導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心理疏導常用方法是什麼
    核心提示:  社會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染缸」,在這個染缸當中我們不僅會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同時也會遇到各種各樣新奇的事情,而在這個未知的狀態下人很容易會出現一些心理障礙,這個時候要注意積極做好心理疏導,讓自己更好地度過這樣一個時期。
  • 重慶自主研發「AI心理」平臺 免費測評在線疏導心理健康
    在陸軍軍醫大學醫學心理系專家的指導下,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重慶浩歌科技有限公司經過連續兩周技術攻關,合作研發了心理健康平臺「AI心理」,今天起免費向市民提供在線心理測評及心理疏導等服務。在心理健康測評方面,「AI心理」平臺按照焦慮、抑鬱、壓力、疲勞、睡眠等五個心理健康測評專業性指標,通過若干個選擇題,即可迅速判斷個人心理狀態。在心理健康疏導方面,「AI心理」平臺根據心理測評結果,提供心理幹預專業建議和音樂訓練、能力訓練等心理調適專業指導。
  • 山亭區人民醫院心理疏導室今日開診
    為及時有效對飽受思想壓力的人群進行危機幹預,並疏導壓力,帶去溫暖和曙光,11月12日,山亭區人民醫院心理疏導室於今日開診!山亭區人民醫院心理疏導室的建設起於心理專家潘亮亮教授在疫情期間逆行醫院,利用箱庭療法給予工作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
  • 青春夥伴|團區委在金澳中英文學校開展留守兒童心理疏導活動
    為幫助曾有留守經歷或正在留守的青少年更新認知,走出心理困惑,10月14日,團區委在金澳中英文學校開展留守兒童心理疏導活動,為該校有留守經歷的11名學生進行慰問及心理疏導。活動為每個孩子贈送了一套精心準備的特殊禮物-《秘密花園》畫冊及畫筆。
  • 怎樣緩解產後壓力:
    產後壓力是每個產婦不可避免的問題,具體的表現是:1,產後情緒不良,如焦慮、憤怒、過度緊張和擔心等情緒均有可能發生,2,這種情緒假如沒有及時疏解和治療,很可能嚴重導致產後抑鬱症。輕度和中度的產後抑鬱通常採用心理治療,如心理疏導等。而重度的抑鬱症則需要搭配藥物治療,醫生會依據個體的差異來為產婦選擇不同的抗抑鬱藥物。同時家人和朋友應加強與產婦的交流和溝通,引導產婦傾訴想法,怎樣進而緩解焦慮和壓力情緒。
  • 疫情期間幼兒及家長心理疏導之初探
    老師對個別幼兒進行了心理疏導,指導家長做好與孩子的溝通交流,並將家訪內容記錄下來,把問題好統計,帶回幼兒園共同商量研討,最終確定了以下幾點對孩子心理疏導時應該注意的問題。1.及時溝通 對於孩子不良的反應和行為,父母之間要及時溝通,保障教育孩子的方法一致,這樣孩子才不會出現雙重性格。對於孩子的心理疏導,父母也不可以一方嚴厲、一方寵溺,這樣是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向良性方面發展的。
  • 高中學生學習壓力大,思想複雜;老師對症進行心理輔導,事半功倍
    在生理和心理上他們漸趨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他們在智力、體力、道德意識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發展;他們朝氣蓬勃,富有創新激情;他們渴望獨立,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是初升的太陽,是明天的棟梁。同時,他們又處於個知識不斷更新、科技飛速進步、經濟迅猛發展、人才激烈競爭的大環境之中,這些無疑會給他們帶來壓力。
  • 珠海數字城管開展心理疏導培訓
    (原標題:珠海數字城管開展心理疏導培訓) 資訊12月
  • 自我心理疏導的六大秘訣!
    黑龍江華慈醫院的專家說,這項發現提醒人們需要注意心理健康。但他也強調說,並不提倡人們有了心理問題就去服用相關精神病藥物,主要還是應該採取在藥物以外的心理疏導方式。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心理疏導方式。2、傾訴宣洩:不愉快的事情隱藏在心理,會增加心理負擔。找人傾吐煩惱,心情就會頓感舒暢。但是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傾訴對象,可以運用"空椅子技術",發洩心中的煩惱。具體方法是:放一把椅子在你的對面,你站(或坐在另一把椅子)在那裡,想像著對面椅子上坐著你的某個親人或朋友,把你想說的話和情感向他(她)進行傾訴,從而使自己壓抑在心中的情感得以釋放,心情會慢慢好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