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壓力大怎麼辦,家長千萬別忽視,做好疏導作用最重要

2020-09-19 睿智燈塔家庭教育

在我們中國家庭中,大部分家長只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卻從沒有關注過孩子的心理需求,不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建設。往往孩子出事以後,也從來不往自己身上找原因。那麼,孩子心理壓力大怎麼辦?

事實上,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他們會有許多的心理壓力,但是家長總認為孩子在鬧彆扭或者是耍性子而不予理睬,甚至指責孩子。

其實,家長的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如果不能夠及時的對孩子進行疏導,孩子很可能就會出現心理問題。

世界健康組織(WHO)研究表明:50%的心理健康問題,都產生於14歲之前。所以,孩子的心理健康一定要小抓起。

那麼,孩子心理壓力大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正確疏導呢?以下就是睿智燈塔家庭教育專家的建議和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1、多關注孩子的異常表現

平常要多關注孩子日常行為,看看孩子有沒有出現異常表現,比如總是沉默不語,不開心或者喜歡一個人獨處等等,這時候家長要重視了。

孩子的異常表現,往往是孩子內心變化的反映。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要多去了解孩子變化的原因,如果能夠及早發現並且加以正確引導,就能夠幫助孩子消除心理壓力。

2、多和孩子溝通,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父母應該對孩子給予信任,站在朋友的角度,和孩子坦誠溝通。只有在和孩子交流中,才能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了解孩子的心聲。

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通過溝通不僅可以了解孩子心理壓力來自哪裡,採取合適的方法幫助孩子疏導,還能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3、幫助孩子面對恐懼

孩子之所以壓力大,可能是因為受到了一些外界的驚嚇害怕,作為父母應該教導孩子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堅決不能做,讓孩子明白正確的價值觀。

同時家長也要讓孩子堅持自己的原則,這是一個人勇敢的表現,也是一個人能很有自信、很有頭腦的重要表現。

4、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經驗

我們每個人都是從童年經歷過來的,雖然時間不同,但是遇到的事情也都差不多。因此,作為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當時是如何處理壓力的,通過總結得出方法分享給孩子。

通過自身的表現,給孩子樹立好榜樣作用,增強孩子克服壓力的勇氣和信心,讓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能夠勇敢的面對各種壓力。

以上就是睿智燈塔家庭教育專家關於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疏導心理壓力的方法和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希望家長能夠熟練運用以上方法,幫助孩子消除心理上壓力,幫助孩子走出心理壓力帶來的陰影,保持一個良好的健康狀態。

關注睿智燈塔,了解更多孩子成長信息。睿智燈塔和各位家長,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幼兒及家長心理疏導之初探
    保持生活的穩定性,是幼兒心理穩定的重要內容。在疫情期間,這段相對固定的日常起居中,豐富幼兒宅家生活就顯得尤為重要。如:與孩子一起早睡早起、做親子遊戲、做做適當的室內運動以及簡單的家務勞動等等,都是很好的、豐富幼兒宅家的活動。對於平常忙於工作的家長朋友們來說,可以把握好這次長時間與孩子相處的機會,提升親子關係。4.及時發現,疏導孩子的情緒。
  • 高三學生心理壓力的來源及疏導措施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壓力 壓力疏導 心理健康正文:心理學研究表明,適度的壓力,有助於激發人的潛能,提升人的狀態,施展人的才華;但壓力過大,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很容易導致精神恍惚,甚至引發更嚴重的後果,對生活失去信心,走上輕生的不歸路!
  • 高三學生心理壓力來源及疏導措施
    隨著高考倒計時的逐漸臨近,很多學生會出現焦躁、失眠、身體疲乏、高度緊張、心理壓力太大等現象。    這段時間如何做好學生的考前心理輔導,緩解迎考壓力顯得至關重要。      下面提供一些緩解壓力的方法,希望能為即將走入考場的學生有所幫助。      疏導學生的心理壓力,首先弄清學生心理壓力的來源。
  • 孩子拒絕心理疏導,怎麼辦?
    但在兒童青少年諮詢裡邊是一個極為常見的情況是許多家長前來尋找心理諮詢師的幫助,希望諮詢師可以「救救」他們的孩子。——孩子大多是拒絕的態度,拒絕父母的請求甚至脅迫,拒絕配合心理諮詢師的疏導。為什麼處在痛苦中的孩子總是拒絕幫助?孩子不願意配合諮詢有哪些原因,如何處理?孩子拒絕做心理諮詢,自身可能有三個原因。
  • 學生壓力大,家長怎麼辦?
    事實上,學習壓力並不是只屬於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且,一些學生成績不好,甚至厭學,很可能就是「學習壓力大」導致的。或者說,讓家長們頭疼的「青春期症候群」,不是青春期生理心理髮育的必然「副作用」,「學習壓力」在其中推波助瀾的作用其實不可小覷。 「反常多變」的表現之一是易怒。家長常常感覺,這一時期的孩子就像「吃了火藥」一樣,不管你做什麼,彼此的關係都隨時會「炸」。
  • 新冠疫情下,要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導工作
    這不,今天一大早,我姐就打電話給我,詢問我該怎麼辦才好。她說,「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果果(我外甥女)在家多多少少有所耳聞,她本來就有些害怕,但我和她說只要不出門,在家裡很安全。她半信半疑,看起來還是很焦慮」。「姐,那你得給果果做下心理疏導才行呀」!「唉,我本來想著那孩子就是膽小而已,沒多大事的。
  • 「我快要崩潰了,不知怎麼辦」…疫情期間,心理疏導志願者幫你邁過...
    「老公不在身邊,兒子高三了,叛逆期、壓力大,再加上疫情,我整天非常焦慮,感覺快崩潰了,怎麼辦啊?」「解除居家隔離後,我感到世界不一樣了,總覺得別人在背後對我和孩子指指點點,和我說話也不願意靠近,我是不是被排擠了?」最近,56歲的楊曉萍時常在QQ、微信上收到類似的諮詢。
  • 河南初中生服毒自殺,最大原因是家長忽視孩子心理障礙
    父母最容易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一個人的個性是從幼兒到青少年階段逐步發展定型的,假如忽視了孩子在成長時期的心理健康問題焦慮,恐懼,抑鬱,自卑,妒忌,多疑,逆反,孤獨等,當這些心理問題表現在您的孩子身上時,作為父母的您,請一定要像關注孩子的身體和學習成績一樣,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做好孩子心理健康的疏導工作。因為一旦這些問題日積月累,從心理障礙發展到心理疾病,到那時也許已經不是治療的問題,而是像胡同學一樣走上極端的道路。  但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如何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這樣的事情,是許多家長中的盲區。
  • 心理壓力大怎樣疏導?
    日本孩子摔倒後哭了,母親會告訴他摔倒的原因。中國孩子摔倒後哭了,母親會使勁「痛打」地面,告訴孩子:「乖,不哭了,是地不對,媽媽幫你打它了。」 「這個段子反映我們從小就沒學會表達。」復旦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孫時進說。有壓力,人的基本反應是尋找合理的解決方法,這需要表達和溝通。溝通不好,事情就無法解決,情緒得不到宣洩,就會產生抱怨。
  • 「媽媽,做你的孩子太累了」!孩子壓力大怎麼辦?家長應理解孩子
    最近一位寶媽諮詢我:「孩子因為壓力大離家出走怎麼辦」?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就在上個星期10歲的小沫(化名)突然離家出走了,在離家出走之前還給媽媽留下了一封信,小沫在信中對媽媽表示做你的孩子太累了,而且還特別強調希望媽媽別再找她!
  • 如果孩子有這4種「表現」,心理可能已經不健康了,家長別忽視
    但如果孩子在一分鐘之內頻繁做出多種東西,連一分鐘的時間都不能集中,家長們就要注意了。因為注意力無法集中,孩子在寫作業時經常會出現抵抗情緒,還會拒絕上學。在自己沒做好一件事時,或遇到哪道題不會做時,出現一些過分暴躁的行為。
  • 孩子怕蟲子,家長別忽視,及時疏導很重要
    有勤勞的蜜蜂、翩翩起舞的蝴蝶、不停織網的蜘蛛、專吃害蟲的青蛙、捕捉飛蛾的蜻蜒……那麼,孩子怕蟲子怎麼辦?是不是長大一點就好了?家長們千萬不能有這樣的想法,有時候孩子童年的陰影會跟隨孩子的一生。想要孩子親近大自然,陪伴孩子成長每一步的喜孩子推車來幫你,讓孩子可以盡情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 孩子患抑鬱症,是找心理老師心理疏導還是就醫吃藥,會不會成傻瓜
    這些天,很多家長在問我一個同樣問題:孩子患抑鬱症了,到底是去醫院就醫住院,吃藥呢?還是去找心理老師進行心理疏導。我做人人都要懂點心理學這系列節目,其實,目的更多的是教育家長們如何和孩子進行溝通,發現孩子心理出現問題,如何幫助孩子走出困境。家長要堅定的依靠自己,引導孩子,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任何和孩子無關的人員身上。你自己要學會和孩子交流。
  • 孩子夢魘 如何做好心理疏導
    但是家長們對於夢魘並不是十分了解,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夢魘是只會發生在成人身上的,並不會發生在孩子身上。那麼到底什麼是夢魘呢?孩子發作夢魘需該怎麼做心理疏導呢?2 兒童的心理因素。因此要格外注意夢魘兒童心理方面的變化。
  • 關愛未成年人做好心理健康疏導
    本報訊(記者李陽陽)開展心理健康團體輔導公益講座累計26場次,服務人數達3370人;每周開設家長課堂,累計服務945人次;開展個體心理諮詢,累計服務學生300多人次;每周開展心理健康團體輔導,累計服務1000多人次……這些數據都來自西夏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
  • 孩子心理健康莫忽視
    來源:長春日報-長春新聞網網劇《隱秘的角落》熱播後,劇中反映的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引起大家關注。兒童心理健康一直是家長和老師關注的問題,但是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很多家長並沒有及時意識到孩子表現出的一些心理問題。
  • 「心理疏導」復學心理調適指南之幼兒、家長、教師篇
    一、幼兒心理疏導篇如何向幼兒解釋這次疫情,正確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保障孩子們身心健康地度過延期開學的時光,教師、家長都在積極思考、認真策劃並著手實施。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在疫情下,如何繼續做好幼兒心理關愛。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
  • 新冠肺炎終究會過去,但是別忘了還有一課:疫情後的孩子心理疏導
    ,更加重要的是會影響他們的生活軌跡,孩子在疫情時期所受到的恐懼,如果不及時幫助孩子疏導的話,孩子可能會永久性存在心理問題。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就需要及時的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孩子減少因為未知恐懼對心理造成的傷害。3、 減少孩子的壓力孩子在疫情期間,因為了解的情況少,並且缺乏應對壓力情況的經驗,而且他們可能無法傳達自己的感受,這些情況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壓力是非常大的。
  • 做好心理幹預和疏導工作 為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心理幹預和疏導,有針對性做好人文關懷」。要動員各方面力量全面加強心理疏導工作。因為疫情不僅會影響人們的生理健康,而且也會給人們的心理健康帶來傷害。第三,部分親子關係緊張的家庭,居家學習會造成學生新的負擔,學習過程中會受到家長的監督和管理,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尤其是自我管理能力弱、作息時間不規律的學生,更易受到家長的批評甚至呵斥,給學生帶來心理壓力。並且,對於父母均需上班的家庭,孩子居家學習需要照顧,會造成父母的心理負擔,這種壓力無形之中也會傳授給孩子。
  • 家長注意——中高考後更應該進行心理疏導?
    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變化:由於考試發揮失常而深深自責; 害怕考試成績的預期與實際結果的差異焦慮;得知成績後分數不理想後對未來的迷茫和絕望; 家長和親戚朋友們的過度關注產生的壓力。> 第二、反省出現失常的原因,如果覺得壓力過大,不知道如何採取壓力管理,應該儘早找專業心理老師做心理輔導; 第三、做出正確選擇,選擇應該是再考一年,還是接受現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