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寶媽諮詢我:「孩子因為壓力大離家出走怎麼辦」?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就在上個星期10歲的小沫(化名)突然離家出走了,在離家出走之前還給媽媽留下了一封信,小沫在信中對媽媽表示做你的孩子太累了,而且還特別強調希望媽媽別再找她!
看到這封信的小沫媽媽瞬間就嚇壞了,立馬發動左鄰右舍以及親朋好友去尋找小沫,好在最後虛驚一場,終於在同學家找到了小沫。這位寶媽在看到女兒用離家出走這種方式跟自己對抗之後,特別的絕望。這位寶媽的本意也是希望女兒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所以給了女兒不少壓力,沒想到竟逼的女兒離家出走。
這位寶媽疑惑的問我:「難道我真的做錯了嗎,現在競爭那麼激烈,誰身上沒有壓力,別人都能忍受得住壓力,為什麼我女兒就忍不了」?
這位寶媽其實還沒有意識到壓力的危害,很多家長都存在一個思想誤區,認為孩子年紀小根本不可能懂得什麼叫壓力,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很努力,就認為自己家的孩子一樣可以。
有些孩子跟家長反應自己很累的時候,不僅不會得到家長的理解,甚至還會被家長嘲諷:「小孩子懂什麼壓力,這就是矯情,現在的學習條件多好,當初我們那個年代哪有這樣好的學習條件,你們完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可實際上孩子雖然年齡小但是他也是一個人,他也有自己的感覺,當家長不停的給孩子增加壓力的時候,孩子自然也會有相應的焦慮反應。
孩子壓力過大會導致什麼危害?
1.影響身體健康
中醫學上有這樣一個說法:人的情緒問題往往會引起脾胃系統的紊亂。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很多人在傷心難過的時候往往會沒辦法吃飯,一吃飯甚至還想吐,而在心情愉悅的時候胃口卻出奇的好。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因為不良情緒導致的。
2.影響心理健康!
孩子長時間處在焦慮狀態中,心情得不到放鬆,久而久之容易患上一些心理疾病。比如最常見的心理疾病就是兒童抑鬱症。
有相關數據顯示,在8-16歲中小學生中,抑鬱的檢出率為34.57%。中國約有20%的兒童有抑鬱傾向,其中,4%為需要接受臨床治療的重度抑鬱。
這個數據無疑是非常驚人的,可能很多家長會對這個數據產生懷疑,畢竟在很多家長的認知中,孩子年紀還小,根本不懂的抑鬱是什麼,所謂的抑鬱就是矯情或者盲目跟風。
當孩子對你說感覺自己很累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批判孩子,孩子之所以會對你傾訴,是因為他們把你當做自己最重要的人,他們希望可以獲得你的理解。當孩子對你傾訴時,這也是他們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孩子產生壓力的原因有哪些?
1.家長把自身的焦慮傳給了孩子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很多家長的口號,家長們整天擔心孩子會落後於人,常年處在一種焦慮的狀態下,在這種焦慮狀態的驅使下,家長就會不斷的給孩子增加壓力,生怕一放鬆孩子就被別人超越了。
起跑線根本就沒有一個完全公平的標準,正所謂「條條大道通羅馬,可是有人天生就住在羅馬」,每個人自身條件不一樣,起跑線也不一樣,起跑線就是一個笑話。
其實嚴格來說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線,如果你想讓孩子有一個好的起跑線,那為什麼不選擇自己努力,而是選擇逼迫孩子努力?說白了逼迫別人比逼迫自己更容易而已,這也是家長難以察覺的一種自私。
起跑線教育的就是不停的與別人比較,當看到別人比自己優秀的時候,於是就努力的去超越,等到自己終於超越這個人的時候,突然發現還有比自己更優秀的人,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能保證你有能力超越所有人嗎?
內心常常存著一顆與他人比較的心,只會給自己徒增煩惱,這一生都難以得到真正的快樂。
2.孩子的自身原因
有些家長表示從來不給孩子太多壓力,可是孩子內心卻還是有很大的壓力。對於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孩子太過缺乏自信導致的。
由於缺乏自信孩子擔心自己什麼事情做不好,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而且還特別緊張一些外界因素,擔心別人會嫌棄自己。想的越多內心產生的壓力就越大。
家長應該如何緩解孩子的壓力?
1.家長別給孩子太多的壓力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家長可以根據孩子自身條件對其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千萬不要拿別人家孩子的學習標準要求孩子。
家長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太大的壓力也會無所適從,內心會有巨大的焦慮感,孩子在面對壓力的時候,內心的迷茫與無助以及焦慮絕對不會輸於任何一位家長。
有一句名言說:「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只要孩子比過去有進步,哪怕他成績還是不如別人,那又有什麼關係呢,人這一輩子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只要超越了過去的自己,那就是成功者。
2.引導孩子釋放不良情緒
家長發現孩子壓力太大的時候可以多抽出一些時間來跟孩子談談心,了解一下孩子內心產生巨大壓力的原因是什麼。
在跟孩子聊天過程中,家長一定要耐心的傾聽,當孩子表達出自己的訴求時,家長一定要表現出理解,另外家長一定要及時鼓勵孩子,增強孩子自信心,這樣可以有效減輕孩子內心的壓力。
除了跟孩子談心之外,家長也可以經常帶孩子進行一些戶外活動,讓孩子把內心的不良情緒全部都釋放出來。
總結:家長希望孩子可以成才,這樣的心情我非常理解,但是家長的最終目的也是希望孩子可以開心幸福,如果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讓孩子無所適從,孩子很可能會採取一些過激的手段來反抗家長,建議各位家長不要過度給孩子壓力,最好可以根據孩子的自身條件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讓孩子快樂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