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海:孩子做錯事,總愛找藉口怎麼辦?

2020-08-25 王金海家庭教育課堂


活動現場

各位愛學習的爸爸媽媽,大家好,我是王金海。

今天給各位講到的題目就叫孩子做錯事,總愛找藉口怎麼辦?我們知道一個人遇到問題找藉口,推卸責任,和一個人敢於去面對承擔責任,將來會決定他在社會上有不同的層次的差別。我長期帶團隊培養人才,我發現一個人到了一個新的團隊或者是公司,如果他積極主動敢於站在公司的高度承擔責任,和一個人總是覺得自己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別人的事跟他沒有太多關係,這兩個人同樣是發展三年,實際上社會的層次是發生巨大變化的。

所以今天一個從小愛找藉口的孩子,等他到了社會上同樣是害怕承擔責任的。我們想思考一下孩子喜歡找藉口到底是誰造成的?下面有幾個場景,我們相信很多家長都似曾相識,第一個場景就是孩子忘帶家裡鑰匙了,在門口等了半個小時,很多父母就會說是媽媽不好,早上出門太急忘記提醒你帶鑰匙了。另一個場景是孩子對著爺爺奶奶發脾氣,結果你卻說孩子快中考了,心裡壓力太大,脾氣才會不好的。

第三個場景是孩子沒完成作業,結果你跟老師解釋說,孩子最近要參加舞蹈比賽訓練太累了,回家就要睡覺,所以這頁也沒有寫,我們都很愛孩子,從小以愛為原有在家庭教育這塊基石上刻滿了理由和藉口,往往容易塑造出不負責任的距離。

能力感是低齡兒童對自己可以完成事情的認知,是大一些的孩子對於自己能夠接受挑戰和承擔後果的衡量,每被提起壓力大,太累了沒寫作業,都是家長為孩子找的,看似很正當的理由,但是換個角度想一想,帶鑰匙需要被提醒嗎?壓力大就可以對長輩發脾氣嗎?作業不是學生要無論如何都要完成的責任嗎?更為可怕的是當著孩子的面,以種種藉口作為理由訴訟給第三方,會直接混淆孩子的能力感,對孩子做出錯誤的心理暗示,沒帶鑰匙是媽媽的責任,壓力大,所以可以發洩,有其他任務就可以不完成作業。

一個經常被父母通過各種各樣形式的藉口和理由保護起來的孩子,很難產生擔當與責任感。長大之後做事失敗與人衝突或者遇到坎坷挫折時,也會習慣性的抱怨或者找藉口,我沒做錯是因為什麼?另外一些家長在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給予嚴厲的懲罰和指責,而孩子為了逃避這些懲罰和指責,就會習慣性的找藉口,一看說都是因為什麼?其實我本來是想幹嘛的,犯什麼錯誤都是有理由的,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如何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呢?

我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講,第一個,少問為什麼多問怎麼辦?當孩子犯錯誤,你不停的問為什麼會撒謊的時候,為什麼會偷東西?為什麼考試考這點分的時候,孩子只會找越來越多的藉口,是我們的溝通模式,讓孩子喜歡找各種藉口來解釋自己,從而避免被懲罰。如果我們逐步獲利為什麼而多問怎麼辦?比如說孩子考試差了,說媽媽理解,其實你不想這樣的,你也希望自己優秀的,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就在培養孩子敢於面對困難的決心和勇氣,這樣以後在孩子人生中碰到任何問題,他的思考角度都是怎麼辦?

他就自然而然變成一個敢於去找出答案,並且承擔責任的人。第二個方面就是要帶著孩子去主動承擔責任。近期我們廣東佛山的張曉煜老師,他的孩子在學校裡玩火,結果在廁所裡燒著了東西,差點引起了大的火災。結果學校被老師發現之後,老師在全校去通報,找出製造火災的人,結果孩子沒敢承認,結果通過攝像頭找出了是他的兒子,兒子被叫到校長的辦公室非常的害怕,最後把父母也叫來。一般這種情況下,父母也會當著老師的面把孩子給痛罵一頓。

但是當時父母跟老師說,這個問題能不能交給我們回去先處理一下,結果回去他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孩子其實也非常的害怕,這時媽媽給孩子聊,我們現在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抓緊全家捲鋪蓋逃跑,跑得越遠越好。但是現在的公安監管這麼厲害,攝像頭這麼多,估計也跑得不是很遠。第二種,我們一起到學校去敢於去面對聽後老師的處置,孩子就選擇了第二種去承擔責任。結果到了學校跟校長溝通完,孩子態度也非常誠懇,校長反而覺得這個孩子非常有態度,就原諒他給了他一次新的機會,經歷這件事情之後,孩子變化非常大,他驚訝地發現其實承擔責任,並且敢於面對也沒有那麼可怕。

所以各位父母當你的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你應該思考,這是培養他責任感的最好機會,而不是去逃避,不是去批評孩子。第三點就是家庭在遇到原則性的事情,一定要堅持原則,因為你的一再妥協,讓孩子失去了責任和擔當。中國管理學界一個非常有名的老師叫於世偉老師,然後於老師講他的家庭有個規矩,就是第一次犯錯誤叫不知道,第二次犯錯叫忘記了,第三次就是故意的,結果他的孩子上學的時候經常忘記帶文具,或者是作業之類的,結果第一次就給爸爸打電話,爸爸我的作業忘記帶了。

結果爸爸說第一次,孩子也沒太當一回事,結果第二次又遇到這個事情,打電話的時候,爸爸就提醒說第二次忘記了,沒有第三次了,結果第三次這個事件再次發生的時候,孩子給父母打電話其實也是戰戰兢兢,他知道爸爸可能不會同意,但他各種哭訴各種哀求,最後爸爸還是說沒機會了,已經第三次了。孩子說試卷很重要的,要被老師批評的等等一堆好說歹說,但是父母依然堅持原則是第三次,那天放學回家孩子情緒非常不好,開門的表情感覺情緒非常的對抗很明顯,在學校因為這件事沒帶,肯定是被老師批評了。

但是儘管這樣,當天晚上孩子睡覺前把所有的書包和作業本都收拾得乾乾淨淨,從此孩子養成了自己收拾的習慣。反觀中國的很多父母脾氣很大,但是卻沒有原則。如果你能做到沒有脾氣,但是堅持原則,你的孩子就非常獨立和堅強,他也敢於去面對困難和挑戰。在生活中也就是個不愛找藉口的孩子。

今天這節課就講到這邊,如果大家覺得這樣的學習給你有幫助,也歡迎把它分享給更多的朋友,謝謝大家的認真閱讀。

相關焦點

  • 做事嚴謹踏實認真的幾個星座,做錯事就喜歡找藉口!
    導讀:做事嚴謹踏實認真的幾個星座,做錯事就喜歡找藉口!假如我忘記了全世界,也不會忘記你,因為你就是我的全世界這大概就是嫁給愛情的樣子。多年後,溫暖的午後陽光灑在臉上,相互依偎,你叫我老婆子,我罵你老頭子有人說,找不到一個彼此相愛的人就找一個愛自己的人至少不會感覺到心累,雖說這個想法有點自私但是不到對愛情失望的地步,是不會有這樣的的想法的其實,愛上一個不愛你的人才是最痛苦的,因為不管是你對還是對她都是一種心靈的折磨。
  • 王金海:孩子不愛背誦,記得慢忘得快怎麼辦?
    活動現場各位愛學習的爸爸媽媽,大家好,我是王金海。今天給各位分享這個題目,就叫孩子不愛背誦,記得慢忘得快怎麼辦?經常有很多家長跟我諮詢這樣的問題,要麼是孩子背誦英語單詞和課文有牴觸情緒,不願意背怎麼辦?要麼就是孩子背東西特別慢,一篇課文要背很長時間,可是背的考試又忘了怎麼辦?我想這兩個問題也最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了。
  • 王金海:孩子自私、小氣怎麼辦?
    活動現場各位愛學習的爸爸媽媽,大家好,我是王金海。今天給各位分享這個話題,就是孩子自私和小氣怎麼辦?父母用這件事情來啟發孩子,讓孩子明白心中要有別人學會去換位思考。當你感覺到被別人傷害很不愉快的時候,請記得不要去傷害別人,你得到別人的禮物非常開心的時候,請記得要學會送給別人禮物。所以我自己有兩個孩子每次出門他們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回來之前到超市裡給別人家選禮物。
  • 孩子做了錯事不願意道歉怎麼辦?
    孩子做了錯事不願意道歉怎麼辦?這個問題特別有意思,很多的家長會問這個問題,特別是媽媽,會比較在乎這個問題。我打算從三個角度來講一下這個問題。做了錯事一定要道歉,聽起來是蠻有道理的,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卻並非如此。
  • 王金海:老師總跟家長告狀怎麼辦?如何跟老師溝通?
    活動現場各位愛學習的爸爸媽媽,大家好,我是王金海。今天給各位講的題目就是老師總是跟家長告狀怎麼辦?如何與老師的溝通。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歸根結底還是需要老師在學校裡解決,靠家長不切實際,學校老師為什麼要反饋給家長?其實要的是家長的態度,所以在我們的整個教育體重就很特別,因為家長我們有一個要求,就是家長必須要同步給我們學習,所以發生任何事情家長對我們都非常放心,因為他知道我們大概在做什麼。
  • 王金海:孩子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怎麼辦?
    活動現場各位愛學習的爸爸媽媽,大家好,我是王金海。今天給各位講的題目,孩子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怎麼辦?有位家長諮詢說他10歲的女兒很敏感,別人說什麼她都非常的在意,甚至會為了好朋友的一句話而不高興一整天。新買的300多塊的鞋子,因為同學說不好看就再也不穿了,請問我該怎麼引導她?
  • 當孩子總找藉口:三流父母發怒,二流的父母發愁,一流的父母……
    她家孩子剛上二年級,可凡事特別喜歡找藉口: 忘了某項作業,孩子不承認忘了,偏要拉一大堆「老師說的太快,我沒記牢」之類的理由; 作業馬虎、做題看反加減號,他找理由:「哎呀,反正班裡大部分同學也這樣。」 日記寫成流水帳,他怪每天的生活,千篇一律…… 哪件事孩子都能找到客觀理由,把自己的責任,推得遠遠的。 看孩子這樣,朋友很上火,讓她著急的,不是孩子做事不完美,而是孩子明明看到了自己和「標準」的差距,卻狡辯。
  • 當孩子總找藉口:三流父母發怒,二流父母發愁,一流父母……
    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說:藉口是不想擔負責任的託詞,是不信守承諾的反映,是畏懼困難、不求上進的表現,它直接阻礙著一個人將來的成功。遇事愛找藉口,看似事不大,卻在方方面面,影響一個孩子的成長,讓孩子在學習、心智上,很難有突破。
  • 當孩子做錯事,這個時候最不需要的是指責,孩子越大越是這樣
    從小到大的成長,人人都做過無數錯事,但是,對於自己做錯了事,家長給予的態度,影響了孩子的性格養成。當孩子做錯事,家長只會一味的批評指責,那孩子就會養成愛編謊話、虛偽、逃避、牴觸、反抗等性格特點。記得小時候,考試沒有考好,老師讓回家家長在卷子上簽字,目的就是讓家長看到孩子沒考好的試卷,在家督促孩子學習。可那時的家長,看到這樣的試卷輕則批評教育,重則就是打罵。
  • 分手時 男人為什麼愛找藉口?
    男友說,因為在家呆的時間長了,他爸爸對我的看法發生了點改變,覺得我不上進、懶惰,店子沒做了也不出去做事。當時我哭了,因為我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一直以為叔叔阿姨對我很好,很喜歡我,現在對我看法改變了,我也不好意思繼續住在他家了。就跟他說我搬回去住段時間,過完年做點什麼事以後再搬過來住。他說這樣也好。就把我送回了家。
  • 王金海:孩子早上起不來,晚上不想睡,怎麼辦?
    活動現場各位愛學習的爸爸媽媽,大家好,我是王金海。今天給各位講這個題目,就叫孩子早上起不來,晚上又不想睡,請問怎麼辦?這也是很多家長經常給我們反饋的問題,經常抱怨孩子的睡覺問題,說晚上說什麼都不肯按時睡覺,第二天早上上學又叫不起床,經常快遲到了,搞得父母自己也非常的鬱悶,每到晚上就開始算時間,不停的督促該睡覺啦早點睡,可是孩子還是無動於衷,甚至找一些正當的理由作業沒寫完,磨磨蹭蹭又到了11點,第二天照舊無精打採。
  • 孩子做錯事總不承認,父母借用「特裡法則」,讓娃正視自己的錯誤
    孩子犯錯後總想逃避,「特裡法則」讓娃正視自己的錯誤,勇於承認。很多的家長都抱怨,孩子小小年紀卻很愛面子,犯了錯誤趕緊扯皮,隱藏事實,害怕被人知道。即使,錯誤當面被人發現後,也會給自己的錯誤找各種的原因和藉口。一、為什麼孩子做錯事後,不願意承認1、害怕訓斥,批評有些家長脾氣比較暴躁,教育孩子時沒有耐心,看到孩子犯錯後,不問原因就開始大聲訓斥和吼叫孩子。
  • 面對愛撒謊的孩子,家長該怎麼辦?
    然而拆穿孩子的謊言,從來都不會制止孩子撒謊的行為,只會幫助孩子下次把謊言編的更加周全。與其拆穿,還不如正確的引導,讓孩子更好的理解撒謊行為。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孩子撒謊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1、 證實孩子是否在說謊。
  • 孩子做錯事怎麼辦?聰明的父母都知道這樣做,讓孩子未來更優秀
    &34;做錯事並不可怕,重要的是讓孩子以一個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錯誤,避免下次犯同樣的錯誤。孩子做錯事怎麼辦?聰明的父母都知道這樣做,讓孩子未來更優秀1、 給孩子開口的機會,了解事情的原委。孩子犯錯了,家長首先要做的不是埋怨孩子、批評孩子,而是先聽聽孩子怎麼說。
  • 做錯事先埋怨你,女人不愛你,就會出現的六種表現
    做錯事先埋怨你,女人不愛你,就會出現的六種表現都說男人是騙子,但是在愛情中,一旦男人沉迷愛情了,就會一直付出。但有時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男人一直付出,而女人卻只是玩玩而已,並沒有真心和男人在一起,到頭來女人玩夠了,就把男人踢了。
  • 當孩子說出「大人做錯事也要打屁股」,父母該怎麼辦?
    最近,在刷知乎的時候刷到了一個問題:3歲的女兒準備了一個尺子說「大人做錯事也要打屁股」,應該允許嗎?有一天,3歲的女兒準備了一個尺子對大人說「大人做錯事也要打屁股」。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種反應?也許大家看到孩子的反應,會跟孩子父母剛開始的反應一樣,情不自禁地笑一下。這種話從孩子口中說出來時,站在大人的角度第一反應會覺得有點幽默和新奇,但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你會發現,她並沒有跟你開玩笑。
  • 失敗者最愛找的11個藉口
    這總比沒有花時間要好得多。使用Todoist、Loop和Focus Booster等應用程式來幫助你更好地管理時間。也許你有孩子,有一份要求很高的工作,上下班路途艱辛,社交生活忙碌,要應付多個項目。沒關係。有志者,事竟成。
  • 孩子做錯事,控制不住發脾氣怎麼辦?兩圖幫助你看透行為模式
    清早上班途中,剛好聽到樊登書會在分享《媽媽知道怎麼辦》這本書,我摘了一句很有啟發的句子,做了個日籤。好的信念值得傳播,就讓它如蒲公英的種子一樣,撒播出去,啟發我們都成為更有智慧的父母。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我們會及時給予孩子肯定;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比如以下場景:幾個家庭的聚會,其他孩子都圍在一起玩,自家孩子非要纏著要手機。精心準備了一頓飯菜,孩子一上來就抱怨:我不愛吃這些東西!約定好了每天下午先完成作業,下班回家一看,又是一個都沒完成。
  • 王金海:孩子反應慢,說話沒邏輯,不聰明怎麼辦?
    活動現場各位愛學習的爸爸媽媽,大家好,我是王金海。今天給各位講這個話題,就是有家長反映說孩子反應慢,說話沒有邏輯,不夠聰明,請問怎麼辦?想到反應慢,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說有一艘船上載著很多動物,眼看著遇到風浪船就要沉,於是乎大家商議說必須要扔下幾個動物來減輕船的重量。
  • 犯錯後,最擅長給自己找藉口的星座,水瓶讓人很無語
    文 | 老巫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做過一些錯事,犯錯後,有些人勇於承認錯誤,並積極改正,但有些人卻最擅長給自己找藉口,從不肯承認自己是錯的,哪些星座屬於後者呢?,他們也絕不允許有人指著鼻子批評自己,越是熟悉的人面前,他們越是放不下架子,也越是拉不下臉面,所以很多時候,別人指出他們的錯誤時,他們都會習慣性地為自己的錯誤找藉口開脫,但事實上,他們為自己找藉口也只是為了保全自己的顏面,並且事後他們也會主動承擔責任並改正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