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有這4種「表現」,心理可能已經不健康了,家長別忽視

2020-08-31 萍萍育兒記

「媽媽,我心情不好,不去幼兒園可不可以?」

「你就為不去幼兒園找藉口,你才多大,有什麼心情不好的,趕緊起床!」

這樣的對話經常出現在我和二寶之間,因為二寶從小就比較調皮,對他的這些話我都沒有在意。過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二寶沒有以前那麼活潑了,情緒也比較低迷,我才真正重視孩子的心理問題。



好在我發現的比較早,找了個機會及時跟二寶溝通,才沒有讓他心理問題繼續存在下去。但是我發現身邊有很多跟我一樣的家長,認為孩子就是無憂無慮的,不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實際上,即使是孩子也有煩惱的事情,不及時處理很有可能變成心理問題。

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下4種表現,很有可能心理已經不健康了。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4種表現

一、經常感到恐懼,還會因此失眠

小孩子很容易因為一些不了解的事物而產生恐懼心理。尤其是6歲以下的孩子,由於「泛靈心理」對一些事情可能會產生過度緊張的情緒,比如躲在角落、躲在被子裡等等。在提到某件事情,還有可能要因為恐懼情緒,產生噁心、胃疼等不適的情況。



二、具有較強的攻擊性,比如動手打人

當孩子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情,不管事情大小,孩子都會做出過度誇張的反應,比如大哭大喊,說髒話,動手打人等等。在與人發生矛盾時,下意識地動手打人。生氣時會亂摔東西,脾氣暴躁等等。當孩子的攻擊性比較強,說明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



三、焦慮、過於敏感

3-6歲是孩子形成自我價值和自我認同感的重要階段,如果這時孩子頻繁出現退縮、逃避的情況,家長就要注意了。不管是大事、小事,孩子都害怕自己做不好,擔心別人看自己的笑話,甚至還沒做就因為擔心自己做不好而大哭。

過分焦慮和敏感,會把很小的一點情緒放大,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



四、平時小動作多,無法集中

孩子小的時候因為大腦發育還不是很成熟,注意力不集中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如果孩子在一分鐘之內頻繁做出多種東西,連一分鐘的時間都不能集中,家長們就要注意了。因為注意力無法集中,孩子在寫作業時經常會出現抵抗情緒,還會拒絕上學。

在自己沒做好一件事時,或遇到哪道題不會做時,出現一些過分暴躁的行為。



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時,需要家長們自信觀察對比才能看出問題。如果你家出現以上這些表現,就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了。



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家長該如何疏導?

1、表達出對孩子的關心

大多情況下,孩子會產生心理問題是因為家長的忽視。家長們認為孩子只需要上學就好了,哪裡有什麼事情需要操心。我家大寶同班的一個小男孩就因為脾氣暴躁,經常打架,後來老師沒辦法只能勸家長帶孩子去看看心理醫生。



結果這個家長覺得老師小題大做,就這樣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問題。因為脾氣暴躁沒人敢跟這個小男孩玩,老師也沒辦法管,最後退學了。父母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是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時最想傾訴的人。因此,當孩子出現特別情緒時,家長一定要及時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



2、找出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針對性解決

當家長表達出自己的關心,就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站在自己這邊的,很容易打開孩子的心扉。這時就需要根據孩子的表現,找出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在學校受欺負了、害怕父母吵架、家庭環境變化不適應等等。

找出問題後,如果是家庭問題,父母要學會做出改變,不要覺得丟面子而忽視孩子的心理問題。



3、藉助工具調整孩子的心態

我家二寶心理出問題那段時間,因為我的忽視二寶不太願意跟我傾訴。在我不斷表達出關心之後,二寶的心理設防有所鬆動,但因為語言能力不夠,他總是說不出自己到底是什麼情緒,事情也不說明白。我就只能旁敲側擊,看看二寶到底是什麼情緒。



為此,我專門找了一套兒童心理的繪本——《幼兒心理成長系列》。這套繪本不僅描述了孩子的情緒,還對應了一些可能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入了這套繪本後,我每天給二寶講一本。在講故事的時候觀察二寶的變化,在講《哎呀,好可怕》這冊時,發現二寶情緒比較大。



講完故事後,二寶知道了自己到底是什麼情緒,就把自己心裡藏著的事告訴我了。了解了這種情緒,二寶掌握了調整心態的方法,比之前要活潑多了。這套繪本包含生氣、嫉妒、害怕、委屈、貪心等8個情緒主題,還描述了孩子的心理變化,很適合給孩子調整心態。



當你家孩子有以上幾種表現,一定要及時關注,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我是萍萍媽媽育兒師,也是擁有兩個寶寶的媽媽,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育兒乾貨。

希望我的一點經驗和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若孩子有以下表現,心理可能不健康,家長別視而不見了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培養孩子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很多父母對怎麼教育孩子也非常在意。但是有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卻只注意了他們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心理健康問題。如果一個孩子心理出現健康問題有可能影響到他們一生,所以一定要加強重視。發現孩子有心理問題的徵兆之後要及時引導。
  • 心理專家: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常會有3種表現,父母切莫忽視
    很多身體很健康的孩子,但是,他們的心裡卻出現了問題,被很多家長所忽略,等發現時,卻為時已晚。本期話題:「心理專家: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常會有3種表現,父母切莫忽視!」心理專家指出,如果說孩子有以下三種特徵的話,說明父母在培養一個心理不健康的孩子。
  • 孩子如果有這3種「表現」,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家長要引起重視
    導讀:孩子如果有這3種「表現」,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家長要引起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如果有這3種「表現」,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家長要引起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眼睛有這4個表現,脾胃可能已「爛如漁網」,家長儘量別忽視
    孩子眼睛有這4個表現,脾胃可能已「爛如漁網」,家長儘量別忽視小李已經在北京定居很多年了,今年四十歲,和丈夫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小李的女兒已經有五歲了,非常的乖巧可愛,見到的人都非常喜歡,是家裡人的掌上明珠,真的是放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 孩子的這4種表現,可能是右腦發達的特徵,家長別忽視好好培養
    婆婆說這是右腦發達的表現,好好培養孩子將來會很聰明。於是夏利就用心發掘孩子這方面的潛力,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她把兒子培養成了學霸。研究發現,孩子有這4個突出表現,可能是右腦發達的特徵,家長別忽視好好培養,娃將來有出息概率大。
  • 孩子的這4種表現,可能是右腦發達的特徵,家長別忽視好好培養
    婆婆說這是右腦發達的表現,好好培養孩子將來會很聰明。於是夏利就用心發掘孩子這方面的潛力,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她把兒子培養成了學霸。4個突出表現,可能是右腦發達的特徵,家長別忽視好好培養,娃將來有出息概率大。
  • 孩子常有的4種行為,可能是患「抑鬱症」的體現,家長別不當回事
    4種行為,可能是患「抑鬱症」的體現,家長別不當回事:1.做什麼事情都很消極雖然不管什麼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可那些患上抑鬱症的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非常消極,提不起興致來,只能看到事物中壞的一面。如果你的孩子有這種表現的話,那家長就要小心了,要多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
  • 孩子不愛上學是心理問題導致,您家孩子有這4種表現嗎?不容忽視
    因為疫情原因孩子們一直上著網課,馬上孩子們就要正式開學了,但是孩子們出現了更多心理困擾,比如:不愛上學,不愛和同學溝通交流,懼怕新知識等等……小編提醒大家,如果孩子出現下面這4種表現,家長要注意孩子心理健康,家長一定不要忽視了!
  • 孩子如果有這3種「表現」,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家長要引起重視
    就是不大愛開口,有些時候跟他說話總不理,梅芳覺得孩子還小,這些也算是正常的,長大應該也不影響什麼。現實中也有不少家長常常工作忙顧不上孩子,以為只要給孩子吃好穿好就可以了,對孩子一些不太正常的情況也覺得問題不大,熟不知寶寶的心裡已經生病了。如果寶寶心裡生病了能不能看出來?其實也是有一些方法可以看出來的。
  • 心理測試,千萬別忽視這12種情況,孩子的心理健康更重要
    我們不得不承認,青少年心理問題日益嚴重早已成為現實。北京安定醫院兒童精神障礙專家鄭毅教授在其著作中指出:中國的中小學生有三分之一、大學生有四分之一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這個數字,超乎了很多人的想像。但難題是:家長怎麼判斷什麼是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不良傾向?如果孩子有心理問題,又該如何幹預?
  • 身體如果有這4個表現,可能是腦血栓的前兆,最好別忽視
    大家好,這裡是健康每日說,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身體如果有這4個表現,可能是腦血栓的前兆,最好別忽視。腦血栓是中老年人中容易出現的一種疾病。腦血栓對人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一旦發作,耽誤了治療時機,可能會危及到生命。
  • 寶寶缺鈣會有這4種表現,會影響健康發育,寶媽千萬別忽視了!
    15個月大的浩浩虎頭虎腦的,十分可愛,但是同齡的寶寶都已經蹣跚走路了,卻還浩浩只是扶著椅子站立,雙腿好像沒有力氣的樣子,媽媽為此特意把孩子帶到兒科中心給昊昊做了詳細的檢查,醫生告訴寶媽,浩浩這種情況是因為身體內部嚴重缺鈣而導致的。寶寶缺鈣會有這4種表現,會影響健康發育,寶媽可別忽視了!
  • 孩子出現這3種症狀,可能是「腺樣體肥大」在作祟,家長別忽視!
    對於孩子經常會患的一些病症,大多家長都是了解的,但是也有的病症是不經常會出現的,在你還沒有了解之前,它可能就悄悄危害孩子的健康了,許多家長可能對「腺樣體面容」並不了解。腺樣體面容是指由於腺樣體肥大而導致孩子的頜骨變長、牙齒不整齊並且向外凸出,上嘴唇也會變厚,鶚骨弓起變高,孩子一旦出現這種面部特徵,很難恢復到正常的樣子,對孩子的外貌有很大的影響。「腺樣體面容」的孩子通常有這3個表現,家長們可別不當回事!
  • 孩子睡覺如果出現這2種表現,說明可能是該用枕頭了,父母別忽視
    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脊椎才會慢慢彎曲,變成和成年人一樣的S型,所以在孩子小時候是不需要枕東西睡覺的。雖然都知道給小孩子用枕頭不好,但是很多父母也不知道具體什麼時候該給孩子準備枕頭。如果孩子睡覺時有這兩種表現,說明可能是該用枕頭了,家長別忽視!
  • 孩子如果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了,父母要重視
    導讀:孩子如果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了,父母要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如果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了,父母要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中孩子有這兩種現象,不要忽視了,可能是心理問題
    很多家長往往都是第1次當父母,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自然會有一些忽視,難免會出現一些各式各樣的問題,我們在教育孩子時,除了關注於孩子的學業之外,還有一點值得關注,那就是孩子的這兩種現象,因為如果你發現了,那麼可能關係到他的心理問題,所以不要忽視了第1種現象,那就是自言自語。
  • 孩子好動≠多動症,這些表現才是多動症的表現,家長看好別忽視了
    正想要批評貝貝時,突然想起之前貝貝媽還在家長群裡,私聊過她,說貝貝有輕微的多動症,可能上課小動作會比較多,讓她多海涵。無奈之下,她只好提醒了貝貝一句,只得繼續講課。有多動症的孩子,還有這幾種表現!一、控制不住自己,做事情非常容易衝動。
  • 寶寶出現這4種「怪異」現象,家長不能忽視,娃內心可能出了問題
    如果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一些經常性的怪異行為,家長們就要注意了。因為行為反映心態,這可能表示寶寶的心理出現了小問題,需要及時關愛。 小姨說這並不是生理性的疾病,可能是上了幼兒園後不太適,但又不敢跟家長講,所以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心的不安。
  • 孩子經常有這3種行為,可能預示著心理不健康,你還不重視嗎?
    導讀:孩子經常有這3種行為,可能預示著心理不健康,你還不重視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經常有這3種行為,可能預示著心理不健康,你還不重視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的這4種表現,可能是右腦發達的特徵,父母別忽視要好好培養
    文/小易育兒達人在我們的生活中,不難發現很多父母自己小時候沒有完成的夢想和心願,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幫自己實現,比如說從小就讓自己的孩子學習各種東西,凡事大人認為有用的,能讓孩子更出息的基本都不放過,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學霸,孩子優秀自己也很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