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中高考後更應該進行心理疏導?

2020-08-27 麋鹿情感諮詢


2020年的中高考結束後,有位考生在知乎上發帖稱:


「連續三天失眠,體重直下六斤」;

「不敢對答案,不敢相信自己的努力付之東流」;

「害怕與夢想擦肩而過」;

「感覺高考後等待成績的日子,簡直比考試還難熬」。


從中高考結束後,全國中考生和1071萬高考生和他們的父母家人們,都把目光聚焦在了分數上,都在等待成績的公布。


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變化:


由於考試發揮失常而深深自責;

害怕考試成績的預期與實際結果的差異焦慮;

得知成績後分數不理想後對未來的迷茫和絕望;

家長和親戚朋友們的過度關注產生的壓力。


種種因素相互疊加,會讓許多考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每年中高考結束後,都會見到有考生離家出走、自殺這樣的社會新聞報導:


2015年,海口一高三女生,因高考成績不理想墜樓身亡;

2016年,菏澤市巨野縣21歲張堯喝下農藥店「百草枯」;

2017年,遼寧朝陽市一21歲復讀考生的一跳,不幸身亡;

2018年,內蒙女生在語文考試後,因成績不佳跳樓;

2019年,河北省某市一名13歲的初中女孩選擇自殺結束生命;

2020年,00後高三學生自殺遺言:

對不起,我真的盡力了;

......


大部分考生會覺得「如果考砸了這一輩子就完了」,而焦慮到不能自拔,以為從此就要開始一個loser的人生。



高考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高考就是改變命運的機會,他們過早的感受到這種殘酷。


高考被外界寄予了巨大的期待,包括父母的期待,這種期待顯然會深刻在每個參加了高考的孩子心裡。

一旦中高考考試失利,孩子很容易陷入「我沒有用」「對不起爸爸媽媽」一類的自我懷疑和價值焦慮當中。


外界的眼光以及流言蜚語,三姑六姨那或真誠或虛偽的各種詢問,內心變得抑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茶飯不思,動不動就發脾氣。


許多家長都比較重視中高考前的心理輔導。其實,中高考後的心理輔導更應該得到重視。

在眾人眼中,中高考結束意味著「解放」,可對於還要經歷估分、查分、報志願、等錄取的考生們而言,考後要面對的心理考驗並不亞於考前。

由於孩子在中高考前就往往已經積累了很多的負面情緒,在中高考衝刺的日子裡被推著向前而無暇他顧,所以中高考之後的等待期就成了一個觸發的時間節點。


大多數孩子內心所產生的對分數的恐懼感,對他們「命運」的界定的害怕感,那些在焦慮和抑鬱情境中走不出來的孩子,飽受不良情緒折磨,最後可能以離開出走,自殘自殺這樣一些出乎意料的方式,來完成內心的「自我表達」和「解脫」。

那麼,在中高考之後,當我們察覺到了孩子的心理異常,又該如何陪他們走過這段人生路,避免悲劇的重演呢?

心理學上認為,當一個人對某事期待值越高,人的心理上就會潛意識地以此作為他生活的評價標尺。

不要讓孩子覺得中高考成績,將是衡量他們未來的唯一標尺。

出現中高考成績與自己期待不一致而極度焦慮的情況,考生及家長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對於考生:

第一、先接納考試結果;

第二、反省出現失常的原因,如果覺得壓力過大,不知道如何採取壓力管理,應該儘早找專業心理老師做心理輔導;

第三、做出正確選擇,選擇應該是再考一年,還是接受現在的結果。「在做出選擇前,前兩步都不能省,否則會導致考生終身恐懼失敗。」

對於家長:

不要過度關注成績

家長過度關注孩子成績,只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

中高考之後,孩子需要面臨來自父母、親戚朋友、老師同學等周圍人投來的不斷關注和詢問,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在少盤問孩子成績的同時,做孩子的「擋箭牌」巧妙擋下各方的「關心」,讓孩子明白你的呵護。

幫助孩子面對失敗

我們的教育所欠缺的,不是教孩子如何成功,而是教孩子如何面對「失敗」。

跟孩子聊聊自己的「失敗史」,坦然面對得失的人生態度,告訴孩子失敗或成功,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不管怎麼樣,你都還有愛你的爸爸媽媽。

肯定他鼓勵他

對於許多孩子來說,家長的肯定、信任和鼓勵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使他重拾信心,經受住挫折的考驗,它能激勵孩子跨越失敗的鴻溝,使孩子繼續前行,克服重重困難。

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對於家長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培養孩子的愛好,孩子在尋找和發現興趣愛好的過程中,會體驗到生活的有趣和美好,發現在學習之外,還有那麼多美好的事物值得去追求、去享受。

重視心理幹預和疏導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段時間,請家長們務必關注孩子的內心變化,如果孩子存在諸如煩躁、心情低落、失眠、沉默,或在言語中表達出一些輕生的念頭等情況,一定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必要的時候,帶孩子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和幹預。

相關焦點

  • 高考女生宿舍自盡:高考前後的心理疏導不容忽視
    ,儘管現在學校、家庭還是社會,越來越重視考生考前、考中和考後心理疏導,但年年都有考生因高考選擇輕生。高考的心理疏導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學校,各種形式的疏導隨著複習的緊張進行也緊鑼密鼓地開展。而考生那麼多,各個孩子的情況又不一樣,因此,最好的疏導是學校和家庭雙管齊下。
  • 疫情期間幼兒及家長心理疏導之初探
    三、對孩子心理疏導時需注意的問題隨著疫情的好轉,道路的解封,本著「隔離不隔愛」的宗旨,在四月、五月我園組織了兩次線下家訪活動,做到不落下任何一個幼兒!俗話說的好,「情感是教育的橋梁」,雖然在疫情居家時期我們可以同家長和孩子們電話訪談、網絡聯繫、分享科學育兒觀念,但是走進家庭,與家長、孩子面對面的交流,更能深切的感受到真實的生活情況及思想動態。
  • 高三學生心理壓力的來源及疏導措施
    疏導高三學生的心理壓力,已經是一個十分關切的問題。因此,我選擇了這個主題進行調研,旨在通過中學生心理壓力問卷調查,來充分了解學習壓力帶來的種種影響,並探求疏導壓力、提高學習效果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塑造一個心理健康、樂觀豁達、富有愛心、懂得感恩的優秀畢業生。
  • 高考女生總被親戚問成績,於是離家出走,考試後心理疏導很重要
    高考過後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孩子考得怎麼樣了,是不是正常發揮?會不會出現一些小失誤?會不會也會超常發揮呢?相信那些翹首期盼的家長們都是心情激動不已,看到孩子走出考場的那一刻既有放鬆的感覺也會有擔心的感受。家長通過孩子的肢體語言或者說話表情就會猜測孩子考得到底好不好。高考完之後很多孩子和家長也會對比考試答案來計算自己的分數。
  • 高三學生心理壓力來源及疏導措施
    隨著高考倒計時的逐漸臨近,很多學生會出現焦躁、失眠、身體疲乏、高度緊張、心理壓力太大等現象。    這段時間如何做好學生的考前心理輔導,緩解迎考壓力顯得至關重要。      下面提供一些緩解壓力的方法,希望能為即將走入考場的學生有所幫助。      疏導學生的心理壓力,首先弄清學生心理壓力的來源。
  • 孩子被打罵後的心理疏導
    孩子被打罵後的心理疏導2020-12-03 18:02:02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打罵孩子大多是家長在養育孩子過程中情緒失控的結果。所以,打罵孩子本身並不是一件好事,而且對孩子的心理以及身體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作為成年人的家長,需要承擔大多數的責任。那麼,孩子被打罵後的心理疏導怎麼做呢?
  • 高考後就放飛自我?當心這些心理危機爆發
    高考後你最想幹什麼?不少考生在接受採訪時 表示要痛痛快快的玩兒,睡到自然醒,有衝出 考場去燙頭髮的,衝進烤肉店大吃一頓的,TA 們用自己的方式肆意的享受考後放鬆的時光。 可是,家長和考生要注意了, 這也是心理問題的爆發期!
  • 2017高考成績放榜時間(最新版)公布,孩子三大考後心理家長要重視
    緊張的高考結束後,學生們如獲大赦,家長們也進入了一個相對放鬆的時期。但從高考結束到大學錄取的這個暑假,成績查詢、志願填報這些大事也都是不能忽略的。此外,高考結束後,曾經被試卷和各種複習資料緊密排滿的日子瞬間改變,許多考生陷入了迷茫狀態,這段時間成為考生心理問題較多且容易集中的時期。此時,無論家長和考生都應該注意心理調整,謹防心理危機的發生。
  • 心理專家細說高考後如何減壓 家長要當好「減壓艙」
    高考過後,考生應該怎樣放鬆自己?對於孩子高考後的情緒波動,家長應該如何引導?日前,記者就此採訪了市中心醫院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劉馳,為考生和家長支招。
  • 考後心理壓力更大了?考生可以這樣疏導
    考試期間各地頻發的意外讓我們痛心疾首,發生在考場上的狀況同樣讓人忍不住扼腕嘆息,有考生在考試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起身將身邊人的答題卡撕毀,雖然遭到了及時的制止,但是其行為對自身和他人造成的影響難以挽回,從側面也可以反映出考生巨大的心理壓力。
  • 高考後,學生心理調節很重要
    來源:今晚報近日,河南一高考學生情緒失控撕毀兩名考生答題卡一事備受關注。特殊時期的考試,難免給考生帶來不一樣的壓力。考試之後,考生的心理並不能很快平靜下來,對自己未來充滿希望,也存在一些焦慮。對此,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李軍提醒,考生如何在高考成績下來之前進行心理調節顯得尤為重要。
  • 孩子夢魘 如何做好心理疏導
    但是家長們對於夢魘並不是十分了解,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夢魘是只會發生在成人身上的,並不會發生在孩子身上。那麼到底什麼是夢魘呢?孩子發作夢魘需該怎麼做心理疏導呢?夢魘與睡驚症相似,二者的區別在於夢魘的兒童對於夜間發生的事情和自己所做的舉動在睡醒後均有回憶,而睡驚症的兒童則沒有。導致夢魘的原因有兩點:1 兒童的生長發育。2 兒童的心理因素。因此要格外注意夢魘兒童心理方面的變化。
  • 南寧女生遭校園欺凌致神情恍惚,為何不對其進行心理疏導?
    摘要:處理校園欺凌事件:查處+心理疏導+預防,一個都不能少。文|李萬友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載,特別是經常擅自拿我稿子的「某資訊」「其他某某號」。沒錯,發生校園欺凌事件,需要做核查、協調涉事雙方家長商談、進行查處、做心理疏導等大量工作。可事發快一周了,只見到校方對涉事欺凌的8名學生進行處分並通報全校,就連亟待要做的心理疏導工作也不見聲響,令人深感失望。處理校園欺凌事件,確實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更需要花大量的精力。但工作量再大、耗費的精力再多,都應該統籌安排,分清緩急,先從亟待解決的方面入手。
  • 高考前幫孩子減壓可試試五步心理疏導法
    高考是人生面對的第一件大事,對個人未來影響極大。高考前,絕大多數孩子都會出現程度不一的焦慮、煩躁乃至失眠等問題,這就是壓力大的在外表現。壓力適中、緊張適度能夠有效激發孩子的潛力,讓孩子在高考中正常或超常發揮;壓力過大、高度緊張就很可能影響孩子的發揮,導致高考成績遠遠低於一摸、二模的成績。
  • 新冠肺炎終究會過去,但是別忘了還有一課:疫情後的孩子心理疏導
    疫情後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可以及時幫助孩子消除這種壓力。,為了防止孩子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如果孩子出現以下情況,那就應該及時去進行心理疏導。疫情結束後,家長應該在第一時間與孩子進行溝通,幫助孩子從疫情地陰影中走出來,減少孩子在疫情中所受到地壓力,在疫情結束後,多帶著自己地孩子出去走一走玩一玩,幫助他減少心裡的壓力。
  • 2017高考成績放榜時間最全匯總!! 孩子高考後三種心理家長要重視
    屆時,考生可以查到自己的高考分數。小編在為大家整理匯總全國各省區市2017年高考成績查詢時間、查詢方式的同時,也為各位考生和家長提供了「考後綜合症」的各個注意事項和應對方法,希望大家有所幫助。一、放縱型心理這類考生在考生群體中佔到相當大的比例。
  • 高考後如何度過「後高考心理」期
    後高考心理高考終於結束,考生在經歷幾個月緊張迎考之後,各種心理需求在高考後一段時間會出現「井噴」現象,不少考生因為學習上的突然放鬆,產生心理、生理上的不適應,加上不少家長對孩子的考後心理不像考前那麼關注。
  • 中高考後,如何對孩子進行心理調適
    中外大家們的處事深遠與豁達胸襟,發人深思,給人啟發,對中高考後孩子的心理調適很有指導意義。2中高考後的暑假期,既是孩子心理問題高發時期,也是調整情緒改善狀態的重要時期。孩子們要關注心理健康,調節好情緒,調整好狀態,養精蓄銳,備學備戰。家長作為監護人,要做好幫助引導,使孩子度過關鍵的過渡期。
  • 學生心理疏導的一些小策略,值得一看
    如何幫助學生克服這些心理困境是每個班主任甚至是每個老師都躲不開的棘手的問題,這不僅需要教師從教育學的著作中汲取專業營養,更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和總結相關的方法和技巧。不同的心理問題當然需要不同的心理疏導,不同的教師也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技巧,但從筆者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實踐來看,在這個問題上有以下幾點需要我們共同提高。
  • 高考前三天,家長應該怎麼做?心理專家送你5個「錦囊」
    7月3日上午,四川省總工會職工心理健康指導中心邀請西南諮詢師培訓中心副教授劉書君,針對中考、高考期間,家長如何心理調適、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心理調適進行了一次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講座。 研究表明:適當的壓力水平能夠激發人的潛力,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