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過後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孩子考得怎麼樣了,是不是正常發揮?會不會出現一些小失誤?會不會也會超常發揮呢?相信那些翹首期盼的家長們都是心情激動不已,看到孩子走出考場的那一刻既有放鬆的感覺也會有擔心的感受。
家長通過孩子的肢體語言或者說話表情就會猜測孩子考得到底好不好。高考完之後很多孩子和家長也會對比考試答案來計算自己的分數。
正常的詢問和關心本是好事,但是倘若家長或者周圍的人過於熱心或者過度在意和關注孩子的成績分數,那麼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給孩子內心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壓抑的感受,甚至做出異常舉動。
山東濰坊一位高考女生在高考之後離家出走,全家人心急如焚四處尋找,幸運的是在濰坊火車站旁找到了離家出走的女孩,女孩也並沒有發生意外。
為什麼好端端的會離家出走呢?經過和女孩溝通才了解,原來女孩平時成績優異,是個很乖巧的孩子,學習也很認真努力。但這次高考女孩自己覺得發揮不好,沒有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績,內心一直感覺很失落。
可是女孩的心思並沒有表露出來,家裡熱心的親戚們都覺得孩子肯定考得不錯,於是紛紛來詢問孩子考得怎麼樣,甚至有些親戚會讓自家的孩子以女孩為榜樣,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
這些話聽起來其實是很正常也是很讓人感到開心的,但對於一個自認為高考發揮失常的孩子來說這些話簡直就是對自己的一種諷刺,孩子會更加地不願意聽到這些表揚自己的話,甚至會產生一種內疚感和負罪感。於是這名女孩給媽媽留了言說「想出去散散心」就獨自離家出走了。
不僅是高考就算是平時的考試也是一樣,當孩子考完後不僅是一種解放同時也會伴隨出現一些其他的問題。父母一定要留意:
1、孩子擔心沒考好
孩子可能平時成績不錯,自己和家人對自己期待值一直挺高,孩子也是高標準要求自己,不允許自己犯錯。而當考完試之後孩子會通過對比答案來預估自己的考試成績,一旦孩子預估之後覺得發揮不好,成績不理想時孩子很可能會產生失落、失望的情緒。這一度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挫敗感和屈辱感,內心難以接受,甚至會鑽牛角尖不能自拔。
2、孩子徹底自我放棄
還有一種孩子就是平時成績處於中下遊,對於上學這件事本身已經興趣不大,通過一次次的測驗不是來檢測孩子的不足和弱項,而是一次次的正面地警醒著孩子自己學習很差,於是孩子逐漸地對自己失去信心,產生自我放棄的思想。
孩子會想「反正我都這麼差了,那就這樣吧,再學也是不好」,這種觀念一旦產生,孩子就會想盡辦法去找各種理由逃避學習和考試成績。這種狀況下的學習效果自然不會很好。
孩子考試之後的情緒很重要,家長要及時地幫助孩子進行心理疏導,避免不必要的心理情緒和異常行為出現。
1、家長要多觀察孩子的思想
孩子的情緒波動大,很可能因為一件小事內心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家長在孩子考完試之後不要一直步步緊逼,過於在於孩子的考試成績甚至不停地詢問。家長的過度在意和焦慮的情緒會想染色劑一樣瞬間給孩子的內心也染上不好的顏色,讓孩子產生負面心理情緒。
考試之後家長要多觀察孩子的思想和行為舉動,發現孩子異常行為要及時地留意和排查原因。家長可以通過營造輕鬆的氛圍給孩子舒緩情緒,排解壓力,例如帶孩子來一場1日遊、帶孩子去嘗試非常嚮往的計劃,讓孩子能夠及時釋放自己,忘記不愉快的情緒。
2、家長保持樂觀,不過度渲染
孩子考試有些家長比孩子還緊張,不管大大小小的考試家長都很在意和上心,對於考試分數特備地重視。這種情況下家長必然會表現得非常的緊張和不安,孩子自然也能夠感受到。
家長應該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不過度渲染緊張氣氛,讓孩子明白考試努力的過程最重要,考試結果並不是唯一的,人生有很長的路要走,每一次考試都只是一次小小的經歷而已。
開闊胸襟,讓孩子更能夠理解這份情懷和思維,從而更好地走自己的人生路。
今日話題:你是如何幫助孩子緩解考試壓力的?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我是@七悅媽,關注我和我一起輕鬆聊育兒!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