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如何度過「後高考心理」期

2020-08-27 中華家教雜誌


2020年的高考在經歷了線上授課和考試延期後,終於順利落幕。首先祝各位高考學子畢業快樂!!!


後高考心理

高考終於結束,考生在經歷幾個月緊張迎考之後,各種心理需求在高考後一段時間會出現「井噴」現象,不少考生因為學習上的突然放鬆,產生心理、生理上的不適應,加上不少家長對孩子的考後心理不像考前那麼關注。

據心理專家研究調查,從高考結束到錄取結束這段時間,考生的情緒最容易被家長忽略,有60%左右的高考考生會在這個時候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其中,有20%左右的考生會因為過分焦慮而影響日常生活。

心理學博士崔永華認為,高考結束與被高校錄取前這段時間,通常是考生心靈的「真空期」。這是因為在等待「能否被錄取」的漫長假期中,考生既要承受因考試成績和自己預期有較大差距而產生的焦慮和自責,又要承受因等待錄取而產生的心理煎熬;既要面對前途命運的莫測,又要面對來自周圍人的各種詢問。這些都會讓剛剛擺脫高考壓力的考生繼而進入另一個心理壓力期,也就是所謂的「後高考心理」期


主要表現為以下四種狀態:

放縱型心理

狂歡放鬆出去玩!終於解放了!解脫了!

放縱型考生在考生群體中佔到相當大的比例。他們認為高考結束便意味著苦日子熬到頭了,得好好犒勞一下自己,彌補自己這麼多年來的艱苦奮鬥,因此毫無節制地玩。


焦慮型心理

成績什麼時候出!煩死了!還有幾天?!什麼也幹不下去!

考後焦慮型心理也比較常見,許多考生在考後會出現這種患得患失的狀況,尤其是那些平時學習成績還不錯的考生。他們往往期待值比較高,但在等待放榜的日子裡,由於不確定性而變得焦慮。這種焦慮對於那些心理素質弱的考生,還會持續加重。比如有些高考學子會出現由焦慮到失眠,再從失眠到抑鬱等。


抑鬱型心理

除了睡覺什麼也不想做。

抑鬱型考生的表現是吃不好、睡不好,情緒低落,有些還伴隨出現強迫思維強迫行為,自怨自責。有的人甚至由於性格突變暴躁,讓人覺得難以理喻,與家人爭執中情緒一觸即發,嚴重的會出現輕生念頭,甚至採取輕生行為。


茫然型心理

茫然型考生從原來緊張的高考學習中一下子放鬆下來後,會出現一段真空狀態。對於相當多在高考路上一直被父母、老師推著走的學生來說,隨著壓力的釋放,會產生一種虛無、無所適從的感覺。尤其高考後父母對自己的生活學習要求的變化,大家期待的眼光都放在分數時,這種感覺更明顯。


如何進行心理調節

考生篇

1、雖然高考結束了,還是要有規律地生活作息。保持飲食平衡與良好的生活節奏。

2、找到除了學習考試之外的愛好,運動、旅行、讀書,打開視野。比如利用高考之後的時間,去讀一些自己一直想讀又沒有時間讀的名著;可以在確認安全的前提下,與朋友或者家長一起去旅遊;也可以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打打工、做做義工,體驗一下不同的生活,多方位了解社會,增加人際交往的實踐;也可以參加一些提高藝術修養或技能的集中培訓班。

3、考生要對高考有心理預期,感覺能考上的,要結合興趣選擇學校、專業,感覺不理想的,是復讀還是就業,都要考慮成熟,要為身份、生活方式的轉變調整好心態,積極面對未來的人生。

4、考生可以用這段時間規劃自己的未來,制訂合理的學習、生活計劃,並貫徹實施;認識新的良師益友,走過後高考的考驗期,迎接大學新生活。


家長篇

1、要發揮好「避風港」的作用,做好心理疏導。

營造和諧寬鬆的家庭氛圍,既然成績已成定局,考好考壞都不要再埋怨孩子;

2、要引導孩子規劃未來的人生,家長和孩子可以充分交流、探討。

家長要為孩子樹立榜樣,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有經濟能力的,可以帶孩子外出旅遊,轉移一下注意力,陪伴孩子度過一個充實的假期。

3、梳理考生的未來發展規劃,引導考生找準專業方向。


最後祝願每位考生金榜題名!


-END-


轉自 Be a psycher(id:gh_0cebf50f3415)

作者 橙子


培養優秀老師 塑造智慧父母

請關注我們吧!


相關焦點

  • 高考後的暑假,如何提升自我?3招,助你順利度過心理「斷奶期」
    高考過後的暑假,是一段放鬆的好時光,孩子脫離了緊張的學習,內心夾雜著新奇和興奮的情緒。大多數父母的想法,覺得孩子前期太累,暑假可以好好放鬆一下了。只是,父母需要注意的是,高考過後的這一個暑假,也是孩子心理上的「斷奶期」。暑假生活如果安排得好,可助孩子完成與未來嶄新的大學生活接軌。
  • 高考結束,如何平穩度過「考後症候群」
    這是一種茫然型心理。許多考生從原來緊張的高考學習中一下子放鬆下來後,會出現一段真空狀態,尤其在等待分數或在填報完志願後,在等待錄取結果中可能會經歷這種感覺。考生可以借這段時間進行一些新的規劃,研究一下高考志願、閱讀、旅行、學習英語、學習感興趣的東西、運動等等。而家長也可以適當引導考生,樹立新的目標,培養新的愛好。
  • 高考後如何充實地度過假期?
    準大學生你好【高考後如何充實地度過假期?】高考後的假期,可以說是畢業生們最「放飛」的時候,有人想去旅遊,有人想去學車,也有人就想閒著放鬆。然而高考後的假期絕非空窗期,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成長期。還記得當年,你是如何度過高考後的假期的嗎?
  • 高考後,往往是學生心理問題的「井噴」期,如何避免考後綜合症?
    高考前考生處於緊張的學習壓力下,心理狀態還是可控的。高考一結束,考生卸掉了超負荷的學習壓力,從考前的極度緊張到考後的極度放鬆,反倒容易失控。擔心沒有取得理想成績,害怕面對落榜的憂思與恐懼,對自己未來前途的迷惘與擔憂……1從高考結束到大學入學前,是心理問題的高發期,考生出現心理問題的比例絲毫不比高考前和高考期間少。
  • 考生該如何應對高考後心理?
    高考結束了,備戰已久的學生從心理上並沒有真正放鬆,隨之而來的對考試結果的預測和獲知,以及由此帶來的考生的種種心態變化和行為表現,尤其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密切關注。據歷年來有關資料統計,考試結束到錄取工作終結這段時間,往往是許多考生心理問題的「井噴」期。考生該如何應對 「高考後心理」?①充分認識分數。
  • 新高考即將臨近,高考生如何度過「高原期」?
    小夥伴們,不必驚慌,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它是知識掌握中的一個必經之路,什麼是學習的高原期呢?就是當學習水平到達一定程度後,繼續提高的速度會越來越慢,有時還會出現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的現象,這個現象會令考生產生急躁焦慮的情緒。如何克服學習的高原期?
  • 中高考後,如何對孩子進行心理調適
    中外大家們的處事深遠與豁達胸襟,發人深思,給人啟發,對中高考後孩子的心理調適很有指導意義。2中高考後的暑假期,既是孩子心理問題高發時期,也是調整情緒改善狀態的重要時期。孩子們要關注心理健康,調節好情緒,調整好狀態,養精蓄銳,備學備戰。家長作為監護人,要做好幫助引導,使孩子度過關鍵的過渡期。
  • 高考結束,畢業生放飛自我,你還記得,是如何度過高考後的假期?
    高考結束,畢業生放飛自我,你還記得,你是如何度過高考後的假期嗎?高考結束後,考生們的緊張情緒也開始放鬆,如何度過暑假,這是所有考生都要面臨的問題。過暑假的方式有很多種,怎麼才能過一個很充實,很有意義的暑假呢?
  • 高考後焦慮抑鬱怎麼辦?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孫霞高考後的暑假,很多家長會發現,在等待成績和錄取通知的這段時間裡,不少孩子還突然會生出一些迷茫感。多家心理諮詢機構向記者表示,從高考結束到接到錄取通知前,考生出現心理問題的比例絲毫不比高考前和高考期間少。高考之後的幾周,被認為是心理問題高發期。
  • 【「後高考心理期」的心理保健】
    【「後高考心理期」的心理保健】 」 一、關注考生的心理狀態 每一年,高考成績公布後,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還有一些考生和家長甚至患上了「考後綜合症」。成績出來後,這四種典型心理狀況請格外關注。 (一)開心放縱 成績比較理想,或與自己預想的分數相近,這些考生容易有一種「終於熬出頭」的心理,因此毫無節制地玩。家長有彌補心態,縱容孩子的這種行為,需要引起重視。 (二)煩躁焦慮 成績沒有預想中的好,分數與目標院校批次線擦邊,可上可下。這類考生拿到成績後並沒有輕鬆的感覺,而是始終懸著一顆心。
  • 高考後就放飛自我?當心這些心理危機爆發
    高考後你最想幹什麼?不少考生在接受採訪時 表示要痛痛快快的玩兒,睡到自然醒,有衝出 考場去燙頭髮的,衝進烤肉店大吃一頓的,TA 們用自己的方式肆意的享受考後放鬆的時光。 可是,家長和考生要注意了, 這也是心理問題的爆發期!
  • 家長注意——中高考後更應該進行心理疏導?
    從中高考結束後,全國中考生和1071萬高考生和他們的父母家人們,都把目光聚焦在了分數上,都在等待成績的公布。其實,中高考後的心理輔導更應該得到重視。 在眾人眼中,中高考結束意味著「解放」,可對於還要經歷估分、查分、報志願、等錄取的考生們而言,考後要面對的心理考驗並不亞於考前。
  • 高考後,學生心理調節很重要
    來源:今晚報近日,河南一高考學生情緒失控撕毀兩名考生答題卡一事備受關注。特殊時期的考試,難免給考生帶來不一樣的壓力。考試之後,考生的心理並不能很快平靜下來,對自己未來充滿希望,也存在一些焦慮。對此,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李軍提醒,考生如何在高考成績下來之前進行心理調節顯得尤為重要。
  • 鞍山男孩高考後跳樓 專家稱高考後是心理脆弱期
    男孩貧血,血壓偏低,剛到醫院時十分危險,經過搶救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但還要等情況完全穩定後才能做接骨手術。  一個剛參加完高考的孩子,還有很長一段人生路要走,為什麼做出如此過激的舉動?雖然男孩保住了性命,但他的心裡又有多少陰影需要慢慢排解?鞍山市中心醫院心理門診李豔苓主任提醒說,很多家長都認為,考前是孩子心理壓力最大的時候,殊不知從考後到錄取前才是孩子心理最脆弱的時期。
  • 高考後如何重建生活現實感
    2020高招【高考後如何重建生活現實感】高考結束,考生和家長都進入了一個短暫的空白期,一切懸在半空,卻又想大肆放鬆。在心理專家宋振韶看來,考生高考後的首要任務是重建「現實感」,重新與現實生活建立聯繫。 那麼,如何讓學生調整心態,重建「現實感」呢?
  • 高考後居然是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高峰期?
    一年一度的高考正在如火如荼進行著,今年因為疫情的特殊原因,高考推遲了一個月,但是家長和孩子的焦慮卻一點也沒有減少,隨著孩子高考的結束,家長和孩子將要進入一個比較放鬆的時間,但是往往這個時候,卻是很多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時候,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找心理醫生需求幫助的情況特別多,那在這個原本應該放鬆的時刻,為什麼孩子反而會出現心理問題呢?高考後的孩子一般會出現什麼樣的心理問題?
  • 心理專家細說高考後如何減壓 家長要當好「減壓艙」
    高考過後,考生應該怎樣放鬆自己?對於孩子高考後的情緒波動,家長應該如何引導?日前,記者就此採訪了市中心醫院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劉馳,為考生和家長支招。
  • 後高考生活:放鬆不放縱
    本報訊 (記者黃連茂 陳士奇)高考昨日結束,這對於寒窗苦讀十餘載的莘莘學子來說,接下來將有一段時間沒有課業的負擔,在這段時間裡,很多考生提前安排了豐富的「放鬆計劃」。但專家提醒,考生在高考之後還是要以平常心態來度過成績公布前的「等待期」。
  • 2020高考:「後高考時期」來臨,考生情緒波動,家長如何應對?
    對於高考之後的這段時間,我們暫且稱之為「後高考時期」。因此,考生和家長可以從一些方面做好準備,以積極平穩的心態度過這一時期。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後高考時期」考生和家長總會有或多或少上的情緒波動,尤其是考生的情緒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症狀」。那麼,面對「後高考時期」考生的表現,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家長又應該如何應對呢?
  • 如何在高考後絕地求生?
    每年的高考後都有人歡喜有人憂。但如今的高考早已不再是獨木橋,對於許多人而言,還有另一條路可以選擇,那就是留學。很多的學生選擇高考後出國留學,高考+留學雙保險,進可攻,退可守。兩手準備,防患於未然。高考後申請加拿大的大學有兩種方式: 入讀「雙錄取」大學在加拿大,公立學校基本上均有自己的語言中心,如果學生的語言成績沒有達到直接錄取的要求,那麼學校會採取「雙錄取」的形式招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