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後高考時期」來臨,考生情緒波動,家長如何應對?

2020-08-22 東愛雨小公

2020年高考已經結束,考生和家長從緊張的備考情緒中解脫出來,雖然他們仍然對高考成績翹首以盼,但是從精神狀態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放鬆,不再向高考之前那樣過度的緊張,得到了一段可以適度放鬆的時間。

雖然高考考試結束了,但是考生和家長依然還會面臨著很多任務,比如:高考成績估算、高考志願填報等,可以說高考之後的一段時間,考生和家長依然還會相對比較忙碌。對於高考之後的這段時間,我們暫且稱之為「後高考時期」。

近期,筆者注意到有媒體報導:三門峽市精神衛生中心醫生介紹,在當前的「後高考時期」,考生和家長可能會產生一定的情緒波動。因此,考生和家長可以從一些方面做好準備,以積極平穩的心態度過這一時期。

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後高考時期」考生和家長總會有或多或少上的情緒波動,尤其是考生的情緒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症狀」。那麼,面對「後高考時期」考生的表現,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家長又應該如何應對呢?

「後高考時期」考生的表現

經過長期的觀察發現,多數考生在經歷過高考之後,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一些情緒低落、愁眉苦臉、食欲不振、唉聲嘆氣等消極情緒,他們往日的陽光姿態似乎已經沒有,面對家長可能會動不動就發脾氣,經常會晚睡晚起,生活極為不規律、厭煩父母的關心等。

在這樣的表現中,孩子的消極表現往往不容易被家長發現,或者很難與孩子實現有效溝通。長此以往,孩子的情緒肯定也會蔓延,導致家長也跟著著急,陷入深深的憂愁之中。

「後高考時期」考生消極表現的原因

面對孩子「後高考時期」的消極情緒,很多家長都不太了解,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有時候,父母可能會反覆詢問孩子,但往往得到的是孩子的厭煩與怒懟,造成孩子與父母的矛盾。不少父母看到孩子的焦慮,自己可能也會感到難道。那麼其中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NO.1突如其來的放鬆,讓考生應接不暇

長期以來,考生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每年都是除了學習就是學習,在身體上和心理上都有了很大的「消耗」。

突然間,高考結束之後,自己似乎沒有了什麼目標,原本每天的生活都非常規律,擁有規律的作息、合理的飲食、明確的目標等,但是高考結束後,沒有了老師的管理,沒有了高考的目標,自己恍惚中找不到自我了,在其中迷失了。

要知道每個人只要沒有了明確的目標,走向迷失之後,心情上肯定會受到消極的影響,肯定會造成我們所說的「後高考時期綜合症」。

NO.2考生考試發揮不理想

在每年的高考中,並不是每個考生都能發揮出正常的水平,不少考生在當年高考中由於情緒調整不力、準備不充足等因素,導致考生發揮失利。

平時的時候,考生可能學習比較刻苦,對自己平時做過的題目非常有信心,但是到了考場上之後,面對新的題型,突然感覺非常陌生,產生了畏難情緒,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即使原本會做的題,可能也難以想出正確的解題方法,最終導致考試失利。

尤其是出現平時學習不錯,考場發揮失利的情況,考生往往會給自己無形的壓力,容易陷入自責、懊悔之中,無法自拔。

NO.3目標制定不合理,現實與目標相差甚遠

雖然有的考生發揮失利,但是也有的考生並不是因為發揮失利而情緒差,主要是因為考生所設立的目標實在太高,自己的實力根本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目標,又怎麼能收穫相應的高考分數或者理想的效果呢?

在高考之前,給自己設定過高的目標,想著自己能在考場上有著超常發揮,殊不知真正進入考場之後,現實完全不同,由於緊張的情緒,最終導致自己沒能得到較好的發揮。這種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也同樣會導致考生懊惱不已。

「後高考時期」考生應該如何調適?

NO.1調整心態,適應新生活

在高考結束之後,考生將會迎來「後高考時期」的新生活,這樣的生活肯定與高考之前那樣緊張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化,將會在「放羊」狀態下進行生活,沒有了之前那樣的過度緊張感。

面對「後高考時期」,考生應該學會儘快適應環境,而不是讓環境適應自己。制定新的作息時間表,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利用假期培養興趣愛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也能豐富自己的「後高考時期」生活,也可以通過可通過各種體育、文化活動等體驗生活的樂趣。

NO.2平常心對待考試成績

高考說到底也不過是一場考試而已,雖然與自己的未來有著緊密的聯繫,但他絕對不是決定命運的唯一途徑,仍然還有很多的機會。雖然高考每年只有一次,但這並不代表沒有複習的機會,並不代表自己沒有重新來過的機會。

考試發揮不理想,相比於心情不好,不如好好分析一下自己考試失利的原因在哪裡,這才是強者應該有的姿態。在經歷考試失利就一蹶不振,這種考生即使再給你一次機會,你依然還會獲得這樣的結果,根本不會得到更大的進步。

NO.3合理設定自己的目標

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對自身的能力進行綜合評價,絕對不能過高的評估自己的實力,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實力,這種實力並不是靠想像出來的,而是要靠實打實地幹出來。

對於考試結果,考生一定要放平心態,在合理設定目標的同時,確保將自己平時的水平,在高考考場上發揮出來就非常不錯了,這就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結果。考生應該明白,考上理想大學並不意味著人生從此一馬平川,沒有考上心儀的大學也不意味著人生從此無路可走。

「後高考時期」家長應該如何幫助考生?

NO.1調整心態,保持樂觀的心態。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家長絕對不能過度擔憂,而是應該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情緒發展狀況,積極的進行疏導。在這一時期,家長絕對不能自亂陣腳,如果家長慌亂了,那麼想要教育好孩子也是無稽之談。

NO.2引導孩子轉移注意力。在這一時期,父母應該多陪陪孩子,引導著孩子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不要讓他閒下來,讓他繼續「忙」以來,找一些其他的事情讓他做,讓他能從各種活動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既能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也能提高自己的價值。在這個時期,父母可以陪著孩子做一些活動,比如:旅遊、打遊戲、聊天、講笑話、看話劇或電視劇、美食、幹些力所能及的活等,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暫時忘掉心中不快。

NO.3父母要透過問題看本質,做到「藥到病除」。父母儘量通過與孩子的交流或者孩子的表現中,捕捉或者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內心感受,儘量做到讓孩子感知到父母在關心他,能真正讀懂他,讓他感到父母在認可他,這樣他的內心可能也會得到一絲的安慰,內心深處可能也會有些放鬆。同時,還要鼓勵孩子進行情緒宣洩,引導孩子通過喊叫、運動、音樂、畫畫等形式發洩情緒。

相關焦點

  • 「後高考時期」如何幫考生疏解情緒?家長看過來
    近日,南昌一考生因高考成績超出預期30分而興奮至腦出血。家長表示,這可能與孩子高考後作息不規律,貪玩、熬夜有關。高考,對於考生而言,是一場重大的人生洗禮,而考試後,考生的各種情緒也難免爆發。今天,我們就針對「後高考時期」容易出現的心態問題,給家長們提供一些應對策略。
  • 「後高考時期」如何幫考生疏解情緒
    來源:北京日報圖集 近日,江西南昌一名18歲女生在獲知高考成績高出預期30分後竟然興奮到腦出血。家長介紹,孩子高考後作息不規律,貪玩、熬夜,腦出血可能與此有關。高考是一場重大的人生洗禮,考試後,考生的各種情緒難免爆發。本期我們就通過幾個案例剖析一下不同性格類型的考生在「後高考時期」容易出現的各種心態,並為家長們提供一些應對策略。
  • 已經步入「後高考時期」的考生,如何疏解情緒
    近日,江西南昌一名18歲女生在獲知高考成績高出預期30分後竟然興奮到腦出血。家長介紹,孩子高考後作息不規律,貪玩、熬夜,腦出血可能與此有關。高考是一場重大的人生洗禮,考試後,考生的各種情緒難免爆發。本期我們就通過幾個案例剖析一下不同性格類型的考生在「後高考時期」容易出現的各種心態,並為家長們提供一些應對策略。
  • 考生該如何應對高考後心理?
    高考結束了,備戰已久的學生從心理上並沒有真正放鬆,隨之而來的對考試結果的預測和獲知,以及由此帶來的考生的種種心態變化和行為表現,尤其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密切關注。據歷年來有關資料統計,考試結束到錄取工作終結這段時間,往往是許多考生心理問題的「井噴」期。考生該如何應對 「高考後心理」?①充分認識分數。
  • 高考臨近,家長如何緩解焦慮情緒
    一、高三家長焦慮眾生相距離2020年高考只剩下30多天了,家長的焦慮情緒不比孩子少,這種焦慮源自疫情前後深深的對比帶來的恐慌和失落:1、現代版「忍者神龜」:疫情期間,在家裡家長精心伺候著寶貝們,但是大多數高三寶貝是拒絕讓家長進他們臥室的,美其名曰
  • 好提分:高考後,家長如何幫考生疏解情緒?
    高考是一種重大的人生洗禮,考試後,考生的情緒不可避免地會爆發。最近,江西省南昌市的一名18歲女孩在獲知高考成績高出預期30分之後竟然興奮到腦出血。根據父母的說法,高考後,孩子的作息不規律,玩遊戲、熬夜,腦出血可能與此有關。&34;利用幾個案例分析了不同個性類型的考生在&34;容易出現的各種心態,並為父母們提供了一些應對策略。
  • 迎戰高考,考生和家長該如何應對
    6月7日和8日是每個考生最重要的日子。為了這個日子,考生們晝夜奮戰,家長們如臨大敵。  然而究竟如何備考?考前複習大腦何時最清醒?高考超常發揮有哪些竅門?臨近高考如何預防感冒?高考減壓方法有哪些?……  希望我們整理的這份備考計劃,能幫您增添一份從容。祝各位考生能夠金榜題名!
  • 專家支招:高考過後,家長和考生們如何儘快調試好心態?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屈婷)高考落下帷幕,精神心理科專家提醒,針對高考結束後容易出現心理波動的節點,家長和考生應重視心理調試,以良好心態面對。如果心理狀態持續不佳,應主動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高考剛結束和公布錄取結果的時候,考生最易出現心理波動。」
  • 高考越來越近,高三考生心理情緒緊張,4個方法調整考前狀態
    今日清晨,一名高三考生給我發來一個求助信息:「我是2020應屆生,高考在即,我有點緊張,怎麼辦?」離高考已不足5天​時間,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是高三考生當前亟須解決的問題。而且緊張的情緒,可能不僅僅是我們在考試的時候出現,甚至在考試前幾天的情緒影響更大一些。因為進入考場後,我們有事情可做,身心腦都隨著題目的進行而開動起來。反倒是考前的這幾天,時間完全由自己安排,不知道該做什麼,更容易出現緊張的情緒。
  • 2020年高考倒計時2天!一份「考生須知」請查收
    2020年全國統一高考將於7月7日開始。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071萬,比去年增加了40萬。高考倒計時3天,考生如何以最佳狀態迎接高考疫情期間迎接高考,考試時間、考試裝備、出行策略、考點防疫政策……這些你關心的問題,答案來啦↓↓↓
  • 如何調節高考失利考生的不良情緒?
    □常德日報記者 江一舟 實習生 楊馨潔高考成績出爐,幾家歡喜幾家愁。在高考中失利的考生難免鬱鬱寡歡,如何調節高考失利引起的不良情緒?對此,本報邀請市七中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梁平就失利考生情緒的調節給出了建議。
  • 2020高考在即,家長如何安撫好孩子的情緒?試試這8個方法(一)
    在往年這個時候,高考的孩子們都基本知道了自己的成績,而今年由於高考推遲一個月,考生們仍在緊張的備戰狀態中。如今,距2020年高考不到10天,臨門一腳保持好狀態至關重要。小編發現考試逼近,考生容易出現情緒上的波動,先來看看這些症狀看看咱家孩子中招了沒——
  • 高考結束警惕心理「太波動」
    高考前埋頭複習,複習安排以分鐘計算;如今閒下來,反倒讓她手足無措。「像是做了一個很長的夢,高考就結束了。」這屆考生「太難了」,種種不確定性,始終伴隨著他們。報考人數創歷史新高,因疫情而延期開考,部分地區還受到洪澇影響。面對這樣的特殊經歷,每個考生都可能經歷的恐慌、抑鬱、焦急大哭,並不意味著在考後就會全然不見。哪怕高考結束了,考生心理依然容易出現波動。
  • 丹東的考生家長注意了!警惕高考「考後危險期」
    對大部分考生和家長來說,高考前那一段時間最為重要,但往往缺乏對孩子「後高考時代」的關注。殊不知這一疏忽,極易造成風險隱患甚至釀成悲劇。近年來對高考期間處警情況的綜合分析,考生「考後危險期」儼然成為影響社會安全穩定的一大熱點。
  • 高考來臨中暑「突襲」?預防中暑的關鍵在於補充水分
    高考來臨中暑「突襲」? 高考來臨中暑「突襲」?
  • 考生們緊繃的精神突然放鬆 慎待三類「後高考時期」心理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導(記者林少蓉通訊員李燦瑜)高考結束了,考生們緊繃的精神突然放鬆,有的縱情玩耍、有的情緒低落、有的對未來迷茫,這些都是「後高考時期」容易出現的心理狀況,那麼應該如何調適這些心理狀況呢
  • 高考臨近,高三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穩定情緒
    》中提到過「耐心陪伴孩子成長、引導孩子的興趣方向和共同做好職業規劃」等細節,而高考前保持情緒穩定也相當重要,今天主要和大家聊一聊高考前夕,高三家長怎樣幫孩子穩定情緒。高考決定孩子的一生和未來,這個時期孩子的情緒彈性特別受影響,容易受挫,父母的態度影響他看待世界的態度和自我察覺能力。父母耐心引導,降低他(她)對環境的敏感性和注意力,對孩子平穩度過高考顯著有效。
  • 高考情感:高考前一周內,如何調節學生與家長的焦慮情緒
    距離2020年高考僅有不到一周的時間了,各位高考學子都在最後的調整階段,在今年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高考變得更加惹人注目。在幾天後,將會有幾千萬考生步入考場,而在這個高考的調整階段,如何解決學生和家長的焦慮感,成為了很多人面臨的問題。
  • 致梅河口市廣大高考考生及家長的一封信
    致廣大高考考生及家長的一封信親愛的考生及家長朋友們:「只爭朝夕寒窗苦,韶華不負正當時」。2020年的高考即將來臨,為切實保障廣大考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障國家教育考試安全有序和公平公正,溫馨提示如下:一、安全防護,健康監測強化底線思維,堅持生命至上。請家長朋友與考生共同認真學習《吉林省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生疫情防控參考手冊》內容,做好個人防護工作。
  • 極端情緒的人到底有多可怕,高考撕答題卡的處理通報來了
    」如果按照相關規定處理,結果一定是讓人唏噓的,可以說這名考生,未來很長時間會受本次行為的巨大影響。因為壓力過大,情緒失控導致的極端行為是怎麼產生的呢?廣大的考生在未來的日子如何自我調整,緩解情緒壓力,這是值得關注和探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