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一種重大的人生洗禮,考試後,考生的情緒不可避免地會爆發。最近,江西省南昌市的一名18歲女孩在獲知高考成績高出預期30分之後竟然興奮到腦出血。根據父母的說法,高考後,孩子的作息不規律,玩遊戲、熬夜,腦出血可能與此有關。
&34;利用幾個案例分析了不同個性類型的考生在&34;容易出現的各種心態,並為父母們提供了一些應對策略。
1. 失敗自責怎麼辦?
陽陽是全班比較優秀的學生,他的學習成績一直以來都名列前茅。深得老師的喜愛和同學的羨慕。在高考之前,就有名校向他拋出了橄欖枝,或許由於長期的自我感覺良好,陽陽面對高考有些輕敵。結果,考試期間發生了意外,最終與自己喜愛的名校失之交臂。
為此,陽陽特別自責,陽陽的父母心情更沉重。他們一直以自己的孩子驕傲,認為考上名校是順理成章的事。面對殘酷的現實,儘管他們沒有責怪孩子,但他們常常嘆了口氣。陽陽覺得自己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他每天早早醒來打掃衛生,買菜和做飯,似乎想用這種方法來彌補自己的錯誤一樣。
&34;建議:給孩子發洩的途徑
儘管高三孩子已經達到法定的成年年齡,但他們的心理尚未成熟,難免因為一時驕傲而飄飄然。所以我們常說高考不僅是對學業成績的考驗,也是對心理的考驗。經歷了高考的挫折後,自然就會理解&34;的人生哲理。在人生剛剛起步的時候受到一次深刻的挫折教育,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如果藉此引導孩子養成謙虛,務實和勇敢的意志品質,會成為孩子一生的精神財富。
高考後父母的態度對考生的心態有很大影響,有時甚至遠遠超過成績本身。無論發生什麼情況,家庭都應該成為孩子的避風港。面對考試失利結果,父母應該首先調整他們的心態,以正常的心態面對得失。其次,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了解孩子的情緒和內在感受,避免與孩子討論敏感的話題,例如高考和成績。最後,為孩子提供適當發洩他們的情緒的機會,並鼓勵孩子參加更多的社交活動。
2.不敢直面失利怎麼辦?
小小的成績波動比較大。心情愉快時,學習投入,成績會提高;當心情不好時,成績會大幅度下降。高考結束後,小小覺得自己考得不好,但是為了安慰父母,她謊稱自己考得還不錯。小小的媽媽信以為真,逢人就誇獎女兒考得好。分數公布後,小小的成績很差,家人都很吃驚。為此,母女兩人好幾天不說話。
&34;建議:反思與孩子相處的方式
有些考生為了迎合父母,會掩飾自己的失利。家長出於強烈的期待,會信以為真。事實上,這是雙方長期缺乏溝通、互相之間不了解的結果。高考,是家長深刻了解孩子性格的機會,也是反思自己和孩子相處方式和溝通方式的機會。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太在意孩子的成績,才使得孩子報喜不報憂,甚至不惜說謊。家長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有承受真相的能力,這樣即使孩子出錯了,也能夠感覺被包容接納而不至於逃避。而考生也應逐漸培養自己有所擔當的責任感,以此為契機,讓自己敢於面對真實的世界和真實的自己。失利了,就接受它,立志以後繼續努力。
3.如果感到迷茫和困惑,該怎麼辦?
郭果是個沉默寡言的孩子,最大的樂趣是看小說和玩遊戲。高考結束後,郭果日夜在電腦前玩遊戲。累了時就拿雪糕當飯吃。起初,郭果的父母也默認了他的行為。畢竟,高三學習壓力確實很大。但是,看到孩子日夜沉迷於網路遊戲,郭果父母開始擔心孩子的健康,不再允許他玩遊戲。遊戲玩不成,郭果開始看電視、看網絡小說、刷短視頻。有時整天看著昏昏欲睡,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甚至連填報志願都是父母一手操辦的,他自己一點也不上心。
&34;建議:交給孩子更多的責任
考生從原來緊張的高考學習中一下子放鬆下來後,會出現一段真空狀態。當現實的目標突然消失,考生們日夜打遊戲的情況非常多見。這在心理學上稱為&34;,很大程度上是正常的。
同前兩個例子一樣,孩子現在的行為來自過去父母的影響,不要想著現在一下子去改變他的行為。父母不妨聽孩子講講遊戲中的故事,甚至陪孩子玩幾局,這也算是對孩子補償行為的接納。這樣的機會不多了,因為他很快就要進入大學,那將是父母存在感更少的世界。
與此同時,父母可以把更多的責任交給孩子,讓他為家裡做一些決定,擔負起一個成年人必須擔當的責任。比如幫父母做家務,照顧年邁的親人,為全家策劃一次旅行等。總之,要讓孩子從一直被照顧的狀態下走出來,自己拿主意,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父母嘴上說&34;,實際上還是喜歡指手劃腳、橫加幹涉,這時孩子就會寧願回到電腦遊戲中那個他自己可以做主的世界裡。
4.固執己見該怎麼辦?
小玉今年在高考中的發揮穩定,結果出來後,小玉和他的家人情緒比較平和。但是在填報志願時,她和父親發生了爭執。她很欣賞父親的職業。她非常希望將來能和父親一起從事同樣的職業,因此她堅持要學習這個職業。父親非常反對,說他不贊成女生學習這門專業。但是小玉非常有主見,對父親說:&34;父親認為他的女兒的想法非常幼稚,非常擔心一旦女兒走上這一職業道路就會面對艱難的人生。父女二人為此陷入僵局。
&34;建議:儘量尊重孩子的想法
我們上大學的目的不僅是學習職業技能,更重要的是拓寬我們的視野,塑造性格。現在有些孩子有主見,喜歡思考,對生活和社會有自己的理解。只要態度認真,經過深思熟慮,父母不妨放手,讓孩子逐漸學會對自己的生活負責。放手不是放任,而是跟在不遠的地方觀察和陪伴。只要孩子的選擇是理性的,都要允許,必要時給予鼓勵與支持。
對於考生而言,獨立當然是一件好事,還是要聽取父母和長輩的意見,把困難考慮得充分一些,讓自己的選擇更加符合自己的預期,這樣自己才不會栽個大跟頭。
在考試未收到錄取通知書後的這段時間裡,考生一方面可以休息一下,釋放以前的壓力,另一方面,他們儘可能將來的學習和生活做些預習。例如,獲得一個和興趣愛好有關的技能,建立一個新的行為習慣等。父母還必須逐步完成角色轉變,對孩子給予更多的理解,寬容,尊重和支持,並為可能的分離做好心理準備。簡而言之,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之後,成人世界將開始,心靈的不斷成長才是真正的人生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