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初中生服毒自殺,最大原因是家長忽視孩子心理障礙

2020-08-05 卡樂艾格

事件回顧:

河南省泌陽縣羊冊鎮羊冊二中一名初三學生胡文通同學被另外三名學生毆打,胡同學服毒自殺身亡。結合胡同學遺書及公安機關的詢問筆錄,胡同學自八年級就有了這個想法。而胡同學作為走讀生,應該由監護人接送放學,在胡同學事故發生當天沒有家屬接送。

從事件上,我們得到三個信息:青少年輕生心態、衝突性暴力、家庭忽視孩子心理障礙。

如果胡同學家人在平時生活中多留意他的心情和行為,是不是就可以在他初二有自殺想法的初期及時幹預,給到足夠多的關愛,幫助他走出心理障礙?是不是就不會有現在的慘劇?我們無法斷定學校裡發生的暴力是否偶然,但是擊敗內心深處的永遠不只是一場災難,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痛擊,讓他從難過走到麻木,選擇放棄生命。

河南初中生服毒自殺,最大原因是家長忽視孩子心理障礙

父母最容易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個人的個性是從幼兒到青少年階段逐步發展定型的,假如忽視了孩子在成長時期的心理健康問題,很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消極影響。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十分受寵,對集體和同學缺乏應有的關注。又因為人部分父母忙工作,對孩子的關心非常少,而網際網路社會灌輸給孩子的資訊太多,不排除有相當一部分的負面影響源於泛傳遞的網絡社交渠道。如果沒有正確的疏導,一個小小的問題就可能給他們造成很大的挫折感,這不利於孩子心理健康發展。

河南初中生服毒自殺,最大原因是家長忽視孩子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是隱性的、潛伏的,不易被發現。但它卻是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絆腳石。焦慮,恐懼,抑鬱,自卑,妒忌,多疑,逆反,孤獨等,當這些心理問題表現在您的孩子身上時,作為父母的您,請一定要像關注孩子的身體和學習成績一樣,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做好孩子心理健康的疏導工作。因為一旦這些問題日積月累,從心理障礙發展到心理疾病,到那時也許已經不是治療的問題,而是像胡同學一樣走上極端的道路。

  但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如何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這樣的事情,是許多家長中的盲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現在有很多家長根本沒有意識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一個問題。

據調查,我國近30%的人心理部仔有不同程度的障礙,其中,32%的青少年有心理健康問題。有關部門還對中,小學生做了一次抽樣調查,結果發現,中學生中有40%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這些數據表明,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較成人更為嚴重。以上令人震驚的事例和統計數字清晰地告訴廣大家長,應重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河南初中生服毒自殺,最大原因是家長忽視孩子心理障礙

孩子心理差異存在於各個階段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孩子在發育的各個階段心理都存在差異,他們的心理更與成人不同。如果家長忽視了孩子的特點,把對成人的要求強加給他們,或用對其他年齡階段的要求來對待他們,沒有為他們提供解決這個年齡階段的必要問題的條件,就會使他們產生心理上的問題,產生不信任感,內疚感,自卑感等。當外界的要求和孩子們的發展水平和特點相距太遠時,這種要求非但不能促進孩子的心理發展,而且會使他們的發展產生偏離。

總的來說,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不一定都以明顯的形式表現出來,家長最好能在孩子剛開始產生輕微的心理健康問題時,就及時發現並採取多種方法幫助他們解決。還有我們不要忽視平時不引入注目的孩子的心理健康,包括那些大家都認為是「好學生」、「乖孩子」的心理健康。這些孩子,看起採很正常,沒有什麼心理上的問題,但實際上在他們身上存在著潛在的不健康因素。只是由於他們的性格特點,或由於沒有突出的事件引發他們的心理問題,因而他們的問題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對於這些孩子,家長往往會放鬆了關心和教育。在這條件下,問題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發展,以致達到了嚴重的程度。河南初中生服毒自殺,最大原因是家長忽視孩子心理障礙

由於每個孩子可能會受到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複雜影響,所以都具有其各自的特點,表現上有明顯的個別差異。家長如果能夠認真對待孩子的個性特點,採取適合於孩子特點的教養方式和態度,這個孩子的心理就能得到正常的發展。反之,如果家長按照統一的模式,採取不適合孩子教育方式,或根據自己的好惡對待孩子,親子之間就會產生不協調,甚至產生衝突,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

河南初中生服毒自殺,最大原因是家長忽視孩子心理障礙

多和孩子聊聊天,解讀他的每一個細微動作,他看你時的表情,說話的語氣,分享的內容,從而了解到他的心理狀態,孩子在慢慢長大,家長也要學會放下架子,用同伴的身份和他溝通,你才能了解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舉個例子,我像審犯人一樣,對你發問「今天在學校發生了什麼?」 你是不是也會下意識的挑好的說?別這樣,好話都是讓你別擔心,他們期盼的還是你跨過這道防線,站出來說一句「別怕,爸爸媽媽在你身邊,任何問題都要一起面對」。

圖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處理。

相關焦點

  • 上海一河南籍初中生服毒自殺:單親家庭,生前疑在校遭欺凌
    荔枝特報專稿 記者/陳非 視頻編輯/李姍近日,上海某初中一學生傑傑放學後在家吞服半瓶農藥自殺,送醫後經過一天的搶救,於11月15日因呼吸衰竭去世。19日,孩子父親盧先生告訴荔枝新聞,在傑傑服毒後,他從孩子口中和其他同學處了解到,孩子生前疑似在學校遭遇過數年的欺凌。
  • 初三學生廁所被打服毒自殺!家長承擔50%責任,校方補償17萬
    2019年12月13日,河南泌陽縣羊冊鎮某中學發生了一起悲劇,一名初三學生在廁所被毆打後,想不通服毒自殺,父母萬分悲痛,將學校和參與毆打小孩的涉事學生告上法庭。
  • 山東15歲男生服毒自殺,在其課桌發現「網絡流行語」字條:安排
    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家戶戶都是一個或者兩個孩子,而家長們也是給孩子們看的非常嬌貴,生怕他們受到一丁點的委屈。但是過度的把孩子看的太嬌慣未必就是好事,因為他們遲早會長大會離開父母的羽翼。一個15歲的的小孩子在大家看來花樣的年紀應該是無憂無慮的,但是今天小編來說的這位15歲的小孩卻似乎心裡承受太多而自殺身亡。在11月26號這天對於榮先生一家來說可謂是不平凡而又傷心欲絕的一天,因為這天他們失去了他們辛辛苦苦養育的兒子,具體怎麼回事呢?大家就隨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了解下。
  • 壓力過大小學生服毒自殺 體罰侵犯人格權
    核心提示  花季少年不堪學習重負,害怕受到老師體罰,服毒自殺。日前該起案件雖經淮北法院調解結案,學校同意補償學生家長,但也再一次引發人們對教育方法不當導致學生受傷現象的關注。學校究竟該對學生負起怎樣的責任?
  • 河南初中生學校廁所被毆打,回家服毒自殺,法院:家長監護不力
    後胡文通服毒身亡。法院認為死者家屬應承擔一半責任:死者家屬作為監護人,胡文通作為走讀生,應該由監護人接送放學,在胡文通放學當天沒有接送,原告應承擔監護不力的責任。被告許家皓承擔15%的責任;被告龔印正、史闖各承擔10%的責任。
  • 山東萊西通報「初中生服毒自殺」:排除校園欺凌,威脅紙條系網絡語錄
    2018年11月30日,萊西市教體局通報稱,學生系在家中服毒自殺,排除學生受到校園欺凌,網絡中傳播的「帶有威脅字眼的紙條」系學生之間相互傳抄的網絡「經典語錄」。該事件發生在11月26日,據齊魯壹點報導,11月26日晚,萊西市姜山鎮中心中學一學生在家中服農藥,經萊西市人民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 青少年精神障礙性自殺
    但其實,青少年群體自殺行為與精神障礙關係也十分密切。例如本文中的小溪,我們在了解她的成長環境和家庭背景後,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並立即進行了自殺幹預,心理評估和適當的心理教育。◎不同的精神障礙對青少年自殺未遂、自殺死亡發生的不同影響不同的精神障礙對青少年自殺未遂、自殺死亡發生的影響並不相同[1]:抑鬱障礙、雙相情感障礙、物質相關及成癮障礙、創傷及應激相關障礙及一些類型的人格障礙易直接導致自殺行為的發生,而共病精神障礙者也是易自殺的人群,應予密切關注;
  • 家長必讀:揭秘初中生的心理「需要」
    孩子剛入初中,我們都條件反射般的關注孩子的初中學習和生活。然後我們往往看到的也只是表面。這個階段,孩子們的心理變化你可注意到了嗎?特別是在過一段時間。千萬可別忽視了心理問題。  作為家長,我們也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下面分析的挺好的,至少我覺得是。希望和大家產生共鳴。
  • 河南初中生在廁所被毆打後服毒自殺,校方補償17萬,法院:原告50%...
    判決書顯示,河南省泌陽縣羊冊鎮羊冊二中一名初三學生被另外三名學生毆打,後被毆打學生服毒自殺身亡。法院認為死者家屬應承擔一半責任。胡文通是泌陽縣羊冊鎮羊冊二中一名初三學生,許家皓、龔印正、史闖亦是羊冊鎮第二初中學生。2019年12月13日上午,羊冊二中舉行月考,當天學生較多、場所擁擠,許家皓在等樓梯口門打開期間,踩到了胡文通的腳,隨後雙方發生爭執。
  • 媒體關注初中生自殺現象:學校事發後應對不成熟
    深入了解情況之後,吳靜發現,孩子的父母由於工作繁忙,很少和他溝通,一旦孩子出現問題,往往是簡單直接的呵責了事。「很多選擇自殺的孩子,表面上看似乎是因為某一次作業完不成,或者受了老師的批評,但實際上都有長期積累的原因,而且可能是多種原因疊加造成的壓力。」  她接觸過一個有輕生念頭的高二男生,「這個孩子把自己不願意活著的原因歸結為要升高三了,考試壓力特別大。
  • 孩子的心理問題,家長切莫忽視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基數的不斷攀升,導致教育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仿佛還記得前二十年的大學生還是挺受用人單位稀罕的,轉眼間白駒過隙,大學生已經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詞,多如牛毛,甚至連研究生也是那麼的稀鬆平常,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導致學歷含金量的下降直接加速了小孩的學業壓力,所以眾多家長把重心幾乎全部放在了孩子的學習成績上,似乎成績就是一切,只要成績好,
  • 青海15歲少年服毒自殺 三份遺書道明真相
    六月三號,家人準備將孩子火化,在整理孩子遺物的時候,家人意外發現了陶某某寫的三份遺書,而從這三份遺書上的內容讓,家人得知了孩子自殺背後的原因。  陶某某的第一份遺書好像是與同學之間的對話,大致內容就是選擇怎樣的自殺方式會減少痛苦。看得出用結束生命來結束痛苦的想法已經不止一次浮現在了陶某某腦海中。而從第二份寫給班主任老師的遺書中,家人隱約知道了這些痛苦的根源。
  • 9月10日--世界預防自殺日:「孩子,你為什麼要自殺」
    01 自殺是嚴重的心理危機自殺是嚴重的心理危機。隨著社會環境的複雜化、學習壓力增大以及競爭的激烈化,自殺比例呈上升趨勢,美國、日本及中國等國家,約有20%的青少年曾有過自殺觀念。;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亡;自殺是15-29歲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 初中生被親媽扇臉跳樓:沒有孩子想自殺,只有讓孩子想自殺的教育
    文|福林媽咪看多過太多孩子自殺的新聞,很多人可能會說,我們以前怎麼就很少出現這樣的事情?怎麼現在的孩子這麼脆弱?動不動就自殺?前幾日,一名初三男生被媽媽扇耳光後跳樓自殺。因為這件事讓我們清楚的看到了孩子從被母親當眾打,到毫不猶豫一躍而下,僅僅4分鐘的心理變化。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叛逆期,當眾被打,自尊被踐踏,心理的坎邁不過去。這時候說孩子太脆弱了嗎?
  • 不要以為孩子小就忽視孩子心理情緒問題
    我覺得,兒童抑鬱症可能比成人的還被忽視得更嚴重。很多人習慣於按大人的認知出發,把孩子的「異常行為」作為「不聽話」「不爭氣」來對待,而不願意去真正了解孩子的思想。錯誤地判斷孩子的情況而採取的處理方式,可能又反過來加劇了孩子的抑鬱。
  • 預防自殺,我們能做什麼?心理障礙是自殺的主因,世界預防自殺日來臨之際,記者專訪心理諮詢專家
    9月10日是「世界預防自殺日」,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障礙是自殺的主要原因。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超過80萬人死於自殺,自殺未遂的人數是這個數字的25倍。近年來,患抑鬱症的青少年人數也在不斷增加。曹長傑是阜陽市第三人民醫院情感障礙病區主任,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常務主任,感覺統合高級訓練師,安徽省健康服務業協會心理健康服務分會委員,安徽省心理諮詢師協會理事,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阜陽市第二期高層次專業技術後備人才。
  • 初中生比高中生難管,無非這些原因,家長知道越多越容易教育
    她說,她覺得初中生比高中生難管,面對小兒子,她不知道要怎麼管。我相信面對這樣的教育困惑和難題,她不會是唯一的家長。因此,今天這篇文章,我將根據我和幾個教師朋友討論出來的關於初中生為什麼比高中生難管的背後因素進行分析,希望分析出來的原因對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有所幫助。
  • 學業壓力已成中小學生自殺首要原因
    歸納中小學生自殺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分為:家庭矛盾(72例,33%)、學業壓力(55例,26%)、師生矛盾(35例,16%)、心理問題(21例,10%)、情感糾紛(11例,5%)、校園欺凌(9例,4%),其他問題(12例,6%)。
  • 上海一初中生服毒自殺:單親家庭,生前疑在校遭欺凌
    盧先生稱,當天孩子在學校受到批評是被冤枉的。他回憶稱,在平時,孩子也曾被老師嫌棄。「有一次開家長會,我問了老師一下孩子的成績,老師當眾就說糟透了,說孩子一個人搞得整個班級的成績都上不去。」盧先生稱,因孩子戶口還在河南,在上海是沒辦法升高中的,因此在學校並不受老師重視。
  • 家長會上被責罵後,16歲男孩次日「跳樓」自殺,心理健康不容忽視
    前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獨生子女卻越來越多,很多家長都寧願要一個孩子不願意要二胎,原因就是想要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教育,現在很多家長都將心思放在了孩子身上,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強壯的身體,很多父母都在十分之注重調節飲食,對孩子也是照顧的無微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