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一本史書,就是打開一個世界,讀史而知天下
本文由王朝一派原創創作,歡迎轉載分享
九十年代的中專生和我們現在的中專生完全是兩種境界。現在的中專學校林立四方,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因為上不了高中所以選擇到更容易就學的中專就讀。而九十年代的中專生則大為不同,他們要考上中專學校可謂是難上加難,所以其中的含金量也非同小可。
01那麼,當時的學生報考中專有多難呢?
舉個例子,大家就能明白了。如果一個縣城有一萬以上的考生參加考試,那麼大學就只有三四百個左右的考生能夠進入到中專學校的大門,而絕大部分的考生則無緣中專學堂。
雖說,好看很難,在1977年恢復高考之後,很多考生不管怎麼樣都要擠出一些時間來看書。
因為在高考恢復之後,他們終於有機會可以再次為自己的未來奮鬥,所以他們都非常地刻苦。
那一年確實誕生了不少的文理科狀元,而那一屆的狀元很多都成為傑出人士。
雖說,高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但是在中專盛行的年代。並不是所有的考生都有機會進入到大學的學堂的。相比較那些條件較好的學生,一些農村裡的孩子只能選擇更低門檻的中專了。
可即便是中專,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考上的。因為難度確實是有點大的。按照方式的錄取比例來看,中專生的錄取人數佔比僅在百分之五左右徘徊。由此可見,當時報考中專的難度有多大。
所以,當時一個村子裡如果有出現一位中專生的話,那將是普天同慶的大喜日子。就像我們現在,一個村子裡出現了一位大學生之後,那麼村子裡的那些叔叔、阿姨、伯伯們,就會紛紛前來道賀。因為,出一個大學生確實是不容易的。
雖然,我們現在大學生遍地都是,而且大學生也一直面臨著找工作難的問題。但這畢竟是村裡的大喜日子,能不慶祝嗎?
想想當時的中專生也是如此,能考上一個,就是全村的希望了!
那麼,以前的中專生和現在的研究生能夠相比嗎?
02以前的中專生含金量大
我們還是先來推測下之前的中專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八九十年代的中專生和985、211等重點大學的學生是差不多的。甚至,中專生的學歷還要比211出來的大學生要來得高些。
由此我們可以推出,當時的中專生學歷相當於今天的重點大學的學歷,不過要比研究生更低。畢竟碩士研究生要比大學生更高一個層次,是學生的另外一個學習的殿堂。
雖然,八九十年代的中專生比不上如今的碩士研究生,但是當時中專生學歷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
而且國家還會給他們安排工作,這一福利直到2000年以後才廢止。由此可見,那個年代的中專生是非常受歡迎的,而能考上中專的學生也是非常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