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寵兒中專生,成績頂尖卻沒有考大學,後來怎麼樣了?

2020-12-14 劍客談教育

有網友在網上感嘆:

70後的我,學習好,直接上了中專。而同學上了高中,最後考上了大學,我損失了嗎?

我是70後,網友說的事,我知道確實發生了很多。

70後一般在80年代中期迎來中考,而那時候中專畢業生就包分配工作的!這意味著什麼?從此成為公家人了,捧上了鐵飯碗!

對農村人來說,考上了中專,那真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從此可以告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而且,一個家庭如果出了一個中專生,這個家庭在村裡的地位和生活質量很快就會高起來。

所以,那時候,農村孩子但凡成績好的,都會首選中專。

為了考上中專,有多少家庭讓孩子一年接一年地復讀。因為一筆帳算下來,還是考中專更划算。哪怕把讀高中的時間都拿出來復讀,中專畢業也會比考上大學後畢業要早。對於農村人來說,等不及。

那時候,中考是要預選的。初三學生通過預選,只剩下不到1/3有資格參加中考。這當中,會有成績靠前但並不最好的學生參加中師提前招生。考上了的一畢業就分配到小學當老師,同樣是鐵飯碗!但能參加提前考試的也要看成績。

劍客老師當年的成績在預選班上中等偏下,自然沒有資格參加考試,對於中專更沒有抱什麼幻想。

一個班當中,首先是三四個同學提前考上中師,然後可以沒心沒肺地玩耍。之後是頂尖的同學,全校矚目的明星,有機會問鼎國家中專。

一旦有人考上國家中專,立馬成為全鄉焦點,大家都來實名羨慕!我們班當年僅一人考上了國家中專,意氣風發,我輩楷模!第一個穿上了鐵路制服。

此外,便是三五個地方中專和中技,考上了也是要大擺宴席的!畢竟是跳出了農門。

我們當地還鬧過這樣的笑話。有個初三學生,仿造了一封錄取通知書,結果家裡殺豬宰羊辦酒席,他把親戚家隨的禮和家長東挪西借的錢裝在口袋裡,說是作為學費和生活費,帶個女同學跑到省外,兩個人把錢揮霍空了才灰溜溜地回到家裡。生生把他父親氣得大病一場!他也成了全鄉的笑談。兄弟姐妹們也因為他好久抬不起頭來。

可見,當年考上中專的學生有多風光!

考不上中專的,家長又覺得讀書有用的,會讓孩子讀高中。我們縣一中是重點高中,除此之外,縣城的二中是普高裡的龍頭。另外還有三所普高,差距不大,分散在三個大鎮上。

劍客老師考上的是這當中相對最差的一所普高。連續三屆一個大專生都沒考上,最後撤掉了!

在一中、二中讀書的同學中,有的後來考上了大專,最好的考上了本科,沒有考重點的。我們考其他普高的,都是復讀之後才考上大專和高中專的,一個本科沒有。

但是,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誰能想到,當年的中專生和中師生後來大多沒有大專生和大學生混得好了呢?

不過,也因人而異。搶佔了多年先機,理應繼續站在同輩人的排頭啊!

說這麼多,還是想勸一勸這些八十年代的寵兒。一切朝前看,好漢不提當年勇。憑著當年的聰明勁,只要不懊悔不喪氣,又有什麼不如人的呢?

我一個大專生,畢業後在農村中學當了14年孩子王,不也被選調到縣城學校了嗎?近兩年開始做自媒體,不也成了各大平臺優質作者了嗎?

別惦記過去的風光,別為眼前的不如意沮喪。人生沒有那麼複雜,眼睛朝前,幹就完了!

對此,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專生,真的很牛嗎?
    甚至比現在考上清華北大都要來得高興、更加自豪,畢竟,能考上的鳳毛麟角,都是頂尖高手。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正是百廢待興之時,各個行業開始起步。所以,成績最優秀的初中生,多數都去上了中專,往往考不上中專(中師)的,才會去讀高中,再努力考大學。
  • 80年代中專生:堪比現在的985大學生!考不上中專才去讀高中?
    在本科生、碩士研究生遍地的當今社會,說起中專生,大家腦子裡閃過的只怕都是「成績不好」的印象吧。但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專生、中師生」的身份是一件很光榮的事。80年代中專、中師:堪比現在的985大學生!
  • 90年代的中專生有多難考?比得上如今的碩士嗎?
    九十年代的中專生和我們現在的中專生完全是兩種境界。現在的中專學校林立四方,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因為上不了高中所以選擇到更容易就學的中專就讀。而九十年代的中專生則大為不同,他們要考上中專學校可謂是難上加難,所以其中的含金量也非同小可。
  • 90年代的中專生有多難考?比得上如今的碩士嗎?
    現在的中專學校林立四方,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因為上不了高中所以選擇到更容易就學的中專就讀。而九十年代的中專生則大為不同,他們要考上中專學校可謂是難上加難,所以其中的含金量也非同小可。如果一個縣城有一萬以上的考生參加考試,那麼大學就只有三四百個左右的考生能夠進入到中專學校的大門,而絕大部分的考生則無緣中專學堂。雖說,好看很難,在1977年恢復高考之後,很多考生不管怎麼樣都要擠出一些時間來看書。因為在高考恢復之後,他們終於有機會可以再次為自己的未來奮鬥,所以他們都非常地刻苦。
  • 八九十年代初中中專生有多厲害?高燃中專畢業複習半年考上清華大學
    在八九十年代,相對於高中考中專來說,初中畢業考上中專的人更被人看好。因為高考考上的學生,前面有本科和專科,之後才是中專,能考上中專也算不錯的成績了。但是初中畢業上中專的大家覺得更厲害,因為他們是初中生中成績最好的一拔人,考不上中專後才去上重點高中。
  • 80年代的中專相當於如今的什麼學歷?不提升的話那還是中專學歷
    一、八十年代中專生還是比較稀罕的。當年剛改革開放,才恢復高考,各行種業人才短缺,所以那時的中專生是比較受重視的。那時的中專生分為兩類,一類是初中畢業考上的中專,另一類是高中畢業考上的中專。初中畢業考中專的對農村孩子來說是相當有吸引力的,因為可以轉為城鎮戶口,不用修理地球了。
  • 上世紀末的中師、中專生,他們的水平如何?專家:相當於985、211
    說起中專生或者是中師生,許多人腦海裡閃過的就是一群調皮學生,中專、中師學校則是一些成績太差上不了大學的人才會去的學校。但是,中專和中師院校真的一直是這樣的一個存在嗎?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在早些年中專和中師的學生可是非常有前景的畢業生,那麼曾經的中專和中師究竟水平如何呢?
  • 80年代的中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文憑?
    因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很多本科學子都在抱怨說羨慕八十年代的大學生,那個年代的大學生不僅威風凜凜,而且還包工作分配,只要考上了大學,那麼真可謂是一輩子就安穩了。但現如今的大學生呢?不僅需要應對各種壓力,而且畢業之後還沒有百分之七十的就業保證。
  • 80年代的中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文憑?
    因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很多本科學子都在抱怨說羨慕八十年代的大學生,那個年代的大學生不僅威風凜凜,而且還包工作分配,只要考上了大學,那麼真可謂是一輩子就安穩了。但現如今的大學生呢?不僅需要應對各種壓力,而且畢業之後還沒有百分之七十的就業保證。
  • 中專生要怎麼樣考大學?看完這篇就懂了
    參加本學校內畢業年級的對口升學考試 中專生考大學,如果你想通過現在的中專考大學的話,也是可以的,但是只有一個途徑就是參加本學校內畢業年級的對口升學考試,但是不知道你想考的那所大學是否對你們學校招生,一般對口升學的學校局限性是很大的,不過取得的文憑是具有和高中考大學同等效力的,遠比那些成人高考
  • 中專生可以考大學嗎?除了參加高考,還有哪些途徑可以上大學?
    導語:中專生可以考大學嗎?除了參加高考,還有哪些途徑可以上大學?每年中考過後,一部分初中畢業生上了普通高中,還有一部分初中畢業生因為成績原因成為中專生。中專是很多學生無奈的選擇,成績沒達普高線,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 致青春:八十年代的大學歲月
    回望這十年的大學校園,80年代初李克強總理一代的「新三屆」(1977-1979年入學)尚未畢業,80年代中期馬雲一代「60後」成為大學校園的中流砥柱,80年代末馬化騰一代「70後」開始拎著行李報到入學。屈指算來,這一代大學生如今大都已50開外,然而他們正在深刻影響著中國的今天和未來。——謹以拙文,與所有在八十年代步入大學校園的朋友們共勉!
  • 一代中專生命運之變:當年成績優異才能上,更多人在基層奉獻
    如今提起中專生的話,很多人都會將其歸入差生一行列,因為若不是考不上高中,應該鮮少有人會選擇去讀中專。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中專生和現在卻不是一個檔次,那時中專生的身份是一種光榮,只有少數頂尖的學子才能進入中專就學,學成之後國家也會給予優厚的待遇。
  • 三十年前的中專生:當年那麼優秀,現在多半生活在底層
    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期,能夠考上中專學校的人,比現在的大學生更加「難能可貴」,是學校裡的驕傲,是村裡的名人。很多人,是從初中畢業,就直接考上中專,也有一部分人,高中畢業後才去讀中專。上中專,名額有限,成績要特別優秀。在初中學校,能夠博得頭彩的人,去上中專,成績排後的人,才上高中。還有的學校,需要搶奪上中專的名額。
  • 高中生或者中專生報考日本大學本科的必要條件有哪些?
    #日本留學#對於考試失利沒有考取理想大學的高中生,或者中專畢業想進一步提升自己學歷及技能的中專生來說,日本留學或許會成為這部分學生的另一條出路。然而大部分同學對於報考日本大學本科的一些要求和基本條件都是一知半解,今天就讓小沐來給大家科普一下,想要報考日本大學本科到底需要哪些成績吧PS:小沐要在這裡提醒大家,以下所說的這些報考要求都只是針對於去申請日本大學的入試資格而已,並不是說達到以下要求後就肯定就進大學了,至於更為重要的校內考及面試部分的內容,小沐會在下期再為大家做詳細的講解,請同學們記得關注收看~~一、
  • 高中生或者中專生報考日本大學本科的必要條件有哪些?
    對於考試失利沒有考取理想大學的高中生,或者中專畢業想進一步提升自己學歷及技能的中專生來說,日本留學或許會成為這部分學生的另一條出路。然而大部分同學對於報考日本大學本科的一些要求和基本條件都是一知半解,今天就讓小沐來給大家科普一下,想要報考日本大學本科到底需要哪些成績吧PS:小沐要在這裡提醒大家,以下所說的這些報考要求都只是針對於去申請日本大學的入試資格而已,並不是說達到以下要求後就肯定就進大學了,至於更為重要的校內考及面試部分的內容,小沐會在下期再為大家做詳細的講解,請同學們記得關注收看~~
  • 沒考上本科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可是在80年代,「考不上中專的,才去上高中」,是當時的普遍認知。據1979年統計,當年普通高中畢業生有726.5萬人,而升學率只有3.8 %,這意味著絕大多數高中畢業生既上不了大學,又不會什麼技術。相比之下,以就業為目標的中專教育要經濟實用得多。
  • 80年代的「中專文憑」有多吃香?相當於現在的什麼文憑?
    於是有不少網友在網上表示,真羨慕要求八十年代的大學生啊。那麼八十年代的中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文憑呢?八十年代時並不是九年義務教育,所以不少學生在讀完五年制教育後都過早地參加工作,少有人能夠一直讀到高中。八十年代時大多數學子為了走進城市,都會選擇報考中專,成為包分配的中專生
  • 中專生考本科和普高生考本科有什麼不同?
    我們大家都知道,現在中專生的升學途徑有挺多的,那麼,如果中專生考上大學了,和普高生有區別嗎?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一起來討論一下!中專考本科:1、中專—專科—本科。有些學校有中專升專科的機會,可以先考上專科,比如開設有五年一貫制、3+2等學校修完後可直接拿大專畢業證。然後選擇專升本,這個機會每年都有,需要把握好機會。2、對口升學。
  • 三校生(職高生、職校生、中專生)也可以考本科!
    對口升學是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同時也會扶持中等職業學校的發展,滿足職專學生升學深造的願望,國家教育部出臺了「對口升學」政策,這個升學是國家從高校招生計劃中選擇部分專業拿出專門指標,都希望繼續深造的職校生進行對口專業的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