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特摩斯三世:埃及的拿破崙,鑄就地跨北非和西亞的大帝國

2020-12-22 騰訊網

圖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514年 前 1450年),是古埃及新王國第十八王朝時期一位以尚武著稱的法老(公元前1482年 前 1450年在位),後世的歷史學家稱他為「第 一個曾經建立具有真正意義的帝國的人,也是第一位世界英雄」。

軍事版圖

圖特摩斯三世出生於公元前1514年, 他是圖特摩斯二世和一個叫伊西絲的后妃的兒子。圖特摩斯二世體弱多病,所以他的異母妹、王后哈特謝普蘇特掌握了實權。哈特謝普蘇特認為圖特摩斯三世沒有純正的王室血統,不能成為法老,但是圖特摩斯二世只有這一個兒子。

圖特摩斯三世時期埃及社會風貌

公元前1504年, 圖特摩斯二世去世,年僅10歲的圖特摩斯三世即位。王后哈特謝普蘇特趁他年幼, 獨攬大權。4年後,太后暗令阿蒙神廟祭司假傳神諭篡位,圖特摩斯三世被迫退位,進入阿蒙神廟學習。在阿蒙神廟中,圖特摩斯三世如饑似渴地學習,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

軍事戰略圖示

後來,太后允許他參軍。圖特摩斯三世經過刻苦練習,成為一個武藝高強的人。他善於騎馬射箭,令將士們非常佩服。他從不過問政治,平時也沉默寡言。太后為進一步考驗圖特摩斯三世,讓他率軍遠徵古埃及南部的努比亞(今蘇丹)。

他指揮有方,大獲全勝,凱旋時獻上繳獲的奇珍異寶,並立即交出兵權。從此,太后不再對他存有戒心。圖特摩斯三世趁機訓練了一支由自己直接掌控的25000人的軍隊。

遺體保留在開羅博物館

埃及的西亞屬地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在米坦尼王國支持下突然宣布脫離埃及獨立。太后大驚失色,急忙調兵遣將,準備平叛。圖特摩斯三世乘機率軍發動政變,殺死太后和她的親信,奪取了王位。為了報復太后,讓她從歷史上消失,圖特摩斯三世下令將所有太后的石像和刻有太后名字的紀念碑銷毀,想把她留下的痕跡從埃及大地上徹底抹去。

圖特摩斯三世親政後,面對的第一撥敵人是西亞以卡捷什國王為首、一共有330個王公和他們的部下參加的反埃及同盟。公元前1482年5月,他親率大軍向卡捷什聯盟發起了進攻,雙方在巴勒斯坦北部重鎮美吉多城展開決定性的戰鬥。

圖特摩斯三世掠奪品

在出徵前,埃及軍隊到美吉多有三條道路可以選擇:第一條路是經「大馬士革大道」向東,到基松河後再轉向北,而後從山路到達美吉多,但這條路路程太長,圖特摩斯三世放棄了。

第二條路是經阿魯那抵達美吉多南部,卡捷什同盟軍認為埃及軍隊將從這條路進攻,所以在城南布下重兵。顯然,如果埃及軍隊經此路進攻,必 將損失慘重。圖特摩斯三世經過深思熟慮 後,決定進行一次大冒險,選擇另一條崎嘔的山路繞到美吉多城北,從背後出其不意地發起攻擊。

但這個計劃遭到保守的將軍們的反對,圖特摩斯三世非常生氣,說:「如果誰害怕,那就回埃及去。」於是將軍們不再說話了。黎明時,埃及軍隊出發,圖特摩斯三世走在軍隊的最前面,經過一天的急行軍,埃及軍隊在傍晚抵達美吉多城北,而敵人絲毫沒有覺察。

圖特摩斯三世

第二天早上,圖特摩斯三世把埃及軍隊分為一支中間部隊和兩支側翼部隊,向卡捷什同盟軍發起進攻。埃及軍隊弓箭手在前,步兵居中,最後是500輛快如疾風的駿馬駕駛的戰車。進攻時,弓箭手們射出一排排遮天蔽日的利箭,敵人死傷無數,陣形大刮圖特摩斯三世看準時機,命令戰車以排山倒海之勢發起猛攻。

當埃及的戰車接近敵人的戰車時,士兵們在統一號令下間 時彎弓搭箭,射向敵人。敵軍車陣大亂,埃及步兵隨後趕上,配合車兵作戰。戰場上到處是翻倒的戰車、馬匹和士兵的屍體,到處可以聽到敵人傷兵痛苦的呻吟。

埃及第十八王朝

如果此時埃及軍隊乘勝進攻,那麼美吉多城必定唾手可得。但埃及士兵只顧搶奪敵人留下的金銀財物,掠取戰利品和捆綁俘虜。結果,一些敵人逃到城牆下抓住城上守兵扔下來的繩索,逃回城去。

圖特摩斯三世只好下令圍城,埃及人砍光了城郊果園中的果樹,斷絕了城中的糧食和水源,敵人被迫投降,西亞再次臣服於埃及。

城堡遺址

圖特摩斯三世在位期間,共取得了 17 場戰役的勝利,後世的歷史學家稱他為「埃及的拿破崙」。他在位期間,埃及的版圖東起西亞地區,南至努比亞境內的尼羅河第四瀑布,西至利比亞,北抵幼發拉底河上遊的卡赫美士城,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地跨北非和西亞的大帝國。

來源 | 網絡

我們尊重原創,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被史學家稱為 「第一位世界英雄」的埃及拿破崙,圖特摩斯三世
    要說到最受到崇拜的法老,就不得不提到 圖特摩斯三世。圖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在他執政期間,埃及不斷地向外擴張,成為一個版圖遼闊的國家,因此,他被認為是古埃及最偉大的法老之一,並被歷史學家稱為 "第一位世界英雄"。他的父親圖特摩斯二世體弱多病,所以他的異母妹、王后哈特謝普蘇特,掌握了實權。
  • 埃及的拿破崙,應倒過來說拿破崙是「法國的圖特摩斯三世」才合理
    走進盧克索尼羅河西岸(古代叫底比斯,古埃及首都之一),來到3500年前開鑿的帝王陵寢,再看裡面的壁畫和浮雕,其美麗燦爛所現出的氣質,只能用凝神屏氣的驚嘆來形容了。在帝王谷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的陵墓(帝王谷KV34)是絕對值得去看看的,這不僅因圖特摩斯三世坎坷的法老登基之路,親政後的赫赫戰功,也被稱為埃及最偉大的徵服者——「古埃及的拿破崙」。
  • 西方歷史:圖特摩斯三世與邁錫尼的獅子門
    圖特摩斯三世趁機訓練了一支由自己直接掌控的25000人的軍隊。埃及的西亞屬地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在米坦尼王國的支持下突然宣布脫離埃及獨立。太后大驚失色,急忙調兵遣將,準備平叛。圖特摩斯三世乘機率軍發動政變,殺死太后和她的親信,奪取了王位。
  • 開疆拓土的埃及「亞歷山大大帝」——圖特摩斯三世對外政策解析!
    序言作為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六位君主,圖特摩斯三世在繼位後面臨了如何"打江山"和"守江山"的雙重難題。第十八王朝前期的幾位法老通過武力驅趕和文化同化,將周邊的部分外族政權逐漸瓦解,併入埃及版圖的一部分。圖特摩斯三世在位期間,東部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叛亂頻發,南部努比亞地區各部落也存在此起彼伏的騷動,沿海的貿易活動依舊在進行,這都成為圖特摩斯三世需要一一解決的問題。因此圖特摩斯三世制定了適應各地區的對外政策,在繼承的同時推陳出新,不但固守了前人的江山,更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埃及的版圖繼續擴大,帶領古代埃及進入帝國時代,因此他無愧於被稱作埃及的"亞歷山大大帝"。
  • 埃及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為何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個帝國締造者?
    在大西洋的兩岸,倫敦和紐約,至今仍矗立著兩座著名的記功碑,它們就是為了紀念世界上第一個帝國的締造者——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Ⅲ)的希裡波裡斯方尖塔(Heliopolis Obelisk) 。在一些歷史學家看來,圖特摩斯三世是「第一個曾經建立了一個具有任何真正意義的帝國的人,也是第一位世界英雄 」。他在位期間埃及達到強盛圖特摩斯三世共發動了15次戰役。為了在敘利亞海岸登陸並在那裡建立一個作戰基地,以徵服卡迭石和它的內地,圖特摩斯三世建造了一支海上艦隊。
  • 圖特摩斯三世、薩爾貢一世及漢謨拉比的軍事思想
    在奴隸制社會,古埃及軍事思想的典型代表人物是圖特摩斯三世。圖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504年~公元前1450年)是第十八王朝第5位法老,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一位傑出的國王和軍事家,被後人稱為「古埃及的拿破崙」。他22歲開始獨立執政,在此期間訓練了一支由自己直接控制的、共約2.5萬多人的軍隊。
  • 圖特摩斯三世個人比較痴迷於異域風情的事物
    由於糧食年年豐收,東西方都是沙漠,北部是大海,而南部又是非洲大草原,所以古埃及帝國在早期並沒有從尼羅河谷地過多地向外擴張。然而自進入新王國時期之後,情況便發生了改變,圖特摩斯三世的祖父圖特摩斯一世將軍隊開到了黎凡特。在那裡,他們經歷的第一次降雨令他們心醉神迷,他們稱其為「從天而降的尼羅河」。全盛時期的新王國讓埃及帝國的版圖擴張到了全球。
  • 埃及圖特摩斯家族經歷了什麼?對埃及的發展起到什麼重要性!
    不久,哈特舍普蘇身邊就聚集了一群效忠於他的大臣,她的權力越來越大。公元前1504年,圖特摩斯二世死了,遵從他的旨意,繼承人是在阿蒙神廟中做小僧侶的圖特摩斯三世。有了新王哈特舍普蘇只好交出政權。哈特舍普蘇面對眼前的形勢,只好遵照旨意行事,但她並不甘心交岀權力。10歲的圖特摩斯三世和她女兒涅菲魯與結為夫妻。
  • 阿拉伯世界被以色列隔開,能否修建大橋,連接西亞和北非
    阿拉伯世界是指以阿拉伯人為主體的眾多國家,共有22個,比如埃及,沙特,敘利亞,葉門等等,主要集中在西亞和北非地區。這些國家有著統一的語言阿拉伯語,也有著相似的文化和風俗習慣,各國之間的關係也比較緊密,但由於各種歷史原因和現實原因,現在阿拉伯世界並沒有成為一個整體。
  • 西亞地區和北非地區雖分屬兩大洲,但卻有著相似的自然和人文區位
    當然,這兩個地區在地理上也是相連的,以埃及的蘇伊士運河為界,以東為西亞地區,以西為北非地區,埃及就是一個地跨西亞(亞洲)和北非(非洲)兩個區域的國家。「北非」地區位於非洲的北部,北臨地中海,西臨大西洋,東部與西亞地區隔紅海相望,總面積約為837萬平方千米,共有包括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蘇丹等在內的11個國家,狹義的北非地區主要包括埃及、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西撒哈拉等國。西亞和北非總面積相加約為1560萬平方千米,在自然地理方面,西亞和北非幾乎是相同的。
  • 普法戰爭戰敗,第二帝國瓦解,拿破崙三世毀掉了自己建立的王國?
    你知道拿破崙三世嗎?他可不是我們熟知的拿破崙,拿破崙三世名叫路易·拿破崙,是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波拿巴的侄子。可這個拿破崙三世也開創了一個帝國,這就是法蘭西第二帝國。路易·拿破崙想像他的伯父一樣,成為萬眾景仰的皇帝,但是不得不說的是,路易·拿破崙並沒有他伯父拿破崙·波拿巴那樣的軍事和政治才華。
  • 鐵器的發展,幾代人的改革,使得亞述最終實現對兩大文明的統治
    前言在上古時期西亞與北非的文明中心可以說非常複雜,他們相繼產生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並且在長期的發展過程當中,在公元前16、15世紀不但成為並立的強大政權,而且開始了兩河流域和北非地區霸權政治的爭奪。在當時西亞、小亞細亞以及北非地區主要林立的文明古國有古代埃及。
  • 法國君主拿破崙三世,一個帝國的悲喜劇,婚姻的致命傷害
    法國拿破崙三世,也就是拿破崙的侄子,在1808年至1873年曾任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及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擔任皇帝期間,他依靠工商業與金融資產者的支持,大力促進法國工業革命。1870年法國與普魯士發生普法戰爭,在戰爭中他親臨前線,同年9月2日在色當戰敗被俘投降,法蘭西第二帝國隨之被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取代,1871年被釋放,釋放後前往英國度過餘生,1873年1月9日在英國去世。這樣一位戎馬一生的帝國皇帝愛上了全世界最美麗的女人特巴女伯爵瑪利亞. 尤琴,並且和她結婚。
  • 埃及新發現3000年前木乃伊 主人或為皇室僕人(圖)
    發現時,這具木乃伊被亞麻布包裹,和石膏黏在一起,被放在一個明亮的彩色木質棺材內。據悉,這具木乃伊所在的墓穴可追溯到公元前1075年至664年,地處尼羅河西岸,在埃及法老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時期所建造的神廟附近,墓穴的主人可能是一位叫Amenrenef的貴族,生前是皇室的僕人。
  • 《出埃及記》分章講解: 簡介(上)
    《出埃及記》的頭兩章是《創世記》的延續,包括了80年左右的時間,而《出埃及記》的其餘部分所包括的時間僅一年左右。雖然沒有考古的證據使我們能對以色列人在埃及的各階段歷史作詳細敘述,然而約瑟和雅各是在喜克索斯時代進入埃及,這一點似乎是有充分的證據。這些閃米特族的統治者對待與他們在種族上有關係的希伯來人很友好。約瑟就是在他們手下升至高位,名聲大振的。
  • 1873年1月9日,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去世
    拿破崙三世,1808年出生時名為夏爾-路易·波拿巴。他的父親是拿破崙一世的弟弟路德維克,母親則是拿破崙一世的繼女奧坦絲·博阿爾內。因此,他是拿破崙的侄子,也是拿破崙的繼孫。路易-拿破崙的父母在拿破崙在位期間,成為拿破崙傀儡政權荷蘭王國的國王和王后。
  • 西亞北非蘇美爾早期文字系統屬漢字支系文化
    埻端(鶉蛋),即古埃及,包括今埃及、蘇丹、利比亞一帶。璽曄(息葉),包括今摩洛哥一帶。西亞、北非一帶出土的早期泥板文字內容顯示,五六千年之前中土炎帝大夏時期,興都庫什山往西到波斯灣一帶,再往西到紅海一帶,再往西到北非撒哈拉地區一帶,主要包括五大族,可以稱為遠古西域大夏姒氏五族。此五族分布情況如下。
  • 土耳其曾跨越地中海統治埃及?
    公元16世紀,位於西亞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開始強勢崛起。在歐洲方向上,奧斯曼人渡過博斯普魯斯海峽,侵入巴爾幹半島,已經存續千年的拜佔庭帝國因此滅亡,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更名為伊斯坦堡;在非洲方向上,土耳其人經地中海東岸跨越蘇伊士地峽,進入埃及和北非沿岸,不過在這裡迎接他們的是同樣強大的馬穆魯克王朝。自13世紀擊潰蒙古西徵軍的偏師之後,馬穆魯克人對埃及的統治已經長達數百年,剽悍的騎兵加上可怖的彎刀,馬穆魯克人是一支不容小覷的抵抗力量。
  • 形同放逐的拿破崙,用在北非戰場海軍的失利,成就了尼爾森
    英國和法國從中世紀便糾纏在一起,步入近代社會以來兩個國家之間更是因為歐洲勢力、海外殖民地等問題摩擦頻發,因此也造成了兩國的軍隊互相緊盯著對方的情況。這種情況在拿破崙在義大利一戰成名之後愈演愈烈。於是也就發生了拿破崙的軍隊和尼爾森軍隊在北非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