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來自安徽省安慶市的五胞胎度過了他們作為初中生的第一天。自2006年出生以來,作為安徽省首例五胞胎,姐弟五人就備受社會關注,還曾經登上過央視舞臺。五胞胎的父親陳強彪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小學開始他就有意讓五個孩子不同班,既防止他們抄作業,也讓他們交到更多朋友。孩子升入初中,父母也有意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孩子們也會輪流幫父母幹家務。
五胞胎上初中不同班 家長會輪流去
9月2日,安徽省首例五胞胎陳鑫雅、陳聖奧、陳杰歐、陳漁美、陳燦菲開始了初中生活。但是,一同生活的5姐弟卻被分到了不同的班級。五胞胎的父親陳強彪告訴記者,把他們分到不同班級,自己是有意為之。
陳強彪告訴記者,只要在一起就特別淘氣,但是分開了又很乖,為了防止孩子們「搗蛋」,從小學開始,5個孩子就被安排在不同的班級,「這樣既給老師和同學們減少點麻煩,也能避免他們之間相互抄作業」,陳強飆說,在不同的班級裡,孩子們也有了更多與其它同學相處的機會,除了兄弟姐妹,還多了很多好朋友。
五胞胎在五個班級上學,開家長會怎麼辦?對陳強彪和妻子來說,這已經不是難題了。有了在小學的經驗,夫妻倆一般都是選擇一個孩子所在的班級去參加家長會,剩下的四個孩子,會再單獨和老師交流。沒被選中的孩子會失望嗎?陳強彪表示,每次家長會他們都會輪著去,孩子們也都能體諒爸爸媽媽。
孩子出生時連連後退 曾因分不清掛記號牌
2006年12月6日,五胞胎出生在安徽省安慶市立醫院,成為安徽省首例五胞胎,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五個孩子出生後,護士拉著陳強彪讓他看孩子,跟他說這都是你的孩子,陳強彪嚇得直往後退,完全不敢相信。「孩子出生好幾個月,我腦子都是暈暈乎乎的,感覺像在做夢一樣」,陳強彪告訴記者。
這五個孩子也被稱為「五福娃」,老大陳鑫雅、老二陳聖奧、老三陳杰歐、老四陳漁美、老五陳燦菲。有網友說,五胞胎的名字看起來也沒有太大聯繫。其實,五個孩子名字中間的字含有「金木水火土」,最後一個字則代表「亞澳歐美非」等五大洲。
一下子有了5個孩子,陳強彪和史有琴有些不知所措,如今和妻子聊天時,兩個人還覺得不可思議,最開始的3年都是怎麼熬過來的?陳強彪告訴記者,最開始給孩子們餵奶、換尿布的時候都是手忙腳亂,經常是一個孩子換好,轉眼又忘了換沒換。
漸漸的,夫妻倆在手忙腳亂中摸索出門道。五胞胎剛出生時,夫妻倆也搞不清楚誰是誰,就給每個孩子身上掛一個記號牌,也方便餵奶和換尿布。過了一段時間,別說看長相了,夫妻倆閉著眼睛聽聲音都能分出誰是誰。
都說帶孩子辛苦,對陳強彪和史有琴而言,這份辛苦要乘以5。五胞胎小時侯,夫妻倆一天24小時都要照顧孩子,每天晚上,兩人都是輪流睡覺,「上半夜我睡了,下半夜就換她去睡」。夫妻兩人更是從沒在一張桌子上一起吃過一頓飯,都是輪流吃一點,吃飯像打仗一樣。最難的時候,一個孩子哭,其它四個也會跟著哭,抱起這個就得丟下那個,夫妻倆難以招架,有時隔壁鄰居過來幫忙才能給他們解解圍。
主動培養五胞胎自理能力 孩子輪流做家務
孩子們漸漸長大,夫妻倆也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們的自理能力。陳強彪告訴記者,如今,刷碗、擦桌子、晾衣服這些家務事孩子們都會做。他們自己也有一個「排班表」,每天輪流做家務,「該輪到誰幹活了,他們記得比我還清楚」,說到這裡,陳強彪笑出了聲。
媒體跟拍的一段視頻中,五胞胎自己乘坐公交車前往學校。陳強彪介紹,自小學三年級開始,5個孩子就是自己走路上下學。如今升入初中,學校離家比較遠,孩子們上下學都是結伴乘公交。「他們還想騎自行車去學校,我覺得5個人一起騎自行車在路上打打鬧鬧很不安全,就沒同意」,陳強彪說。
五胞胎從出生到入學,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幫助,陳強彪也都一一記在心裡。他希望孩子們能好好學習,以後有能力也回報社會。
(北青報記者 張月朦 實習生 汪楊清)
【版權聲明】本文由企鵝號作者Qnews創作,在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下屬平臺獨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