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與新證券法聯動互補 提高違法成本壓實「看門人」法律職責

2020-12-15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網 郭冀川

本報見習記者 郭冀川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下稱「草案」)對證券犯罪所做修訂主要是提高了部分證券犯罪的刑罰,與新證券法顯著提高證券違法違規成本的內容形成了相互呼應,這樣就實現了從行政、刑事、民事等多維度對證券違法行為的打擊。」北京市證信律師事務所金融證券部高級顧問陳高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草案通過自由成本和經濟成本的提高,可以對證券犯罪形成嚴厲震懾。

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互補

大幅提高違法成本

為進一步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草案完善了證券犯罪規定,提高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刑罰,明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刑事責任,大幅提高了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

陳高慧表示,刑事處罰是打擊證券違法犯罪行為的重要手段,草案明確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以及提高了部分證券犯罪的刑罰,使金融違法犯罪的處罰細則進一步明晰,處罰力度進一步加大。而新證券法的修訂內容,主要是大幅提高了對證券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力度,同時也對證券違法的民事賠償責任做了完善,作為證券領域兩個重要的法律參考,此次草案內容和新證券修訂內容形成了聯動互補。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李睿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草案考慮了與相關前置法律法規條款的對接,既對相關的犯罪構成予以調整,也加大了與其它法規聯動。

如草案提高違規披露犯罪的刑罰,即是對加大懲戒力度、防範金融風險的回應,在行政罰款之外,也構建起民事追償和刑事懲戒的立體化從嚴懲戒體系。而新證券法對虛假陳述或者隱瞞相關事項導致虛假陳述的,均大幅提高了罰款比例和數額。

另外草案中對於欺詐發行、違規信息披露的懲戒,也是落實上市公司在發行階段和持續經營階段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要法治保障。而新證券法設專章規定信息披露制度,系統完善了信息披露制度。

李睿說:「在對投資者保護方面,新證券法對普通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做出了區別性的權益保護安排,此次草案也大幅提高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法定刑,同時調整集資詐騙罪的刑法結構,既是對投資者的保護,也是增強對非法集資犯罪的刑事威懾。」

壓實「看門人」法律職責

還需賞罰分明

草案除了提高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也對證券市場「看門人」的法律責任進一步強化,對保薦等中介機構在證券發行、重大資產交易中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等犯罪加重處罰。

中國金融智庫首席金融學家宏皓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論是新證券法還是草案,都在約束上市公司和控股股東的同時,壓實中介機構市場「看門人」的法律職責,對他們的勤勉盡責越發看重。

宏皓說:「雖然近年來對證券領域的法律法規進行了幾次修訂,加強了對上市公司和控股股東的監督與處罰力度,但與歐美國家『一罰到底』相比,我們的法律制度在面對數十億、數百億的違法所得面前,威懾力度依然不夠。因此加強對中介機構的處罰,就從另一個層面提高了違法成本,因為沒有這些中介機構的幫助或者知情不報,僅憑上市公司和少數大股東,很難實施欺詐發行和違規披露犯罪行為。」

宏皓表示,過去中介機構作為「看門人」,卻沒有動力主動曝光企業客戶的黑暗面,在上市公司舞弊行為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事情爆發後反而以受害者的身份博取同情,這種行為將在未來資本市場被杜絕。因為處罰力度的加大,讓中介機構在巨大的法律風險面前,不得不站出來舉報違法行為,履行自己的義務,不敢逃避自己的法律職責。

也有會計師事務所的從業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訴苦,在有限的時間內,對上市公司的財報進行全年審計,不僅工作壓力大,還要與上市公司「鬥智鬥勇」。即便審計中發現問題,會計師事務所為了減少事端,往往選擇解約而不是舉報。

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生導師胡繼曄對記者表示,在處罰力度日益嚴格的情況下,也要相應為中介機構提供一個「吹哨人」保護機制,鼓勵他們能夠勇於揭發問題,對違法違規舉報人予以特殊的保護和獎勵,通過懲罰與獎勵的雙管齊下,大大增加證券違法違規行為的難度。

(編輯 張明富 白寶玉)

相關焦點

  • 刑法修正案(十一)獲通過!欺詐發行犯罪刑期最高可達15年,信披造假罰金取消20萬元上限
    >等中介機構的「看門人」職責等。證監會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以認真貫徹落實刑法修正案(十一)為契機,推動加快修改完善刑事立案追訴標準,加強刑法修正案(十一)內容的法治宣傳教育,不斷深化與司法機關的協作配合,堅持「零容忍」打擊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等各類證券期貨違法犯罪行為,切實提高違法成本,有效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全力保障資本市場
  • 刑法修正案:財務造假可判15年,個人罰金無上限!律師:大幅提高資本市場犯罪成本
    對於欺詐發行,刑法修正案將刑期上限由5年有期徒刑提高至15年有期徒刑,並將對個人的罰金由非法募集資金的1%-5%修改為「並處罰金」,取消5%的上限限制,對單位的罰金由非法募集資金的1%-5%提高至20%-1倍。對於信息披露造假,修正案將相關責任人員的刑期上限由3年提高至10年,罰金數額由2萬元-20萬元修改為「並處罰金」,取消20萬元的上限限制。
  • 刑法修正案:欺詐發行可判15年,個人罰金無上限!律師:大幅提高證券...
    紅星資本局今日就此採訪了被稱為「最懂A股的律師之一」 的世輝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梁宏俊律師,對刑法修正案中的關於證券期貨犯罪內容的四個重點進行了解讀。重點一:從罰金到刑期 大幅提高刑罰力度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等違法犯罪行為是資本市場的「毒瘤」,刑法修正案大幅強化了對上述犯罪的刑事打擊力度。
  • 刑法修正案通過,再次夯實資本市場法治根基!
    但除了這些,你是否注意到資本市場的立法也在不斷完善,刑法正在與年初修改完成的《證券法》強勢聯動,用更強的處罰力度和更細緻的責任追究,彰顯監管部門維護市場秩序以及依法治市的決心。我們就帶大家具體來看看本次修正案涉及到資本市場的幾個要點。
  • 信披造假罰金取消20萬元上限,刑法修正案通過!證監會也發聲→
    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組織、指使實施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以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隱瞞相關事項導致公司披露虛假信息等行為納入刑法規制範圍。4. 壓實保薦人等中介機構的「看門人」職責。將保薦人作為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和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的犯罪主體,適用該罪追究刑事責任。5.
  • 刑法修正案已通過,來看五大要點!證監會剛剛發聲
    雖然時值周末,但刑法修訂案的審議通過依然立刻在市場引發激烈反響,券商中國記者採訪了數位投行人士、律師,解讀修訂案對資本市場發展的影響。受訪人士均認為,修正案的通過,大幅提高了市場參與主體的違法成本,將大大減少主觀故意造假或協助造假的可能。
  • 信披造假20萬處罰上限取消,欺詐發行最高罰募集資金1倍 最新刑法修正案重拳打擊證券期貨違法行為
    康美藥業2016年到2018年累計虛增收入300億元,虛增利潤40億元;康得新2015年至2018年4年虛增119.21億,證監會對兩康處以60萬罰款,在新的刑法修正案下,對於信披造假最高20萬元罰金的上限已經取消。
  • 刑法修正案(十一)通過,60萬頂格處罰時代終結
    26日晚間,證監會表態,將推動加快修改完善刑事立案追訴標準,加強刑法修正案(十一)內容的法治宣傳教育,不斷深化與司法機關的協作配合,堅持「零容忍」打擊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等各類證券期貨違法犯罪行為,切實提高違法成本,有效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全力保障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刑法修正案已通過,欺詐發行最高判刑15年,頂格處罰60萬成歷史,來看五大要點!證監會剛剛發聲
    雖然時值周末,但刑法修訂案的審議通過依然立刻在市場引發激烈反響,券商中國記者採訪了數位投行人士、律師,解讀修訂案對資本市場發展的影響。受訪人士均認為,修正案的通過,大幅提高了市場參與主體的違法成本,將大大減少主觀故意造假或協助造假的可能。
  • 證監會:刑法修改彰顯「零容忍」決心 保障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本次刑法修改,是繼證券法修改完成後涉及資本市場的又一項重大立法活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舉措,體現了黨中央、全國人大對資本市場的高度重視、親切關心和大力支持,表明了國家「零容忍」打擊證券期貨犯罪的堅定決心,對於切實提高證券違法成本、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秩序、推進註冊制改革、保障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 刑法修正案(十一)通過!對欺詐發行、信披造假等打擊力度空前!證監會:彰顯「零容忍」決心
    今年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實施後,剛剛,全國人大常委會也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明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2、對於信息披露造假,修正案將相關責任人員的刑期上限由3年提高至10年,罰金數額由2萬元-20萬元修改為「並處罰金」,取消20萬元的上限限制。 3、強化「關鍵少數」刑事追責。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組織、指使實施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以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隱瞞相關事項導致公司披露虛假信息等行為納入刑法規制範圍。 4、壓實保薦人等中介機構的「看門人」職責。
  • 證券法修訂"三讀"倒計時 加大處罰力度與刑法聯動修改
    烏日圖稱,去年以來,包括《證券法》在內的三部法律已提請人大常委會審議。  2017年4月24日,《證券法》修訂草案曾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二讀」,此後近兩年均無新的進展。  第一財經在2019年兩會期間了解到,多位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均對證券法的修訂提出了意見,普遍集中於提高上市公司違法成本、加大中介機構監管、投資者保護等方面。
  • 刑法修正案將有效震懾資本市場違法行為
    每經特約評論員 熊錦秋2020年12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次修改大幅提高了證券違法成本,對保障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 發揮威懾作用 優化資本市場法治環境 刑法修正案草案提高證券犯罪懲處力度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日前審議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下稱「一讀稿」)。其中,與資本市場密切相關的條文包括:提高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的刑罰,提高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刑罰,明確將保薦人作為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的犯罪主體,並適用該罪追究刑事責任等。
  • 護航資本市場 證券犯罪刑期大幅提高
    新《證券法》實施,刑法完成修正,資本市場全面推行註冊制的法律框架基本就位。」曾在證監系統工作多年的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資深顧問黃江東對第一財經記者稱,證券法修訂後行政處罰上升了一個數量級,而刑法修正後刑事責任也大幅提升。
  • 2020資本市場十大關鍵詞:新《證券法》施行,退市新規落地
    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的「根本大法」,《證券法》修訂事關億萬投資者切身利益。新《證券法》在全面推行證券發行註冊制、大幅提高證券違法違規成本、加大投資者保護力度、進一步強化信息披露要求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它建立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強化監管執法和風險防控,此外還壓實了中介機構市場「看門人」法律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