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磨利劍,
六月沙場試鋒芒。
又是一年高考時,
語重心長寄學子。
2019高考在即,汝州手機臺特聯合汝州市一高聯袂推出「名師話高考」專題欄目,為萬千高考學子加油打氣,助力學子們輕鬆備考,金榜題名!
政治備考
汝州市一高政治老師王曉鴿
王曉鴿,現任汝州市一高政治組教研組長,高三文科清北班老師。獲平頂山優質課、汝州市優質課、汝州市教學標兵、汝州市骨幹教師、汝州市高招優秀學科組成員等榮譽。
市一高政治老師王曉鴿
隨著2019高考的臨近,如何在短暫的時間內做到高效備考,針對政治學科我提出幾點建議。
一、立足考綱,夯實基礎,回歸教材
高考對基礎知識的考核佔60%~70%。要學會取捨,不要把大量時間花費在應付難題、偏題、怪題上。尤其是成績中等的學生,應敢於捨棄難題,把主要精力放在對基礎知識的熟悉與鞏固上。
高考試題的切入點和視角千變萬化,但解答的要求、內容卻在課本,課本知識是所有學科的地基。對於知識有兩個部分要突破:知識體系、易錯易混點。
知識體系建議:立足考綱,回歸課本,根據四本必修的單元、課、框的目錄梳理課本知識點、中心詞形成體系。在體系下記基礎,遇到不會或不熟的知識點及時查缺補漏。
易錯易混點建議:善用教輔易錯易混點的總結,專門複習,考前再過兩遍,做題時多總結常考的易錯易混點,培養做題敏感度。在最後階段利用好「錯題集」,做好題後反思,對每一道錯題的整理,至少包括:這是什麼問題,我為什麼出錯,應該怎樣做,把題目和課本知識相結合,分析題目,反思出這一類題的解題思路和技巧。
二、多了解時事,多結合課本
1.梳理一年來習近平重要講話。2018年政治高考題中以習近平講話及黨的十九大報告內容為命題素材的試題,每套題中選擇題均有2道;主觀題設問中也有「平語近人」直接成為「論題」;甚至試題答案也明顯融入了習近平講話的觀點。可以預見今年高考命題中,習近平思想、習近平重要講話仍會高頻出現。
2. 要重點關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國家建設中存在問題的分析及對策,如在中美貿易摩擦、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背景下,我國如何擴大開放;面臨經濟下行,我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哪些具體舉措等。
3. 要了解國家法治建設的成就,不僅是立法方面的成就,還有執法、司法、法治教育等方面改革與成就。
4. 五大新發展理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需要持續關注。
5. 文化方面,今年仍然會圍繞優秀傳統文化、民族精神命題,同時要特別關注加強文化交流,講好中國故事,增強文化軟實力問題。
6. 幾個重要時間節點,如五四運動100周年、建國7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等,需要關注。
今年時政備考內容之多幾乎為歷年之最,但即使再多的時事,在課本上都能找到依據。建議時政備考功夫要下在方向把握上、宏觀了解上、準確分析上,讓時政熱點問題和課本理論相結合。
三、複習有計劃,演練經常化
衝刺時間雖短,卻不能沒有計劃。建議考生列一個時間表,這樣就能目的明確,條理清晰,使自己的複習進度和時間同步,心中不慌亂。
另外要做一些有價值有方向的試題:一種是符合高考要求貼近高考思路的題,這種題做完後能獲得高考答題的感覺;一種是自己經常容易失誤的題,這種題做完後能使自己知道還存在什麼問題,查缺補漏。
在做題速度上,建議掐表標記每道題的做題時間,三科合理分配,以保證高考時解題時間的分配更加科學。
這幾年高考政治選擇題通常是文綜三科中相對容易的,但主觀題對思維邏輯各種綜合能力要求很高,所以政治選擇題盡力不錯少錯,主觀題儘可能拿分很重要,需要強調的是:
選擇題:注意設問要求、知識型陷阱、抓準材料中心思想和主旨,選最優選項,選項不要輕易修改等。
主觀題:
①分析設問有幾個問題、知識範圍、問題的邏輯;
②材料要分段分層、抓每層的主旨和關鍵詞;
③答案每個要點要達到知識、材料、設問的統一,要點還要有主次和符合思維。
④答題要點不要太多太碎,要整合;
⑤思維定勢要不得,熟悉的題目越謹慎;
⑥書寫要儘可能工整、清晰、規範。
最後,高中只是漫長人生的一段路程,而高考,更像我們奔赴一場和青春歲月裡自己的約會,世間所有的努力不一定會有結果,但一定會有收穫。最後階段,讓我們放平心態,堅持不懈,沉潛下來,用努力去築造屬於自己的未來和明天,祝大家高考夢想成真!
歷史備考
汝州市一高歷史老師焦會娟
焦會娟,汝州一高歷史教研組長,汝州市高中歷史兼職教研員。
市一高歷史老師焦會娟
高考對於每一個高三學子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謂「十年磨一劍」,此前十幾年的努力就要在這次檢驗中一見真章。如何更好的迎接這次大檢驗,收取「六月的遍地金黃」呢?現就歷史學科的高考備考再談以下幾點:
一、考前
1、考前複習:勤於反思,回歸課本二檢以後,我們就一直強調要回歸教材。高考前,更要對教材知識進行梳理,理清主幹知識,把握階段特徵,明確知識結構,做到心中有數。對於生疏或遺忘的知識,要及時鞏固。具體可以利用好教材的單元題目、章節目錄,一一標註時間段,回想階段特徵和本階段具體知識點。把教材內容設問化,把核心知識點題目化。不是太熟悉、太清楚的知識點重點梳理一下,切忌平均分配力量,更不能只動眼睛不動腦子,看了一遍又一遍,會的還是會,不會的還是不會。
2、考前練習:回歸高考真題,找準手感
平時我們做的模擬題考查知識點相對較細,有利於對知識點查缺補漏和加深理解。但它和高考題的考察方向不完全一致,高考題更加注重對主流主幹知識點的考察。所以臨考前,不要再做大量難題,不要對某個題目進行過深的追究,把精力放在宏觀知識的把握上。把往屆的高考真題特別是2017年全國卷的三套題好好再看一下,找準手感。以前的錯題也可以再看一下。
3、考前心態:相信自己,從容應考
面對高考,大家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良好的情緒。要充滿自信,減少對歷史畏懼心理。因為重要知識點,我們已經無數次背過並理解透徹了;高考的考點,我們也已經在平時的訓練中被無數次訓練過了。所以我們堅信,只要能正常發揮,必定旗開得勝!
二、考中
1、按部就班,平定情緒。提前5分鐘拿到試卷後,先不要急於解答,要按要求仔細填塗相關信息並認真檢查,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失誤。然後用正式開考前的一兩分鐘時間,將整個試卷先大致看一遍,確定主觀題答題順序,並對主觀題的難易程度,大致做到心中有數。
2、做題先易後難勿戀戰。
答題時應遵循「先易後難勿戀戰」的原則。高考試題編制上一般都有先易後難的特點,這樣比較符合心理學原理。剛進考場時,絕大部分考生都會感到情緒比較緊張,其感知、記憶、思維等心理過程都還未完全適應考場的緊張氛圍,沒有達到思維的最佳狀態。解答了幾道比較容易的試題後,心情漸趨穩定,智力活動恢復常態,思維的靈活性和批判性大大提高,解題速度明顯加快。而且,容易題做得越多,拿到的分數就越高,底氣越足,自信心大大增強。遭遇難題時,若屢試不爽,則乾脆跳過去,千萬不能糾纏不休。試想想,一道15分的題目,你花了半個多小時才解答出來,即使正確,而因為你已付出了全場考試1/4的時間,卻只得到了總分的1/10的回報,實在是得不償失。這時候,說不定你已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方寸大亂了。千萬不要為了追求局部的完美導致整體的平庸!
3、卷面整潔不亂塗。
心理學的暈輪效應表明,一個人對某人有了一定認識後,會影響到對此人其它方面的認識和評價。高考主觀題閱卷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天氣熱、時間緊、工作量大、難度高。連光電閱讀機也會因答題卡填塗不當而出現故障,何況是人呢!閱卷老師在這種高強度、枯燥、單調的批改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一種疲勞、厭煩的心態。現在高考的主觀題一般都是「採點給分」,且給分的限度還有一定的彈性。若試卷塗塗改改,不堪入目,閱卷老師自然無法始終如一地在「叢生的雜草」中苦苦搜尋、披沙瀝金。而閱卷老師突然發現一份字跡清楚、布局和諧、整潔美觀、文理兼通的試卷,頓時會眼睛一亮,精神為之振奮。這樣的試卷,不僅能得到客觀上應得的分數,還能得到閱卷老師彈性限度內的「感情分」。假如兩個考生的兩道試題的得分點大致相同,而因卷面整潔與否而造成的分數「落差」,至少有2-5分。試想,若將整份試卷的各題、高考的各科累加起來,當是蔚為大觀、令人震撼的。
4、考後切勿對答案。
一些考生在平時即已養成一種陋習:一科考完後,急於對答案。考得好則沾沾自喜、怡然自得,而致下一科「大意失荊州」;考得不好則長籲短嘆,黯然向隅,以致下一科考試無精打採,匆匆收場。實際上,這是胸無城府、心浮氣躁的表現,乃考場之大忌。所以,在高考期間,不管考得怎樣,都不要過多去想,自尋煩惱;更不要急於對答案,自添包袱。要善於及時遺忘,力求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調整好情緒,全力以赴地準備下一場的鏊戰。
三、重申答題技巧
歷史選擇題作答【思維心理層面】
1、避免主觀臆斷,注重理性分析。就是說,克服「想當然」的思維習慣,重邏輯推理;嚴謹細膩,耐心細心,沉著冷靜。2、似曾相識,尤須謹慎。就是說,遇到會做的題,或遇到平常做過的類似的題,不要大意,你依然需要仔細地將題目與選項完整地讀完,然後將該題的分數穩穩的拿住。低中檔題不失誤,就是高分。3、遇到難題,條分縷析。讀完題幹後不知所云,摸不著方向,是為難題。冷靜下來,不輕易放棄,重讀一遍:摳時間,摳字眼,抓主旨,抓設問。還是搞不定,果斷放棄,猜個答案。不要沉溺或深陷難題中無法自拔。再次強調,決定分數高低的關鍵不是那幾個難題,而是那些低中檔題。做好低中檔題,最大限度得到自己應得分數,才是考試的重心之所在。4、膽大心細,一錘定音。找到題感,果斷拍板;做完一題,丟掉一題;不回頭檢查,無絕對把握不修改答案。
2、【答題技巧方面】
1、審題時要特別注意時間信息。2、設問要求必須細心研讀,符合史實但偏離設問要求的選項堅決不選。3、將材料所述內容放到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考量。4、長材料注意運用「主+謂+賓」簡化材料來理解。5、幾個選項都可以,選擇更扣材料、概括更本質、更全面、不絕對的選項。
材料解析題作答【心理層面】
材料題有兩大優勢,我們從不不畏懼。 一是有材料支持,提供有關信息; 二是設問分散、清楚明確。【把握兩個審題藝術】1、注意分值,,看分答題。2、對題目設問,要有明確的回應。問什麼答什麼。
【答題技巧】
1、先看問題,首先確定問題類型。
體分為兩種:內含式(依據材料,回答——)和外延式(依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答案要麼在材料裡,要麼在課本裡。所以對待歷史大題,大家首先堅定信心,冷靜思考,不管這道題的材料如何生疏,問法如何新穎,起點多麼高,我們堅信,它的落點一定很低,答案一定是我們知道的內容;
2、答題時注意結合時代背景,和教材知識相聯繫,進行知識遷移。
3、組織答案要依據四化,即要點化、段落化、序號化、規範化
4、注意書寫。字跡清晰、工整,卷面整潔,在指定區域作答
5、注意用語。答案用語要求使用學科的語言,儘量使用課本語言,尤其要注意課本中結論性語言,不能表述過於口頭語、不能濫用文學性修飾語。【熟記經典歷史學科答題語言,有助於大家從容答題。讓閱卷老師感覺到你的功底深厚,增加你的印象分!】
歷史學科標籤語言例舉繼承、批判、創新近代化(或現代化);民主化、法制化;工業化、城市化;世俗化;制度化;全球化、多極化;農耕文明、工業文明;精耕細作;關注民生;制度變革;多元並存;社會轉型可持續發展;區域性分工、區域性市場;從本國國情出發;文明的碰撞與交融
歷史主觀題常用的經典學科語言:
1、民族問題或者中央與地方關係(政治經濟思想角度)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一;有利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有利於緩和民族矛盾,加強民族團結;有利於增強民族意識;有利於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認同感,歸屬感;有利於該地區封建化(僅限落後的少數民族地區)有利於該地區經濟的發展(開發);有利於經濟文化的交流。
2.社會轉型或生產關係調整
經濟方面經典術語,適應了某某時代的需要(商品經濟,工業化)有利於歷史的進步有利於緩和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有利於改善民生;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有利於提高政府的財政收入;有利於社會經濟(農業,商業,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有利於減輕農民負擔,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保證農民生產時間,有利於農業的恢復和發展;有利於綜合國力的提高,國際地位的提高;有利於農產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或國內市場的擴大;有利於資本主義萌芽的增長某某體制改革或者調整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走適合本國國情道路。
政治民主方面(選官,社會制度調整等)順應了某某時代的需要(商品經濟,工業化),是歷史的進步有利於推動本國近代化的發展進程,或推動政治民主化發展進程;有利於民主政治的完善和發展有利於壯大某某階層的力量或提高某某階層的政治地位有利於社會經濟(農業,商業,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有利於綜合國力的提高,國際地位的提高;某某體制改革或者調整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走適合本國國情道路。有利於提高行政效率;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等
思想文化方面(文化,教育,科技等)順應了某某時代的需要(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一,商品經濟,工業化),是歷史的進步;衝擊傳統思想,有利於社會思想解放;有利於某某思想在社會得到廣泛傳播;有利於新式人才的培養,或有利於新式人才觀發展有利於國民素質的提高;有利於外來文化在中國的傳播(比如西學東漸)有利於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有利於增強民族意識;有利於社會轉型;有利於近代化……
總之,高考雖「高」,但並不是高不可攀,並不可怕。只要我們準備充分,臨場不亂,嫻熟地運用應試技巧,就一定能正常發揮,戰勝高考。
祝願同學們,高考成功,金榜題名!
地理備考
汝州市一高地理老師高少博
高少博,汝州市一高高三地理組備考組長。
市一高地理老師高少博
親愛的同學們,馬上就要高考了,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感到緊張,在這裡送給大家一句話「知識能力一方面,心態穩定保持好,任爾東西南北風,風動旗動心不動」。關於地理學科的備考,從以下幾方面來談:
一、研讀考綱和真題,把握方向,關注生活與熱點中的地理。
考綱是考試命題的綱領性文件,後期複習中需要依據考綱結合考題進行查漏補缺。要認真研讀近三年的高考試題,熟知各類知識在高考中考查的特點、答案設置、要點賦分等。結合參考答案,對照自己的答題情況,找到與參考答案的差距,站在命題者的角度來思考命題意圖。
同時要關注生活與熱點中的地理,尤其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精準脫貧和「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工程建設、生態環境問題等,學會發現事件中隱藏的地理知識和原理,多角度深入地對事件進行剖析,提升對相關問題的分析能力,同時擴展視野、增長見聞。
二、抓住主幹,回歸教材,查漏補缺。
高中地理主要包括:自然地理五大原理規律(地球運動、大氣運動、水體運動、地質作用、整體性與差異性)、人文地理五大區位理論(人口、城市、農業、工業、交通)、區域地理可持續發展(區域背景、發展條件、存在問題、方向措施)、旅遊地理(資源評價、資源開發、設計規劃、環境影響)、環境保護(資源問題、生態問題、汙染問題的產生、危害與防治措施)。
在最後複習階段,要完善基礎知識和主幹內容,弄清、弄透基本原理、規律和理論,將著眼點放在遷移應用上,明確各地理要素、地理原理與規律的內在實質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靈活地分析地理問題。
同時,通過翻閱和重做之前的錯題,查漏補缺,掃除知識盲點,彌補技能缺陷。其中,選擇題錯題重在「掃盲」,查找知識漏洞;綜合題錯題重在答題角度與解題技巧的歸納總結。通過重做錯題,回歸教材,查找已建立的知識體系中疏漏的內容,將知識體系補充完整。
三、保持穩定心態,調節最佳狀態。
樂觀自信、健康向上的心態是取得好成績的重要因素。
1、考試前:把煩心事拋到一邊,保持輕鬆的情緒、良好的心態,要相信自己「全心投入,必有回報」。注意合理的飲食與作息規律,把最好的身心狀態調整到高考考試期間,使自己發揮出最好的水平。另外,可以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既能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又能放鬆大腦、緩解緊張和疲憊,提高學習效率。
2、考試中:拿到試卷後,要平靜淡定,專注於在做的每一道題,做到「題難都難我不害怕,題易都易我不大意」,按照題目要求和解題步驟從容答題。
四、規範審題和答題過程,熟練解題方法與技巧。
規範可以提高高考答題的應試能力和技巧,提高得分率。
1、要注意「審清題、讀懂圖、明原理、重聯繫」。
(1)「審清題」:要認真讀題,明確題意。明白題目問的是什麼問題,該從哪些方向思考,避免答非所問。必要時要把重要的地方多讀幾遍,以防遺漏得分點。要注意中心詞——成因、條件、影響、意義、措施、特徵、差異、變化、關係等,注意限定詞——時間、地點、事物、尺度、詳略、針對性等,注意指令詞——比較、判斷、指出、說明、描述、簡述、分析、闡述、評價等,注意題目分值設定——確定答案要點數量。
(2)「讀懂圖」: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地理圖表一般不給無用信息。讀圖的過程也是提取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過程。讀圖時要注意圖名和類型、圖例註記以及圖表說明,明確讀圖的方法,根據設問再回頭讀圖,提取隱性信息。
(3)「明原理」:高考命題突出對主幹知識、原理和規律的考查,注重考查運用地理原理和規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明確題目中的地理原理和規律很關鍵。
(4)「重聯繫」:高中地理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原理,組成地理環境的各個要素(地形、氣候、河流、植被、土壤)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牽一髮而動全身」,當一個要素發生變化時,其它要素乃至整個地理環境都會發生變化。因此我們在分析自然地理要素時,一定要重視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間的聯繫。
2、解題步驟
(1)選擇題首先,要細讀試題的主幹和選項,看提供了什麼明朗和「隱含」的條件,找出「關鍵詞」和「限定詞」,排除幹擾信息,明確要選擇的內容、方式和要求。然後,回憶聯想與試題有關的地理名詞、概念、原理,以及地理事物的名稱、分布、特徵、因果聯繫,在綜合分析、比較後 ,排除「非正確選項」,篩選出符合題幹要求的正確選項。最後,看清編碼,準確選擇、填塗。注意:塗卡時一定要認真核對,避免錯位!
(2)綜合題
在上述「審清題」「讀懂圖」「明原理」「重聯繫」的基礎上,先在腦海中或卷子上列出簡單提綱,再用規範的地理術語答題。注意「問什麼答什麼,想好再答」。針對卷面問題,建議答案段落化、要點化、序號化,字跡工整、大小適中、輕重有度,讓閱卷人很容易就發現你的要點、關鍵詞。
希望以上總結能對同學們有所幫助,祝你們心想事成,蟾宮折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