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店查iPhone信息被質疑侵犯隱私

2020-12-23 新京報

  新京報訊 近日,楊小姐iPhone被盜後,通過在淘寶網店查詢維修記錄等找回。北京一蘋果維修店證實,近期有多名手機失主通過淘寶網店查詢到手機ICCID號(SIM卡集成電路的識別碼)以及維修記錄後,在警方的幫助下到維修店拿回手機。

  專家認為,ICCID查詢針對機主本人開放是合法的,但通過其他渠道獲得則可能存在侵犯隱私嫌疑。

  看到網帖花錢查ICCID

  楊小姐在順義某大學讀大一,12月8日,她買菜時,兜裡的iPhone4S被盜。楊小姐打電話報警,到營業廳去補了一張卡。

  「同學告訴我,淘寶上有一種服務可以幫我找到被盜的蘋果手機。」12月16日,楊小姐的同學在人人網上看到一篇帖子,稱可通過查詢被盜手機刷機後SIM卡上的ICCID號(SIM卡卡號),從而找到手機。

  楊小姐於是上網,找了一家4鑽淘寶網店,她向店家提供了自己被盜手機的IMEI號碼(手機串號),並花20元向店家購買了一個「key」(查詢密碼)。

  楊小姐發現,在店家發給她的網頁中,輸入「key」後,網頁會彈出幾行紅字,上面清楚地標明自己手機最後一次刷機時間、最後一次激活的ICCID和維修記錄,不過此時的維修記錄標記為無。「這個時候,我的手機已經被人用新號碼刷機了,商家幫我查到了新號碼對應的ICCID號。」楊小姐說,她拿著這個ICCID號前往電信營業廳請求查找對應的手機號碼,但未能查到。

  查詢維修記錄找回手機

  楊小姐稱,店家告訴她,還可以提供小偷的送修記錄,通過維修點找回手機。

  兩天後,楊小姐在店家提供的網頁中再次輸入「key」,此時頁面上顯示的最後一次刷機時間、最後一次激活的ICCID與原來一樣,而維修記錄則變為「已創建維修」,並附維修編號和維修地點。

  19日一早,根據維修記錄,楊小姐與辦案民警一起來到位於昌平區立湯路的一家蘋果售後服務商。「警察讓我向維修店出具了購機發票和手機串號(IMEI),服務員查詢後確認手機正在店裡維修,並最終找到了手機。」

  日前,立湯路上這家蘋果公司授權的售後服務商,一名工作人員證實楊小姐的手機從該店找回,並稱這個月已有超過5名顧客從該店找回手機。

  蘋果公司曾免費提供查詢服務

  據了解,此前,蘋果公司官網為用戶提供ICCID免費查詢服務,但今年7月22日,蘋果公司在升級伺服器後突然停止了該查詢服務。

  記者致電蘋果公司諮詢,客服代表稱蘋果公司有第三方應用「Find My iPhone」,可在開機、網絡暢通的情況下對手機進行定位,這可用於找回手機。用戶如果遺失iPhone手機,可以到蘋果客服部門備案,客服會通過查詢告之手機的維修記錄等。

  被問及蘋果公司為何停止對用戶開放ICCID免費查詢服務,該公司公關部人員未予回答。

  ■ 質疑

  網店查ICCID是否

  涉嫌侵犯隱私?

  通過查詢ICCID找回手機是否涉及侵犯隱私?

  淘寶店主丁先生認為,自己是通過蘋果伺服器接口查詢,屬於享受蘋果公司服務,並非侵犯隱私。

  對此,IT法律專家、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趙佔領表示,ICCID號碼以及手機號碼涉及用戶的隱私權,嚴格來講,官方和非官方渠道都不應對外提供這種查詢服務,除非應國家機關的要求。

  趙佔領認為,雖然查詢服務涉及用戶隱私,但手機的原用戶需例外,因為從法律上而言,他仍擁有所購手機的所有權,有權通過ICCID號碼查詢手機的流轉狀態,進而採取合法方式維護自身權益。蘋果公司應對原用戶提供ICCID號碼查詢服務,便於用戶維權。

  ■ 調查

  淘寶店查詢ICCID8個月收入20萬

  昨日,記者在淘寶網輸入「找蘋果手機」,顯示有6097個寶貝,其中成交記錄最高的一家網店超過1萬筆。

  記者點開這家網店發現,該店僅有「找回蘋果手機」一個銷售項目,但瀏覽人次高達132337次,成交記錄達10902件,網店級別已至5藍鑽。

  在網頁中部顯眼位置,一行字尤其引人注目:「截至2012年12月18日,所有群裡已找回iPhone427個。」

  網店標價每次查詢20元

  「每天都有約30位顧客找到iPhone。」店主丁先生稱,今年4月,他的蘋果手機在杭州被盜,於是就在網上搜尋找回手機的方法。無意中,他發現了這個ICCID找回方法,之後一路追蹤手機,發現手機被翻新後賣到了遼寧,最終他通過起訴成功拿回手機。後來,他就開了這家淘寶網店,為網友提供找回被盜蘋果手機的方略。

  記者看到,網店中服務項目標價20元,交易10902次。按此推算,僅8個月時間,該店收入已超20萬。

  丁先生介紹,通過他們的服務找iPhone的原理非常簡單,即查到小偷偷到手機後使用的新號碼或找到小偷維修手機的維修店,在警方的幫助下拿回手機。

  丁先生稱,小偷偷手機後想賣出去,必須刷機,也就是給手機重裝系統,洗去原機主的個人信息。但蘋果手機有一個特點是,刷機後必須使用SIM卡激活,激活的同時,這個卡的卡號會發往蘋果伺服器註冊,伺服器會將SIM卡上的ICCID號登記下來,而ICCID包含SIM卡對應的手機號碼。也就是說,只要知道這個ICCID號,就可能查出使用這部手機的電話號碼,從而聯繫到使用這部手機的主人,在警方的幫助下拿回手機。

  通過蘋果伺服器接口查詢

  此外,也可通過維修記錄查詢找回手機。丁先生稱,除刷機外,小偷對偷來的手機還有一種處理方法,就是通過維修店換機。換機是在保修期內去官方售後維修店,以各種機子問題為理由要求維修,而蘋果手機保修期中的唯一維修方式就是置換一臺沒有後蓋、符合蘋果手機出廠標準的「新」手機。「我的網店能實時查到手機進入售後維修店的時間和維修店地址。」

  丁先生稱,ICCID以及維修店的查詢均是通過蘋果伺服器的一個接口進行的。他是在無意中找到的,但他拒絕透露關於這個接口的任何細節。

  本組稿件採寫/新京報記者 何光

相關焦點

  • 淘寶店20元找回丟失蘋果手機:成功率達80%
    城市晚報訊 近日,淘寶店掀起一股找回丟失蘋果手機的浪潮。全程跟蹤服務,通過維修記錄找回手機都是商家宣傳的口號,並一時間在網上流傳開來。近日,記者在淘寶網輸入「找回蘋果手機」幾個字時,千餘種先關寶貝被羅列出來。
  • 個人隱私信息花費幾百塊錢就能「查」到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一些二手平臺多次發布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公告,凍結並公示了一些涉及出售隱私信息的會員帳戶。   禁令之下,這類違法違規交易為何依舊活躍?   依然有各種個人信息出售   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多位賣家的帖子中,個人隱私信息被明碼標價公開出售。
  • 湖南一公司推出手機定位服務被質疑侵犯隱私
    湖南一公司推出手機定位服務被質疑侵犯隱私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5日 05:31 來源:紅網 在給我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有人產生了這樣的擔憂:「感覺自己沒一點兒隱私,沒一點兒安全感。 」     簡訊服務:隨時可查其他人身在何處     22日晚,記者收到來自「05058」的簡訊。簡訊稱:「定位孩子、關心情侶、關愛家人,手機定位可查出任何移動用戶在何處,哪條街、哪棟樓都知道。回復一個手機號碼或520,試試就知道。客服5132×××。」
  • 周鴻禕回應92年女生質疑其侵犯隱私:覺得委屈,不知道得罪了誰
    【觀察者網TMT報導】近日有自媒體爆料的360智能攝像頭侵犯用戶隱私事件引起輿論普遍關注,360先在昨晚公開回應,今日午間又在公眾號指責這是黑公關所為,隔了幾個小時再次召開發布會,360董事長周鴻禕在會上親自回應稱,我們很委屈,那篇文章裡面說的是謠言。他說,這次事件完全是有策劃的,「不知道得罪了誰」。
  • 淘寶追蹤iPhone受寵 司法定位可否民用惹爭議
    在網上海量的尋機攻略中,由淘寶賣家提供的追蹤iPhone手機服務備受追捧,但同時也飽受質疑:這種採用不正當手段獲取個人信息的服務究竟合不合法?公安機關採用的定位服務能否試水民用?蘋果公司根據郵件上傳丟失手機的相關信息,一旦丟失的手機到蘋果授權店進行維修時,蘋果後臺系統會自動搜索到並報警,授權維修點將扣下丟失的手機。當記者詢問報警後,失主能否從蘋果官方獲得丟失手機的ICCID碼時,店員表示,丟失手機的相關信息公司只提供給警方,失主沒有權限獲得。
  • 「個人隱私」洩露他人隱私信息怎麼處罰?
    第五十條經營者侵害消費者的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淘寶對賣家洩露買家信息定義:指未經允許發布、傳遞他人隱私信息,涉嫌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
  • 海口一小區為催繳欠費公示業主欠費清單遭質疑侵犯隱私-海口新聞網...
    有業主認為,物業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將各業主的水電費用和欠繳數額公開,有侵犯個人隱私的嫌疑。物業稱屬於無奈之舉並非刻意侵害隱私,有律師表示,未涉及關鍵信息且在合理範圍內告知不應構成侵害隱私。  「我沒有收到物業方面向我發來的任何催繳信息。在未與我溝通的情況下公開我在家庭生活費用方面的數額,這明顯不合理。」王先生對此發出質疑,「本身我們小區物業在對外來人員的管理上就缺乏力度,如果有心存歹意的流動人員根據張貼的水電費使用數判斷出某一戶業主是否長期在小區內居住,然後伺機盜竊,由此造成的損失物業是否要承擔?」  小區有業主認為,欠繳費用較多,與物業的管理情況有關。
  • 怎樣淘寶網購更省錢?券值播查淘寶優惠券秘籍
    為什麼要先到券值播查淘寶優惠券?券值播查淘寶優惠券,一年省出一部手機通過券值播網,app和公眾號領券下單還能拿積分兌換:iphone11 pro max,華為 mate xs,紀梵希小羊皮口紅,飛利浦HD7762咖啡機,利仁料理鍋,英國摩飛砧板刀具消毒機,switch遊戲機,小米脊椎按摩器等禮品。    訂單提交都在券值播的公眾號裡提交~!    【一】用券值播領券後購買和直接下單購買能省多少?
  • 兒童定位手錶隱藏監聽功能 是否侵犯隱私?
    是定位手錶還是「竊聽器」能遠程監聽的定位手錶成家長了解孩子情況的「新神器」 涉及侵犯隱私存爭議「給孩子戴上手錶,就能夠知道他所處的位置,不過,這樣的「神器」是否會侵犯到其他人的隱私卻存在爭議。記者通過家長手機上安裝的app軟體,發送文字信息後,手錶的黑白屏幕上很快顯示出文字信息。記者拿上手錶在屋外走動一番後,位置信息也很快可以實時顯示到手機軟體上,其精確度大約在100米左右。家長稱,通過軟體,還可設置安全區域,即設定好孩子從家裡到學校的上學的路線,如果孩子走出這個路線的範圍,家長的手機上就會出現異常情況提示。
  • 網紅蛋糕店被關店 淘寶封店,微店也已關閉
    網紅蛋糕店被關店:網友質疑盒子實驗室用假證,無證經營微博截圖原標題:月銷量過萬的網紅盒子蛋糕店被扒皮:淘寶店微店均被封,相關部門......現代快報4月21日消息,作為一枚吃貨,你買過網紅店「盒子實驗室」的盒子蛋糕沒?這家在淘寶因售賣盒子蛋糕而被各大博主瘋狂安利的蛋糕店,每月銷量高達上萬個。但就在4月18日,這家店被扒皮,有網友稱吃了之後拉肚子,質疑該店上傳假證、超範圍經營。接到舉報之後,淘寶官方決定對盒子實驗室封店。
  • 360攝像頭被指侵犯隱私 92年女生致信周鴻禕:別再盯著我們看了
    【觀察者網TMT報導】360水滴直播業務再次受到侵犯隱私的質疑。 12月12日,一篇名為《一位92年女生致周鴻禕:別在盯著我們看了》的文章廣為流傳。文章稱,不少360智能攝像頭用戶將自己在餐廳、網吧等公共場所監控到畫面放到水滴直播平臺進行直播,導致他人的個人隱私受到侵犯。
  • 淘寶上的iphone官換機,是真的嗎?
    幾年前被人成為裝逼神器的iphone手機,如今也成了街機之一。小編第一款智慧型手機,是在上大二的時候因為安裝校園寬帶綁定的中興合約手機。早先年的安卓手機真的用一段時間就會卡,忍受不了的我於是購買了我人生中第一款蘋果手機——4S。從此成為了人們口中的「果粉」。
  • 「天眼查」遭質疑 查企業信息竟顯示高管身份證號
    今年3月份剛剛完成1.3億人民幣A輪融資的「天眼查」是全國知名企業工商數據查詢系統。通過該系統,網友可以查詢到企業背景、企業發展、經營風險、經營狀況等40種維度數據信息。近日,卻有網友發現,通過「天眼查」查詢部分四川企業,會直接顯示企業高管、工作人員等的個人信息,包括手機號、身份證號、郵箱、住址等。
  • 成都確診女子隱私洩露,身份證號等信息流傳網絡,警方介入
    這兩日,成都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患者趙某信息在網絡平臺流傳。澎湃新聞注意到,趙某的個人隱私信息在多個社交平臺上被轉發,疑似被洩露,涉及的圖片包含了其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照片等信息。12月8日,成都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針對「病例趙某個人隱私疑被洩露」一事,公安已介入調查。網傳信息是否屬實需等待調查結果,具體情況、調查結果可通過官方渠道了解。
  • 成都一確診病例隱私信息網上流傳?警方介入調查
    近兩日,四川省成都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患者趙某個人隱私信息在網絡平臺上被轉發,涉及的圖片包含了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照片等信息。網傳信息是否屬實需等待調查結果,具體情況、調查結果可通過官方渠道了解。8日上午,成都市疾控中心一名工作人員表示,確診病例相關信息由衛健委及政府部門公布。至於病例身份證號等隱私信息被洩露的問題,「公安部門會涉及,該查的要查」。據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微博12月8日消息:12月8日,0—6時,成都市新增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水滴直播涉嫌侵犯隱私輿情研究
    編者按:近日,一篇熱傳網文將360旗下的水滴直播平臺涉嫌侵犯公眾隱私的行為曝光,引發強烈關注。輿論在譴責直播平臺和商戶涉嫌侵犯隱私的同時,也從履行平臺審查和監管義務、釐清法律界限、增加懲處力度等方面進行討論並提出建議。
  • 監督官員與侵犯隱私的邊界
    來源:法治日報圖集 偷拍偷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法律風險加大 專家分析監督官員與侵犯隱私的邊界● 目前涉及偷拍的刑事責任,常見的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以及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分析,對於偷拍官員後進行敲詐勒索的行為,全社會已經形成嚴厲打擊的共識;對於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偷拍官員的行為,法學界認為還需明確哪些情形屬於「嚴重後果」;而對於偷拍官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坊間和法學界出現了明顯的分歧,一方認為舉報屬於行使公民的監督權,另一方則認為侵犯了官員的個人隱私。
  • 房管局稱個人隱私不能查 「大修金」信息公開咋就這麼難
    原標題:房管局稱個人隱私不能查 「大修金」信息公開咋就這麼難  「今天結束後,結果必然是不同意公開。」說話時,孫德安語氣平靜。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被稱為小區住宅「養老錢」。因懷疑「養老錢」被盜用,孫德安以個人名義申請信息公開,得到的卻是被遮擋了業主籤名的信息,理由是籤名屬個人隱私。業主籤名真的涉及個人隱私?
  • 春雨醫生APP屢遭通報 被質疑"醫生信息造假"
    日前,北京春雨天下軟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春雨醫生」)旗下的春雨醫生(版本9.1.7)APP因違規收集個人信息遭工信部通報。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春雨醫生APP首次因隱私問題遭通報。
  • 隨手拍張照片打開淘寶後震驚了...
    用過淘寶的用戶是否注意過這樣的現象:打開淘寶,首頁會為你自動推薦你手機相冊中出現過的物品。近日,一位網友在使用淘寶後有了驚人發現:她8:26拍攝了一張鍋的照片,8:27這個鍋就出現在她淘寶的首頁推薦中,讓她很是驚訝。根據該網友曬的照片,拍攝玩具小雞也會出現這種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