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生樁成活率太低,搞清楚移栽方法,來年長成大樹樁

2020-12-25 盆景微觀藝術

大家好,我是你的老朋友盆景微觀藝術,今天呢主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黑松。

我們知道松樹是一種造型古樸,蒼勁有力的盆景素材,從古至今也是一些文人墨客筆下的寄情對象,松樹盆景的欣賞價值很高,不僅僅是因為它四季常青,造型優美,更在於松樹盆景的可塑造性十分的強。

特別是一些富貴人家的庭院,也常常能夠見到松樹盆景,它的寓意也特別好,象徵著長壽健康,富貴吉祥,據說可都不便宜嘞。

其實松樹盆景是十分好養活的,生長環境也不是十分挑剔,但是生樁的採挖移栽卻是一門大的學問,也考驗著朋友們的耐心。

如果你在山上遇到十分漂亮的松樹,怎麼能把它順利的挖下來,並且栽種養活呢,這其實是個技術難題,我們知道松樹的根系十分發達,如果採挖的時候稍不注意,移栽後的成活率是很低的。

那麼我們要怎麼挖呢,我們首先要掌握這兩點:

首先,是採挖的時間,就是說在深秋或者是初春的時候進行採挖,將松樹完成一個圓形的土邊球,直徑大概是參考松樹直徑的10倍,假如松樹的直徑是10公分,你就要挖1米的土球,深度是40公分左右,就是從地面挖的深度,寬度大概是30公分,只要是工具可以施展開就行。

一邊往下挖一邊圍繞著土球削,削到底部直徑大約是根系直徑的兩倍,挖好以後不要纏膠帶,直接用編織袋纏上去,有朋友會問為什麼不用薄膜帶,因為編織袋的透氣性比較好,然後帶回去栽種的時候填上粗沙(帶著編織袋)。

然後,等到來年的秋天,這個時候根系下面的毛細根已經完全的癒合長好了,我們再進行第二步挖掘,把粗沙去掉。

這個時候的編織袋也差不多爛掉了,我們拿掉它,然後重新的給土球纏上打包帶,一邊的纏一邊挖,給下面的部分挖透,給主根削斷,然後立即給它塗上傷口癒合劑,這樣就算是把土球完全的弄出來了。

因為松樹旁邊的側根經過半年的生長已經癒合長好了,雖然你這個時候把主根削斷,但是松樹旁邊的側根還能進行營養的供給,這樣也提高了松樹的成活率。

有的地方因為地形地貌的原因,屬於沙土坡,這樣根本挖不成土球,一邊挖一邊都碎了。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大家都知道農村有一種牛筋草,根系特別的發達在初春的時候去野外挖幾棵,然後種子松樹的旁邊。

隨著自然的生長,牛筋草就會把松樹周圍的沙土包裹起來,我們等到牛筋草長大以後再按照上面的方法進行移栽。

好了關於松樹的挖取移栽就介紹到這裡,下一期我們主要會說黑松的短針問題,喜歡的朋友可以收藏,轉發,如果你也有相關的寶貴經驗,也可以分享到評論區,我們大家共同進步。

相關焦點

  • 做好這5點,秋季採挖黑松做盆景,能提高成活率
    6月24日的文章中,筆者曾經介紹過黑松的生長特點、採挖、造型等諸多內容,本期文章與盆友們分享如何提高黑松樹樁的成活率。黑松樹樁保溼幹,圖11、黑松下山樁成活率低的原因。黑松下山樁不易成活,總結起來原因有3點:一是黑松根系以主根、側根居多,鬚根稀少。
  • 黑松下山樁盆景,這5件事情不能做,否則難成活不愛長
    秋末冬初,溫度下降幅度較大,也是採挖生樁的好季節。有幾個盆友與筆者私信交流,探討黑松樹樁的養護措施。言談之中,筆者覺得有些盆友不太了解黑松,養護黑松生樁陷入了5個誤區。主要表現在,對黑松採取了過多的雜木類樹種措施,到處搜集養護辦法,唯恐缺了哪一樣導致枯樁。
  • 移栽黑松老樁,瞎搞不可能長得旺,這樣做才能增加成活,不要錯過
    移栽的最佳時間段在休眠期快結束,萌芽期開始的前一個月進行移栽,此時的黑松處於半休眠狀態,此時移栽,氣溫也有所升高,有利於根系的生長,可以縮短緩苗期。2、是否提前斷根所謂的斷根,可以形容為是為了確保移栽的成活率,採取多次截斷根系移栽的方法。
  • 山上挖的黑松樹樁,應該如何栽培養護?黑松盆景製作注意事項
    黑松是常綠喬木植物屬於松科,原產於韓國南部和日本。黑松樹幹清瘦古拙,斑駁如鱗,針葉粗壯勁健,小枝垂而有力,柔中寓剛,具有一種樸拙的陽剛之美,形態自然而具神韻,富有畫意。在所有的盆景植物中,黑松盆景應該算是比較知名的一種了,黑松的適應性非常強,是一種優良的園林綠化植物,將它製成盆景放在庭院、店鋪、陽臺等地方的做裝飾也是很好的選擇。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黑松的盆景製作方法以及養護管理技巧。
  • 生樁、熟樁、裸樁、下山樁分別指什麼?
    相對的來說,帶原土球下山的生樁成活率較高,比如松柏類、高山杜鵑、瑞香、鐵馬鞭、檵木等等。熟樁指生樁經過移栽,養胚後重新髮根成活未經過藝術加工的盆景樁坯。主要特點有三:①移栽後出現二級分枝,一級枝條木質化;②根系髮根完整,毛細根系緻密③截斷面已經完全癒合。
  • 怎樣移栽映山紅,成活率最高?花友:養樁緩根了解一下
    一、秋天移栽映山紅在秋天的時候,已有花芽孕育成型了,有一些映山紅會在「十月小陽春」開花。這時移栽是帶蕾移植,在映山紅未生新根前,花苞會消耗植株的養分。映山紅的根系少有毛細根,而且秋後生根速度慢,所以秋天移栽映山紅相對來說,風險比春天大。
  • 採挖黑松下山樁,一定要學會這些技巧,能大大提高成活率
    採挖黑松下山樁,一定得學會這些技巧,能大大提高成活率,不知道的朋友趕緊看過來。野山黑松由於根系不發達,根主要以中根為主,而且扦插的深度也較深。這就導致我們有的採樁人在挖的時候,採取了錯誤的挖樁方法,這就直接導致了野黑松的死亡。
  • 黑松下山樁怎麼養活?讓達人給你露兩手,看清楚了
    黑松又稱白芽松,系松科松屬,常綠喬木。我國黑松資源很豐富,黑松適應性強,不論在南方還是在北方都能生長良好。黑松枝幹橫展,四季濃綠,亂根盤曲,姿態雄健,顯示出頑強的勃勃生機。黑松是製作盆景常用樹種之一,三年左右的黑松實生苗,常被用做嫁接盆景用五針松的砧木。
  • 求助:我養護的黑松下山樁全部死苗,黑松下山樁怎麼養護存活?
    我們在挖黑松下山樁的時候,儘量帶泥球,其實和我們在城市綠化中移栽高大喬灌木以及根系不發達的樹種時,這時候就要帶泥球,泥球越完整,存活率越高,其實這個都知道,關鍵是怎麼帶泥球,很多盆友也許會覺得是廢話。在實際的挖樁過程中,黑松的生長環境不一定在平坦的地方,在懸崖峭壁的多,所以這就增加了挖樁的難度,這時候是很難保留完整的泥球的,這時候的操作方法就是儘量把主根系斷的長一些,選擇根系繁多的一側來保留,另一側可以挖掉土用來切割,簡單理解就是挖一般留一半,留不到一般也要把主根斷的越長越好。2,挖樁需帶回原地部份泥土?
  • 赤楠是適宜製作盆景的優質素材,如何提高赤楠下山樁的成活率?
    秋冬季節也可採樁,但恢復慢,來年開春才能長出新芽,冬季天氣乾燥寒冷,要保溼保溫才能保證成活率。赤楠採挖時儘量多留細根,可不帶土,採樁運輸過程中注意保護樹枝,樹根,儘量不要破損樹皮樹根。赤楠盆景下山後,要根據樹型適當修剪,剪裁到位,將樹幹和根部截口修整齊,然後將樹樁在清水中浸泡幾個小時,不給水分。根部和樹幹截口塗抹癒合劑或用摻有生根粉的黃泥塗抹包覆傷口,枝幹接口還需用薄膜包覆。
  • 黑松盆景的採挖、服盆、澆水,做好後成活率高,後期養護生長旺盛
    很多花友在養黑松下山樁的時候,基本上新苗全部都死了,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其實在我看來,完全是養護方法沒做到位,一些養花高手分享,最主要的就是原土的保留,還有就是上盆以後的澆水。今天主要為大家分享一些,如何增加黑松下山樁的成活率,希望能給花友們帶來很多幫助,或者是養護上面的一些方向。1、採挖帶原土:我們在採挖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帶一些泥球,我這樣能保證根系還有養分,而且活性不會下降。
  • 榆樹盆景穀雨前的休眠期進行移栽,萌芽前的4月成活率最高
    榆樹在我國各地均有分布,在冬春季節的休眠期進行移栽,猶以萌芽前的2-3月成活率最高,先栽在砂土中「養坯」、栽種前要對枝幹、根系進行修勇,其傷口處常有黏性樹液流出,若這種樹液滲出過多,會嚴重影響成活率,可用蠟、漆、紅黴素藥膏、植物傷口癒合劑等封住傷口,以防樹液外流,但千萬不能用水浸泡,否則會加重樹液的流失,造成樹根漚爛,植株死亡。
  • 黑松採樁成活難,試試這些方法,很快就能獲得盆景材料
    黑松是種優良的綠化樹種,蒼勁古雅,具備天然的傲骨,詩云「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嗎!種植黑松可以裝飾我們的環境,而且還是一種優良的盆景材料,不過這種樹種移栽比較難,針對普通的朋友來講,要求技術過高。那麼要想獲得優良的盆景黑松小苗,該怎麼辦呢?現在就要說說黑松的繁殖方法,通過這些操作,不用採樁,也能得到美麗的黑松苗。
  • 黑松盆景的製作及養護
    黑松盆景的製作及養護黑松在我國南北方地區均有栽培,樹樁資源比較豐富。黑松樹樁主要從山地挖取。野生於平瘠山崖、砂石坡地的樹樁,以樹幹顯得蒼老,幹節粗短、彎曲,露根的為佳。適宜的挖掘時間在小寒至大寒之間,挖掘時樹樁的根要保持完整,根要帶泥,才容易成活。黑松樹幹清瘦古拙,斑駁如鱗,針葉粗壯勁健,小枝垂而有力,柔中寓剛,具有一種樸拙的陽剛之美,形態自然而具神韻,富有畫意。
  • 黑松精品盆景,都是這麼做,造型的實用程序
    因花盆淺、盆土少,剛採挖生樁怕凍根,在山東、河南、河北等地區適宜移栽時間為3-4月,最佳移栽時間為清明、春分前後,儘量不要在冬至、大寒期間採挖生樁。移栽時一定要完整的土球,使用草帘子包裹結實;對每個輪生枝部位,可按照造型僅保留兩個枝條,其中之一是犧牲枝,保留位置好的枝葉能夠引水,可以提高移植成活率。
  • 剛入手的黑松如何養護?別急著上盆,開始很重要,生長更旺盛
    但黑松也是有其自身的一些缺點的,比如,萌發力不強、癒合能力也不是很好。當然,如果是庭院裡地栽苗,正常養護即可,但要是作為盆景的素材來養護、造型等,也是要一些好的方式方法的。1、下山樁的栽植下山樁的移栽成活率並不是很高,不然也不會那麼貴了。
  • 樹樁盆景樹種選擇,常見的盆景樹種及地方鄉土樹有哪些?
    樹樁盆景樹種選擇,常見的盆景樹種及地方鄉土樹有哪些?樹木中有許多種類可用作樹樁盆景。樹樁盆景選擇樹種的標準,以樁形好、葉小葉好為主要條件。有的根、幹、枝較佳,但葉太大,如黃葛樹、巖豆。有的樹詩味重,但移栽性能不好,成活困難,如松、柏、山杜鵑。綜合評定,各種條件俱佳的樹種極少。在各類條件不很好的樹種中,有個別形態條件好的樹樁,能產生耀眼的光輝。因而盆景,應用樹種非常多,好樁卻少。樹種的優點不能,全都具備,只能加以合理利用,張揚其優點,克服其不足。
  • 跟著谷主學盆景——野生素材多注意,提高移栽成活率
    大家都知道「樹挪死,人挪活」,野生素材的移栽其實並不是一件易事,沒有哪一位樁友盆友可以保證它的成活率,因為植株受損、生存環境和氣候條件的改變,野生素材的成活需要所有的盆友具備野生素材栽培和管理的知識儲備,也常常需要一定的運氣,才能保證野生素材可以成功移栽,並開花結果!就像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移栽野生杜鵑花一樣,因為不懂種植,移栽兩次才得以養活。
  • 黑松成活率低,採挖後一定要這樣養護它!
    說到松樹盆景,自然就要提到黑松盆景,在製作黑松盆景時,人們喜歡採挖野生的黑松,原因是野生的黑松由於環境的惡劣,造型奇特妙趣橫生。但是採挖黑松野生樁後,養護是有一定難度的,下面簡單分享一下黑松下山樁應該如何採挖養護?
  • 黑松做盆景,這樣挖樁才能好成活
    黑松是廣為盆景界朋友喜愛的優秀盆景樹種,盆景素材都是山野挖取的,如何提高採挖的成活率,更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自然資源,是每個盆景愛好者的責任。我在日常對黑松習性的摸索中找出了一些規律,或可提高黑松的成活率,現將基本的經驗與讀者交流探討。一、先要認識黑松的本質  黑松是一種油質性植物,不容易吃水,保水性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