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是公曆新年,是什麼來歷,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習俗

2020-12-17 成長新視點

元旦是公曆新年,是什麼來歷,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習俗

文/@成長新視點

元旦,是中國公曆新年的稱呼,也叫陽曆年、公曆年和新曆年。元旦,也是世界人民的新年。

元旦的來歷,在中國頗為曲折,節日的形成背後有著很多故事。元旦習俗,也與春節的習俗有所不同。

一、元旦來歷 。

在中國歷史上,元旦指的是夏曆(農曆)正月初一。可是,正月初一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期之前,因各朝代變換使用不同的曆法,導致各代的元旦月、日並不一致。

所以,漢武帝之前,元旦有幾個不同的日期。夏朝的夏曆是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是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曆是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在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

自漢武帝起,重新啟用夏曆,並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曆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1911年,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各省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曆(陽曆),把農曆的1月1日叫做「春節」,把陽曆的1月1日稱為「元旦」,但當時並未正式公布。 在民國元年,政府決定正式使用陽曆(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稱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隆重召開,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即陽曆。

在討論中,為區別農曆和陽曆兩個新年,鑑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 「立春」恰在農曆新年前後,所以把農曆一月一日改稱為「春節」,陽曆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元旦」,並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節日。

二、元旦習俗。

1、在中國古代,元旦的習俗,多與飲食有關,在《荊楚歲時記》的記述有集中體現,主要有喝椒柏酒、膠牙餳,吃五辛盤、雞蛋、湯餅和年糕等。

一是椒柏酒 。椒是花椒,柏是柏樹葉,可分別浸製酒,也可一起泡酒飲用。飲椒柏酒可去病長壽,在民間一直流傳下來,明代山東歷城、浙江嘉興均有此俗。

南朝庾信《正旦蒙賚酒》有「正旦闢惡酒,新年長命杯。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之句,描繪了元旦朝賀受到賞賜椒柏酒的喜悅心情。

二是膠牙餳 。膠牙,是使牙齒牢固不動的含義。自居易《歲日家宴戲示弟侄等兼呈張侍御殷判官》有「春盤先勸膠牙餳」之句,反映了唐代的元旦習俗。

膠牙餳,寄託了長壽的美好願望,因為牙齒堅固,能吃能喝,自然身體健康。不過膠牙餳在南宋以後作為送灶的供物,漸漸從元旦食品中消失。

三是五辛盤。五辛菜,是五種有辛味的菜,《荊楚歲時記》中為大蒜、小蒜、韭菜、雲臺、胡荽。吳晉間周處的《風土記》說:「元日早晨吃五辛菜,以助發五藏氣」,意思是可活動五臟,有益身體健康。古代醫學家孫思邈和李時珍,均有對五辛菜的記載。

四是雞蛋。《風土記》說:「正旦,當生吞雞子一枚,謂之練形」。練形是道家用語,指修鍊形體,認為可以成仙,生吃雞蛋是為了長生不老。

五是湯餅 。指古代用小麥麵製作,用水煮的食品。北宋《歲時雜記》說:「元旦,京師人家多食索餅,所謂年餺飥,或此之類」。《歲時廣記》中指出,索餅就是前代的長引。長引是指拉長的東西,索餅指像繩索一樣細長的餅,講的都是形狀細長的食物。可見,在宋代的元旦節,已經流行吃麵條之類的食品。

六是年糕 。也叫粘粘糕,取年年糕之意。元旦吃年糕盛行於明清時代,在南方最為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有:「正月元旦,夙興盥激,吃棗糕,日年年糕」。

2、在現代,中國人過元旦,一些單位多會舉行集體活動,民間沒有什麼特殊的習俗。

相關焦點

  • 元旦的來歷和風俗習俗有什麼?元旦有什麼傳統活動?
    元旦,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慶賀新年的開始,歡度元旦可說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元旦節的習俗。在我國,元旦節還列入了法定假日。我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地區採用公曆紀年法,把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稱作「元旦」。不同國家的人民慶祝國慶的方式不一,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中國元旦都有哪些習俗吧。
  • 元旦的來歷由來20字50字簡介 元旦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我們都知道,每年的一月一日是元旦節,但是你知道元旦是怎麼來的嗎?你知道有關於元旦的故事嗎?元旦有什麼風俗習慣呢?元旦放幾天假元旦的來歷由來20字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並將公曆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
  • 「元旦」是什麼意思 元旦由來及出處有什麼習俗
    導語:2018年元旦就要來了,你知道元旦是什麼意思嗎?元旦由來、出處、習俗一覽。除了了解這個節日是怎麼來的外,在元旦假期,還有些事兒你必須知道~「元旦」是什麼意思?  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元」,是開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
  • 2020年元旦放幾天假?中國新年第一天元旦節有什麼傳統活動和習俗?
    以上就是2020年元旦放假安排了,元旦僅放假1一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元旦,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慶賀新年的開始,歡度元旦可說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元旦節的習俗。
  • 元旦檔案|元旦: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公曆新一年的第一天
    文/張沛淇(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元旦,即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是公曆新一年的第一天。元,謂「首」;旦,謂「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中國古代曾以臘月、十月等的月首為元旦,漢武帝起為農曆一月一日,「中華民國」起,為公曆1月1日。
  • 「聚焦」|元旦的來歷、習俗,你知道多少?
    點擊播放視頻元旦,即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是公曆新一年的第一天。元,謂「首」;旦,謂「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但其含義已經沿用4000多年。中國古代曾以臘月、十月等的月首為元旦,漢武帝起為農曆1月1日,中華民國起為公曆1月1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亦以公曆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曆年」。
  • 元旦節的來歷和習俗_關於元旦節的來歷和資料
    元旦是世界傳統的節日,都是每逢舊的一年過去,新的一年的第一天被訂為元旦,在2017元旦來臨之際,那麼,大家知道關於元旦節的來歷和資料是什麼嗎?下面小編帶來元旦節的來歷和習俗,一起來看看吧。  元旦簡介資料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即1月1日)。自西曆傳入我國以後,元旦一詞便專用於新年,傳統的舊曆年則稱春節。
  • 元旦的由來:中國和西方的元旦有何區別?為何將1月1日定為元旦?
    中國的「元旦」是什麼意思?中國古人以為,「元」,是開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凡表示「數」的開始,都稱為「元」;旦,就是「日」;「元旦」兩字,便是「初始之日」的意思。元旦還表示「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據史料記載,在中國歷史上,「元旦」有許多說法,如元日、元正、元辰、開年、元春、上日、華歲等,但以「元旦」最普遍,時間也最長。
  • 「元旦」是什麼意思?世界各國習俗不同,過元旦的方式也不一樣!
    世界各國怎麼過元旦!元旦,也就是公曆1月1日,是新一年的開始。「元」是開始的意思,「旦」是早晨,也有「日」的意思,所以我們說的「元旦」就是「開始的日子」。在中國古代,元旦也被稱為元日,元春,上日,華歲等,但是還是元旦被用的最普遍,時間也是最長的。「元旦」一詞最早出現在《晉書》中,書中有說「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元旦,被稱為「世界新年」,在這一天每個國家的人都會跨年。當然,各國習俗不一樣,過元旦的方式也不一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世界各國是怎麼過元旦的?中國
  • 元旦的來歷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農曆歲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元旦,即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是公曆新一年的第一天。元,謂「首」;旦,謂「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但其含義已經沿用4000多年。
  • 要過元旦了,你知道元旦的來歷嗎?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元旦?
    孫中山引進西洋曆法,改變傳統的正朔,以公曆為標準紀年,將1912年1月1日定為民國元年元旦。1949年9月27日,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曆和公元作為曆法與紀年。將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但是也並沒有廢除農曆,現今的中國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曆為準。
  • 「元旦」是如何從農曆正月初一變成公曆1月1日的稱呼的?
    這是描繪了元旦的習俗,在爆竹聲中舊的一歲結束了,新的一歲開始了。 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新年。」可見,原來「元旦」,「新年」都是對正月初一的稱呼。
  • 關於元旦的習俗和文化,你知道嗎?
    編者按:元旦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是公曆新一年的第一天。元,謂「首」;旦,謂「日」;「元旦」意即「首日」。所以元旦其實就是一個去舊迎新的一個日子。  我國大多數傳統節的起源都有相關的由來故事,有的起源於一些傳說。
  • 元旦節的來歷是什麼? 元旦節的由來了解一下
    元旦節的來歷是什麼? 元旦節的由來了解一下時間:2018-12-31 15:15   來源:搜狗問問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元旦節的來歷是什麼? 元旦節的由來了解一下 元旦,即公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
  • 元旦的來歷和習俗,漲姿勢時間!
    >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曆(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曆(公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叫「元旦」今天所說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
  • 【文化常識】春節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那麼你了解春節嗎,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有哪些,它有什麼傳說故事,春節的起源又是怎麼來的,這些你都知道嗎,接下來小編就跟你一起來認識我們的春節吧。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曆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 「元旦」是什麼意思出處在哪 元旦習俗人們要幹什麼
    【2018年元旦須知】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傳說上古的三位賢帝——堯、舜、禹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受人愛戴。
  • 元旦的由來元旦有什麼起源?元旦怎麼來的 2018元旦幾月幾日
    2018元旦快到了,你知道元旦的由來嗎?關於元旦的簡介和來歷和起源又知道多少呢?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元旦的簡介,趕快來了解一下吧!2018年放假安排時間表完整版 2018元旦放假幾天哪天調休補課  關於元旦的簡介  元旦,中國節日,即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
  • 我們過的元旦是怎麼來的?各國元旦習俗與元旦由來!
    元旦由來我們馬上要過元旦了,大家知道我們為什麼要過元旦,元旦是怎麼由來的嗎?元旦,即公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當然也有人說是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也就是古代元旦的一種說法。辛亥革命後,我國把正月初一稱作春節,公曆1月1日叫新年,不稱元旦。
  • 為什麼公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 元旦的由來
    為什麼公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 元旦的由來時間:2017-01-01 13:25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公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 元旦的由來 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數之始稱為元; 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