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有句話叫做「養兒方知父母恩」,此言不虛,很多家長成為父母后,才意識到不聽話的孩子有多討人嫌。很多時候,講道理是沒有用的,於是大家情緒激動之下就會口不擇言,偶爾還會動手,卻從沒想過這種行為會給孩子帶來什麼。事實上,從小被經常打罵的孩子,13歲以後的性格會形成很多缺陷,情商大多高不了,原因很簡單。
對於孩子來說,13歲是一個分水嶺,代表著他從兒童步入青春期,正式開啟人生的新篇章。這也意味著孩子的性格基本初步定型,理性和感性經過兒童時期的碰撞,於是形成了刻板化的思維定式。也就是說,小時候遇上問題,孩子或許還考慮其他解決方法,但13歲以後,孩子就會按照以前固有的行為模式直接應對,不再試圖與缺陷對抗。
那麼,這些避不開的性格缺陷都有什麼呢?今天就來總結一下,中了的家長要反省。
一脈相傳的暴力傾向
我閨蜜文文就是如此,倒不是對外人如何暴力,而是僅限與自己關係親密的人。後來聊天時得知,她從小生活在充斥著打罵和羞辱的家庭環境中,父母脾氣暴躁,不懂教育,小時候她還試圖反抗這種暴力帶來的戾氣。上了初中以後,她就放棄了。
文文說,人家13歲時都是中二少年歡樂多,而她剛擺脫兒童的身份,卻成了學校裡出了名的問題少女,每天打架鬥毆請家長。想改也改變不了,因為骨子裡被刻上了暴力因子,以至於她不發洩出來就會難受。
這種一脈相傳的暴力,導致文文如今年過三十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愛人,因為情商低,不懂得如何正確去愛一個人,所以現在還單身。
被動形成討好型人格
對於兒童時期的孩子來說,家長的地位至高無上,面對他們的打罵,處於弱勢地位的孩子要麼反抗、要麼順從。而順從的孩子,就會在青春期到來之際,被動變成討好型人格,為的就是不招致他人的厭煩和討厭。
而這種行為模式,在孩子13歲時會固定下來,這在人際交往上不得不說是一種極大的缺陷,吃虧事小,以後遇上麻煩還可能把自己送入萬劫不復。畢竟,不懂得拒絕的孩子,入社會後宛如沒有刺的刺蝟進入森林,處處危機,也就成了任人欺負的低情商人士。
最後,大家身邊有這樣的孩子嗎?還請提醒下家長,別毀了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