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地產網 就在各式建築越來越向天空延伸,尋求以高度換取空間時,世茂房地產卻將觸角伸到了地表之下。
11月15日,世茂一個位於上海佘山,深坑之下沿壁而造的酒店正式面世,預計將於今年11月底正式開業。而這個名為「上海佘山世茂深坑洲際酒店」的項目,從提出構思到最終建成開業,整整經歷了12年之久。
僅從建造時間中便不難看出,這一項目的打造過程並不缺乏故事。由杜拜帆船酒店原班設計人馬擔任建築設計;總投資超過20億元;建造過程中創下41項專利、被美國國家地理譽為「世界建築奇蹟」……種種標籤,讓這一項目在過去的十餘年時間裡賺足了眾人眼球。
在發布會當日,東道主世茂集團派來了董事局副主席許世壇,不惑之年的他看上去頗為意氣風發:「據估算,深坑酒店每年能夠為集團帶來大約3億左右的收益,目前從預訂情況來看,深坑酒店市場反應良好。」
隨著酒店業務的進一步擴大,世茂酒店業務分拆IPO再次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深坑酒店的入市,無疑是在世茂的商業版圖中再增一員大將。
一家造了12年的酒店
這是一個深達88米的採石礦坑,酒店則建在坑壁上。
上海作為一個衝積平原,地勢平坦,向來缺山少谷。位於松江區的滬上第二高峰佘山,海拔也僅有100米左右。恰巧的是,這個同樣接近百米深的大坑便位於佘山腳旁。
一高一低對比鮮明,石壁裸露的深坑在綠樹蒼蒼的佘山地界顯得格格不入。這一礦坑從廢棄至今已有幾十年光景,在十二年前,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看到了其身上的價值所在。
他表示,正是這種強烈反差激發起自己在此打造自然生態酒店的欲望,旨在探索建築與自然共生共榮的和諧關係。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實地考察,已經建成的深坑酒店外觀呈圓弧狀,酒店外搭建有遊覽平臺。深坑酒店方案設計師馬丁·約克曼稱,自然的崖壁、瀑布、水潭是其設計方案的靈感來源。據了解,深坑酒店在建造時還保留了原有的採石棧道和200餘株野生樹木、植被。
酒店本身的格局則為地上2層、地平面下16層,其中包括了位於水面以下的2層。總建築面積超過6萬平方米,共有336間客房,其中還涵蓋了水下餐廳、酒吧等多種商業區域。
對於一家18層的五星級酒店而言,施工量似乎並不大,但消防、供水供電、天然氣接裝等不是問題的問題,對於深坑酒店而言都是難題。「以消防來說,一般的酒店發生事故只需要所有人往樓下跑就好,但這一邏輯在這裡卻是行不通的。」
世茂集團蘇滬地區公司助理總裁陳少偉介紹說,整個項目光是前期論證就花費了將近7年時間,由於地處特殊地形,施工過程缺乏借鑑案例。世茂不得不反覆論證施工安全問題,在隨後5年的施工周期中,克服了包括「主體異形鋼結構」「混凝土向下超深泵送」等問題。
多年來應對著眾人褒貶不一的各種評價與猜測,深坑酒店終於展現出了真容。而網上預定通道剛開通不久,各類房源便已搶訂一空。截至發稿當日,深坑酒店預訂單已經排到了2019年2月16日,所有房源均顯示為滿房狀態。
酒店業務IPO提速
吸睛的深坑酒店,如今正在源源不斷地將市場關注度轉化為收益。對此,許世壇坦言稱,推出深坑酒店的確會對IPO起到提速作用。「對於酒店業務分拆上市一事,我們已經有了詳細的計劃。」
關於上市,許世壇的態度無疑是堅定而明確的。在此之前,他曾表示,分拆是一個長遠的目標,需要規模達到一定的量,要提高酒店、商業、辦公等業績、租金回報。「這還需要兩三年時間,爭取酒店經營年收益達到40億以上。」
當達到一定規模後,業務分拆上市才能從市場中獲取更大的資本價值,許世壇顯然深諳此道。
所有房型預訂一空,證明了深坑酒店「牛刀小試」的成功,而旗下酒店的高入住率似乎是許世壇引以為傲的一大特點:「我們旗下有不少酒店入住率能夠達到80%。」許世壇還表示,世茂如今酒店在20家左右,而今年酒店業務的收益大約在20億左右。
不僅如此,相對於這二十家「重資產」而言,世茂還在不斷進行著「輕資產」的輸出。不僅在去年與喜達屋資本集團成立合資公司著力於二三線城市進行酒店擴張,目前該品牌已經與近60家酒店進行籤約。「這部分收益雖然不多,但擴張速度會非常快。」許世壇如是說道。
據介紹,世茂今年在包括酒店、商業等地產外的收入約為45億元,明年將達到60億元,力爭在2020年做到100億元。「酒店業務的回報需要一定周期。」許世壇曾在中期業績會上提到,世茂會更多地將增長放在2019年後,隨著未來世茂多家酒店的入市,2019年開始酒店租金每年都會有30%的增長。
據了解,截至目前,世茂仍有十幾個酒店項目在建,其中,明年將會推出位於香港機場板塊、港珠澳大橋出口附近的一個酒店項目。據許世壇介紹,該項目總投入達50億元,共有1200間客房,一經推出,每年預計將能為世茂帶來約6億元的租金收益。
剛剛入市的深坑酒店,加上未來可期的多家酒店,由此算來,似乎許世壇口中「40億規模才考慮分拆上市」的場景並不遙遠。
本文源自觀點地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