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27日消息(記者李欣 安徽臺記者蔡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很多學齡前兒童的家長都在糾結兩個問題——幼兒園到底什麼時候能開學?即使開學了,要不要讓孩子去上幼兒園?近日就有媒體報導,一些民辦幼兒園提前收取保教費,因疫情至今已延遲開園近3個月,費用是退還是順延用?家長們希望相關部門給出指導意見並監督實施。除了家長的呼聲,不少民辦幼兒園的「呼救」聲也令人揪心。一些原本運營良好的民辦幼兒園,出現了「負責人抵押個人房產貸款籌措資金給員工發工資的情況」。疫情之下,民辦幼兒園怎麼脫困?
合肥市民孫女士告訴記者,前不久,孩子所在的民辦幼兒園統計家長讓孩子入園的意願。她和家人商量了一下,最終決定本學期即使幼兒園恢復上課,也不讓孩子入園。「前兩天老師跟我們說,近期正在做開學的準備。我準備這一學期就把孩子放在家裡了,因為我想,學校每天會用消毒水消毒,孩子肯定還要戴著口罩,小孩子抵抗力也不是很好,這學期我就想讓孩子在家待著,下學期再看情況。」孫女士說。
與孫女士有同樣想法的幼兒家長不在少數。記者採訪發現,疫情之下,民辦幼兒園處境艱難。合肥未來之星幼兒園負責人表示,幼兒流失率高成了目前民辦幼兒園面臨的一大難題。該負責人說:「我們上學期的幼兒是100多人,這學期現在有很多是不確定的。因為受疫情影響,有的孩子可能這學期不來。其實不只是我們幼兒園,各個園所都有這樣的情況,大班的幼兒家長可能會考慮到只剩下一兩個月了,不再讓孩子繼續上幼兒園了。」
合肥市教育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合肥市共有幼兒園1195所,其中公辦園488所、民辦園707所。民辦園中,普惠性民辦園有564所。在幼兒數量上,目前全市在園幼兒總數30.2萬人,全市約有54%的幼兒就讀於民辦園。
民辦幼兒園的困難不僅如此。合肥未來之星幼兒園負責人表示,疫情發生以來,園區一直沒開學,但教職員工的工資要發放、幼兒園的租金也在持續繳納,這對「斷糧」的幼兒園來說有點「吃不消」。「我們現在有30名教師,現在是貸款發工資。不開學,就意味著我們沒有辦法收學費,但是我們的老師仍在職,要給他們發工資。整個園所,一個月房租在10萬元左右。所以這幾個月的房租以及人員工資的開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該負責人說。
為了幫助民辦園渡過難關,今年4月份,合肥市緊急出臺「八條」政策意見,特別針對全市的民辦園給予扶持。其中提出,「學前教育補貼類獎補資金,可臨時用於疫情期間幼兒園人員工資等支出周轉。」
此外,在教職員工的社保方面,合肥市也有一定減免。2月至5月,將減半徵收民辦學校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單位繳費,對承租國有資產或街鎮、開發區社居委集體資產辦學的民辦學校免收租金,減輕了民辦園的部分負擔。
合肥未來之星幼兒園負責人告訴記者:「社保現在減免了,單位繳納部分減免了一半,比如我單位原本要交800元或者1000元,現在只交400元或500元。現在我們一方面是等上級的通知,看什麼時候能開學;另一方面也在考慮比如跟房東協商,在租金方面進行相應的優化。」
同時,合肥鼓勵具備條件的非普惠性民辦園轉為普惠園,轉為普惠園後獎補資金從2020年春季學期兌現撥付,保教費從2020年春季學期按照合同約定價收取,多收部分及時退還幼兒家長。
不只是合肥,疫情發生以來,多地出臺了包括財政補助、租金減免、稅費減免、金融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發展。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表示:「對於普惠園來講,在疫情期間,其發展確實遇到了困難。所以我們跟財政局共同決定,對這些幼兒園仍然進行經費上的補助和支持。這種支持其實不止是對幼兒園的支持,而且是確保這種來之不易的學前教育的學位,包括教師隊伍能夠堅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