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制定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三年攻堅行動方案 打造「黃河之濱也很美...

2020-12-20 湘湘愛旅行

近日,市政府印發《蘭州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三年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今後,我市將聚焦「黃河之濱也很美」城市品牌,把蘭州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旅遊名城、西北區域旅遊集散中心和全國重要旅遊目的地城市,到2022年,全市旅遊人數達1億人次以上,旅遊綜合收入年均增長50億元以上。

《方案》表明,我市文旅發展三年攻堅行動將打造「黃河之濱也很美」城市品牌;「一個理念」,樹立文旅IP轉化消費CP工作理念,促進文旅融合,做強全域旅遊,提升「十大生態產業」文旅產業佔比,變文化制高點為消費爆發點;「五大突破」,即推進文旅業態轉型升級五項工程,實現蘭州文旅「新場景」;「一個責任」,即強化落實文旅產業指標屬地責任。

扶持政策措施:

形成一批具有蘭州特色和金城風情特色商標

在扶持政策措施方面,包括財政支持、市場準入支持、科技支持、稅收支持、金融支持、土地支持、人才培養、消費惠民等方面。其中,加強對「天生園」「佛慈」「悅賓樓」等老字號企業和知名商號企業商標、商號資產的保護運用,鼓勵企業推進商號、商標一體化,提升「老字號」商標價值和傳統特色產品、地方名優小吃商標價值,形成一批具有蘭州特色和金城風情的特色商標。鼓勵文化旅遊產業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合建立企業研發機構,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研發機構給予一次性組建資金補助。城鄉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依法從事民宿等旅遊經營。

2020年:

啟動白塔山景區國家5A級景區創建

推進大眾巷城市有機更新工程、蘭州老街、中天建廣場、金城公園二期、華夏文化展示中心、河口古鎮大景區保護開發、棲雲田園小鎮及精品民宿、中川小鎮等重點項目;完成「蘭貅」吉祥物品牌體系一期工程;啟動白塔山景區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

制定全市文化產業園區發展方案和推進計劃,積極協調解決文化產業園區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支持蘭州創意文化產業園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重點推進「文創+」創新創業生態綜合體、嵐沐文體旅創意產業園建設,並根據實際推進情況,培育1個示範性園區;創建2個達到國家3A級景區標準的鄉村旅遊景區或度假區;爭取1個國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創建單位。

2021年:

啟動興隆山景區、什川古梨園景區國家5A級景區創建

推進讀者印象生態文化精品街區、萬達茂、甘肅華夏文化博覽園、興隆山國際旅遊度假區、青城古鎮綜合保護開發、文成廣場、蘭州動物園易地搬遷建設、蘭州新區田園綜合體等重點項目;啟動興隆山景區、什川古梨園景區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積極爭取省上政策和資金扶持,重點推進蘭州老街文化園區、西北印刷文化產業園建設,並根據實際推進情況,培育1個示範性園區;創建3個以上達到國家3A級景區標準的鄉村旅遊景區或度假區;打造研學旅行中心城市,建成研學旅行基地5個。

2022年:

啟動蘭州樹屏丹霞景區、蘭山景區、石佛溝景區國家5A級景區創建

推進隴香源民俗小鎮、西固區全域旅遊基礎設施及景觀提升、十裡桃鄉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建設、什川運動休閒特色小鎮、蘭州恆大溫泉水世界文化旅遊城、蘭州市「三館」建設等重點項目;啟動蘭州樹屏丹霞景區、蘭山景區、石佛溝景區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加大國家和省上政策資金爭取力度,重點推進榆中文化產業園、華夏收藏文化博覽園建設,並根據實際推進情況,培育1個示範性園區;創建2個達到國家4A級景區標準的鄉村旅遊景區或度假區;完善自駕遊線路,建成房車自駕車營地5個以上。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甘霖 攝

【來源:蘭州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河長史萬鈞:講好「黃河故事」 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
    中國網記者:「來沙漠看海」逐漸成為烏海靚麗名片,烏海還打造了諸多旅遊品牌和旅遊產業,請您介紹下烏海文旅產業發展情況,在發展文旅產業過程中黃河起到了什麼作用?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以「旅遊+文化」打造烏海新名片,先後舉辦了黃河明珠·中國烏海書法藝術節、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藝術節,國際書法產業博覽會等品牌節慶活動。
  • 洛陽將打造黃河文化精品旅遊帶!還有多項大動作……
    編制《黃河文化遺產搶救性調查保護》項目、建成10座鄉愁博物館、建設一批數位化景區……3月12日召開的全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工作會議透露,今年我市將實施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公共服務效能提升、非遺保護傳承、智慧文旅提升等行動,不斷提升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在推動文旅融合發展上展現新作為
  • 鄭州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之產業扶貧專場
    制定了《鄭州市農業產業扶貧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鄭州市產業扶持脫貧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並注重實施過程中政策匹配的精準化,從特色種養業、電商、旅遊、就業等幫扶方案中選擇最合適的項目作為對戶措施,為每個貧困村貧困戶量身定製脫貧幫扶計劃,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二是組織保障。
  • 根植黃河文化 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黃河是河南的根脈,發展文化旅遊,我省最有競爭力、號召力和吸引力的就是黃河文化。要實現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和黃河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不僅要打造精品景區和線路,提升產業品質,還要實現黃河文化旅遊在區域、產業、市場、服務、交流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打造展示黃河文化的旅遊景區和線路  規劃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 山東省啟動精品旅遊景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
    &nbsp&nbsp&nbsp&nbsp記者近日從省文旅廳獲悉,為提升旅遊品質,加快建設文化旅遊強省,我省制定推出了精品旅遊景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nbsp&nbsp&nbsp&nbsp該方案立足於文化引領、智慧普及、產品創新、配套完善、服務細微,不斷提升旅遊景區的品牌化、智慧化、人性化、國際化水平,推動全省旅遊景區提檔升級,推動全省旅遊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 我市持續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12月10日,從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緊扣全年工作目標,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產業發展,持續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圓滿完成了「十三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京津冀重要旅遊休閒目的地和國內外知名文化旅遊城市建設再上新臺階
  • 東營市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工作綜述(下)
    市委六屆四次全會以來,東營市上下聯動、凝心聚力,圍繞「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這一目標定位,加快實施「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加強重點旅遊項目建設,配套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加大旅遊宣傳推介力度,「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文化旅遊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全市旅遊富民工作成效顯著、亮點頻出。
  • 公式「7+3」來了,解讀濱州市重點改革攻堅任務
    可以說,「7+3」重點改革攻堅任務中,每一項任務都是貫徹「九大改革攻堅行動」的具體舉措,每一項任務都直觸問題深處。實施重大專項規劃攻堅,聚焦城市規劃、鄉村振興規劃、園區產業規劃發力,以高標準規劃引領高水平建設、高質量發展。一是完善城市發展規劃。
  • 「惠民 樂民 育民 富民」——白銀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文化在行動...
    、「農村德孝文化宣講」、「結對子 種文化」、鄉村旅遊等系列活動,認真組織實施廣電惠民工程,在全市範圍內掀起文化助力脫貧攻堅的高潮,為全市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撐。為確保白銀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文化在行動」系列活動順利推進,確保活動有亮點、有新意、有實效,市文廣旅局黨組高度重視,成立了白銀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文化在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多次組織召開工作協調會,進行全面動員和部署,研究制定《白銀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文化在行動」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為活動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臨夏州大力發展全季全域旅遊不斷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印發實施了《臨夏州全域旅遊總體規劃(2020-2030)》及配套的《臨夏州全域旅遊三年行動方案》《臨夏州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專項規劃》,制定出臺了《關於促進全州文化旅遊產業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快全州旅遊民宿發展的指導意見(試行)》《關於加快全州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在編制《臨夏州「十四五」文化旅遊業發展規劃》。
  • 擁抱黃河 奏響聊城樂章——寫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
    我市落細落實各類防汛責任,組織汛前工程普查、河勢查勘、水尺校測,修訂完善各類方案預案,加強防汛隊伍建設和演練,備齊防汛搶險料物;補齊信息化建設短板,下大氣力打造信息化樣板管理段,做好防汛信息採集、重要險工險段遠程監控安裝、指揮調度等信息工程建設,大力提高防汛工作效率。
  • 關於印發桂林市貧困地區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
    ,不斷提高貧困地區居民健康素養水平,促進貧困地區居民自我保健能力提升,根據《自治區衛生健康委 自治區扶貧辦 自治區愛衛辦關於印發廣西貧困地區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桂衛發〔2018〕15號)等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
  • 打造黃河故道文旅融合產業帶之思考
    原標題:打造黃河故道文旅融合產業帶之思考   一、「明清黃河故道」的歷史由來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大美惠濟」潮湧黃河千帆競
    堅持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政治之責、發展之要,圍繞省委、市委決策部署,惠濟區積極推進核心示範區起步區建設,制定了起步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專項實施方案,統籌做好沿黃生態保護、沿線景觀、產業布局、文化傳承等融合發展規劃,篩選整理七大類109項重大項目,全部納入鄭州市一級重大項目儲備庫。
  • 學習借鑑他山之石拓寬思路促發展 ——我市文化旅遊產業考察團赴豫...
    都江堰市以旅遊為核心構建產業生態圈,成立李冰文化創意旅遊、都江堰精華灌區康養、四川青城山旅遊裝備3個產業功能區,打造「管委會+國有公司+集體資本+社會資本」的功能區產業發展機制,構建「一個龍頭企業引領、一個技術平臺支撐、一套資金保障機制」旅遊產業發展模式;引入民間資本組建40億元中金勝邦產業基金,與騰邦國際合作發起設立全國縣級市首家50億元的文旅產業發展基金,構建1(文化旅遊發展基金)+1(全域旅遊運營平臺
  • 我市印發《實施方案》計劃兩年初步形成美麗鄉村組團
    東部平原地區重點建設「美麗田園」,以「美麗田園」帶動美麗鄉村發展;西部丘陵山區重點挖掘景觀和文化特色,發展鄉村旅遊,打造豐富多樣、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近郊城鄉結合部村莊建設要與城市建設高度協調和銜接;沿黃村莊緊密結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建設精品村和示範村。對既有的美麗鄉村進行鞏固提升,對在建美麗鄉村持續推動,對開工新建美麗鄉村加大扶持力度,梯次推進精品村建設。
  • 盛悠:激發潛能動力,提升能級實力,加快推動我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盛悠在全市文化產業發展工作視頻會議上強調   激發潛能動力 提升能級實力   加快推動我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今天下午,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盛悠在全市文化產業發展工作視頻會議上強調,要鼓足幹勁、真抓實幹,激發潛能動力,提升能級實力,齊心協力加快推動我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創新活力之城美麗幸福慈谿作出新的貢獻。
  • 武烈河百公裡旅遊文化產業走廊叫響承德全域旅遊
    沿著武烈河,我市通過舉辦第三屆承德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奮力書寫發展全域旅遊的新篇章。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周仲明指出:「本次大會目標是打造『武烈河百公裡旅遊文化產業走廊』,形成『一走廊、四組團』的國際旅遊城市核心區發展新格局,打造傳統文化和生態旅遊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旅遊目的地。」
  • 從「生態美」邁向「發展美」
    自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及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以來,我市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堅持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進原則,因地制宜推進各項工作,全市鄉村空間布局不斷優化,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更加完善,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穩步推進,農房建設和風貌管控進一步規範。
  • 砥志礪行 譜寫黃河之濱新樂章|十裡桃鄉的黃河詩篇和遠方
    8月13日,蘭州市各媒體記者走進安寧區,尋訪黃河文章中的桃花源,聆聽十裡桃鄉的黃河詩篇和遠方。  以「桃」為媒生態先行 黃河之濱桃之夭夭  談起安寧區發展規劃,安寧區委副書記、區長王立山侃侃而談,「『黃河之濱也很美』,美就美在家鄉水。安寧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科學規劃、品質建設、精細管理,按照突出重點、全面推進、打造精品、提升檔次的總體思路,再造十裡桃鄉、建設品質安寧。『一山一河、十裡桃鄉』是安寧最鮮明的地域特徵,賦予了安寧『田園都市』的城市空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