憍梵波提他的舌頭一天到晚在動,他這個果報不是個好相,他在過去生中做小沙彌的時候,看到一個老比丘在念經,大概老比丘年歲太大,也沒什麼力氣,念的時候也聽不到聲音,只看到嘴在那動,他就笑話他,笑他像牛吃草一樣。
憍梵波提不知道他是有意無意譏笑別人,招這樣的果報。在世尊會上他已經證得阿羅漢果,證得阿羅漢果那個嘴一天到晚在動,習氣。佛就告訴他,你這個樣子叫人家一看到你,又會罵你像牛吃草一樣,換句話說,你不害了很多人嗎?別人不曉得,不知道你是阿羅漢。於是就教他,你到天上去,少到人間來,沒有必要就不要回來,到天上去受天供養。天人有神通,知道他是阿羅漢,尊敬他,不會笑話他;在人間就會引起很多人的誤會,這是講到因緣果報。
明白這個道理了,逆來順受、甘心的受,為什麼?你造的這個因。人在這個世間,佛給我們講四種因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不但一家父子是這四種緣,朋友之間往來都是這個緣。你在路上走,碰到一個陌生的人,給你點點頭笑笑,那也是個果報,這是善的緣,過去生中有善緣。你坐在巴士上、你的鄰居,有個人看到你不順眼,瞪你一眼也是果報,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所以一個學道的人他明白這個道理,處順境他也不歡喜,處逆境他也不煩惱,為什麼?他曉得果報如是。
「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我們如果想要善果報,我們就多種善因,我們希望別人對我們好,我們就要對別人好。我們看這個也不順眼、看那個也不順眼,果報當中就會招到一切人看我都不順眼,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