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種善因得善果,生活中要做好三件事,福報將不請自來!

2020-12-14 心歸善緣

佛教:種善因得善果,生活中要做好三件事,福報將不請自來!

佛說,我們這一生所受用的都是前世修積的福報,福報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在生活中,如果不懂得護福、惜福、積福,那麼再多的福報也會被我們揮霍殆盡。想要修攢福報,一定要多種善因,這樣才能得善果。在我們的生活中,要做好這三件事,可以幫助我們培養福田,直接而快速的得到福報。

一、相信因果,心懷敬畏

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有很多的人不相信佛教,認為因果業力不真實,是唯心的說法。其實,這是很多人的誤區。佛說,世間萬法皆空,唯有因果業力不空。我們每個人的命運怎樣,生活中的財福報、壽福報、祿福報等等,在佛法中經常稱為福報經濟,最終兌現在每一個人的身上。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可以生活富足,無憂無慮;可偏偏那些不幸的人,窮困潦倒,終日奔波而不得之苦。這都是因果業力報應,只要你細心觀察,就一定可以發現這個規律。

想要改善命運,生活中多一些好運與福報,那麼一定要深信因果,心懷敬畏之情。心是一切的根源,一個人想要得到改變,那麼一定也是先從心開始,由內而外的改變才會體現到身業、口業上面來。佛法經常勸誡世人,要為人善良,與人為善,行善積德才能得福報與功德。善良是一切的根本,更是培養福田的基礎。只有內心深信因果、敬畏因果,你的行為才會有約束,這樣你才能為自己修攢到更多的福報。

二、孝敬父母、師長

佛說,父母的恩情比天大,父母是我們的第一福田,這是我們培養福報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之一。人在年輕的時候,往往不覺得父母對自己的恩情,反而認為父母和自己有代溝,動不動就頂嘴、反抗。而待自己也成為父母之後,養育了子女才方知父母對自己的恩情。生而為人,一定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從佛教的角度而言,這是在幫助我們修攢福報。

除了孝敬父母外,還要孝敬生命中誦法傳授的師長,他們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他們幫助我們開悟明慧,更是幫助我們、引導我們努力的方向。修積福報千萬不可捨近求遠,在生活中孝敬好父母、師長,就是最好、最大的福報與功德。這種福報福澤深遠,我們的兒女子孫也能從中受益匪淺。

三、持續放生

佛法中認為,放生,尤其是持續放生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獲得大福報。俗話有去:「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能夠通過自己的布施,幫助那些生活在痛苦、性命之憂等劫數裡的眾生,福報巨大,功德無量。放生的過程,尤其是持續放生的過程,就是在做財布施。學佛之人都知道,人生想要得到財富,就一定要懂得財布施。而放生就是在做財布施。放生還能夠幫助我們廣結善緣,自然福報巨大。

一個人的福報多少,全靠自己來修。心中敬畏因果,造惡作惡的事情一定不能做。只有這樣,多種善因,自然就會結善果,福報也就不請自來了。感恩大家,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種善因,得善果,一生終會得福報的四大生肖
    種什麼因我們就會得什麼果,種下善因我們自然會得到善果,就像下面這幾個生肖,一生善良,樂於助人,自然也會收穫善果,一輩子福報滿滿。 ,但屬牛人卻有著極佳的人緣,堪稱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並且屬牛人也很樂意助人,天生是個熱心腸,簡直就是新時代的活雷鋒,所以屬牛人總在做好人好事,也不求回報,正是這種精神讓屬牛人必然會收穫好運,種善因,得善果,一生終會得到福報。
  • 去寺廟拜菩薩時,這三句話要牢記,福報就會不請自來!
    去寺廟燒香拜佛時,一定要記住這三句話,運氣就會越來越好,福報就會不請自來。很多人去寺廟拜佛,都是為了求佛保佑自己,其實拜佛真正的意義,並不是在這裡,而在下面這三句當中。第一句話:拜佛是為了清淨自己的心靈。
  • 佛教:福報快不夠時,多做這3件事,好運氣感召而來!
    佛教:福報快不夠時,多做這3件事,好運氣感召而來!佛家講究因果報應,同時也看中累積福報。一個人的福報的多事,也反應在日常的生活當中。福報多的人,日子自然過得幸福、生活順心。而那些福報少的人,往往經常會感覺到處處受阻、人生不如意、苦悶煩惱的事情太多了。民間所說的諺語「喝冷水都會被嗆到」就是這個意思。其實,這些都與一個人的福報多少有關。當一個人的福報快消耗殆盡時,你慢慢的會發現,生活中不順心的事越來越多。這個時候,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平常的生活中,多做這3件事積累福報,好運氣自然感召而來。那麼佛家所認為的福報,到底是什麼呢?
  • 佛教:福報來臨之時,往往會出現這三個徵兆!
    福報到來之時會有感應嗎?他是否會和算命先生所說的「你幾年之內會走財運,幾年之後能娶妻生子。」會有感應,但和算命先生所說的卻不相同。其就算算命先生所說的是正確的,但在此中亦有諸多因素能夠幹擾「善果」的結成。佛教講「欲得善果,必種善因。」
  • 佛法:這四件事,做得越多,福報就越大
    其實這樣做只是他們的一廂情願,福報的多少並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要想獲得福報,佛說,這四件事,做得越多,福報就越大。第一件事:一心誦讀佛經《金剛經》上說「若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 佛教:這三件最損陰德的事,快看你做過嗎
    這句話也就是說,一個做了「陽善」的人,享受的是世人的讚譽和眼前的福報;但是如果一個人積了「陰德」,那可謂是功德無量,不僅上天會眷顧,來生也會享福。那麼何為「陰德」?凡為善而人知之者,即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者,即為陰德。
  • 種善因得善果
    種善因得善果,乞丐變國王《辯意長者子經》裡面講一個故事,一天佛到辯意長者子家裡面去應供。有一個乞丐來乞食。但供養還沒有開始,因為還沒有供養三寶,所以就沒有給他。這個乞丐心生惡念:我將來有一天當國王,叫車輪子把這些出家人的頭碾斷。
  • 佛教:因果不饒人,生活中有3件事,不要亂說
    所以人這輩子,在有限的生命裡,一定要過好自己的生活,若能給自己的靈魂創造無限的價值,也不白來一場。佛教講,得人身不易,有個比喻說,六道眾生得人身者,如大海中盲龜浮木。所以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我們不是因為偶然才來到這個世界的,而是為了美好的夢想而來,為了繼續偉大而來。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創造,佛教講,種善因得善果,因緣果報,真實不虛。
  • 佛教:廣種這3種福田,福報主動來找你
    想要在人生中擁有福報,就要廣種福田。真正的貧窮不是沒錢,而是缺少福報。如果一個人缺少福報,就是有了財富也很難守住,即使有錢還是會煩惱重重,這些都是缺少福報的表現,福報要如何得來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廣種福田,人天路上,修福為先。
  • 種善因得善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當我們面對不順心的一切境界,首先要深信因果,別人怎樣傷害我,說明我前生就怎樣傷害過人家,認帳認命。如果不相信因果,就等於以前借人家的錢沒有還,現在賴帳不想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前世的修行、善惡業決定了今生的命運,前世修福培福、積德行善,廣種善因、福田,今生自得感召福果。每個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若不懂得修福、培福,福報終究會有消耗殆盡的那一天。有的人不信因果,他說「我沒看見就等於沒有」,就好比你沒看見空氣,就說沒有,那空氣就不存在嗎?那是你自己的見解。
  • 種善因,得善果,此文獻給所有人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種什麼因,就能得到什麼果報。種善因,就會得善果,種惡因,就會遭惡果。因果必報,不是不報,只是時間還沒有到,如果時間到了,就一定會報的。只要我們足夠相信因果,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 佛教:慈悲心重福報深的人,有5種面相,純天然相貌遠勝美容臉
    佛教:慈悲心重福報深的人,有5種面相,純天然相貌遠勝美容臉。什麼是人間的福報呢?古人講的福報就是指五福,第一是長壽;第二是富貴;第三是康寧;第四是有德;第五是善終,擁有這五福是人生中最健康的狀態。但是能得全五福的人並不多,佛教講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種善因得善果,因果通三世,前世多生前今生和來世。今生的一切遭遇和前世多生前有關係,否則就沒有「人生酬業」這一詞了。今生要償還前世或多生前所造的善的業和惡的業,今生的福報也多來自前世或多生前。
  • 善因結善果,你別愛信不信
    在我們身邊,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為非作歹,或者強橫狂妄的人,最終得不好好下場的真實事例,這就是充分說明了善惡有報的預言性哲理。那麼,在我們生活中,我們究竟要怎麼做,才能「善因結善果」呢?首先,我們要懂得以「善」養心。
  • 佛教:種福而未求福,才是最有福
    《大智度論》云:世間人心動,愛著福果報,而不好福田,求有不求滅。這四句話的前三句,是告訴我們,人心輕躁浮動,是苦惱的根源;人心定而動,只顧種福而未求福享福,才是最有福、最享福的人。世人只知道求福報,卻不懂得福必先種因、惜因,一個人的福報多少,全靠自己來修。心中敬畏因果,造惡作惡的事情一定不能做。
  • 淨土法門:修積的善法有善果
    佛法當中常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這一首偈是為我們說明三世因果,因緣果報絲毫不爽。我們這一生所受的是前生所造的,這一生所造作的就是來生的果報,所謂種善因一定就得善果,造作惡因決定要受惡報。
  • 善因結善果,惡因皆惡果;這五件事,切勿再做,因果不饒人!
    在經論中雲「若實是眾生,知是眾生,發心欲殺而奪其命。生身業,有作色,是名殺生罪。」因此,在大乘佛教中,為了避免殺生,從而禁止食肉;在另外一方面則是弘揚護生、放生,告知大眾廣結善緣,廣種善因之根本。殺生是種下惡因,耗損福報之事,而放生,則是增加功德和福報之事。
  • 佛教:人要相信因果報應,這6件最損陰德,謹記一定不可以做!
    佛教說:「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我們都知道善有善報,所以我們都喜歡廣撒善的種子,比如布施、供三寶、放生、幫助印經等等。「萬物皆有兩面性」,正如《聖經》所說:「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如果你種下一個善因,它就會產生好的結果,如果你種下一個惡果,它會產生壞的結果。
  •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三件事不能做,因果報應
    所以,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要隨意栽贓,最後,如果有不好的結果,我們只能自己品嘗,更重要的是,我們負擔不起這個費用。讓我們看看我的結論,不能做三件事!一、在背後談論別人有人說,即使在炎熱的夏天,如果你說一句傷害了人,你可以讓別人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即使在白雪皚皚的冬天,你也可以通過說一句上海感受到夏天的邪惡。
  • 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
    佛家講:「種善因,得善果」。很多人以為是封建迷信,其實不然,自然科學講平衡,質量守恆、能量守恆;講規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社會學講有付出必有回報;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天地浩大,冥冥之中因果就在其中,左右著我們的人生。
  • 人生不順,學會說三句話,福報不請自來!
    人活在世不可能事事盡如人意,遇到困難和煩心的事要自己化解,時刻擁有樂觀的心態和快樂的心境。 生活中遇到不順之事,不妨說說這三句話,心境定會有所改變,福報也會不請自來,人生的路會越來越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