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云:世間人心動,愛著福果報,而不好福田,求有不求滅。這四句話的前三句,是告訴我們,人心輕躁浮動,是苦惱的根源;人心定而動,只顧種福而未求福享福,才是最有福、最享福的人。
世人只知道求福報,卻不懂得福必先種因、惜因,一個人的福報多少,全靠自己來修。心中敬畏因果,造惡作惡的事情一定不能做。只有這樣,多種善因,自然就會結善果,福報也就不請自來了,要想有好的福報自己平時就一定要先種下善因,不種善因一心只想求福報、求財富、求健康這都是最愚蠢的做法,根本實現不了;一心貪求福報反而得不到福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想要得到福報而不是發自內心,這樣的福報會減半,真誠心才可以獲得更多的福報!如今很多人的修行只是因為求福報,俗不知真正的修行是修自己的內心,修正自己的行為 和想法,福報只是順帶的事情,不要刻意!
福報修真誠修,不是求,世人不明其深意,天天拜佛無意,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真正的福報只能修不能求。良好的機緣成熟了,福報自然就來了;機緣不成熟,再求也沒有用。求到的、追到的都是暫時的,只會給你帶來痛苦與煩惱,不會給你帶來真正的快樂和幸福。一個人的福報,源於自己往昔的善業,就像手機充電,今天的電是昨天充的。而電用盡就沒了,明天若想打,就要今天充。種善因,得善果。
任何時候,人都要有善念,要靠自己的發心多做善事,將福氣布施一切眾生,無形之中,自己的福報也會更為增上,安樂不會有窮盡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