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石墨烯產業:除了應用市場,還有什麼?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課題組參觀深圳市石墨烯創新中心示範基地。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忠範(中)與深圳石墨烯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威(右)進行交流。



課題組參觀廣東暖豐電熱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是一座充滿活力和給人希望的城市。多年前,前沿新材料石墨烯如一顆種子落在依山傍海的「設計之都」——深圳。2019年4月10日-11日,《經濟》記者跟隨石墨烯產業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以下簡稱「課題組」)赴深圳、佛山調研。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激發新動能的大背景下,正在形成深圳特色的石墨烯產業將如何可持續發展?

目標導向看前景

  在星羅棋布的戰略新興產業中,石墨烯只是其中一顆閃耀的星。2017年以來,深圳先後出臺《深圳市十大重大科技產業專項實施方案》和《深圳市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方案》,提出前瞻布局石墨烯等新興領域,重點發展石墨烯在電子信息、新能源領域的應用技術,並將石墨烯列為十大重大科技產業專項進行重點布局。

烯旺科技的石墨烯加熱膜
  從2019年廣東省和深圳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均被列為重點發展的產業。4月10日,課題組走訪了南山區、坪山區、光明區的部分石墨烯相關企業。從三個區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它們對於新興產業的布局存在差異。

  其中,光明區政府重點工作之一是布局人工智慧、石墨烯、生物與生命健康、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未來將推進深圳市石墨烯製造業創新中心示範基地建設,打造開放式創新平臺,爭創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

  坪山區政府未來重點布局生物產業、中醫藥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及智能製造等。南山區政府將大力發展新材料、數字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文化創意產業。

  從區政府的產業導向來看,也為未來深圳市石墨烯產業的集聚釋放了較強的信號。經初步統計,截至2018年,深圳市培育了30餘家石墨烯相關的企業。在石墨烯粉體製備、石墨烯複合儲能材料、石墨烯發熱膜、石墨烯電子信息材料等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積累了較強的產業基礎,相關產品應用在電子信息、新能源和複合材料領域優勢明顯。

  相較而言,常州石墨烯產業主要集中在武進區西太湖科技產業園,園區的特色產業是先進炭材料產業,石墨烯產業是其中之一。圍繞炭材料產業規划進行產業招商,到2018年底,常州西太湖科技產業園引進了各類石墨烯相關企業150多家,涉及塗料、電纜、加熱、散熱、環保、生物、能源等領域。

產業基礎做鋪墊

  2018年,常州市、深圳市先後獲批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試點。兩個試點各自以江蘇江南烯元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石墨烯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為載體,並分別設在常州武進區、深圳市光明區。

  從兩個區的產業基礎來看,光明區前身 光明新區成立於2007年8月,是深圳市設立的第一個功能新區。光明區是一個生態型高新技術產業新城,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988家、規上企業1315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61%。2018年,光明區生產總值達92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206億元。

  位於武進區的西太湖科技產業園的前身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江蘇省最大的稻麥育種繁育基地之一的「武進縣個滆湖良種繁育場」。記者在產業園區調研時,依然能夠看到園區周圍田地裡盛開的油菜花。該園區是在農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據常州市武進區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8年武進區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380億元。「五新三高兩智能」十大產業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20億元。

  「深圳有農業,沒農村,城鎮化率近100%。」深圳區光明區副區長張宗平這樣告訴《經濟》記者。相較而言,2018年常州的城鎮化率達到72.5%。然而,深圳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城市。移民城市吸引了大批優秀人才。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深圳市已培育和引進了20餘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石墨烯研發團隊,建設了10餘家石墨烯相關科研創新載體。

  來到深圳的外鄉人工作更「拼命」。因為他們所在的環境促使他們奮鬥不息。常州的一位石墨烯企業家向《經濟》記者比較兩地員工的工作狀態:「深圳的電子產業等迭代速度快,大家都在搶時間。常州生活節奏慢,員工不會那樣拼。如果工作壓力大,頂多會換一份工作。在深圳不行,除非他換一個地區。」

  深圳的民間投資較為活躍。深圳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2017年深圳民間投資累計完成8085.49億元,年均增長30.1%。其中2017年全市民間投資2627.29億元,同比增長22.5%,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51.0%。

  「5年前,光明區的房價不到1.5萬元/平方米。這幾年,我抵押了兩套房投到企業的研發中。話說回來,當年我若投資房產,相信收益一定比現在創業更可觀。」一位在光明區創業的石墨烯企業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深圳的民間投資較為活躍,找投資人較為容易,一人拿出1000萬元,5個人就能湊5000萬元。」另一位石墨烯企業家說。

市場探索是驅動

  潛力巨大的應用市場以及活躍的民間資本為石墨烯產業生根深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不久前,記者在《常州石墨烯產業八年「取經」路》一文中提到,2011年,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創始院長馮冠平為常州推薦了第六元素和二維碳素兩個石墨烯創業團隊。2015年,馮冠平在深圳創辦了石墨烯應用企業——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烯旺科技」)。因為他認為,深圳有石墨烯的應用市場。

  從課題組調研的區域來看,深圳、佛山的應用市場潛力較大。石墨烯應用進入市場有兩種途徑:一是,創造出一個新市場。比如,烯旺科技以石墨烯為抓手,無意間打開了一條熱管理的應用之路。經過多年發展,它已經成為深圳為數不多的規上石墨烯企業。烯旺科技以參股的方式請公司隔壁的設計團隊為產品設計出炫酷的外觀,讓產品更高端,頗有引領市場、引領消費的意味。而這在常州是少見的注重終端產品設計的做法。

  二是,「依附」原有的市場。比如,用石墨烯提升傳統產品的性能。在潤滑油行業深耕多年的深圳優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裴嵩峰告訴《經濟》記者,他看好石墨烯代替硫磷氮作為潤滑材料添加劑的前景。他希望用石墨烯提高原有產品質量並代替傳統環境不友好的材料。另一個案例是來自佛山的暖豐電熱科技有限公司。與其說,董事長賈玉秋是一名企業家,不如說他是一名工匠。他花了大半輩子琢磨電熱產品,經常研究科研人員的論文,尋找提高電熱產品性能的新材料。目前他正在嘗試利用石墨烯的性能讓電熱產品發揮更優的功能。無論是潤滑油還是電熱產品,這些企業原有的產品已打開了較為成熟的銷售市場,甚至是海外市場。這是石墨烯「借力打力」突圍市場的借鑑經驗之一。但這並不意味著,石墨烯找到了科學家追求的殺手鐧級應用。

  「石墨烯的應用點都在深圳,只是沒有爆發。」深圳市工信局副局長胡曉清表示,深圳有良好的市場優勢和公平的營商環境,人才、創投行業集聚於此。「企業唱戲、政府扶持。我們會詳細制定石墨烯產業規劃,調動各方資源,推動產業大放異彩。」

行業焦慮感較濃

  經過多年的發展,石墨烯正在從能用向好用過渡。石墨烯為主導的產品也漸露曙光。

  「從2013年開始,我們參與了常州二維碳素、第六元素、烯旺科技等一系列石墨烯項目投資。」令深圳紫荊匯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代淑香感觸最深的是,2013年前後,企業能製備出少量石墨烯,由於當時下遊沒有應用,石墨烯不能大規模應用。從去年開始,下遊開始有石墨烯的應用了。但存在的問題是,企業找不到高質量的石墨烯提供商提供標準的石墨烯。「比如,一些美國公司看好石墨烯在重防腐塗料的應用,也在與國內幾家企業進行接洽。但是高質量石墨烯的製備似乎又成了當下的制約因素。」

  「今年,我們在石墨烯負極材料、複合材料等方向上可能會熬出來。但是我每天加班到凌晨十二點,經歷了幾百次的測試,這就是民企做研發的現狀。你們沒有看過我們研發時的艱苦和艱辛,我的心臟也不太好。但是我還會堅持做下去。石墨烯未來前景太廣闊了。但產業不是一天能幹成的,也不是一兩家企業能做成的,這可能需要一兩代人要做的事。」深圳華烯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明東激動地說。

  不過,深圳企業依然面臨和常州企業共性的問題,比如真假石墨烯的問題,整個行業對石墨烯國家標準的呼聲迫切,融資難問題,民企研發投入大周期長期望國家和地方政府給予更多支持等。這些既有石墨烯產業特有的問題,也有民企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共性難題。

  以民營企業做研發為例,尤其是那些掙扎在生死線上的中小民營企業,單槍匹馬搞研發就會力不從心。

  多年來,裴嵩峰養成了與科研院所交流的習慣。他願意將科研院所的成果拿到企業內部進行試驗,儘管不能很快實現產業化,但他認為這種交流十分必要。「科研院所的成果在企業內部孵化,尤其是在相對成熟或盈利企業內找應用方向比科研人員單獨創業風險更小。」裴嵩峰說。

  「石墨烯投資周期長,研發成果慢,有些企業等不及盈利變成了烈士。面向未來的石墨烯產業布局,恰恰需要建立國家層面上的研發平臺。讓研發與市場有機銜接,避免企業重複投入,解決中小微企業面臨的研發難題,以及解決我國未來製造業競爭力的問題。」中科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範如是說。

  綜上所述,科研與市場如何無縫對接?石墨烯產業如何把全國特色資源整合起來,區域間如何錯位發展?同時,整個行業和消費者如何正視石墨烯的功能和作用,勿要誇大石墨烯產品的功能,從而讓石墨烯市場更加「清澈」?若能解決好以上三個問題,石墨烯產業將會進入良性發展的新階段。

課題組參觀深圳市石墨烯創新中心示範基地。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忠範(中)與深圳石墨烯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威(右)進行交流。



課題組參觀廣東暖豐電熱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是一座充滿活力和給人希望的城市。多年前,前沿新材料石墨烯如一顆種子落在依山傍海的「設計之都」——深圳。2019年4月10日-11日,《經濟》記者跟隨石墨烯產業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以下簡稱「課題組」)赴深圳、佛山調研。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激發新動能的大背景下,正在形成深圳特色的石墨烯產業將如何可持續發展?

目標導向看前景

  在星羅棋布的戰略新興產業中,石墨烯只是其中一顆閃耀的星。2017年以來,深圳先後出臺《深圳市十大重大科技產業專項實施方案》和《深圳市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方案》,提出前瞻布局石墨烯等新興領域,重點發展石墨烯在電子信息、新能源領域的應用技術,並將石墨烯列為十大重大科技產業專項進行重點布局。

烯旺科技的石墨烯加熱膜
  從2019年廣東省和深圳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均被列為重點發展的產業。4月10日,課題組走訪了南山區、坪山區、光明區的部分石墨烯相關企業。從三個區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它們對於新興產業的布局存在差異。

  其中,光明區政府重點工作之一是布局人工智慧、石墨烯、生物與生命健康、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未來將推進深圳市石墨烯製造業創新中心示範基地建設,打造開放式創新平臺,爭創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

  坪山區政府未來重點布局生物產業、中醫藥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及智能製造等。南山區政府將大力發展新材料、數字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文化創意產業。

  從區政府的產業導向來看,也為未來深圳市石墨烯產業的集聚釋放了較強的信號。經初步統計,截至2018年,深圳市培育了30餘家石墨烯相關的企業。在石墨烯粉體製備、石墨烯複合儲能材料、石墨烯發熱膜、石墨烯電子信息材料等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積累了較強的產業基礎,相關產品應用在電子信息、新能源和複合材料領域優勢明顯。

  相較而言,常州石墨烯產業主要集中在武進區西太湖科技產業園,園區的特色產業是先進炭材料產業,石墨烯產業是其中之一。圍繞炭材料產業規划進行產業招商,到2018年底,常州西太湖科技產業園引進了各類石墨烯相關企業150多家,涉及塗料、電纜、加熱、散熱、環保、生物、能源等領域。

產業基礎做鋪墊

  2018年,常州市、深圳市先後獲批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試點。兩個試點各自以江蘇江南烯元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石墨烯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為載體,並分別設在常州武進區、深圳市光明區。

  從兩個區的產業基礎來看,光明區前身 光明新區成立於2007年8月,是深圳市設立的第一個功能新區。光明區是一個生態型高新技術產業新城,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988家、規上企業1315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61%。2018年,光明區生產總值達92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206億元。

  位於武進區的西太湖科技產業園的前身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江蘇省最大的稻麥育種繁育基地之一的「武進縣個滆湖良種繁育場」。記者在產業園區調研時,依然能夠看到園區周圍田地裡盛開的油菜花。該園區是在農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據常州市武進區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8年武進區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380億元。「五新三高兩智能」十大產業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20億元。

  「深圳有農業,沒農村,城鎮化率近100%。」深圳區光明區副區長張宗平這樣告訴《經濟》記者。相較而言,2018年常州的城鎮化率達到72.5%。然而,深圳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城市。移民城市吸引了大批優秀人才。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深圳市已培育和引進了20餘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石墨烯研發團隊,建設了10餘家石墨烯相關科研創新載體。

  來到深圳的外鄉人工作更「拼命」。因為他們所在的環境促使他們奮鬥不息。常州的一位石墨烯企業家向《經濟》記者比較兩地員工的工作狀態:「深圳的電子產業等迭代速度快,大家都在搶時間。常州生活節奏慢,員工不會那樣拼。如果工作壓力大,頂多會換一份工作。在深圳不行,除非他換一個地區。」

  深圳的民間投資較為活躍。深圳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2017年深圳民間投資累計完成8085.49億元,年均增長30.1%。其中2017年全市民間投資2627.29億元,同比增長22.5%,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51.0%。

  「5年前,光明區的房價不到1.5萬元/平方米。這幾年,我抵押了兩套房投到企業的研發中。話說回來,當年我若投資房產,相信收益一定比現在創業更可觀。」一位在光明區創業的石墨烯企業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深圳的民間投資較為活躍,找投資人較為容易,一人拿出1000萬元,5個人就能湊5000萬元。」另一位石墨烯企業家說。

市場探索是驅動

  潛力巨大的應用市場以及活躍的民間資本為石墨烯產業生根深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不久前,記者在《常州石墨烯產業八年「取經」路》一文中提到,2011年,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創始院長馮冠平為常州推薦了第六元素和二維碳素兩個石墨烯創業團隊。2015年,馮冠平在深圳創辦了石墨烯應用企業——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烯旺科技」)。因為他認為,深圳有石墨烯的應用市場。

  從課題組調研的區域來看,深圳、佛山的應用市場潛力較大。石墨烯應用進入市場有兩種途徑:一是,創造出一個新市場。比如,烯旺科技以石墨烯為抓手,無意間打開了一條熱管理的應用之路。經過多年發展,它已經成為深圳為數不多的規上石墨烯企業。烯旺科技以參股的方式請公司隔壁的設計團隊為產品設計出炫酷的外觀,讓產品更高端,頗有引領市場、引領消費的意味。而這在常州是少見的注重終端產品設計的做法。

  二是,「依附」原有的市場。比如,用石墨烯提升傳統產品的性能。在潤滑油行業深耕多年的深圳優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裴嵩峰告訴《經濟》記者,他看好石墨烯代替硫磷氮作為潤滑材料添加劑的前景。他希望用石墨烯提高原有產品質量並代替傳統環境不友好的材料。另一個案例是來自佛山的暖豐電熱科技有限公司。與其說,董事長賈玉秋是一名企業家,不如說他是一名工匠。他花了大半輩子琢磨電熱產品,經常研究科研人員的論文,尋找提高電熱產品性能的新材料。目前他正在嘗試利用石墨烯的性能讓電熱產品發揮更優的功能。無論是潤滑油還是電熱產品,這些企業原有的產品已打開了較為成熟的銷售市場,甚至是海外市場。這是石墨烯「借力打力」突圍市場的借鑑經驗之一。但這並不意味著,石墨烯找到了科學家追求的殺手鐧級應用。

  「石墨烯的應用點都在深圳,只是沒有爆發。」深圳市工信局副局長胡曉清表示,深圳有良好的市場優勢和公平的營商環境,人才、創投行業集聚於此。「企業唱戲、政府扶持。我們會詳細制定石墨烯產業規劃,調動各方資源,推動產業大放異彩。」

行業焦慮感較濃

  經過多年的發展,石墨烯正在從能用向好用過渡。石墨烯為主導的產品也漸露曙光。

  「從2013年開始,我們參與了常州二維碳素、第六元素、烯旺科技等一系列石墨烯項目投資。」令深圳紫荊匯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代淑香感觸最深的是,2013年前後,企業能製備出少量石墨烯,由於當時下遊沒有應用,石墨烯不能大規模應用。從去年開始,下遊開始有石墨烯的應用了。但存在的問題是,企業找不到高質量的石墨烯提供商提供標準的石墨烯。「比如,一些美國公司看好石墨烯在重防腐塗料的應用,也在與國內幾家企業進行接洽。但是高質量石墨烯的製備似乎又成了當下的制約因素。」

  「今年,我們在石墨烯負極材料、複合材料等方向上可能會熬出來。但是我每天加班到凌晨十二點,經歷了幾百次的測試,這就是民企做研發的現狀。你們沒有看過我們研發時的艱苦和艱辛,我的心臟也不太好。但是我還會堅持做下去。石墨烯未來前景太廣闊了。但產業不是一天能幹成的,也不是一兩家企業能做成的,這可能需要一兩代人要做的事。」深圳華烯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明東激動地說。

  不過,深圳企業依然面臨和常州企業共性的問題,比如真假石墨烯的問題,整個行業對石墨烯國家標準的呼聲迫切,融資難問題,民企研發投入大周期長期望國家和地方政府給予更多支持等。這些既有石墨烯產業特有的問題,也有民企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共性難題。

  以民營企業做研發為例,尤其是那些掙扎在生死線上的中小民營企業,單槍匹馬搞研發就會力不從心。

  多年來,裴嵩峰養成了與科研院所交流的習慣。他願意將科研院所的成果拿到企業內部進行試驗,儘管不能很快實現產業化,但他認為這種交流十分必要。「科研院所的成果在企業內部孵化,尤其是在相對成熟或盈利企業內找應用方向比科研人員單獨創業風險更小。」裴嵩峰說。

  「石墨烯投資周期長,研發成果慢,有些企業等不及盈利變成了烈士。面向未來的石墨烯產業布局,恰恰需要建立國家層面上的研發平臺。讓研發與市場有機銜接,避免企業重複投入,解決中小微企業面臨的研發難題,以及解決我國未來製造業競爭力的問題。」中科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範如是說。

  綜上所述,科研與市場如何無縫對接?石墨烯產業如何把全國特色資源整合起來,區域間如何錯位發展?同時,整個行業和消費者如何正視石墨烯的功能和作用,勿要誇大石墨烯產品的功能,從而讓石墨烯市場更加「清澈」?若能解決好以上三個問題,石墨烯產業將會進入良性發展的新階段。

相關焦點

  • 「石墨烯+」領跑健康中國 大健康產業將突破10萬億市場規模
    以「聚焦創新驅動,提升供給質量」為主題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下稱「高交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序幕。烯旺科技此次為高交會帶來全新的石墨烯應用產品,再度成為高交會焦點。  2015年底,國家三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石墨烯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
  • 江蘇石墨烯千億市場將開啟 產業虛火端倪初顯
    原標題:石墨烯,謹防「起大早趕晚集」 11月25日,國內首個石墨烯研發與應用聯合工程中心在江陰揭牌成立。這標誌著石墨烯開始從實驗室走向規模化應用階段,炙手可熱的石墨烯產業進入爆發前夜。
  • 每克成本從5000元跌至1元 石墨烯下遊應用市場望爆發
    我們公布工業應用的基準價格是1000元/千克,即1元/克,但是如果少量採購價格還要有上浮。這個價格完全能夠很好滿足產業應用的之需求。」劉兆平如此解釋。  北京墨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津源在接受上證報採訪時表示:「目前石墨烯產業發展最關鍵的問題其實是如何跟下遊產業進行很好結合。」
  • 下一個千億市場!詳解石墨烯在散熱領域的應用
    2006 年,首次成功用熱化學氣相沉積法在鎳基體上製備出石墨烯,自那以後,銅、鉑、鈷、鈀、銥等金屬,鎳-銅、銅-銀、鉑-銅等合金也被用作催化劑製備石墨烯。石墨烯的製備方法還有碳納米管切割法、外延晶體生長法、微波法、電弧法、電化學法等。它們又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如何綜合運用各種製備方法的優勢,取長補短,解決大規模高質量的問題,完善結構和性能等是今後研究的熱點和難點,也為今後石墨烯的應用開闢新的道路。
  • 石墨烯是什麼材料_2017石墨烯多少錢一克
    石墨烯的電學性能突出表現在高載流子遷移率及高電流密度,其載流子遷移率達15000cm2/Vs,相當於商用矽片的10倍。電流密度耐性為2億A/cm2,相當於銅的100倍。   石墨烯產業困頓:1克石墨烯比黃金貴   曲屏手機、可發熱的壁畫、可調節溫度的外衣、自動保溫的飯盒……在四川省石墨烯產業項目對接會上看到了市場上最新的石墨烯產品。
  • 烯旺科技戰略發布會:指引石墨烯塗料走向應用化賽道
    此次發布會也首次採用線上雲發布會的形式,除了首次對外進行石墨烯無創治療腫瘤成果進行深入解讀外,石墨烯產業奠基人馮冠平教授、烯旺科技CEO馮欣悅女士來到發布會現場,就石墨烯醫療發展與企業未來在石墨烯應用重點方向—石墨烯塗料領域的戰略規划進行了介紹解讀。
  • 生物質石墨烯:萬億市場能否成真
    生物質石墨烯能否催生萬億級產業,需要時間和市場來檢驗。相關媒體報導更是使用了「生物質石墨烯問世或將催生萬億級產業」這樣「奪人眼球」的標題。   據《中國科學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然而,許多多年從事石墨烯製備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對生物質石墨烯僅有所耳聞,並未真正接觸過。   生物質石墨烯到底是何來頭,離產業化還有多遠?記者走訪了相關人士,試圖揭開生物質石墨烯的「神秘面紗」。
  • 石墨烯產業困頓:1克石墨烯比黃金貴
    林志憶 攝   中新網成都3月29日電(楊珺 林志憶)曲屏手機、可發熱的壁畫、可調節溫度的外衣、自動保溫的飯盒……29日,記者在四川省石墨烯產業項目對接會上看到了市場上最新的石墨烯產品。
  • 石墨烯產業化亟需邁過三道坎
    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地方政府及企業的大力推動下,我國石墨烯產業發展迅猛,但整體仍處於概念導入期、產業化發展初期,大規模應用市場尚未打開、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發展環境有待改善等問題仍然橫亙在石墨烯產業化道路上。
  • 中國石墨烯大多應用在低端領域 淪為工業味精?
    「多」並不是界定石墨烯產業綜合發展水平的主要因素,關鍵是「誰」。9月9日,江南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張朝暉,在位於西太湖科技產業園的辦公室裡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國外大型公司,「它們的研發成本是國內中小型企業難以匹敵的,它們多根據自身企業的戰略方向和優勢,來深入研究石墨烯的高端應用,十分具有針對性。」  所謂「高端應用」,是指具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應用。
  • 石墨烯將為我國防腐塗料產業帶來新增長點
    中國金融信息網訊(沈璇、肖心月)2018防腐蝕塗料年會近日在江蘇揚州舉行,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石墨烯材料研究所所長、南京工業大學化工學院副院長、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執行院長暴寧鍾教授等專家受邀出席大會並在石墨烯專題論壇上作主旨發言。暴寧鍾等認為,石墨烯將為我國防腐塗料產業帶來新增長點。
  • 聖泉集團成功研製石墨烯在皮革等應用取得成果
    「隨著石墨烯應用領域相關工藝的逐步成熟完善,手機屏幕任意彎曲、電動汽車瞬間充電、電腦屏幕透明薄如白紙這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將變成現實。石墨烯在推動全球科技進步的同時,也有望催生出一個萬億級產業。」聖泉集團生物質炭材料研究所首席科學家、黑龍江大學副校長、長江學者付宏剛如此評價這項技術的商業價值和市場前景。
  • 【聚焦】石墨烯為何在國內淪落為「工業味精」
    「與國外相比,中國企業在石墨烯高端應用上的投入差距巨大,相關的高端研發技術落後三年,研發成果已落後五年。政府應在石墨烯高端領域的研發上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李義春說。  深圳石墨烯協會會長、中國石墨烯產業奠基人馮冠平對此持有不同看法,「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其應用領域不存在高低端之分。」
  • 深圳新材料產業創領跑優勢 產業規模超一千六百億元
    在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研究院,呂堅教授團隊已經成功研製全球首創的超鈉鎂合金材料。超鈉鎂合金材料屬國際尖端新型材料,在消費電子、航空及假肢材料領域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深圳一批科研機構和企業在全國乃至全球新材料的細分領域佔據龍頭地位。
  • 石墨烯在水性塗料中的應用
    在國民經濟生產中,大量金屬製品的使用使得對設備防腐的要求很高,防腐塗料的市場需求呈現持續上升態勢。在現有的環氧防腐塗料中加入石墨烯,除了保持原有性能外,還提高了抗衝擊性、附著力、耐水性、硬度等指標。在海洋工程、交通運輸、大型工業設備及市政工程設施等領域的設備防腐方面應用十分廣泛。
  • 什麼是石墨烯發熱瓷磚?噱頭還是真材實料?
    隨著石墨烯產業化方向的逐漸清晰,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進行了一系列相關研究,對推動石墨烯產業發展做出戰略部署。如歐盟將石墨烯作為「未來新興旗艦技術項目」,華為正式研發石墨烯手機、石墨烯汽車等。據分析,當前石墨烯正處於大規模產業化前夕,未來5至10年全球石墨烯市場將進入高速發展期。
  • 石墨烯複合聚氨酯泡沫應用研究進展
    由於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亞太新興經濟體的城市人口不斷增長,汽車、建築和電子行業對輕型、耐用聚氨酯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推動聚氨酯整體市場的增長。圖1是美國網站對全球聚氨酯的發展及趨勢預測:2018年全球聚氨酯市場規模約為655億美元,從2014年到2025年,聚氨酯的產量逐年增加,在預測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為7.0%[1]。
  • 聖泉集團推出生物質石墨烯內暖纖維 將應用於服裝等領域
    依靠生物質石墨烯內暖纖維導熱導電的特點,聖泉集團與英國泰科曼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出智能文胸,通過內置感應器測量女性胸部溫度細微變化來確定是否有可疑腫塊。有效預防腫瘤及乳腺癌,成為廣大女性患者的福音。此外,唐一林表示,公司計劃將生物質石墨烯應用到軍服上,這種智能多功能服飾可以使士兵在冬季告別臃腫的防寒服裝;應用於普通保暖服飾,更可以讓愛美人士在冬天享受「既有風度,又有溫度」的體驗。
  • 中國民企首次切入石墨烯高端應用領域 東旭光電聯手曼大 合作開發...
    「此次籤約是基於RIPTRON對懸浮石墨烯技術研究取得實質突破後為儘快打通批量製造、面向全球的銷售環節,充分發揮東旭光電的產業管理經驗及市場應用優勢而邁出的重要的第一步,」曼大專利局執行長威爾金森(Andrew Wilkinson)表示,「在完成全部交易後,將進一步在中國設立由東旭光電控股的合資製造運營平臺,以實現更精準、更有深度的產業化應用。」
  • 石墨烯、納米銀線等觸控新材料崛起:應用分析
    石墨烯的帶隙問題也出現了解決的希望。  什麼樣的碳元件能實用化主要取決於CNT和石墨烯等材料的品質及價格。現在,終於能以低成本採購高品質的CNT和石墨烯了,而且還有希望選擇具備特定帶隙的材料。  單層CNT:合成和分離均取得進展  日本從2014年2月開始量產單層碳納米管(C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