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項公共培訓項目 八大高端培訓項目 三大實踐培訓項目新動能人才收穫培訓大禮包

2020-09-09 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員會

  本報訊(記者 廖晨霞)為培養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促進我市新動能引育和高質量發展,市人社局日前發布《關於印發2020年度天津市自主創新與新動能人才培養培訓工作方案的通知》,將依託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優質師資資源,統籌做好自主創新與新動能人才培養培訓工作,為我市新動能引育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培訓對象:創新型人才

  培訓對象為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第一層次人選和創新型人才團隊帶頭人及成員;市級重點支持「項目+團隊」帶頭人及成員;國家及天津市重大人才工程項目入選人才;信創、生物醫藥等新動能產業的自主創新人才、博士後人才以及具有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骨幹人才。

  培訓內容:線上線下相結合

  本年度天津市自主創新與新動能人才培養培訓在市級層面共安排公共培訓、高端培訓、實踐培訓等三個類型14項活動,將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

  其中,公共培訓項目包括院士專家大講堂,邀請兩院院士、國家和我市知名專家學者,圍繞自主創新、愛國奉獻、前沿理論等內容進行公益專題講座,培訓人數約1000人次;新動能人才雲學堂,依託我市專家學者、創業成功人士、經營管理專家等高層次人才,圍繞高新技術企業的生產管理、科技創新、融資貸款、勞動用工等難題,以及各類人才普遍關心的職業培訓、心理健康等方面開展免費網絡培訓,培訓人數約3000人次;新動能人才培養基地培訓項目,依託我市新動能人才培訓基地,緊密結合信創、生物醫藥等新動能產業實際,更新知識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與新動能人才創新能力,培訓人數約5000人次。

  培養培訓還包括了八大項高端培訓項目:清華大學訪問學者項目,鼓勵和支持我市人才與清華大學開展項目合作研究,與合作導師聯合申報國家和我市的重大項目和重點課題;高質量發展與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專題研修班,依託中國人民大學優質師資資源,系統對宏觀經濟形勢、國際形勢、創新理論等方面進行學習研討;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專題研修班,依託清華大學優質師資資源,系統對科技發展與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科學素養提升等方面內容進行學習研討;信創產業自主創新人才專題研修班,依託浙江大學優質教育培訓資源,系統對新一代信息技術、區塊鏈、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內容進行學習研討;人工智慧產業應用與發展專題研修班依託新加坡國立大學蘇州研究院優質師資資源,系統對人工智慧產業前沿技術及其應用等方面內容進行學習研討;生物科技前沿技術與應用專題研修班,依託南開大學優質教育培訓資源,系統對生物科技前沿技術與應用等方面內容進行學習研討;國家級繼續教育高研班(5期),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動能產業前沿科技知識,加強與業內高端人才交流,全面提升人才專業素質和品德修養;以及新動能人才學術沙龍活動(2期),邀請知名專家作為指導點評專家,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和創新人才成長。

  實戰實踐:直接參與重大項目

  除了豐富的培訓大餐,培養培訓還準備了實戰的實踐培訓項目,通過實踐發揮高層次人才優勢,提升專業水平,促進產學研結合:脫貧攻堅專家服務基層活動,組織人才參與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專家服務基層項目以及京津冀聯合支援承德地區專家服務等項目,開展技術指導、諮詢服務、人才培養等實踐活動;企業復工復產專家服務團活動,依託我市「企業復工復產專家服務團」,發揮專家人才智力優勢,採取「企業吹哨,專家服務」的方式,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管理、科研等方面難題,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人才智力「護航」;重點產業、重點項目(課題)實踐活動,實行「人才+項目」的培養模式,依託重點產業、重點工程,鼓勵支持人才申報和承擔國家及我市重點科研項目(課題),直接參與國家和我市重大項目合作開發,促進產學研結合。

相關焦點

  • 三項公共培訓項目、八大高端培訓項目……天津市推出新動能人才培訓大禮包
    本年度天津市自主創新與新動能人才培養培訓(以下簡稱「培養培訓」)在市級層面共安排公共培訓、高端培訓、實踐培訓等三個類型14項活動,將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  其中公共培訓項目包括院士專家大講堂,邀請兩院院士、國家和我市知名專家學者,圍繞自主創新、愛國奉獻、前沿理論等內容進行公益專題講座,培訓人數約1000人次;新動能人才雲學堂,依託我市專家學者、創業成功人士、經營管理專家等高層次人才,圍繞高新技術企業的生產管理、科技創新、融資貸款、勞動用工等難題,以及各類人才普遍關心的職業培訓、心理健康等方面開展免費網絡培訓,培訓人數約3000人次;新動能人才培養基地培訓項目
  • 新動能人才收穫培訓大禮包
    培訓內容:線上線下相結合本年度天津市自主創新與新動能人才培養培訓在市級層面共安排公共培訓、高端培訓、實踐培訓等三個類型14項活動,將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其中,公共培訓項目包括院士專家大講堂,邀請兩院院士、國家和我市知名專家學者,圍繞自主創新、愛國奉獻、前沿理論等內容進行公益專題講座,培訓人數約1000人次;新動能人才雲學堂,依託我市專家學者、創業成功人士、經營管理專家等高層次人才,圍繞高新技術企業的生產管理、科技創新、融資貸款、勞動用工等難題,以及各類人才普遍關心的職業培訓、心理健康等方面開展免費網絡培訓,培訓人數約3000人次;新動能人才培養基地培訓項目
  • 天津市推出新動能人才培訓大禮包
    本年度天津市自主創新與新動能人才培養培訓(以下簡稱「培養培訓」)在市級層面共安排公共培訓、高端培訓、實踐培訓等三個類型14項活動,將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  其中公共培訓項目包括院士專家大講堂,邀請兩院院士、國家和我市知名專家學者,圍繞自主創新、愛國奉獻、前沿理論等內容進行公益專題講座,培訓人數約1000人次;新動能人才雲學堂,依託我市專家學者、創業成功人士、經營管理專家等高層次人才,圍繞高新技術企業的生產管理、科技創新、融資貸款、勞動用工等難題,以及各類人才普遍關心的職業培訓、心理健康等方面開展免費網絡培訓,培訓人數約3000人次;新動能人才培養基地培訓項目
  • 這個國際培訓項目落地重慶,培養優質金融人才
    ,雙方將共同打造西部職業教育國際技能培訓「新範本」,為培養金融人才賦能。本次藉助聯盟平臺與上海鷹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進ACCA全球數字金融證書培訓項目,是該證書在國內高校聯盟首次培訓落地,將大幅度提升學校財經商貿專業教育影響力,促進相關專業國際化改造升級。雙方的合作也將緊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機遇,開展高質量高水平培訓,打造西部職業教育國際技能培訓「新範本」。
  • 上虞區實施「三大培訓項目」,提升企業員工安全素養
    >begin--> 今年以來,上虞區緊緊圍繞圍繞企業員工「安全素養大提升」這一目標,重點實施三大培訓項目,為全區安全生產形勢平穩趨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是「三項崗位人員取證培訓」項目。今年,我區制定《上虞區安全技能提升培訓補貼實施細則》,針對特種作業人員和高危行業負責人、安管員培訓實施補貼。截至10月底,全區「三項崗位人員」取證培訓共3842人次:其中高危行業負責人、安管員培訓800人次;特種作業人員初訓培訓1370人次,覆審培訓1672人次。培訓一般工貿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2100人次。二是「企業百萬員工安全大培訓」項目。
  •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教師積極參加萊茵科斯特中德班項目師資培訓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教師積極參加萊茵科斯特中德班項目師資培訓為加強機電一體化技術國家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打造高水平雙師型和國際化師資隊伍,假期中,山東工業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組織20餘名中青年專業教師參加了省級新舊動能轉換公共實訓基地——中德智能製造技術公共實訓基地中德班項目師資培訓。
  • 歷城區「青年合唱指揮人才培養」項目第一期培訓圓滿結束
    2017年2月8日—10日,歷城區「青年合唱指揮人才培養」項目第一期培訓在歷城二中如期舉行。中央音樂學院韓瀚老師和許瑞老師作為本期授課主講教師,從指揮法、合唱發展史等方面進行了精心講授,兩位專家的講解深入淺出,層次分明,手把手的教,點對點的指導,細緻入微,深得參訓老師們的稱讚。
  • 「中國古代壁畫摹復系統技法人才培訓」項目在內蒙古開班
    由斯琴塔娜藝術博物館主辦的「中國古代壁畫摹復系統技法人才培訓」項目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隆重舉行開學典禮。隨後斯琴塔娜女士代表項目主體單位對各位領導、來賓以及全體學員的到來表示感謝與歡迎。連輯院長從保護與傳承的發展關係上對本次培訓項目提出了建設性意見。雲國宏校長對與斯琴塔娜藝術博物館的未來合作提出設想。侯俊處長代表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對本次培訓項目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 2017年寧夏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培訓項目計劃公示公告
    【導讀】華圖社會工作者考試網同步寧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發布:2017年寧夏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培訓項目計劃公示公告,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試行)》(寧財(行)發〔20l5〕44號)有關規定,經專家評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專題會議研究,現將2017年全區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培訓項目計劃予以公示。
  • 「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教師培訓順利開展,引領教育變革
    8月27-28日,由教育部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主辦,博實樂教育集團承辦,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協辦的「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教師培訓在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順利開展,博實樂(碧桂園)教育實驗基地10所學校的162名教師參與本次培訓。
  • 2021年濟南大學航空服務類人才培訓項目招生簡介
    為了適應新時代培養航空複合型人才的需求,拓展學生多元發展路徑,創新高端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融合貫通,濟南大學與北京民用聯合航空有限公司採取「產學結合、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啟動教育部「協同育人」項目,開展航空服務類人才培訓項目,打造涵蓋非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等多功能的教育培訓基地,搭建航空人才培養培訓平臺,該平臺可有效拓寬人才培養路徑、增強社會服務能力,實現校企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
  • 回望來路(三) | 優化培訓結構 實施品牌戰略 引領高端財經培訓
    圍繞「穩增長、調結構、優管理、創品牌」規劃目標,「十三五」期間,學院短期培訓立足高端,服務發展,共舉辦各類短期培訓2364期,培訓23萬餘人,與上一個五年發展相比,培訓規模與人數均實現了大幅增長。自主培訓項目比重大幅提升。
  • 天津:新動能人才梯隊建設再提速
    2020-09-13 11:24:47 來源:今晚報日前,市人社局印發《2020年度天津市自主創新與新動能人才培養方案》,聚焦信創、生物醫藥等新動能產業,以拓寬新動能人才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提升理想信念和創新創業能力為重點,依託高校優質資源,為本市新動能引育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 省老年專科護士培訓項目連一醫培訓基地在寧順利開班
    1951-2021 70周年院慶倒計時 156天 12月24日 首屆江蘇省老年專科護士培訓項目許家仁書記對本次培訓項目的學員提出了殷切希望,通過此次老年專科護士培訓,學員們能了解老年護理學術的前沿動態,開闊臨床老年護理實踐思維,更好地服務於老年護理事業。霍孝蓉理事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闡釋了本次培訓的意義、目的及相關內容。同時表示本次培訓三大基地都根據大綱要求精心制定了培訓計劃和方案,希望學員們能珍惜機會,學有所得學以致用。
  • 中金普華-職業培訓學校項目投資商業計劃書
    雲南省委省政府為實現我省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目標,保證在發展規模效益的同時提高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對進一步分析、檢測和大力改善職業教育的辦學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並把辦好教育尤其是職業教育作為參與幫扶貧困地區發展的第一實踐,為經濟的發展培訓大批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本項目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
  • 「水育早教培訓師」專業技能培訓項目 在京順利開展
    為了更好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人才強國,推動專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促進專業技能人才能力素質提升,根據《國務院關於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國發[2018]11號文件,經專家委員會一致評議,中國國家培訓網水育早教培訓師專業技能培訓項目順利通過評審。
  • 領導力培訓集錦05:培訓項目化,項目閉環化(下)
    企業培訓預算有限,可以把一次2-3天的培訓做成一個課堂培訓和在崗實踐結合的項目,這樣費用不變,但效果遠遠大於前者。首先項目的連續性讓課堂培訓和學員的實踐結合在一起,學員完成從知識到行為的閉環變得順理成章,反觀傳統的培訓,課堂學完就結束了,大家課上聽得熱鬧,課後沒有行動,這類的培訓很難有效果保障,而且還會傳遞給大家一種錯誤認知,培訓就是聽課,聽完就結束了,不利於後續培訓的組織,事實上培訓是要完成從知識到行為的改變,上完課並不是結束,而是行動實踐的開始。
  • 培育國際化高技能人才 德國雙元制培訓項目落地嘉興經開區
    德國雙元制教育通過校內理論和企業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培養高技能型人才,是德國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德國製造」享譽全球的重要原因。此次籤約的項目計劃總投資7000萬元,以保障浙江中德(嘉興)產業合作園高技能人才供給為主線,引入德國海外商會人才培訓標準,與中德產業園合作建設跨企業培訓中心,通過3到5年的努力,完成課程建設、師資培養、基地建設的體系化構建,實現雙元制教學模式的本土化,實現學員、學校、企業、政府多方共贏的新局面。
  • 培訓學院「三星智慧教師」網絡課程培訓項目正式啟動
    2020年10月16日,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攜手中國傳媒大學培訓學院青少年培訓部共同打造的「三星智慧教師」線上培訓項目正式啟動。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首席教育專家、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盧勤,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代表叢娟,中國傳媒大學培訓學院副院長劉家男以及培訓學院青少年培訓部主任郭瑛哲共同出席了線上開班儀式。
  • 「水育早教培訓師」專業技能培訓項目在京順利開展
    為了更好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人才強國,推動專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促進專業技能人才能力素質提升,根據《國務院關於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國發[2018]11號文件,經專家委員會一致評議,中國國家培訓網水育早教培訓師專業技能培訓項目順利通過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