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個左撇子吧?」牙醫笑著問。
---牙椅上正在牙痛的小美驚得瞪大了雙眼:「不是吧,現在牙醫都這麼厲害,這都看的出來?」
---牙醫挑挑眉毛說:「牙醫的厲害可不止這些,你平時刷牙牙齦出血吧?是不是用的硬毛牙刷?對了,今天早上的韭菜包子味道怎樣?
---厲害厲害,小美一邊伸出大拇指,一邊用舌頭探索著牙縫裡的食物殘渣。「那我的牙齒敏感、牙痛、刷牙出血都是怎麼回事呢?」
---牙醫放下手中的口鏡,慢慢地說:「一切,都要從刷牙開始說起……」
Q1
為什麼刷牙的時候牙齦會出血?
我們的口腔是一個巨大的細菌庫,破壞牙齦的有害細菌以菌斑形式黏附在牙齒表面,即使每天認真刷兩次牙,但還是難以將角角落落的菌斑清除乾淨。
一旦牙菌斑在這些「隱秘的角落」大量增殖,就會引發牙齦的炎症,此時牙齦不再是堅韌的粉紅色,而是鮮紅鬆軟的「小麵包」,遇到牙刷帶來的摩擦力便會出血。
劃重點,刷牙出血怎麼辦呢?
首先,要改善我們的刷牙方式——推薦成人使用「BASS刷牙法」。
其次,要注意鄰面的清潔,養成使用牙線、牙縫刷的習慣,因為鄰面是更容易食物嵌塞及滋生細菌的部位。
一旦牙菌斑被礦化,變成硬邦邦的牙結石,刷牙就無法將其去除了。通過牙齒潔治(超聲洗牙)才可以將這些牙石清除乾淨。所以應當定期到醫院進行洗牙來治療或預防牙齦炎症。
牙周健康的人群,我們建議半年至一年進行一次牙齒潔治。對於牙齦炎或者牙周炎,醫生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就診間隔的建議。
順便說說洗牙之後牙齒變松的問題
這應該算是洗牙背的最大的鍋了!
就像大樹長在土壤裡,我們的牙齒被牙槽骨緊緊包裹,好端端的怎麼就鬆了呢?
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作為支撐的牙槽骨流失了,牙齒因失去支撐而鬆動。
試問牙槽骨怎麼會流失?如果牙齦炎症沒有被及時治療,時間久了,炎症會波及牙齦下方的牙槽骨,發展為不可逆轉的牙周炎。一旦發生牙周炎,牙槽骨不斷流失,牙齒才會變松。至於洗牙後覺得牙齒鬆了,不過是一種牙石被去掉之後的假象。
牙槽骨吸收、牙齒鬆動
Q2
為什麼刷牙的時候牙齒酸痛?
大部分人刷牙的時候喜歡橫向拉鋸式刷牙,為了刷的乾淨一點,甚至選擇刷毛比較硬的牙刷。殊不知我們的牙齒雖然堅硬,但也經受不住「水滴石穿」的考驗,日復一日,在牙齒的側面會被刷出一條楔形的「溝」,當缺損離牙神經越來越近,牙齒就會對外界的冷、酸、甜刺激越來越敏感,甚至刷牙時也有酸痛感。
牙齒楔狀缺損
為了避免「楔形缺損」的出現,我們需要改善原有拉鋸式橫刷的習慣,用較軟刷毛的牙刷,採用上面講到的「BASS」刷牙法。
Q3
為什麼會突然牙痛?
牙齒咬合面有著一條條的溝壑,叫作「窩溝」,溝溝中存在著大量的牙菌斑,這些牙菌斑最喜愛的食物是「蔗糖」,一旦蔗糖在溝溝中停留,在時間的作用下,牙菌斑和蔗糖便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酸」,將我們的牙齒一點點腐蝕掉,就形成了「齲洞」,也就是「蟲牙」。
一般的牙洞不會讓我們突然牙痛,當牙洞距離牙神經越來越近,直到有一天侵犯牙神經時,富含血管的牙神經因發炎而充血腫脹,要命的牙痛就這樣猝不及然的發生了。
為了預防齲齒,刷牙仍然是最最重要的手段,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少吃甜食,吃甜食後要儘快刷牙或漱口。對於6-8歲及12-14歲的適齡兒童,及時進行窩溝封閉。
不同種類的牙科疾病對應科室如下:
口腔科包括四大專業:口腔內科、外科、修復科和正畸科。
正畸科負責移動牙齒,解決牙齒不齊的問題;
修復科負責做「假牙」,如缺了牙需要鑲,牙齒不夠美麗需要做美容冠,以及殺過神經的牙齒需要做牙冠予以保護等等;
口腔外科主要是做一些牙科手術,比如拔牙、種牙、切除口腔腫物等需要「動刀」的治療;
口腔內科分為牙體牙髓、牙周科和兒科,牙體牙髓解決的是牙齒本身存在的問題,比如:補牙、殺神經;牙周科針對的是牙齦的疾病,主要進行洗牙、刮治等治療;口腔兒科面向的是兒童患者。
所以小美的刷牙出血和牙痛問題在口腔內科全部得以解決。看著口腔治療的費用帳單,小美禁不住感嘆:唉!早知道就認真刷牙了!
走出診室,小美好像想起了什麼,突然瞪大雙眼,「醫生是怎麼知道我左撇子的!」親愛的讀者們,你們猜猜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北京114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