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世界近代史主要講述了14——20世紀初資本主義制度興起、產生、確立、發展的歷史,課本中經常出現「資產階級」「資本主義制度」等名詞,在學習中,不少學生常常對這兩個概念混淆不清,以至於影響了對一些問題的正確理解。那麼,究竟什麼是「資產階級」 「資本主義制度」呢?
簡單來說,「資產階級」是一個社會階層。在馬克思主義著作裡,資產階級被定義為佔有生產資料、依靠剝削僱傭勞動者的勞動榨取剩餘價值的階級,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統治階級,這和我們通常所說的「資本家」有相同的意思。
資產階級是在封建社會末期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產生和發展而逐步形成的。封建社會末期,在小生產者分化的基礎上產生了最早的工業資本家;在商人中也分化出一種包買商;在農業中,隨著農民的兩極分化,逐漸出現了一些農業資本家。資產階級最早形成於14~17世紀西歐一些最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先進國家,如義大利、荷蘭、英國等,並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確立和發展而逐漸壯大。
「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資產階級利用廣大勞動人民的力量領導了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落後的封建制度,並利用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建立起資本主義制度,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因而是當時先進生產方式的代表,經過產業革命,資產階級迅速發展。所以,正如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所說的那樣:「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但是,資產階級也唯利是圖。因此,當資產階級掌握政權以後,就開始對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實行專政,加強剝削和壓迫,逐漸趨於反動;當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階段以後,壟斷資產階級常常通過壟斷組織,對內殘酷鎮壓剝削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操縱本國的經濟和政治;對外瘋狂掠奪和侵略經濟不發達的國家或地區,控制世界範圍的經濟和政治。從而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的共同敵人,成為無產階級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對象。
中國的資產階級成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會裡,最早出現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民族資本主義企業中。後來隨著不斷發展,在其內部形成了官僚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兩部分。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隨著沒收官僚資本和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國的官僚資產階級被消滅,民族資產階級也逐漸被改造為無產階級勞動者的一部分。
「資本主義制度」是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一種社會制度。它是以資產階級佔有生產資料和剝削僱傭勞動為基礎的社會制度,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個人剝削人的社會制度。
資本主義制度最早產生於16世紀的西歐,以後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不斷發展。在封建社會末期,隨著14世紀以來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文藝復興運動的開展、宗教改革運動的進行、新航路的開闢,西歐在16世紀發生了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歐洲開始進入資本主義時期。經過17、18世紀英、美、法的資產階級革命和18世紀後半期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展,資本主義制度的統治地位逐步得以確立。隨著19世紀六、七十年代資產階級改革和革命的進行,世界範圍內的資本主義制度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動下,資本主義完成了由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
資本主義制度同封建制度相比,曾經對生產力的迅速發展產生過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從封建社會的滅亡中產生出來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並沒有消滅階級對立。它只是用新的階級、新的壓迫條件、新的鬥爭形式代替了舊的。」(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在資本主義制度裡,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是兩個基本的、對抗性的階級。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所說:「我們的時代,資產階級時代,卻有一個特點:它使階級對立簡單化了。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分裂為兩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追求最大化的剩餘價值。為達到這一目的,資本家常常採用延長勞動時間、提高勞動強度、改進勞動技術等方式。相反,廣大無產階級卻相對貧困,這樣資本主義制度的主要矛盾——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加劇了;資本家唯利是圖,生產常常處於無政府狀態,由於盲目競爭,資本主義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高度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私人資本主義佔有制的矛盾也日益尖銳,必然會出現嚴重的生產相對過剩,最終導致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和生產力的嚴重破壞;各資本主義國家為擺脫危機相互傾軋,這樣,資本主義制度的第三對矛盾——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也加深了。
資本主義制度下這些矛盾的匯聚,使得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鬥爭更加激烈,資本主義的發展為它本身的滅亡準備了物質條件和階級條件,隨著無產階級革命的進行,資本主義制度必然要通過無產階級革命被社會主義所取代。正如《共產黨宣言》所說:「資產階級生存和統治的根本條件,是財富在私人手裡的積累,是資本的形成和增殖;資本的條件是僱傭勞動。僱傭勞動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競爭之上的。資產階級無意中造成而又無力抵抗的工業進步,使工人通過結社而達到的革命聯合代替了他們由於競爭而造成的分散狀態。於是,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資產階級賴以生產和佔有產品的基礎本身也就從它的腳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產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即無產階級)。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人類歷史上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中國的建立就是證明,但也不可否認,人類社會主義道路也是艱難、複雜、曲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