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民航局首批試用單位,「手提行李CT安檢設備」通道自9月1日在廣州白雲機場啟用後頗受關注。試用僅僅14天,「嘗新」旅客就有4256人。
新手提CT安檢設備設置在白雲機場一號航站樓B區18號安檢通道,外觀與普通X射線機相差無幾,但其顯著特點在於,能對過檢行李生成三維圖像、切片圖像,並利用數字分析技術,進行初步的自動識別和爆炸物排查。
安檢開機員和開包員均可以直接通過觸屏進行360度自由旋轉,讓行李變得「透明」,實現排查物品的快、準、精,有效解決原來圖像遮擋、重複倒包等問題,安全性、可靠性有增無減,可提高通道驗放效率提升旅客過檢體驗。
試用初期,旅客仍需將電腦等單獨取出過機。但隨著試用進行,人機配合越來越默契,流程和儀器參數得到進一步優化,預計不久的將來,可實現旅客「放包就過」的目標,讓安檢員安心檢查、旅客輕鬆過檢。
旅客李先生表示,雖看到通道前有「使用新技術,檢查時間略有增加」的溫馨提醒,但其表示並不介意。他體驗過後說:「我是白雲機場的常客,也是新技術的鐵粉,從『二維碼過檢』到『一證通關』,再到『One ID』全都第一時間體驗,希望這項行李檢查新技術也能更好推廣運用,服務旅客便捷出行。」
此次手提CT安檢設備率先使用,民航局又一次將白雲安檢作為首批試點。近年來,白雲安檢大力推進「智慧民航」建設,聚焦「提質增效」和「真情服務」,以科技保安全,以智慧促服務,相繼在業內創推二維碼過檢、人臉識別、智能旅檢系統、3D宣導臺及易安檢等新模式、新技術、新設備運用,不斷適應新常態,引領行業發展。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李妍 通訊員 孫志彬、袁琳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妍 通訊員 餘俊傑、郭俊毅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葉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