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把"阿彌陀佛"的讀音糾正過來

2021-02-14 九華佛音


阿彌陀佛(ē mí tuó fó )

下面是末學對阿彌陀佛「阿」字發音的一些會集整理,其中文章中的「ㄚ即是a音的注音,ㄜ即是e音的注音」。

僅供師兄們參考,還望師兄們對發音不要太過執著。

中國地大,語系複雜,即本國文字,同一字之發音念聲,地各不同,古今亦異,何者為標準,甚難言也。就以『國』之一字為例,古讀為以,今讀為果,或讀為鬼,試問孰正?注音字母之書,多採北京音聲,此亦不過方便求其通行一法耳,若論梵音,須會梵文,尚須口傳,否則音亦不正。『阿』之一字,只發喉音,念陰平聲,庶乎相似,否則只隨鄉音,但取恭敬即可矣。

臺灣會性法師的《佛說阿彌陀經講錄》裡有關「阿」字的發音問題的講解,原文如下: 「關於「阿」的念法,近幾年有人提倡念「ㄚ」音,到底是ㄚ還是ㄜ?趁此略說一下。以歷史觀點看,翻遍辭典字典,如中文大辭典、辭海、中華乃至康熙字典,「阿」本音皆ㄜ(客家音)非ㄚ,ㄚ是破音。歷史上許多地方讀ㄜ的,如「阿房宮」;今江蘇丹陽縣,古曰「曲阿」等。本經譯於一千六百年前,五胡十六國至東晉姚秦時的長安,當時北方「阿」字,尚未出現破音,仍用ㄜ,ㄚ音在南方,如俗之阿公、阿媽、阿兄、阿嫂等,是長江以南的用音,只是開口聲,並沒意思,無字可寫,借用阿字,讀破音ㄚ。鳩摩羅什法師在北方翻譯,讀ㄜ才對。還有,古來譯者相當負責任,凡須讀破音、二合音或輕重音,皆有標明。如咒語是梵音,當時中國無此字,須二字合起來切音,則標「二合」,三字合切「三合」,阿並沒註明,念ㄜ沒錯。據我所知,大陸來的老一輩法師,沒聽過念ㄚ的。客家話阿爸、阿哥,既俗且土,毫無意義,我小時讀唐書,如幼學瓊林,有神名「阿香」(古傳為雷部推車之女),老師特別叮嚀,為恭敬故念ㄜ,不可讀ㄚ,否則對神不敬。一千多年來ㄜ到今天,為何要改念ㄚ呢,實在不該!」

自古以來,我們漢人所居住的地方,凡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 ,都是讀「阿(音為歐ㄜ)彌陀佛」,在佛經裡凡是遇到「阿」字也讀成「歐ㄜ」的音,如「阿(歐)難尊者」、「阿(歐)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歐)修羅」-都是讀「歐」的音。華嚴字母四十二字陀羅尼也是以「歐」字音開始的。俗話說「家家阿(歐)彌陀,戶戶觀卋音」,可謂老幼皆知,都如是念。 但到了八十年代初期,淨空老法師在香港講經時,給大眾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有人在梵文經典中發現『阿(歐)彌陀佛』的梵文是Amitab,所以要念『阿(音啊)彌陀佛』才對,而且A字發音是元音,是楷口音,氣流順暢-等等。」當時的通願老法師、

黃念祖老居士也這樣宣傳,因此,在眾位大德的大力推動下,形成了把『阿(歐)彌陀佛』改念成『阿(啊音ㄚ)彌陀佛』的概念 。

幾年以後,念佛機也跟上了新形式的發展。到目前為止除一些老法師和一般家居老人沒改變,臺灣廣欽老和尚的道場承天寺也沒改,一般都改念『阿(啊)彌陀佛』了,就連佛經中遇到「阿」字都統統讀為「啊」子音了。 幾年後,我偶然生起這樣一個念頭:自古至今,經歷漢朝,直至唐宋元明清這麼多朝代,當時那麼多精通梵文的三藏法師,梵僧大德及正統翻譯經典的法師們,人們讀錯了都不知道?致使這個『阿(歐)』字讀音延用至今,直到近時才被人「閱藏經發現有錯」?!我生起了應該不可能地懷疑,這種想法肯定不止少數,就有人追根究底,找出了疑問的答案。 在一篇「梵文與中國佛教」的文章中,我們可以知道,發現『阿(歐)字讀「錯」的「梵文」,根本不是古代所用翻譯的原本梵文,而是拉丁化的現代梵文。古代梵文除了曾經學過和一些專門研究人員之外,幾乎沒有多少人認識。而「現代的梵文」是十七世紀以後,印度被淪為英國殖民地,西方的學者們為了研究印度文化的方便,在印度古梵文的基礎上用羅馬字母改造而成的。因此它與古代的佛教梵文絕然不同,它失去了原先梵文的創造原意和功能。比如在密教的修法中用來觀想的都是原來古梵文的字形,這樣的字形才具有與持咒同等的功能。不能用拼音的現代梵文來代替。

臺灣千佛山九十三歲高齡的白雲老禪師早年學過古梵文,他說古梵文的「阿(歐)」字,本身就代表「無量」這個含意,叫徒眾們不可隨便更改讀音。這篇「梵文與中國佛教」的文章發表於「世界弘明哲學季刊」二00一年九月號。由此可知,所謂讀音錯誤之說完全是近代人,偏面發現問題而未作深入探究,自以為得;更由人為的盲信盲從所至,絕非古大德譯音有錯,而是近人淺見之失。願這個事情的真相使大眾廣為了知,敬希見者、聞者能快快努力改正過來。或許有人認為現代拼音梵文亦為國際認可,不改又何妨亦無大礙。當然在理性上的是與否,對與錯都是人的分別心而已,只要致心稱念,彌陀如來一樣感應道交。但在事相上來說,其對與錯,正與誤,圓滿與不圓滿,時節之前後都有其安定的規則,不可紊亂。既是人為之疏失造成就應糾正過來,回復原譯的正確讀音及含義,才是正當作為,就不能以面子和得失為礙,現在可以糾正而不努力糾正,因循將就下去,將此失誤遺傳至於後代久遠,這對於一向稱念彌陀萬德洪名的弟子及法師來說,總有些說不過去吧?有鑑於此,敬希大眾

及時正確對待,及時迅速糾正為是。南無阿(歐ㄜ)彌陀佛!

七、阿彌陀佛的念法

不知名佛弟子之一:

各位同修,末學一直主張念「e」音,但是如果各位師兄以前一直念 「a」 「o」 音 也可以,最重要一點,都可以往生的。

1.在大正新修大藏經密教部 863卷 《大毘盧遮那經阿闍梨真實智品中阿闍梨住阿字觀門》 中明確說明「阿」的念法 「即是阿字。夫言阿字者。即是一切諸佛之母。是一切真言生處。最為上妙。佛心之字。若言阿字內音。即是喉中之音。當知此阿字遍布一切支分。即是本不生義。」 如果發成「a」,即是開口音。 所以各位師兄,以佛經為師。 2.在許慎《說文解字注》中阿念「e」音

3.在北京商務印書館所編印之辭典,註明「阿彌陀佛」 念「e」音 4.中國地域廣大但是絕大數念「e」音 和 「o」音偏多

5.在寺廟裡面,上了60多歲以上的老和尚,一般都是念「e」音,何也,代代相傳也。 6.在元朝之前,都把梵語的「阿」譯成「e」音,一直到蒙古人統治了中國,建立的元朝,梵語的「阿」的譯音就被改成了「a」音。現在喇嘛教的咒語中的「阿」音,也是因為在元朝時期被蒙古人的發音所同化的結果。 7.本人參照 「Buddha Amitabha Son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tOlT-VvmsI ;其中 阿念羅馬拼音 「e」音非常接近,在此末學非常佩服中國古大德。

末學在參照梵音 愣嚴咒 中 南無阿彌多婆耶 中 念「e」音 宣化上人,廣欽老和尚,夢參老和尚,悟道大和尚等都念「e」音

不知名佛弟子之二:

親近過弘一大師,倓虛法師,慈舟法師等的夢參老和尚,讀e音,倓虛法師發e音。 民國從大陸去臺灣的道源長老發E音

妙詳法師,愚親聽其發音阿羅漢為e音。 廣欽老和尚發e音。

古德從中國傳統發音來講,發e音。

八、論阿彌陀佛的發音

末法時代,去聖日遙,眾生障深慧淺,不明佛意,不解正法,對於許多問題眾說紛紜,莫衷一時。就連中國人念了快兩千年的阿彌陀佛聖號的發音,這個不是問題的問題,現在也越來越嚴重地困擾著越來越多的佛弟子。有鑑於此,末學不才,希望儘可能理性地、客觀公正地和大家一起探討這個亟待釐清的問題,以去除大家心中的疑惑。

1、從佛經的翻譯來看

這個問題,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話,就一定要從佛經的翻譯上尋找突破口,因為這是最根本的原則與依據,是一切討論的基點。

我們知道,二千五百多年前,本師釋迦牟尼佛示現於古印度,一生講經說法普度眾生。佛涅槃後,其弟子們將佛所說之法予以結集並流傳於世,這就是佛經的由來。印刷術是中國人的發明,古印度是沒有印刷術的。最初的佛經刻在貝葉上,一種便於刻寫的樹葉,經過一定的處理後將佛經刻在上面,這就是貝葉經的由來。貝葉經就是寫在貝多羅樹(又名多羅樹、扇椰子)葉子上的經文。那麼貝葉經所使用的是什麼文字呢?根據史料及現存的貝葉經,我們可以知道是用梵文記載的。不過這梵文是悉曇體梵文,而非今天的拉丁字母化的新梵文,這一點必須加以注意。

現在問題來了,悉曇體的梵文是古印度的文字,中國人怎麼可能認得?是的,中國人使用的是漢語而非梵語,這是兩種不同的語言,是兩個遠隔萬裡不同國家的語言,當然不能互通的。那要怎麼辦呢?別急,事情總會得到解決的。下面我們簡單回顧一下佛教怎麼從古印度傳入中國的。大約在西漢末至東漢初年,佛經開始經絲綢之路由西域僧人傳入中土,其代表人物有安世高、支婁迦讖(chèn)等法師。中國佛教大致經歷了譯經、形成學派、創立宗派三階段。古印度佛教最初在中國傳播,由譯經開始。

支婁迦讖(公元147年~卒年不詳),月氏國(西域古國)人,精通漢語,於東漢桓帝末年來到洛陽從事佛經翻譯工作,是最早將大乘佛教傳入中國的西域高僧。光和二年(公元179年)譯出《般(bō)舟三昧經》二卷(現存本三卷),這是西方淨土思想傳入中國內地的開端。

《般舟三昧經》云:[如是颰(bá)陀和。其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持戒完具。獨一處止。心念西方阿彌陀佛。今現在隨所聞當念。去是間千億萬佛剎。其國名須摩提。在眾菩薩中央說經。]這個地方,是漢語佛經中第一次出現「阿彌陀佛」四個漢字字樣。由此我們知道,將悉曇體的梵語佛經翻譯成我們能夠讀懂的漢語佛經,最初是西域來的高僧完成的,功德無量。這些西域來的高僧,他們都是精通梵語的,而且也精通漢語,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完成佛經的梵漢翻譯工作,否則便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務。

現在請我們大家想一想:這些西域來的高僧,他們不懂梵語嗎?不可能。他

們不懂漢語嗎?不可能。既然如此,梵語「阿彌陀佛」的讀音他們讀不準確?不可能。漢語「阿彌陀佛」的讀音他們讀不準確?不可能。既然如此,我們現在是不是有足夠的理由確信當東漢時期西域來的高僧支婁迦讖法師將梵語的西方極樂世界的佛的名號譯成漢語的「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的時候,其音,其形,其義是否都已確定下來了呢?當然是這樣的,這是毫無疑問。那麼接下來的就是「阿」的發音問題。

「阿」的發音,可能按今天的音來念嗎?這肯定是荒唐的。既然是古人翻譯了佛經,那麼佛號也應依古音來念才對。我們怎麼知道這個「阿」字的古代發音呢?不要急,當然有辦法。古代沒有今天的漢語拼音,但古人有音韻書。所謂音韻書就相當於今天的注音書,一個字怎麼發音從音韻書中查得到。佛經的翻譯工作到宋朝時差不多就完全停止了,這裡我們查宋朝的音韻書《廣韻》,查得「阿」的發音是「烏何切」。所謂「烏何切」是古代的拼音方法,即取「烏」的聲母與「何」的韻母相拼而得到一個音。如果按現代漢語拼音來說,烏的聲母是w,何的韻是e,得到一個we音,而w是影母不發音,所以最後的發音是e,這就是為什麼北方方言區的人念佛念「阿(e)彌陀佛」的原因。(現存有錄音可查的代表人物有宣化上人和夢參老和尚等)但是古代是沒有漢語拼音的,如果按古音又是怎麼發音的呢?按古音的話烏何切會得到wo,最後的發音是o音,這就是為什麼南方人會念「阿(o)彌陀佛」原因。(現存有錄音可查的代表人物有廣欽老和尚、妙蓮老和尚等)「阿」的古音是o,但隨著歷史的變遷特別是北方多次民族大融合,北方方言區最後演變成了今天的e。雖然看起來是兩個音,其實仍很接近,都是喉音,讀快了很難分辨彼此。兩個音指向的其實仍是同一個古音。

將梵語「阿彌陀佛」譯成漢字的「阿彌陀佛」,正是《四分律》中「佛言。聽隨國俗言音所解誦習佛經」的體現,這項工作已經由古代的譯經師給我們做好了,我們遵守就是,沒必要再違背古人言教創新一個a音出來。難不成我們再將佛經從梵語到漢語再譯一遍?即使這樣仍是違背佛陀教誨的,因為這項工作已經由前人完成過了,重新來過就變了一國有兩個標準,與佛說不合。

《毗尼母論》中又有:「佛告比丘:„吾佛法中不與美言為是。但使義理不失,是吾意也。隨諸眾生應與何音而得受悟,應為說之。‟是故名為隨國應作。」我們由「隨國應作」可知,這說的是隨一個國家而作。既然古代中國已有譯經師譯為「阿彌陀佛」,那麼這就是中國這個國家所認定的佛號,漢語中的佛號,應予遵守,不可以違背,其讀音當然也不能違背。

實際上,《四分律》屬律藏,《毗尼母論》是注釋《律藏》〈犍度品〉的典籍,根據佛制,在家人都是不可以看的!但既然論壇上有人拿出來,我就直接加以引用,並作適當解說。其實這更說明了西方極樂世界的佛的名號以漢字「阿彌陀佛」翻譯過來後,其音、形、義後人都當遵守。

再者,梵語的「阿(o)」對應的漢語意思是「無」,「阿彌陀佛」翻譯過來就是無量壽佛。還有如阿(o)羅漢(不生)、阿(o)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阿(o)難(無染)、阿(o)僧祗(無數)等等「阿」都是無的意思。念「阿(a)」是語氣詞,不具有無的意思,肯定是不對的。佛說「但使義理不失」,現在義理皆失,明顯有問題。

2、從調查結果來看

對「阿」字歷史發音的調查,主要是通過一定的方式徵集中國民間南北各地六七十歲以上老人的發音情況來加以綜合判斷,並最終得出結論。

經過現實生活中的觀察和網絡上(論壇、QQ群)的調查統計,現在基本上可以肯定在中國的民間,南方人「阿」念o音,北方人念e音。

屬於南方的廣東省不論白話、客家話還是潮汕話,都是念o。福建話也是念o,聽聽廣欽老和尚念佛就很清楚。不可否認,廣東、福建(臺灣講閩南話)兩省較其它任何省份更接近古音,較完善地保留了中國古漢語的發音,而唐宋之後佛經翻譯工作基本停止,所以說這個字一定要發古音的。根據古代各種音韻書可知,「阿」根本不存在a的發音,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判定佛經中阿彌陀佛的「阿」不可能發a音,而是o音。

根據調查,除廣東、福建兩省外,浙江、江蘇(部分)、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慶以及雲南、貴州、廣西等大部分地區都發o音。也就是說,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所有地區(中國南部及中部),都是念o。不但如此,發o音甚至還可能延伸到黃河流域的部分地區,如河南、江蘇北部等某部分地區。可見,大半個中國都是念o音的。除以上地區以外,其餘的中國北方地區發e音,相對於念o音地區的人數要少得多。也就是說,在中國民間,南方人念佛時念o,而北方人念e,都是對的,這其實也就是千百年來中國人念佛的傳統發音。

至於為什麼南方人念o而北方人念e呢?雖然這兩個音挺接近,為什麼還是有所不同?這是我一直疑惑的事情。我一直認為是地域的不同而導致的方言差別。直到前幾天突然念頭一閃,我終於明白了其中的奧妙,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確確實實是因為地域的不同而造成的發音差異。實際上南北不同的這兩個音,本來指向的就是同一個音,完全是同一個音在中國南北方的不同讀法。

那麼我是怎麼悟出這個問題的呢?本人是湖北黃岡人,念佛按老家發音「阿」是o音。黃岡方言不屬於江淮官話,其實也不屬於西南官話,有人認為是古楚語,就其許多發音特點來看,和南方話比較接近。比如上街讀上gai,中間讀中gan,穿鞋讀穿hai,上下讀上ha,等等。而e這個音在黃岡方言中是不存在的,一律代之以o。比如上課讀上ko,大哥讀大go,科學讀ko學,蝌蚪讀ko蚪,等等。反之,在老家方言中,許多地方發o音的,到了普通話中就要變成e。這就說明,南方的o音,在中國北方地區後來慢慢演變成了e音,如果從根本上看二者本來就是一個音,只是因為地域的不同和歷史的變遷,南方仍念o,而北方則變成e了!就是這麼回事。

想到這裡,豁然大悟:原來如此,原來南方的o就是北方的e,北方的e就是南方的o!再也沒有疑惑了。而這一點,又更加證明了阿彌陀佛的「阿」,按傳統講確確實實是應發o音的。

至於說到a音,則完全是八十年代以後的事。作為佛經中的一尊佛的名號,歷史上從來不曾有過a的發音,否則的話,中國民間一定應該保留有這樣的念法。但是通過調查統計,這樣可能性並不存在。

3、從現實情況來看

經過文革十年內亂,中國大陸佛教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寺院被毀,佛像被砸,僧人被強制還俗,最後甚至連「阿彌陀佛」這句佛號該怎麼念都沒師父教了,僅僅只在中國民間暗地裡流傳著。八十年代後,隨著中國宗教政策的恢復,臺灣佛教潮水一般湧入大陸:淨空法師念a,大力宣揚a音佛號;南懷瑾教授也是念a,宣揚a;還有慧淨法師也是念a,宣揚六字洪名;說到大陸自身,其後的大安法師在淨土祖庭東林寺也宣揚a音。大陸今天念佛人中念a音的,主要有如上四大來源。

分析這四大傳承,如果追根溯源的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淨空老法師師從過李炳南老居士等,(李老居士是北方山東人,應念e。)如果說到發a音,很有可能是源於「章嘉大師」(淨空法師這麼稱呼)。章嘉大師即章嘉呼圖克圖,藏密僧侶。南懷瑾教授早年入川(川西緊靠西藏)求法及閉關,也有深厚的藏密背景。這兩位發a音應和藏密有關。至於說到慧淨法師,早年曾學習日本本願念佛法門。日本佛法雖然是從中國經朝鮮半島傳入,但經過歷史的不斷發展與演變,已經與中國佛教差異很大,日本人念佛念a音。稍晚的東林寺現主持大安法師念a,這個應和近年來大陸一片念a音不無關係,具體原因無法考證。(大安法師俗家江西南昌,那裡講贛語,屬南方語系,念o。)

灣省可見,念a音的,多是受外來因素影響,一者是西藏,二者是日本,而並非中國漢地的本土發音。我們看看中國早期的電影如《達摩祖師》及《六祖惠能傳》等,以及一些歌曲裡面念佛一律是o音或e,從無a音的。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a音只是八十年代以後的事,不過三十多年的時間。根據《唐韻》、宋本《廣韻》等中國古代韻書,「阿」字在古代根本沒有a這個音,這個a音起碼應是宋代以後的事,中國歷史上念佛根本沒有這個發音。

照聖摘自:《應該把"阿彌陀佛"的讀音糾正過來》-原載香港佛教青年協會出版《雷音》雜誌第134期。


相關焦點

  • 「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我不說你可能想不到!
    「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我不說你可能想不到!今天的話題我們來講一下信佛人口中常呢喃的一句佛語,"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話有什麼深刻的含義?它果真如人們表面意思的理解:南方沒有阿彌陀佛?這種解釋想必也不能讓大家信服。
  • 華玉振:與"擺地攤"感同身受
    當共和國總理在莊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宣布城市管理要為"擺地攤"寬容時,我的眼睛溼了。三十四年前剛畢業的那年夏天,在家鄉小集鎮的稅務所,因拒絕"出外勤"向"地攤"收稅的風波又勾起我的回憶。所長安排我"出外勤"上街。所謂"出外勤",就是上街丶入村丶進廠,挨家挨戶收稅。我從小厭煩稅務官。據父母講太祖父、祖父都曾經因為挑擔擺攤賣杏、賣黃花菜而被稅務官盤剝過。
  • 科普|為什麼自閉患兒總是"聽不懂話"?
    ",而"聽不懂"好像變成了星孩的生活日程,當父母叫孩子做某件事時,孩子就只會呆站在一旁。其實,星孩"聽不懂"有時是因為父母給孩子的指令超出孩子認知可以理解的程度,所以才會聽不懂。可偏偏讓孩子學會聽指令可以訓練孩子的服從性,服從性又是社交團體中重要的一環,也是日後當孩子進入到校園生活時,能不能融入環境的重要條件之一,父母總不能就這樣不管孩子聽不懂話吧!但是要怎麼說孩子才能聽得懂呢?
  • 網絡"遊戲"的泛濫,你孩子的人生是否被偷換了概念?
    人類的生命本質是公平的,但是這種本質的公平已經被"經濟"所打破。這"經濟"當然不僅僅指的是金錢和物質,它當然包含一種無形的、也是比金錢更具威力的"經濟"~那就是"名"。所謂的"名",當然是指那些出了名的人名,統一稱呼為"名人"。名人當然也就不同於一般的人名,他們具備一呼百應的能力。特別是在當下的網絡時代,這名人效應尤為明顯。
  • 兩歲半寶寶和她的動物"牧場",二十多隻動物友好相處
    最近幾天,又玩上了動物"牧場"的小遊戲,常常把我們逗的哈哈大笑。",都特別忙,她要讓動物們排好隊,還要給它們分配食物,忙起來叫她也聽不到,喊她也喊不走。先把動物們一個一個拿過來排好隊,再把食物一個一個找好擺在動物們面前,粘在一起的水果還要切開分給兩個動物。
  • "生孩子"也要AA制嗎?
    她是這樣寫的:"我懷孕六個月了,沒上班在家待著,自己也沒多少存款,我老公今天說生孩子的時候花的醫療費用我倆一人出一半,平攤,我很震驚,想了一天都沒想通他怎麼會這樣說,為什麼呢?"看了之後,我也驚著了。難道是自己落伍了,跟不上潮流了嗎?還是現在的夫妻樣樣都實行AA制,包括生孩子呢?左思右想不得其解,於是便將這故事當新聞說與朋友聽。朋友聽後一陣哈哈大笑,我被朋友笑懵了,問他很好笑嗎?
  • 戰"疫"響了,情感深了!
    2020,註定是多事之秋,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新年的第一天給大家特殊的拜年方式"居家拜年"。作為一名普通的老師我聽從安排,作為一名黨員我絕對服從命令聽指揮。 形式越來越緊,學校要求上報的數據越來越多,越來越細,所以每天都要在班級群裡發不同的通知,分享不同的文件精神,不停地催促家長朋友回覆信息,填寫表格……有時感覺家長也挺累的但是沒有辦法,特殊時期不能掉鏈子。
  • "兒臣" 的帳單與 "額娘" 的神回復火了 !
    只是深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你的起點是父母懷抱,你的未來是修齊治平,弘毅致遠。所以額娘才狠心讓你歷練,吾兒可知"有多殘忍有多愛"。當然,吾兒自立並非始於今年今日,是家風使然。額娘一介弱女,尚能十九歲離家三千裡獨自求學,深信吾兒勝之。
  • "我,36歲,和甜蜜男談了一場戀愛,傾家蕩產!"
    但你想不到的是,最先關注到這個數據的,不是單身女性自己,而是"殺豬盤"的騙子。他們將這一億單身女性當做了"獵物",開啟了自己的"宰割"之路。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需要經過千百次的實驗獲得,而騙子的騙局同樣需要總結經驗。
  • 從心理學上看程璐思文離婚:兩個"好人"是很難維繫婚姻的
    這個回應問題的視頻我看了好幾遍,可以說通篇都是"乾貨"。兩人思路清晰,真誠而又直率地做了各自的回答。與其說他們是在給觀眾做交待。更像是再次給自己的婚姻做總結。倆人都是脫口秀演員,在節目中慣性職業素養使然"輕鬆"的開聊。但卻無法掩飾她們對分開的傷感和遺憾。
  • 新高考"3+1+2"模式下,怎麼選科?
    新高考"3+1+2"模式,把哪些學科救上岸,哪些學科推下水?我認為,談不到把哪個學科"救上岸"或"推下水",改革是大勢所趨,高考也不例外。新高考模式下,對語文、數學、外語沒有什麼影響,突出了物理、歷史兩個科目,對化學科目是一個弱化。
  • I love You的真正意思不是"我愛你"!你知道嗎?
    知道"Ilove you"是什麼意思嗎?肯定會有人說:"這個啊,地球人都是知道!"我愛你"唄." 是的,我們知道這是一句告白的話,是我們表達愛的方式,它是一句放之四海皆準的宣言,既是世界最美的語言,也是情人之間表達情感最直接的語言.但是,你知道嗎,這8個字母其實是有特殊意義的.當你聽到或當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是否知道它還有更深一層的涵義呢?
  • 「南無阿彌陀佛」翻譯過來是何意?不是真懂佛的人,多半會弄錯
    「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應該怎麼讀?其中又有什麼含義呢?不是真懂佛的人,多半會弄錯。01「南無阿彌陀佛」的真正讀音「難無」二字,很多人念的都是「nanwu」,其實錯了,正確的念法應該是「na mo」,有些對佛教有點了解的朋友就會有疑問
  • 自閉患兒幹預路上最重要的一項"關係"
    家有特殊孩讓許多父母總是埋頭於孩子的康復教育,心裡唯一的盼望就是希望孩子可以早日恢復成"正常"的樣子,每天有不同的幹預課程,天天在機構與家裡間不斷的來回波奔。在忙碌中甚至無法關注與特殊孩子間的親子關係。可是,特殊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難道不重要嗎?當然不是。
  • 遠離心理疾病,就要大膽的和這類人說"不"
    "習得性無助"是心理學裡一個著名的心理現象,它是由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發現的。要了解什麼是「習得性無助」,首先得從他做的一項經典的實驗說起:一隻狗被他關在籠子裡,蜂音器一響後,狗就被施於令其痛苦的電擊。
  • "我談了一場戀愛卻傾家蕩產!"比仙人跳悲劇 10000倍的,居然是這種騙局!
    "殺豬盤"騙錢騙情,讓受害人最後輸的一無所有,真是太可惡了!但你想不到的是,最先關注到這個數據的,不是單身女性自己,而是"殺豬盤"的騙子。他們將這一億單身女性當做了"獵物",開啟了自己的"宰割"之路。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需要經過千百次的實驗獲得,而騙子的騙局同樣需要總結經驗。
  • 防疫情宅家,延期開學,你這樣管教"神獸"也許是上策!
    更有甚者,還要面對一個撓頭事,那就是對"神獸"管理教育問題!",不少朋友調侃自家"神獸"作呀,打遊戲上網熬夜,早上不起床,上網課隔靴撓癢不頂事!大人天天手機不離手,幾天不洗漱,床鋪亂糟糟,"神獸"會暗自竊喜:彼此彼此!家長要克服這些問題,做個愛看書學習、愛生活愛乾淨的"上進生",裝樣子也要象。
  • 「I love You」的真正意思其實不是 "我愛你"
    肯定會有人說:"這個啊,地球人都是知道!"我愛你"唄是的,我們知道這是一句告白的話,是我們表達愛的方式,它是一句放之四海皆準的宣言,既是世界最美的語言,也是情人之間表達情感最直接的語言. 但是,你知道嗎,這8個字母其實是有特殊意義的.當你聽到或當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是否知道它還有更深一層的涵義呢?
  • 親身經歷,分享我是怎麼從"躺贏式家長"到「模範家長」的
    剛接觸這個詞時,是在熱搜上看到,看對於"躺贏式家長"的種種分析,才發現我在育兒過程中完全就是從"躺贏"到"模範&34;,一個完全的「模範式家長」
  • 【簡訊】吉林省大安市兩家一中舉辦"我的研——學之旅"​校本主題研修匯報交流活動
    為了總結和反思年初以來的研學工作,也為了樹立典型,讓研修教師進行對比參照,9月17日,我校開展了"我的研——學之旅匯報交流活動"。相信我們有付出就有回報,腳踏實地的學習研修應該會有最好的收穫,期盼並祝願所有人在這場旅行中都有好的提升,也希望我們參加大安市優秀成果評比的教師能早傳捷報!  13位教師代表依次匯報了自己兩個學期來的研學過程,講述了自己的研學收穫,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研修所得的點點滴滴。